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聞真實與新聞本質
2.從“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大會看新聞傳播的審美化
3.無產階級黨報的優良傳統。
4.專題故事研究。
5.深度報道研究
6.新聞敘事研究。
7、網絡新聞研究
8、電視聲音畫面研究
9、電視藝術研究
10.電視詩文創作研究
11,“超絕少女”廣告效果研究
12.論新聞語言的修辭技巧。
13.論電視節目主持人的語言素質。
14.脫口秀的語言特征分析
15.論媒體語言的雅俗
16、電視新聞語言研究
17、電視廣告語言研究
18、記者的素養
19.論都市報的輿論監督作用。
20.論報紙的新聞策劃
21.論都市報的發展趨勢
22.新聞評論:媒體的旗幟和靈魂。
23、新聞娛樂化現象。
24.媒體報道的大學生形象分析。
25、網絡“暴力”
26、重大新聞事件的新聞攝影
27.淺析電視“選秀”
28.網絡環境下受眾的分化與博客網站的興起。
29.論“受眾意識”在新聞編輯業務中的體現
30.論“民生新聞”報道的“煽情”藝術
31.網絡時代傳統媒體的應對策略。
32、關於公共新聞策劃
33、新聞節目主持人的素質
34、主持人的形象。
35.淺析當代網絡言語風格
36.綜覽真人秀節目的形態特征
37.電視體育新聞現場報道研究
38.當代中國奧運新聞傳播中的主要話語問題。
39.電視論壇節目的傳播學審視
40.論新聞敏感性與新聞責任的關系
41.論新聞報道的不準確性
42.人物訪談成功因素分析。
43、輿論引導與新聞報道的關系
44.新聞標題的信息含量和美學特征
45、新聞自由與社會責任的關系
46、從“選秀節目”看電視競爭復制策略。
47、報紙應強化品牌意識。
48.“華南虎照事件”中媒體的角色意識
49、名牌電視欄目的品牌維護
50.重大突發事件的網絡新聞報道
51.中國電視娛樂節目的困境與出路
52、電視體育節目的人文精神
53.關於傳播層面的思考:對《超級女聲》熱播的分析與思考。
54.從“芙蓉姐姐”現象看網絡傳播的效果
55.現代電視媒體的品牌戰略
56.談網絡媒體時代的新聞時效性。
57、如何從根本上保證新聞的真實性?
58、論新聞敏感度與新聞責任的關系。
59.淺談記者素養的現實意義。
60.面試前對面試者的心理分析
61.深度訪談中如何把握特點
62.淺談新聞導語寫作
63.註意新聞背景的解釋
64、消息中的場景描述
65、典型報道——輿論的風向標
66.短信是信息時代的主角。
67.穆青文字傳播特征研究。
68、關於報紙報道的結合。
69.新聞標題的特征研究
70.現場短新聞的臨場感
71.對“弱勢群體”報道的多重思考
72、報紙品牌個性塑造
73.短評的特點及寫作
74.論中國廣播的發展及其影響。
75.國際廣播和國際電視對當今世界的影響。
76.編輯思想與報紙版面
77、編輯的自身建設與修養
78、談談稿件修改的基本功。
79.版面語言與受眾心理
80、地方企業報的發展趨勢
81.突發新聞圖片的社會價值。
82.攝影記者的專業素質
83.新聞圖片的社會功能
84、廣播電視受眾視聽心理分析。
85、電視記者的創造性思維
86.後網絡時代新聞輿論導向的偏差。
87、廣播電視新聞的生存現狀和發展趨勢。
88.論人文關懷在中國當代經濟新聞報道中的體現。
89.新時期新聞文體改革研究
90.博客:傳統的顛覆還是傳統的延續?-博客與傳統媒體在傳播意義上的關系。
91.網絡言論的傳播與管理
92.論新聞專業學生的知識結構。
93.論新聞專業學生的能力培養
94.互聯網與現代媒體模式
95、關於網絡傳播的特點。
96.新聞攝影的社會功能之我見。
97.互聯網對現代漢語實用性的影響。
98、網絡媒體時代網絡語言的特點。
99.互聯網對傳統人際交往模式的負面影響。
100.互聯網對傳統人際交往模式的積極影響。
101、網絡媒體公信力的構建
102、論廣告策劃在廣告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
103,廣告創意理論研究
104,廣告訴求理論研究
廣告對消費觀念的影響。
106,和諧與沖突——廣告傳播中的社會問題研究
107,論廣告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
論違法廣告對社會的危害。
109.論我國廣告法規體系及監管模式。
110,中國廣告業發展趨勢
111.從創意角度分析中國廣告與世界廣告的差距。
112、優秀廣告作品創意的啟發
113,如何看待名人廣告
114,房地產廣告的文化訴求
115、報紙廣告文案創作
116,中國兒童廣告發展趨勢
117.廣告中的女性形象
118,網絡廣告受眾消費心理分析
119,談廣告的創意技巧
論廣告寫作的方法和技巧。
121,突發公共事件及媒體報道
122,《百家講壇》——從精英文化到大眾文化的演變
123,從藝術生活看生活的藝術
124,論電視劇的敘事策略——從韓國電視劇的細節分析
125,電視公益廣告的人文視角
126,對電視直播節目“錯誤”現象的思考
127,民生新聞中的新聞平衡
128,《百家講壇》的興起及其啟示分析
129,論《魯豫有約》與《藝術人生》的異同及其啟示
130,民生新聞公信力研究
131,論新聞采訪的原生態
132,來自奮鬥的中國青春偶像劇新形態
133,壹個“紙包子”引發的思考——談中國電視新聞的行為準則和職業道德。
134,民生新聞在現代社會的價值和意義分析
135,新聞調查中的采訪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