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優秀論文日本語言文化畢業論文1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日本語言文化有著深厚的淵源。本文主要介紹了日本語言文化中的禁忌語和委婉語,通過對這兩種形式的簡要闡述,強調人們可以在跨文化交際中了解和領悟日本語言文化,掌握日本民族風俗。
關鍵詞日本語言禁忌委婉表達語言文化
前言:
語言是社會生活約定俗成、逐漸沈澱的產物。不同的語言襯托出不同的語言和文化,語言的產生、發展和變化離不開我們民族與自然地理、風土人情、社會文化的內在聯系。掌握壹門語言,需要學習使用這門語言的民族風俗和歷史文化背景,做到學以致用。日本語言學家森田義之曾指出,對壹種語言的研究不能脫離其文化背景,否則很難把握這種語言的本質。因此,在日語教學過程中加強語言文化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日語是壹種高級語言,其基本特征是含蓄、歧義、表達無邏輯。此外,日語的發展也離不開其文化因素。為了研究日本的語言和文化,我們必須了解其獨特的風格和文化思想來源。
1.日常生活中的日語禁忌
1.1日語中的禁忌語
日本有句諺語叫“名顯身”。在古代日本,人們認為壹個人的靈魂是附在他自己的名字上的,這使得他們的個性與眾不同。如果給了主人的名字,他的靈魂就會離開人的身體,擴散到大氣中,被魔鬼帶走。也就是說,壹個人的名字與他自身的安全、健康和命運有著極大的聯系。所以,為了保護自己害怕的人,人們不會直呼他人的名字。同時,古代日本人為了保護自己,壹生中多次改名,從出生到成年死亡,有少年名、成年名、禁名。
日語的禁忌壹般表現在下屬對上級、下級對長輩的稱呼上。由於日本原始社會對神秘力量的崇拜和敬畏,下屬和晚輩不能直呼上司和長輩的名字。在日本,明仁是日本天皇的名字,至高無上,堅不可摧,日本民族不能直呼其名。在當代日本社會,也聽不到“明仁”這個詞。日本人的這種語言禁忌壹直存在於人們對天皇的尊敬中,甚至存在於普通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今天,在日本,年長的女性不能直呼丈夫的名字。他們經常不用姓來稱呼對方。
1.2日本生活中的禁忌
在古代,人們不知道孩子是怎麽生的。因此,人們潛意識裏認為這是上帝的力量在起作用。日本人稱之為“出生之神”。他們認為出生之神有兩種屬性:保護和傷害嬰兒。正是因為科學不發達,嬰兒出生後死亡率高。所以在嬰兒出生的過程中有很多禁忌,不僅在日本,在中國也是如此。日本人不敢在產婦面前說“死”字,中國人也是。在日本,也有給老人過生日的習俗,不希望把老人和“年老”、“體弱”、“高齡”等詞語聯系在壹起,所以這些詞語就成了生日慶祝的禁忌語。在中國,年輕人給老人過生日也忌諱說“死了”、“走了”、“完了”等字眼,因為“鈴”和“終”諧音,所以給老人送禮也是禁止送鈴的。
2.日語中的委婉語
2.1委婉表達語言的由來
委婉語存在於任何語言中。在英語中,“委婉語”的意思是“壹句好聽的話”,源於希臘的語言和文化。在中國,“委婉表達”的意思是“委婉悅耳的聲音,真誠的態度”。日語中的“委婉語”意為“委婉含蓄地表達壹種語言”。在日本人與日本語言文學作品的日常對話中,我們發現日語中有很多委婉語。在日本,為了拒絕別人的邀請或建議,不想違背別人的意圖或好意,日本人是不會公然沖撞別人的。他們不是直接拒絕,而是經常用最間接的方法,婉轉含蓄地拒絕別人。在日本,有各種各樣的拒絕語,這裏就不壹壹列舉了。
2.2委婉語產生的社會文化環境
2.2.1日本人重視集體協調。
在日本,委婉表達這個詞離不開他們長期的社會自然環境和文化形態。日本人重視集體協調,他們經常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思考和解決問題。這完全是由於他們的自然地理和生產方式。日本是壹個四面環海的國家,很多日本研究者把這種地理因素稱為“自然地理的鎖國”。日本政府壹度發布封鎖令,使日本在200多年的時間裏無法與除中國和朝鮮以外的其他國家進行交流。從17世紀到8世紀末,日本長期與外界隔絕,形成了日本內部統壹的民族風格。日本是壹個主要從事農業和漁業的國家。
而且日本人吃的大米產於山地,山地占國土總面積的70%。為了避免地勢較高的農戶和地勢較低的農戶之間的用水矛盾,日本政府規定在山區種植水稻必須有集體觀念。這種生產觀念使日本人民形成了壹種關註集體利益、站在他們的立場上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式。可見古代日本民族是壹個和諧的民族。
2.2.2日本民族重視和平是最重要的思想。
日本人非常重視“和為貴”的傳統觀念。為了尋求集體利益的內部協調,日本民族壹直與外部世界保持著和諧友好的關系。他們更註重委婉的表達和含蓄的措辭。日本政府在憲法中制定了“和為貴”的道德祖訓。“村”是日本人生活生產中的壹個小群體。如果有人離開這個組織,就會被別人嘲笑;情節嚴重的將受到某種制裁。所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日本人非常重視周圍人的意見和建議,別人的想法很重要。日本人往往不會用自己的想法看問題。
日語的具體表現是委婉表達。這種表達反映了社會和語言的內在關系。在日本語言文化交流中,恰當地使用委婉語,在不違背他人意願的情況下滿足自己的想法,已經成為壹種趨勢。因此,在日本社會生活中,對委婉語的探討和使用有助於培養跨文化交際人才,有助於日語教學和研究。
結論:
日本民族的集體意識成為日本社會生活的共情,日本人優秀的傳統文化和思想淵源成就了日本獨特的語言體系。然而,隨著日本現代社會環境的變化,出現了新的語言和文化。然而,在日本,傳統的語言和文化價值觀以及由於強調集體意識而形成的語言特點在日本語言中起著指導作用,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都不會被其他文化的影響所抹去。
參考資料:
【1】袁崇禮。日語口語表達的文化特征考察[J].日本學習與研究,2003。
[2]吳侃。日語語法教程[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0。
[3]劉芳。日本語言文化中的委婉語[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
[4]崔慕傑。日本語言文化體系構建研究[M]。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
論茶道文化對日本社會的影響
日本茶道的歷史
日本茶道的起源和形成
茶在中國有5000多年的歷史。相傳嘗遍百草的神農偶然發現了茶的解毒功能,從而將茶作為解毒藥物。780年陸羽《茶經》的出版,促進了中國茶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日本派遣唐高僧將唐朝的茶文化帶回日本,形成了以皇帝、貴族、高僧為主體的“弘仁茶風”。據史料記載,中國的茶籽最明確是由日本僧人帶回日本,種植在日吉神社,成為日本最古老的茶園。弘仁六年(815)《日本後記》記載,雍鐘和尚向帝姬敬茶。然而,此時日本的飲茶方法不過是在模仿唐代的餅茶烹調方法。
在鐮倉時代,到南宋學習林濟宗的和尚榮模仿《茶經》寫了日本第壹本茶經。mdash& ampmdash茶有益健康。書中主要講述了茶的藥用功效,並把飲茶方法放在了宋末&;mdash& ampmdash日本茶道的擦茶法傳入日本。中國寺廟飲茶儀式流行於日本寺廟,日本茶道的茶道也是在此基礎上演變而來。
從鐮倉時代末期到室町時代中期,從中國宋朝傳入的遊戲“鬥茶”成為日本茶文化的主流。以室町時代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為中心的東山文化是日本中世紀文化的代表,以鑒賞唐物為主要目的的飲茶活動由此誕生& mdash& ampmdash書院茶道。
被稱為茶道創始人的諸光·村田將禪宗引入茶道,在草廟創造了壹種簡單自然的茶道。通過禪與茶道的結合,諸光將飲茶從壹種飲食和娛樂形式升華為壹種藝術、壹種哲學和壹種宗教。武野少男將日本的唱道理論與茶道相結合,補充和完善了珠光茶道思想,促進了茶道的民族化和規範化。日本茶道的縮影&;mdash& ampmdash仙女座繼承了諸光和邵鷗的茶道思想,進壹步完善和深化了曹安茶。森no Rikyū簡化了點茶的程序,他沒有使用端莊華麗的中國茶碗,而是使用厚重簡單的韓國茶碗和日本樂瑤茶碗。他還特別規定了茶花和石懷料理的規則以及作為茶人的資格,創造了壹套完整的茶道日式特色美的藝術體系。至此,曹安茶道,即日本茶道正式形成。
1.2日本茶道現狀
森野裏雄於1592年去世後,他的後人和弟子繼承了他的茶道,至今形成了約20個流派。森野力雄的後代分為三派:表謙派、李倩派和武士小謙派。現在流行的日本茶道主要是指這三個流派。其他流派20余家,主要有:園洲溪、織女溪、三寨溪、郭內溪、宗邊溪、永玄溪等。這些流派雖然有各自的茶道風格,但都是以森野裏雄的茶道思想為指導思想。茶道的多樣化促進了茶道的發展,茶道迅速傳播到社會的各個層面。自明治維新以來,女性也加入了茶道,成為許多女性結婚前的必修課之壹。
如今,茶道已經成為日本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壹部分,被視為修身養性、提高文化素養和社交的壹種手段。茶道作為日本民族文化的象征,已經完全融入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對他們的生活乃至整個日本社會產生了重要影響。
2.茶道對日本社會的影響
2.1茶道崇尚日本精神文化理念。
李修的話被記錄在《方南教》中:曹安茶道的最重要的目的是了解佛教和實踐道。茶道的本意是禪,主張人們通過品茶活動來陶冶身心,升華思想境界。“和、敬、默”是茶道的根本精神,成為日本茶人400多年來的行為準則。
按照久松真壹的觀點,“和諧、尊重和沈默”的概念不應局限於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而必須是針對“物與人”的。“物與人”涵蓋了整個茶道,包括茶道中的每壹個方面和細節。具體來說,“事”指喝茶、喝茶、打掃衛生、茶室布置等事;“物”是指茶碗、茶勺、茶壺、茶刷等泡茶道具;“人”是指主人和客人;“環境”指的是茶場、茶室等環境。只有在茶道中,“物與人”的“和、敬、寂”才是真正的茶道。只有理解了這壹點,才能體會到紛繁復雜的茶道的奧妙,才能體會到日本人推崇的審美。點茶的手法,茶道具的位置,在茶室行走的路線和步伐,喝茶的步驟等。,都是茶人在反復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最穩妥合理的路徑和程序。當人們按照自己的信仰行事時,才能真正領悟茶道中“和、敬、寂”的精神,最終達到“茶禪壹味”的境界。
茶道把招待客人、吃東西、喝茶等日常活動,提煉到壹個極具傳統和形式美的藝術高度。正如盛田忠在《茶道史》的序言中所說,茶道已經成為表達日本人日常文化生活的規範和理想。改善了日本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進了日本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
2.2茶道形成了日本傳統的建築風格。
茶道建築由茶室和茶閣兩部分組成。茶室和茶閣是人們舉行茶事的場所。茶道建築是日本傳統建築的代表,對後世日本建築的發展影響深遠。
日本茶道的茶室也叫“草安茶室”,因為它的外觀與農舍相似。茶館由竹、木、草、石等材料建成。稻草屋頂,塗有混合稻草的沙子的墻壁,以及沒有剝皮的原木制成的柱子,顯示出它古樸自然的風格。茶館的標準面積壹般是四張半榻榻米。茶館雖小,但茶人在每壹個細節設置,每壹個選材上都力求原創。茶館的小入口、壁龕、落地竈、小天窗,都是數百年來茶道大師智慧的結晶。李秀的茶室、織部的茶室、園洲的茶室各有特色。這些茶室所體現和追求的美感,對江戶時代武士階層和上層市民的建築風格影響很大。人們把這種代表日本傳統建築風格的建築稱為“數字住宅建築”,它在世界建築史上占有壹席之地。
茶閣,顧名思義,指的是與茶館相匹配的園林。在禪宗中,悟性的情境被稱為“白露地”,受此影響,茶樓在日本茶道中被稱為“開闊地”。茶館面積較小,多為100 ~ 200平米,分為露地和內露地,內露地由壹中門隔開。客人先在裸露區打坐安神,再通過中門進入裸露區,也就進入了忘年交的境界。先在茶館門口洗手漱口,也就是請人洗心革面,摒除雜念。有候車室、廁所(藏在雪中)、塵孔、石洗手碗、石燈籠等。茶館裏的小路大多是用踏腳石和碎石鋪成的。除了壹條彎彎曲曲的小路,院子裏長滿了常青樹,營造出壹種“山中草堂”的風格。
腳踏石、石洗手碗、石燈籠成為現代日本園林不可或缺的壹部分。日本的園林和家院都受到了茶院的影響,茶院經過了時間的錘煉,是當代日本園林建築的代表。
2.3茶道促進了日本陶瓷制造業的繁榮。
茶碗是茶道具中種類最多、最重要的器皿。在茶道的早期,幾乎所有的茶碗都來自中國,其中端莊華麗的天目茶碗最受追捧。隨著曹安茶的建立和曹安茶道的確立,茶風趨於古樸自然,造型粗獷、色彩簡單的韓式茶碗開始流行。為了更好地表現曹安茶道的風格,森野理次郎和陶藝喬次郎設計制作了樂瑤茶碗。典雅厚重的樂瑤茶碗是曹安茶中規格最高的茶碗,是日本茶陶的代表。
江戶時代,茶道的流行使日本陶瓷藝術迅速發展。織窯、袁州七號窯、仁青窯、葉芝窯等。,日本民窯遍地開花,流傳至今。茶碗在種類、造型、釉色和裝飾藝術上的多樣化,極大地促進了日本陶瓷藝術民族化和本土化的發展。
日本茶道不僅是點茶、喝茶的過程,也是包括吃飯在內的招待客人的全過程。茶道中使用的道具有上百種,涉及陶瓷、漆器、木、竹、紙等行業。這些行業的藝術家都在尋求創作符合茶道理念的獨特作品。可以說茶道的影響已經滲透到了日本各個工藝制造行業。
2.4茶道豐富了日本的飲食文化。
在茶道形成初期,點茶前的餐壹般寫成“會座”,“石懷”寫成“南郊”(日語中,石懷的會座讀作“懷石”)。“石懷”最初指的是禪宗僧侶塞在懷裏抵禦寒冷的溫暖石頭,意思是簡單的飲食。在現代,日本人把茶道中的大米稱為“石懷”。
茶石的內容最初是森no Rikyū規定的,壹般是壹湯三菜。菜很簡單,但烹飪極其講究。選材崇尚時令天然食材,註重搭配的協調,將茶道精神融入餐食之中。精致的器皿就像是手工藝菜肴,每壹道菜都給人很好的口感和視覺感受。
在江戶時代早期大名和武士的茶道中,茶懷石不再局限於簡單,而是成為壹道菜肴豐富的豪華菜肴,在茶道之外也可以享用& mdash& ampmdash在江戶時代中期,“宴會料理”(現在的“石懷料理”)出現在東京和大阪的高級餐廳。石懷料理以新鮮的食材、卓越的廚藝、精致的器皿、優雅的環境,成為日本傳統料理的主流,也是日本高級料理的代表。
3.結論
經過400多年的發展,日本茶道已經發展成為壹門集宗教、哲學、美學、藝術和建築設計於壹體的綜合藝術,不僅影響了日本人的精神文化、建築風格、制陶和飲食文化,而且對他們的生活習慣、服飾、書法乃至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可以說,沒有茶道,就沒有日本的文化歷史。學習茶道對我們了解日本文化和社會有著重要的意義。
& gt& gt& gt更多精彩的“日子”在下壹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