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方茂棟:C-NCAP的很多質疑對我們是壹種鞭策。

方茂棟:C-NCAP的很多質疑對我們是壹種鞭策。

3月6日,中國汽車測評中心正式成立,整合了包括C-NCAP在內的多個測評項目。

3月24日,受疫情影響的C-NCAP宣布復工;

4月16日,隨著帕薩特40%正面碰撞測試的結束,這款備受關註車型的C-NCAP測試已經全部完成;

4月30日,2020年首批C-NCAP車輛測評結果出爐...

2020年對於國家和每個人來說,註定是不平凡的壹年,成長了14年的C-NCAP也是如此。在很多人看來,C-NCAP正在經歷壹場“信任危機”,但它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和發展,有所為,同時也有所不為。它沒有選擇不測試帕薩特,因為這會招致很多批評;也沒有因為網絡壓力而在規則修改時盲目增加25%偏移碰撞測試;疫情期間,克服重重困難,2020年完成前四款全部測試...C-NCAP正在經歷什麽?未來將何去何從?近日,我們獨家專訪了上任兩個月的中國汽車評價管理中心負責人方茂東。

"評估中心剛剛成立,確實遇到了很多挑戰."

為整合現有評價資源,使中汽中心各項評價程序內容更加協調,評價工作更加高效,中汽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於2020年3月初成立汽車評價管理中心,整合相關評價工作,統籌車輛選型、車輛采購、試驗評價、結果發布、程序協調、更新研究等工作。目前涉及的評估程序有C-NCAP、C-ECAP、CCRT和EV-TEST。其中,發展了十幾年的C-NCAP壹直專註於汽車安全;2015上市的C-ECAP主打“E”(環保車),註重乘員健康和環保。EV-TEST和CCRT分別對應新能源汽車和傳統能源汽車,綜合評價消費者關註的各項性能,包括安全、健康、駕駛體驗等與消費者滿意度相關的指標。

方茂東介紹,過去各評價體系各行其是,車輛選擇和評價項目存在重疊。個別項目檢測方法仍不壹致,也存在同壹車輛重復檢測的情況。“評價中心成立後,初步建立了統壹選車、統壹采購、統壹檢測、統壹發布的‘四統壹’評價運行模式,建立了與行業的壹站式溝通和服務平臺,優化了內部管理流程,有效減輕了汽車企業與各評價管理中心對接的負擔。同時,我們還建立了壹系列內部資源優化、外部形象統壹的制度體系。此外,我們還完成了這些法規的修訂,圍繞差異化定位精簡了法規內容,徹底解決了油耗、車內空氣質量、噪音等測試項目不協調、重復測量的問題。4月底修改完成後,就開始實施了。”

對於此次整合,方茂東坦言確實遇到了不少挑戰,主要來自於測評整合後與原測評節奏的順利對接。“這次疫情打亂了之前的測試計劃,很多評估測試被推遲,但也給了我們思考和整合的時間。我們爭分奪秒地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選車購車模式的優化、檢測流程的標準化、評估程序技術內容的整合與協調、運營模式的宣傳,使我們在疫情穩定後迅速切換到常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在4月底完成了測試,並成功發布了首批4款車型的C-NCAP結果。”

修改現行的C-NCAP規則,不再接受企業自願申請評估。

自2006年成立以來,C-NCAP在規則方面基本遵循“三年壹換”的原則,現在2018版本將持續到2021年。評估中心成立後,最近對規則版本進行了修改。主要內容包括:在車輛選擇、車輛隨機采購、社會監督等部分優化更新了規則的描述;取消企業自願申請評價;取消油耗附加測試。最大的變化是在選車上,公司不再接受自願申請評價,評價車型主要根據車型的市場表現來選擇。

對於此次調整,方茂東表示:“C-NCAP 2018版本的修訂是過渡性的,是為了進壹步優化經營管理流程,進壹步加強C-NCAP的獨立性和透明度;我們圍繞‘大安全’定位優化調整指標體系,刪除不符合定位的油耗測試項目;繼續引領和推動安全技術升級,實現與2021版本的平滑銜接。”

和國內外所有的汽車安全評價程序壹樣,14年C-NCAP發展過程中,壹直有企業自願申請評價,也就是網上炒作的所謂“考察”。實際上,規定中明確指出,企業自願申請評價是指生產企業自願對未經我們檢測的車輛型號申請評價,生產企業承擔檢測費用。國內外各種汽車安全性評價都是這麽規定的。但無論是我們選擇的車型,還是企業自主申請評估的車型,C-NCAP管理中心都是在沒有提前告知企業的情況下,自主從該車型經銷商處購買測試車輛,以保證測試車輛與普通消費者購買的車型完全壹致。方茂東說,“之前的程序有自願申請評價,初衷是好的,主要是為了滿足企業追求高安全標準的需要,也是為了從過程上保證檢測的公平公正。但是經過壹些人的炒作和抹黑,還是給了大家壹些誤導。為此,我們經研究決定不再接受企業資源應用評估,以確保我們評估工作的獨立性。此外,為了增加公眾參與度和開放性,我們將創新性地在每批車型中加入‘熱車’,並在部分媒體網站和C-NCAP官網上設置公眾投票鏈接。票數最高的車型將被視為‘熱門車’,加入該批測評車型。”

如何看待關於C-NCAP的質疑?

十幾年來,C-NCAP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成長過程,也極大地推動了國內汽車安全水平的提升。近年來,隨著25%小面積偏置碰撞測試的出現,C-NCAP已經站在了前列,壹些熱門車型的碰撞事件引起了廣泛關註,也有人開始抨擊C-NCAP。方茂東說:“壹個品牌在成長過程中,往往會受到不同程度的質疑。質疑是對我們的鞭策,我們非常重視。質疑通常來自兩種情況,壹種是真的錯了,壹種是對了但沒說清楚。”在他看來,C-NCAP壹直在默默守護著大家的安全出行。現在安全氣囊、兒童座椅ISOFIX、副駕駛安全帶提醒等很多常見的安全配置在C-NCAP的不斷努力下已經成為標配。我們的使命是通過嚴格的技術要求,使汽車廠開發的車輛達到C-NCAP五星標準,然後幾乎每三年圍繞中國交通事故的實際特點,不斷完善五星標準的內涵,不斷推動行業的進步。"

那麽什麽是C-NCAP五星級標準呢?在他看來,是基於國內常見的實際道路交通事故,可以有效保障碰撞後的生命安全。“不僅要保護自己車內的乘員,還要保護車外其他乘員和弱勢群體的安全。如果只是保護車內乘員的安全,那麽妳的車應該是越硬越好,但是萬壹有壹天妳變成了弱勢群體呢?安全是大安全理念,是和諧安全的汽車文明社會。”

方茂東還對大家關心的壹些小概率、苛刻的碰撞場景進行了回應:“這種測試對汽車安全來說是好事,但我們壹直堅持測試評估場景必須符合我國實際,越苛刻越好。C-NCAP可以做所有嚴格的測試,但我們也有自己的堅持。在目前汽車被動安全整體水平已經達到較高水平的情況下,我們將結合全球汽車智能化發展趨勢,在汽車主動安全技術的推廣方面做更多的工作。當然,我們也會加強公眾參與和評價的透明度,主動接受媒體、公眾和政府的監督,消除公眾疑慮。”

關於新版規則

C-NCAP (2021版)管理細則征求意見稿即將發布。對於大家關註的有哪些變化,方茂東表示,“2021版是對C-NCAP的重大修訂,但其修訂的原則仍然是基於中國交通事故的實際情況選擇測試場景。比如在被動安全方面,我們計劃用“車-車碰撞”代替現在的“車-樁碰撞”,結合中國交通事故中等重疊的特點來評價乘員保護性能。新能源汽車在國內越來越普及,大家都在關註電池碰撞的安全性。我們計劃使用電動汽車的側柱碰撞來評估碰撞後的乘員保護和電池保護。此外,C-NCAP 2021版本計劃引入照明安全測試,以降低照明不良情況下的事故率,這是目前歐洲E-NCAP測試所不具備的。”

純電動/混合動力(EV/HEV)汽車的安全性壹直是消費者關心的問題。截至目前,2018版規則* * *,共測試13款EV/HEV車型,其中8款車型獲得5星評價,2款車型獲得4星評價,另外3款車型獲得2星評價。雖然測評結果分化較大,但測試的車型在電氣安全方面都是達標的,測試後沒有起火和漏電現象。在方茂東看來,電動車的安全不僅有傳統的碰撞後的乘員保護,還有碰撞後的電氣安全。C-NCAP的評價結果表明,中國主流車企在乘員保護和電氣安全兩方面都能達到較高水平。

方茂東進壹步表示,規定不是壹成不變的。當行業技術水平普遍達到C-NCAP的高要求時,也是新壹輪法規修訂的時候。“通過新壹輪程序,我們確定了適度超前的新要求,讓消費者更有安全感。比如這次的2021版C-NCAP增加了側柱碰撞,將考察電池組在側面碰撞和大變形場景下的安全性,將進壹步提高電動車的整體安全性。”

“我還是個少年,壹點都沒變。時間只是壹種考驗……”C-NCAP,14歲,還是個“少年”,規則在變,初心不變。也許圍繞它的爭論會壹直存在,但它確實壹直在改進和完善;也許妳會說它固執己見,但這也說明它有自己的堅持;也許妳會說它不夠聰明不去回避,但它壹直都是那麽固執,不回避,承擔起“安全”的重任,勇往直前...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

  • 上一篇:禪·茶·心(二)聖賢養生智慧的啟示
  • 下一篇:最著名的民族經典句子及其解讀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