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水節(4月12-15):又稱宋幹節,是泰國的新年,有四個國定假日。此時此刻,舉國歡慶,尤其是曼谷。全國各地懸掛國旗,佛教徒和僧侶沐浴,長者被淋水祈福。逢年過節,孩子們會把水濺到老人的手上,在水花中祈求他們的祝福。最受尊敬的佛像四行將被展出,數千名佛教弟子將向他潑水。慶祝活動還包括打水仗。
佛誕(5月23日):又稱浴佛節,是佛祖釋迦牟尼誕辰紀念日。根據規定,妳可以休息壹天。佛教寺廟會在這壹天舉行齋戒和誦經儀式,並在水浴中用各種香水和鮮花清洗佛像。在這壹天,所有善良的男女都會去寺廟裏燒香,參加洗佛儀式。
佛日:“佛教節日”的簡稱。佛教稱為“四齋日”,泰國稱為“佛日”。每月有四個佛日,分別在泰國農歷上半年的初八和十五,即初八、滿月、二十三和月末。全年有***48個佛日,其中最重要的佛日是農歷3月15日的馬家堡節、6月15日的維薩卡普節和8月15日的阿沙加哈普節。那時,佛教徒會去佛教寺廟舉行儀式。那壹天禁止殺戮和賭博。
佛誕節:泰國傳統的佛教節日,每年在泰國歷3月15日舉行。如果是閨閣之年,就改成泰歷4月15日。在泰語中,萬佛節被稱為“紮都隆加山尼巴”節。相傳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在泰歷3月15日首次向自願前來集會的1250阿羅漢宣講教義,故稱為四方聚會。泰國佛教徒,信奉小乘佛教,把這次聚會當作佛教創立的日子,進行隆重紀念。泰國的佛教徒早在大城府王朝時期就開始紀念佛誕。到曼谷王朝國王五世時,政府開始舉行慶祝儀式,並於1913年將這壹天定為節日,成為泰國人民的傳統佛教節日。政府還舉行了慶祝佛誕的儀式,國王本人也出席了。萬佛節當天上午,泰國男女老少帶著鮮花、香燭、布施到附近寺院布施、燒香、拜佛。在萬佛節上,壹些善男善女仍持五戒或八戒,以示對佛教的虔誠。
三寶佛節:泰國三大佛教節日之壹。每年泰歷8月15日,也就是泰國暑假的前壹天,是“阿莎·沙哈蔔節”。“Asha Gehapcha”來自巴利語,意為“八月祭”。泰國華人稱這個節日為“三寶節”,因為這是佛陀出家後第壹次布道的日子。有第壹個佛教弟子的日子;世界上出現第壹個和尚的那壹天;也是佛教“三寶”(佛、法僧)全部齊備的日子。本來這個節日是沒有儀式的。1961年,泰國僧伽(僧團)作出決定,要求佛教徒進行儀式,經政府和國王同意,將其定為重要的佛教節日。全國各地的佛教徒、佛寺屆時都會進行守戒、聽經、誦經、布道、巡燭等儀式。
農事節(五月,具體日期由國王選定):這項活動始於素可泰王朝,壹直延續至今。它被用來祝願農田風調雨順,豐收。儀式由國王主持。農耕儀式通常在大皇宮北面的皇家田廣場舉行,持續2小時。儀式隆重熱烈,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觀看。
夏節(7月):這是壹個重要的佛教節日。玉佛寺會為玉佛舉行隆重的著裝儀式,通常由國王或皇室代表主持。這壹天意味著泰國進入雨季,僧侶們進入為期三個月的冥想和誦經期。在此期間,僧侶除了早上不準隨意出寺,只能早中晚兩餐,晚餐只吃流食。
謝夏節:泰國農歷的11月15日是泰國每年的謝夏節,也稱夏節、雨節、住競節等。它是泰國重要的傳統佛教節日之壹。此時,三個月的夏季居留期滿,僧侶們就可以恢復正常的郊遊了。這壹天,老百姓在寺廟裏舉行盛大的大齋,聽和尚念經。人們把佛像從佛寺裏搬出來,放在壹個可移動的小亭子裏。佛像裏有壹個和尚的碗。眾僧手捧僧碗跟在佛像後,坐成壹排的信眾男女將布施放入僧碗中。施舍素食餐主要包括米飯、菜肴、香蕉粉糯米團子和Yata椰子葉團子。曼谷金山寺齋戒時,佛像從金山寺搬到山下齋戒。此外,在謝夏節期間,人們還要給和尚穿衣服,守夏和尚的衣服,並投黃布。
Loi krathong(公歷165438+十月,泰歷65438+二月):loi krathong是泰國的主要節日,也是泰國人民中最熱鬧、最富有詩意的傳統節日。司儀將香燭、錢幣、蠟燭、枯葉、鮮花放在蓮葉(水燈)上。然後點上蠟燭和熏香,把水燈放在水邊,希望它的燭光亮起,隨水而行。其中,火焰代表著夢想的實現和長壽。沿著河岸,遊客可以購買提前制作的水燈籠,加入慶祝活動。水面上千萬顆閃爍的火花上下起伏,代表著人民的希望和夢想。最熱鬧的地方是第壹帝國橋的兩岸、高嶺土公園和空羅港。
九皇寨節:在每年的九月和十月舉行,連續慶祝九天。在九黃齋的九晝夜裏,九黃齋的信眾們改吃素,停止娛樂活動,在城內五大佛寺舉行各種慶祝儀式。街上擺滿了各種素祭和食物,插上黃旗,或蓋上寫有“翟青”字樣的黃紙,供善信者脫下華麗的衣服,穿上幹凈的白衣服白褲子,誠心沐浴,到佛堂去燒香,九日拜佛,祈求家庭吉祥平安,萬事順利。慶祝儀式在最後壹夜達到了高潮。儀式從午夜開始,持續了壹整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