文明端午節實踐總結1壹、突出學生主體
這學期,根據研究中心和學校課題組的計劃,我可以確定好的課題(放風箏)、(關註湖南奧運會)、(調侃端午節)進行研究。在活動中,我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鼓勵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參觀湖南省運動隊,向運動員了解相關信息,做調研、交流、記錄;經過活動分主題、活動計劃的制定、活動的實施、活動的總結、交流和評價,學生可以自主學習和行動,教師可以有效地針對學生的實際進行適當的指導和引導。
第二,加強教師的有效指導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的師生關系是導師與學生的關系。它要求以學生活動為中心,教師始終在學生活動中起指導作用。綜合實踐不是老師“教”出來的,而是學生“做”出來的。所以在這學期的綜合實踐活動中,我們特別註意處理好師生關系,我們強調的是指導與被指導的關系。活動中,我在班裏建立了導師制。教師的主要職能是指導學生進行綜合實踐活動的全過程。這個系統需要老師指導壹個或多個小組活動。比如在(關註湖南奧運)主題下,當學生不知道確定什麽副題時,老師的“引導”就很重要。這時,教師要通過交流了解學生的共同興趣,幫助他們根據興趣建立研究對象,進而引導和幫助他們建立研究點,成為學生活動中的“幫手”。
第三,註重學生的合作
與我們的學科教學相比,綜合實踐活動更註重學生的探究與合作。班裏50多個學生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合作,但每個人都願意接受其他學生。而且在小組活動的過程中,每個小組成員作為老師都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我深深體會到樂於合作、善於合作對學生發展的重要性。所以這學期,我的教學重點是指導學生如何在綜合實踐活動小組中發揮個人作用,如何與小組中的其他同學合作探究。
比如在“關註湖南奧運”的活動中,學生可以自由分組,合作研究子課題。活動中,同學們充分發揮內在潛力,自己搜索資料、采訪、寫感受、編排節目、設計制作展板、自己畫手抄報。學生在合作中盡力而為,嘗到成功的喜悅,樹立自信,充滿積極的活力。比如在開展“放風箏”系列活動時,既有“我做的風箏”的項目,也有合作完成的項目。同學們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他們的風箏都通過了試飛。如果失敗了,他們會去看別人的風箏或者尋求別人的幫助。最終,凝聚了團隊成員努力的風箏會成功。活動結束時,還設立了“合作獎”,以鼓勵學生的進步和成功。再如:研究“軼事端午節”主題,讓學生自己做問卷,專門調查同學的可以了解小學生對端午節的熟悉程度;有些人調查過他們的父母或長輩...然後匯總數據,得出結論。學生通過調查和了解了解端午節的起源、習俗和意義,也知道如何保護我們的傳統節日和文化。
學生在本學期的綜合實踐活動中鍛煉了能力,增長了見識,對這門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教師也以極大的熱情影響學生積極合作和研究。總之,綜合實踐是壹門實踐性課程,學生是課程實施的主體。綜合實踐是學生的實踐,學生通過綜合實踐來學習和發展。學生的實踐是任何教育工作者都無法替代的,所以學生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體,綜合實踐活動是主體性活動。
文明端午節實踐總結:壹年壹度的端午節到了,也是龍舟飛渡的時候。我們學校的學生已經把傳統節日作為他們學習和生活中最喜歡的活動。為了引導學生更好地了解和熱愛傳統節日,進而增進對民族文化的了解,培養民族自豪感,我們班開展了以“我們的節日端午節”為主題的各種文化教育活動。摘要如下:
壹、積極營造濃厚的宣傳氛圍,追溯端午節的起源,充分了解端午節的相關知識。
我們班通過各種方式廣泛宣傳了端午節的知識和內容,同時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通過查閱書籍、網絡、咨詢長輩等人的方式,搜集端午節的由來,了解這個傳統節日的相關知識。
第二,開展各種活動,豐富“端午節”的內容。
壹些學生自己做粽子,壹些學生在網上寫關於端午節的故事,壹些學生拍照,壹些學生做漂亮的手抄報,大多數學生制作端午節的圖片。雖然作品不多,但是收獲很大。
通過這些活動,讓同學們知道,我們在端午節紀念屈原,不是因為他投江自殺,而是因為他身上體現的精神:面對民族和民族的災難,我們挺身而出,奮起抗爭,始終保持著民族的氣節和純真。通過屈原,讓他們看到中國和千千有成千上萬的屈原。這是對國家和民族的壹種熱愛和維護。所以,孩子們通過參加這個活動,真正明白了我們中華民族為什麽千百年來紀念屈原,為什麽人為地把壹個端午節和屈原聯系在壹起。
在此次活動中,我校充分利用傳統節日“端午節”對全體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讓學生走進偉人,了解歷史,感受愛國情懷,培養愛國熱情。
端午節文明實踐總結3根據區文明辦相關通知精神,為慶祝中國* * *產黨成立xx周年,深入貫徹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精神家園的戰略任務,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充分挖掘中華傳統節日“端午節”的深刻文化內涵,我局領導高度重視,集思廣益,結合實際開展了豐富多彩、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主題活動“我們的節日端午節”。這些活動概述如下:
壹是高度重視,精心組織。為確保端午主題活動順利開展,局黨委高度重視,及時召開會議,對端午活動進行統籌安排,制定了活動方案。突出對傳統的理解、尊重、繼承和弘揚;突出文明、樹新風、獻愛心等具體要求,全面推進我局精神文明創建工作。
第二,加大宣傳,營造氛圍。我局利用宣傳欄、簡報等方式廣泛宣傳端午節相關知識,並結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做壹個有道德的人”主題活動,開展“暢談端午節,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系列活動。讓全體幹部職工、職工子女和廣大群眾了解這個傳統節日及其愛國情懷。感受中華民族傳統節日體現的濃郁文化氛圍,不斷激發愛國熱情。
三。具體活動(壹)推出“愛粽子”端午節。端午節來臨之際,結合黨政機關聯系社區“創意寫作”工作,我局組織幹部職工代表來到福寧社區,與轄區老年人、殘疾人、困難家庭舉行“弘揚傳統、傳遞愛心”茶話會,與他們聊天,壹起包粽子,歡聚壹堂,為端午節送禮。
(二)宣傳傳統文化,開展“迎端午讀經”活動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中華文學經典,我局開展“迎端午讀經”活動。局黨委印制了《迎端午·誦經典》經典文學小冊子,統壹發放給全體幹部職工,要求各部門組織閱讀。活動陶冶了全體幹部職工的情操,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激發了愛國自豪感,增強了政府班子的凝聚力。
(3)開展“建文明、講衛生、促環保”活動。古人把五月的端午節稱為“衛生月”,種艾草,擦雄黃酒,以避災避病。我局結合實際,認真開展端午節“建文明、講衛生、促環保”活動,倡導文明健康生活,凈化黨政機關環境。掀起文明、衛生、環保的良好氛圍。堅持垃圾分類投放,多管齊下,推動垃圾分類綠色環保成為常規意識。使“文明低碳過節,享受綠色端午”與“建文明講衛生”的理念融會貫通,為“創文”工作提供堅實的思想基礎。
在此次活動中,我局充分利用傳統節日日對全體幹部職工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掀起了崇尚文明、加強作風建設的熱潮,也傳承了端午文化的精髓,弘揚了民族傳統遺產。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目標提供了強大的思想保證和精神動力。
端午節文明實踐總結4端午節為我校提供了壹個很好的教育機會。利用學生對節日的興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從不同角度感受節日的意義,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和正在形成的民族大義和愛國意識,還可以靈活激發每個學生的探索和創造精神。
1,師生互動墻報。(在3-4年級進行)通過教室的整體外墻布置,將第壹階段師生的學習經驗和成果以小報、手工作品、繪畫等形式體現出來。
2.師生互動表演。主題團隊會議將在5-6年級舉行。該團隊將以文藝演出的形式再現屈原投江的壹段歷史文化。師生們被屈原的民族大義和對國家的熱愛所折服,全場深情吟詩緬懷屈原。
3.規範的制定更加自覺。節日活動的開展往往涉及到全班,不強調某個紀律是不夠的。在整個參與過程中,可能會涉及到部分學生的個人“犧牲”,學生的集體觀念得到了強化,集體責任感和榮譽感增強,從而更加自覺地履行職責,遵守規範。
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我們只是充分利用傳統文化的壹部分來教育人。我們有責任把它發揚光大,這個責任會交給我們的下壹代。讓我們從傳統節日教育開始,弘揚我們的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