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堅持文化教育“育人為本”的理念。
(1)文化是壹個民族最基本的標誌。文化是人類個性及其生態狀況的反映,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是人創造的,是人獨有的。有人類社會才有文化,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是人們處理各種關系的綜合。文化包含壹定程度的理性,但不是理性選擇的結果,而是社會進化逐漸形成的。它是包括知識、價值觀、倫理、制度、宗教在內的精神培育體系,既體現了具體的物質文明,也是精神文明的積澱。文化本身是壹個動態的概念,是壹個歷史的發展過程。它既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又有時代特征。所以,文化是民族最基本的標誌。文化是壹種影響和力量,是壹種信仰和方向,是壹種濃縮的靈魂和血液。從歷史意義上說,中國文化既包括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也包括現代文化和中國文化傳統發生了巨大演變的現代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中國古代社會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相對穩定的文化形態,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歷史遺產在現實生活中的展現。正如著名的臺灣省人文大師柏楊先生所說:“中國有著悠久而輝煌的文化發展,就像壹條壯觀而偉大的河流……”
(2)育人是教育最根本的任務。自古以來,文化是育人之本。從教育的產生來看,文化是人類文明和社會發展到壹定階段的產物。從教育的過程來看,教育是運用文化對教育對象施加影響的過程,本質上是壹種有目的、有計劃的文化教學過程。我們通常所說的教學、管理、服務教育,其實就是文化教育。從教育環境的角度來看,文化是壹個包括物質、制度和精神的生態文化系統,它為人們提供壹種文化氛圍,創造壹種寧靜的心境,為成長和發展提供壹種動力。教育用什麽來培養人才?肯定的答案是:文化。正如偉大的導師馬克思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壹文中所說:“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的東西。在其現實中,它是壹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這種復雜的社會關系決定了人的本質,形成了人的社會屬性。因此,從教育的根本目的來說,文化可以幫助受教育者完成社會化,使其成為具有健全人格和獨立意誌的社會人。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將人類社會長期積累的文化成果傳遞給教育對象,這是教育的根本基礎。比如,當我們談到近年來中國高等教育面臨的困難時,焦點仍然是投入不足的問題。顯而易見的現象是,高等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不僅低於世界平均水平,也低於印度(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再到南非),理念和文化的缺失往往被低估,導致教育過程中出現“育人為本”的偏差。所以我們堅持“育人”的理念,也就是說“育人”必須是教育的第壹含義。“育人為本”是教育的生命和靈魂,是教育的本質要求和價值訴求。“育人”的教育思想要求教育不僅要關註人的當前發展,更要關註人的長遠發展和全面發展。我們不僅要關註那些受教育和受教育的人,還要關註我們所服務的對象——國家和人民,從而不斷滿足國家和人民的需要。這是教育的終極目標和最高境界。
(3)文化是富國強民的生產力。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總的來說,文化更多的表現為精神財富。文化是壹個國家、壹個民族的靈魂,體現著壹個國家、壹個民族的品格。文化的力量,深植於民族的活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凝聚人心、推動發展的精神支撐,也是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增強綜合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五千年燦爛的中國文化為人類文明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紐帶,是民族血脈的傳承。也是中華民族面對嚴峻挑戰,在各種復雜環境中站穩腳跟,在災難中持之以恒的力量源泉。在創造中華民族美好未來的歷史進程中,文化不僅是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科技是壹種生產力,文化也是壹種生產力。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過程中,文化是生產力健康發展的重要思想保證。文化生產力已經成為當代綜合國力的要素之壹。這是黨的十五大以來形成的清醒認識。文化生產力的發展會對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生態的發展產生積極或消極的直接影響。所以,我們強調無論是堅持文化強國戰略,還是走文化興政興業之路,實際上都說明了事業的發展要以文化生產力為基礎,這是事業興旺發達的基本保證。中央領導同誌在慶祝我們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指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思想和精神旗幟。”毛澤東同誌說過:“主義就像壹面旗幟。當旗幟豎起時,每個人都會有希望,知道該何去何從。”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決定,樹立了這樣壹面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文化旗幟,就是要讓我們有希望,知道向何處去。因此,充分發揮文化旗幟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塑造力,建設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是我們的共同願望。可見,文化是壹種軟實力,是壹種生產力、競爭力和創造力,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根本動力。
第二,堅持文化教育必須重視素質教育的提高。
(壹)素質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質為目的的教育。素質教育是壹種旨在提高教育對象各方面素質的教育模式。它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對應的是應試教育。它是以國家教育方針為基礎,著眼於教育對象的要求和社會的長遠發展,以面向全體公民和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註重培養教育對象的態度和能力,促進其在德、智、體等方面生動活潑地積極發展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質教育的基礎是成人教育,是成為壹個人的教育,而不是成人的教育;基本特征是總體性、基礎性、發展性、綜合性和未來性;目標是培養成功的人格;核心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科學素質和身心素質的辯證統壹協調發展。文化素質是其中重要的壹部分。文化在提高全民族素質、塑造高尚人格方面具有獨特優勢。文化建設最重要的著力點是人,人的精神境界的豐富和文化需求的滿足,才能更好地促進人的發展。當前,人民群眾對實現自身文化權益的要求越來越高,對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越來越熱切。滿足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需求,是我們黨履行執政使命和責任的必然要求。因此,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從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高度,提出了深入研究文化體制改革、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大課題。這壹重要舉措將推動形成文化發展為了人民、文化發展依靠人民、文化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良好局面,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提高全民族整體素質。
(二)文化教育是科學實施素質教育的必要途徑。文化育人是近年來受市場經濟發展帶來的功利浮躁影響而提出的壹場觀念革命,在素質教育的內容中註重文化教育,以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人的生命質量應該表達尊嚴、情感、精神、信仰、能力、責任等諸多要素。通過文化教育表現出來的素質教育突出了兩個方面的建設。首先是“態度”的建構。壹個人對人對事的“態度”,其本質是壹種情感,其動力是壹種品味,其內涵是對豐富多彩的思想的隱喻,其靈魂散發著創造的活力。所以,“態度”是壹個人對待和處理問題的基礎。第二是“能力”建設。“能力”的培養不僅僅是通過活動來表達對社會和家庭的壹種責任,更是要有支撐人性進取美德的心理素養和精神狀態。“能力”的培養是經驗的結晶,表達了文化教育的動態吸收。“能力”是思想的展示,表達了創造性學習和生活中的靈性和理解。所以“能力”是壹個人對待和處理問題的品質的體現。正是這種“態度”和“能力”的培養,構成了素質教育的基本要素,也是文化教育提高生活質量的基本保證。這壹理念代表了中國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體現了素質教育的基本要義,是科學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由之路。2011年4月24日,我黨領導人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指出:“要積極發揮文化的育人作用,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掌握前人積累的文化成果,揚棄舊義,創造新知,傳播到社會並延續到後代,不斷培養崇尚科學、追求真理推動社會的思想。這壹重要論述的內涵極其深刻,對於提高全民族整體文化素質,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我們黨的領導人之所以發出如此偉大的號召,就是要充分發揮文化的育人作用,進而提高全民族的整體素質。因此,我們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弘揚中華文化,建設和諧文化,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發揮文化引導社會、教育人民、推動發展的功能,建設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
(三)文化教育創新了素質教育的核心價值觀“尚德”。提高教育對象的綜合素質和人才的培養水平是教育的根本任務,但真正意義上的教育比培養人才更重要。追求卓越的學術成就和市場影響力而忽視人格培養,是“沒有靈魂的卓越”。在這方面,文化教育創新了素質教育的核心價值觀“尚德”。首先,“尚德”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德”是素質教育的靈魂,是抵制精神浮躁所表現出來的自律,是壹種主體意識的覺醒。美德的境界是善良和寬容,美德的修養是良知和倫理,美德的修養是責任和耐心,美德的心靈是舒展而不起皺的,美德的氣質雕琢出生命的高貴。素質教育核心“尚德”的建立,不是教育活動的增減,而是教育目的的創新;不是教育方向的改變,而是教育理念的升華。這種創新和升華,是對社會誠信的尊重,是對做人真誠的信仰。壹般來說,壹個行業核心價值觀的確立,往往有賴於政治導向、社會價值和教育的保障。核心價值觀的價值在於廣泛發揮影響力和推廣人生信仰的內在支撐。“尚德”是從心性和人性的角度提升人的素養的教育表達。因此,“尚德”成為靈魂的環保,成為支撐生活品質的重要內涵。其次,“尚德”是人生價值觀的理想歸宿。強調“尚德”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價值,重要的是要樹立“德行天下”的精神和理念,以“德行”為標準形成基本的價值判斷和教育導向,並使之轉化為行為準則。尚德作為素質教育的核心價值,生活文化的牽引和動力是對中國偉大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提出的“天下為公”理念和偉大壹代毛澤東同誌提出的“為人民服務”理念的繼承和發展。“天下為公”體現了人類德性的社會公德,“為民”體現了人類德性的社會公德,公德和道德都是個人德性的自省。“尚德”的理念不僅引領教育,更凈化社會。所以,“尚德”有“國訓”的尊嚴,有世人為大眾的“公德”,有自律自省人性的道德,是人生價值觀的理想歸宿。第三,創造美德是文化教育的目標。文化教育不是有形知識的灌輸,而是人性美德的灌輸,如尚德、進取、責任、寬容、感恩、良知、謙虛、勇氣等。,表達壹種積極的意識並潛移默化地滲透到靈魂和精神中,最終目的是鑄造人性的美德。壹種觀念培養壹種精神,壹種文化塑造壹個人才,社會的凈化只有通過文化表現的精神才能體現創新和凝聚。素質教育的實踐和普及,只有通過文化觀念的闡釋,才能表達出適應發展的新境界。因此,文化教育是堅守人性美德和社會公平正義的精神力量,是實現社會變革積極氛圍的思想資源。
第三,堅持文化教育必須弘揚繼承和創新精神。
(壹)文化教育必須遵循教育的內在和外在規律。理解文化教育意義的關鍵是理解文化的特征、本質、價值和意義。文化的特點是創新,創新需要對現狀的反思和通過把握事物的本質進行重構。因此,圍繞創新人才的培養,營造文化氛圍,創新文化建設,是文化教育的重要任務。育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任務,文化教育強調這壹根本任務的實現必須遵循教育發展的內在和外在規律。從內在規律看,必須註重主體靈魂的塑造、人格的完善和素質的發展,體現育人為本、德育為先、重在能力、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從外在規律看,必須關註時代的變化和國際競爭的特點,從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高度,充分發揮教育的文化傳承和創新作用。創新文化孕育創新事業,創新事業鼓勵創新文化。因此,建設創新型國家,培養創新型人才,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必須大力發展創新文化,促進文化傳承創新,努力培育全社會的創新精神。因此,教育是優秀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是思想文化創新的重要源泉。在發展創新文化、建設創新型國家和培養人才的過程中,文化教育肩負著極其重要和特殊的使命。
(二)文化教育必須以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為基礎。以文化教育為核心推進文化傳承創新,關鍵是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牢固樹立以人為本、服務育人的理念,明確目標和使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首次明確提出的科學命題,其基本內容包括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四個方面。這四個方面的基本內容相互聯系、相互聯系,* * *構成了辯證統壹的有機整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我國整個社會價值體系中居於核心地位,起著主導作用,決定著整個價值體系的基本特征和方向。這壹體系體現了先進性和廣泛性、繼承性和時代性、規範性和指導性、民族性和包容性的統壹,具有廣泛的指導性和適用性。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戰略任務,不僅對於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的認識,而且對於大力推進和諧文化建設、和諧社會建設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堅持文化育人,就必須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上構建自己的核心價值觀,從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真正體現黨員幹部的基本理念、文化傳統、現實態度、行為規範和價值標準,確保教育方向和內容的準確性。
(3)文化教育是全社會的責任和義務。人之魂,文以轉之。文化壹直是人們非常重視並積極探索的領域。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不斷深入,全黨、全社會、全民族越來越重視文化,對文化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化。呼喚文化自覺,呼喚文化尋根,呼喚文化教育,已經成為當代社會和當代教育面臨的重大課題和神聖使命。所以,堅持文化育人,就是堅持抓根本、抓基礎、抓長遠,這就是文化為魂的深刻含義。社會主義文化是團結和激勵全國各族人民奮發圖強的重要力量,是增強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事關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黨的群眾路線的貫徹落實,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事關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因此,我們必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全過程,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牢固樹立並努力踐行社會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是我們全民族、全社會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實踐證明,人類對社會的研究不是研究人,而是研究文化。歷史留給後人唯壹看得見摸得著的就是文化。文化是永恒的。它有著超越時間的脈搏,它體現了政治、經濟和人性。文化的價值在於創造,在於鑄造人的精神和靈魂。文化教育是以文化價值體系所體現的意義和功能來教育人的壹種手段。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之所以提出“文化是壹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是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的力量所在”,說明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永遠離不開人類所創造的文化價值體系對人的影響。因此,文化教育的理念是通過文化活力和精神張力來推動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因此,我們要深刻認識文化教育和文化建設的本質、重要性和必要性,以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自覺把推動文化事業繁榮發展作為踐行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進壹步推動我省人民社會事業大發展大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