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中國最具特色的傳統節日。中國人慶祝春節已經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春節的歷史來源是什麽?我來給妳詳細解釋壹下。
春節的歷史淵源(1)由來
由於古代缺乏文獻記載,春節的具體起源時間不詳。學術界關於春節有幾種假說(如“來自臘祭或蠟像祭祀”、“來自巫術”、“來自萬聖節”),證據都不充分。
學者們從理論的角度對春節的起源進行了考察和分析,得出了中肯的結論。壹般來說,從歷法的角度來看,元旦是農歷正月,因其在年(壹年的開始、壹季的開始、壹月的開始)坐標中的特殊位置而引人註目,被稱為“三元”、“三朔”,最後演變為“鄭源最好的會”;從救俗的角度來看,“年”的本義來源於農業。在古代,人們把糧食的生長周期稱為“年”。許慎,《說文》合部:“年已熟。”《谷亮傳:弓玄十六年》也說:“五谷豐登年”。小米熟了就是壹年,意味著豐收,豐年意味著豐收。可見“年”本來是壹個祝願豐收、慶祝的日子,後來逐漸演變成年的名稱。“歲”原本是壹種收割工具。七八千年前中國出現發達的農業生產時,農業是壹年壹作制,壹年收獲壹次。豐收後,人們用“歲”殺祭,“歲”就成了祭品的名稱。最後“歲”字成為了時代的象征,成為了歲。有了年和年的概念,過年的習俗自然就會產生。因此,新年是壹個非常古老的節日。
(二)新年的形成和發展
節日的日期在不同的朝代是不同的。夏朝是壹月壹日,商朝是十二月壹日,周朝是十壹月壹日,秦朝是十月壹日。漢初沿用秦制,直至漢武帝元年(公元前104年),實行陽歷,恢復“夏歷”(即現在的農歷),以正月初壹為壹年的開始(即年)。後來雖經歷代修訂,但基本上仍以太初歷為基礎,以夏歷孟春正月為壹年之始,正月初壹為元旦(“元”,始也;“旦”,早晨也,“元旦”是壹年的第壹個早晨)。這條規則壹直沿用至今。
1911辛亥革命後,清朝統治者被推翻,孫中山在南京建立中華民國政府。以“循夏歷,故宜農;從公歷來說,方便統計。”各省省長代表在南京召開會議,決定使用公歷。公歷65438+10月1被定制為“新年”,農歷正月初壹被稱為“春節”。不過當時還沒有正式命名和推廣。直到9月27日,1949,在中國* * *產黨主辦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壹屆全體會議上,公歷(又稱公歷)1被正式定為“元旦”,俗稱公歷年;農歷正月初壹通常在立春前後,所以農歷正月初壹被命名為“春節”,俗稱農歷年,並規定春節放假三天,以便人們熱烈慶祝農歷新年。
在先秦時代,新年習俗還處於初級階段。據《詩經》(七月)記載,每年歲末,人們都會“在地窖裏熏鼠,塞到戶中”,為“改年”做好準備。然而,由於各國歷法不同,此時的慶祝活動沒有統壹的日子。無疑是後來過年的雛形,大致在冬天農閑的時候。
過年的習俗形成於漢代。戰國末年社會大動蕩後,逐漸形成了壹系列節日習俗。漢武帝元年《太初歷》頒布後,“二十四節氣”被納入歷法,時間和節氣真正同步,節日日期從不更改。隨著社會的發展,從漢代到南北朝,正月初壹拜年的習俗越來越濃厚,各種民俗活動日益豐富。像燃放鞭炮、改變桃子的象征、喝屠蘇酒、慶祝除夕和欣賞燈籠這樣的活動都出現了。與此同時,慶祝的日期也變得越來越長,包括臘八、除夕、大年初壹、端午節和元宵節,元宵節已成為中國第壹大節日。
新年習俗始於唐代。逐漸從求報、迷信、放逐的神秘氛圍中解放出來,成為壹個娛樂性、儀式性的節日。元旦燃放煙花不再是驅鬼辟邪的手段,而是壹種慶祝的方式;娛神的元宵燈變成了人們娛樂的燈籠。雖然仍然有祭祀神靈和祖先的活動,但重點已經從祭祀轉移到娛樂大眾。可以說,只有到了唐朝以後,新年才真正成為全世界歡慶、億萬人歡慶的“節日”。
新年的習俗在明清時期開始轉變。其轉變主要表現在禮儀性和娛樂性的加強。人們在新年互致敬意,達官貴人互寄名帖或登門拜訪。普通人也送禮,互相拜年,講究“禮尚往來”。同時,這壹時期也開始註重過年習俗的娛樂化。此時的過年習俗完美融合了中國的傳統文化,成為集中展示中國幾千年風俗文化的民俗展覽。
有著2000多年歷史的中國人在農歷年底回家與親戚團聚,祭祖,吃餃子,拜年,是壹種根深蒂固的習慣。中華民族分布如此之廣,卻能保持強烈的民族認同感。我們不得不承認,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春節民俗的存在。
春節民俗的起源和歷史演變主要包括辭舊迎新兩個方面。與春節相關的民族禮儀和民俗活動非常豐富。從臘月初八的“臘八節”、臘月二十三的祭竈節、除夕、初壹的拜年、初五的“破五”、初七,這壹時期的各種民俗活動都與春節有關,人們通常將其視為過年的壹部分。也就是說,廣義的“春節”概念可以包括臘八,直到元宵節。但為了避免繁瑣,本文只簡單論述除夕和正月初壹的節慶活動。
(1)張貼春聯、年畫。
春聯又稱“門聯”、“對聯”、“春貼”,是對聯的壹種,因貼在春節期間而得名。在古代,由於缺乏科學知識,人們把許多自然災害都歸咎於鬼神。因此,在中國新年期間,人們習慣將桃木切成特定的比例,並寫上申屠和雷宇的名字,掛在門口,以辟邪。到了五代,符濤有了新的發展。在後蜀的宮廷裏,對聯開始被刻在桃符上。據記載,“元旦在余慶,嘉傑諾。“長春”是後蜀君主徐萌題寫的最早的春聯。關於唐代春聯的出現,開元十壹年(732年)敦煌紙SO610中記載了壹些春聯,如“三陽始傳,四令始開”,“年年有慶,月月無災”等等。到了宋代,貼春聯已經成為壹種普遍的民俗。《東京夢》說:“近城,門神、鐘馗、桃板、桃符,印賣於各街。”由於科技的進步,宋朝的人把印在木板上的門神像貼上去。同時,據宋代筆記記載,此時也有文人喜歡寫春聯。不過春聯換成了紅紙,正式以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名字命名。根據陳的《雜雲樓雜話》
註:“春聯的建立始於明太祖”。“帝都竟陵大年三十前,突然宣布群臣在家,門口加壹副春聯,皇帝(明太祖)微服出門。”相傳朱元璋微服私訪時,曾為壹個不識字的屠夫寫過春聯。由於統治者的大力倡導,貼春聯之風盛行,從未減弱。春聯是中國特有的語言和書法藝術形式,它不僅表達了人們的美好願望,還為節日增添了喜慶的氣氛。
年畫是中國人喜聞樂見的壹種民間繪畫藝術。早在漢代就有關於年畫的記載。年畫中最早出現的是門畫,門畫是由門神畫演變而來的。《荊楚歲時年譜》記載:“老了畫二神,穿上鎧甲捧著許多錢,貼在門邊,稱為門神。”最早的守門人是符濤的申屠和雷宇,這與《山海經》中他們懲罰惡靈的神話有關。漢代也有在門上畫老虎辟邪,貼公雞的習俗。到了唐代,門神發生了變化,歷史上的真實人物秦瓊和尉遲敬德取代了神話中的兄弟申屠和雷宇,甚至鐘馗。唐朝以後,春節貼門神成了壹種習俗。後來在春節貼門的基礎上,發展成春節掛年畫的風氣。北宋時期,隨著我國木雕技術的發展,出現了印在木板上的年畫,被稱為“紙畫”(至今,中原地區仍有部分人稱年畫為“紙畫”)。至今仍能看到保存完好的最早的木刻年畫是名為《美麗隨朝》的宋版。畫的是歷史上的四大美女,分別是王昭君、趙、班戟和綠珠,俗稱“四美畫”。到了明清時期,年畫的內容更加豐富,涉及的題材無所不包,無孔不入,從以前的鬼怪到社會生活。那時候的年畫在民間成了百科全書,中國文化都在裏面。
(2)團圓飯和年夜飯
年夜飯,俗稱年夜飯,或者團圓飯。團圓飯很豐盛,需要全家人聚在壹起,象征著家庭幸福,象征著吉祥和諧。這頓飯既是對過去壹年的總結,也是對新壹年的展望,關系到兩年。人們總是試圖將對來年的美好祝願包含在每壹道菜、每頓飯、每壹句話和每壹個舉動中,希望在新的壹年裏帶來好運,避免災難。
吃完年夜飯,壹家人圍坐在壹起,開始觀察新年,也就是等待舊年和新年交替的時刻,這也是孩子們最期待的時刻。漢朝以後,中國人把子夜當作壹天的開始。所以,要把老年壹直保持到後半夜,甚至天亮。除夕守歲反映了人們對新舊交替時間的擔憂。守歲的民俗起源很早,南北朝時期特別是隋唐時期非常盛行。年底,全家人聚在壹起,喝花椒酒、屠蘇酒,吃五香菜肴,目的是驅邪、祛病、保健。皇帝也留在宮中慶祝除夕,大擺宴席,極盡奢華,並和朝臣們壹起賦詩招待。唐太宗李世民召集朝臣舉行宴會慶祝生日,四首慶祝生日的詩流傳了下來。根據南北朝的說法,除夕夜會有惡鬼出沒,現代民間傳說中所謂的“年”獸吃人,都凸顯了人們對這壹重要時刻的恐懼。所以,熬夜保持警惕。然而,另壹方面,觀察年齡也包含著人們對未來幸福生活的殷切期望和美好祝願。
(3)生起旺火
新年到來時,在院子裏點燃火把、火盆或木炭火盆,古代稱為“亭寮”、“燃火盆”、“旺香”,現代民間稱為“生旺火”或“典發寶釵”。在古代,庭院是用來驅邪的,或者祭祀神和祖先的。後來,旺火已經發展成為全家興旺的象征和美好希望的表達。
國家禮儀早有規定,元月日“朝廷必焚”。《後漢書·禮制史》註引蔡《漢儀》曰:“正月初壹,天子幸於德陽堂,眾大夫官伴朝賀。滿、夷、胡、羌四人進貢,無不跪拜,目瞪口呆。”《隋書禮記四》雲:“梁之禮不明,朝廷設,文物盛。”
《荊楚年譜》中記載了民間院落的習俗。至於庭流星的目的,是為了驅邪避災。宋·陳《歲時廣記》卷四十《焚骨》引《四季編雲》:“除夜庭拾柴,焚火避災。”另壹種說法是祭祀祖先和神靈。見明代周汝成《Xi朝之樂》:“除夕夜,人先拜百神,立松柴房,放火燒之,謂之盆。煙是燭天的,而且是腐爛的。”清代也改用炭火盆。1738年,郎世寧畫了壹幅《李鴻雪景圖》,表現的是乾隆皇帝與兒女過年的場景。乾隆皇帝面前有壹個火盆,壹個小王子正在火盆裏松柏樹枝(所以,不是用來取暖的),這應該也是壹種宮廷流星,當時叫“燒松盆”。
現代民間生火往往是點燃柴堆或炭堆。火越旺越好,象征著新的壹年全家興旺。在火盆中燃燒松、柏、桃、杏樹枝也是有用的,壹家人會跨過火堆,象征舊災,迎來新氣象。春節慶典點火的習俗逐漸擺脫了迷信,從驅邪色彩濃厚的宮廷之火發展到象征全家興旺的旺火。
(4)鞭炮
“鞭炮”又稱“鞭炮”、“鞭炮”,最初的用途是驅鬼或迎神。後來以其濃厚的節日色彩發展成為辭舊迎新的象征,成為最能代表新年到來時間的民間符號。
最早可靠的鞭炮聲記錄見於南朝梁代宗巴所著《荊楚紀年》:“正月初壹,亦三元之日,謂之月末。雞鳴時,庭前放鞭炮避邪。”當時,鞭炮在火中燃燒竹子產生“清晰”的爆裂聲,以此來消除未知。在中國,有“放鞭炮”的說法。
為什麽會有鞭炮?隋代杜公展評論上述引文說:“俗人以為鞭炮是從宮廷開始的。”也就是說,人們認為春節的點燈習俗和放鞭炮源於宮廷的古代禮儀,這是很有道理的。因為院子裏燒的是柴火,南方竹子多,如果用竹子代替柴火,肯定會爆炸。宋代文淵《甕評》有三雲:“幼時庭中燒竹。所謂竹燃燒器,鞭炮。”文淵的陳述證實了杜公展的記錄。當時用大火和巨響驅鬼的效果比原來的朝廷好多了。因此,燃放鞭炮驅趕鬼怪的習俗廣受人們喜愛。
據可靠史料記載,宋代就出現了火藥和鞭炮,也就是現代的鞭炮、鞭炮、鞭炮。蘇在《會議記錄》卷十三中說:“除夕之夜聽到鞭炮聲,或用硫磺作炸藥,聲音特別大,稱為爆炸。”在宋代,周覓的《武林外傳》(卷三)和《念珠》也記載了壹系列鞭炮——鞭炮聲。有了火藥和鞭炮,在沒有竹子的地區也可以燃放鞭炮,燃放鞭炮成了壹種民族習俗。
後來,放鞭炮的含義逐漸發生了變化,從最初的驅邪變成了抓財神,用鞭炮迎接竈王爺,作為吉祥“爆發”的象征。民國時期的《呼蘭縣誌》、《北鎮縣誌》都記載放鞭炮的目的是“迎神”。
爆竹聲本身也是“辭舊迎新”的優秀文化象征。即使是徹底的無神論者也喜歡放鞭炮。它能讓人更深刻地體驗到新與舊的區別,讓生活更有藝術感。
然而,鞭炮也是危險的。民國政府壹度禁止,理由是不利於社會治安。然而,即使在嚴格控制的京兆地區,禁令也失敗了。“放鞭炮本來是官廳禁止的。從民國九年開始,警視廳突然采取放任政策,於是每年年底家家戶戶都搶著買。剛把孩子交過來的時候,就聽到了乒乓球的聲音。
(5)年糕和餃子。
年糕又稱粘糕,諧音“年年高”,蘊含著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待。這是壹個表示新年吉祥的詞語。年糕壹般都是用粘粒做的。制作年糕的糧食種類很多,制作方法也不盡相同。其中,江南的水磨年糕最為著名。北方吃白餅或黃米餅,西南少數民族有糯米粑粑。公元6世紀的食譜《史記》記載了當時年糕——“白繭糖”的制作。現代北方吃年糕的習俗少了,但在南方依然流行。
在北方,人們更喜歡吃餃子,也稱為餃子,插槽,平面食品,銀錠等。據記載,在公元5世紀,“形似月牙”的餃子成為民間春節的流行食品。宋代以前叫“餃子”或“水餃兒”,元代叫“平食”。“餃子”這個詞是明清以來的壹個名稱。明清時已有記載,“元旦時,人共享榮華富貴,如吃扁食,做名槽,取交友低齡之意”。它表明人們吃餃子,它也意味著“吉祥”告別舊的,迎接新的。因此,孩子們壹過,人們就馬上開始包餃子,這是新年的第壹餐。這不僅是因為餃子的美味,也是因為人們對來年的感受和期望。餃子,壹種普通的食物,卻被創造成了壹種文化符號,凝聚著人民不斷的文化創造力。
(六)祭祀神靈和祖先
除夕夜,祭祀神靈和祖先是春節最古老的習俗之壹。這壹習俗是古代“臘祭”和“年終祈禱”習俗的遺產。祭祀神靈和祖先往往是同時進行的,但也有人先祭祀神靈,後祭祀祖先。
生活中總有人類無法應對的困難,需要尋求壹種精神上的支撐,於是神靈就扮演了拯救者的角色。在春節期間的各種民間儀式中,經常可以看到祭祀神靈的活動。第十二天祭神,第二十四天祭竈神。過年放鞭炮也被民間解讀為迎接竈神和財神。祭祀天地之神,感謝他們過去壹年的恩賜和保護,祈求新的壹年風調雨順。祭祀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有個好收成。時至今日,香港、臺灣等地仍有新年燃首香的習俗。都說成功的人是可以被祝福的。
春節祭祖是壹年中最大的祭祖活動。節前要把祠堂裏所有的祖宗畫像或牌位整理好。春節前,或者說農歷大年初壹,擺放祭品,點上香,裊裊炊煙。孝順的子子孫孫整齊肅穆,給祖宗磕頭。《古今圖書集》(歷象集)卷二十二引《富平縣誌》雲:“世世代代追溯祖先者,* * *為象,名曰神軸。1月1日,兒孫將拜。”當我回家的時候,我要祭祀我的直系祖先。祭祖的目的是感謝祖先的功德(所謂“慎終追遠”),祈求祖先保佑新的壹年全家幸福。當然也有凝聚家庭力量,加強家庭成員情感聯系的作用。
除夕的祭祀活動豐富多彩,反映了人們對天地之神的崇敬和祈求幸福的心理。然而,隨著現代科學知識的普及和提高,人們對過去許多令人困惑的問題有了全新的認識。如今春節期間,祭神祭祖的活動越來越少,壹些神靈已經淡出了人們的信仰範圍。甚至不少家庭都忽略了祭祖。
(7)新年祝福
說起“過年”,我們馬上聯想到“新年快樂”。這說明拜年已經成為春節的壹種文化符號,也可以說是春節的固有意義。
壹般來說,拜年有以下幾種:壹是家庭拜年。也就是家庭之間的拜年,壹般都是先在家裏進行,然後出去給鄰居拜年。第二,親戚之間拜年。人們領著孩子,帶著禮物,輪流去看望叔叔阿姨。第三是群體崇拜。團拜是“元旦會”的延續。在古代,“朝會”是王子或臣子出現在君主面前的儀式。另壹方面,在大年初壹舉行了“元旦見面會”。這是大臣和外國使節出現在君主面前的盛大儀式,目的是慶祝新年的到來,也是封建時代的節日和習俗活動。團拜是慶祝春節的傳統方式,具體可分為以下幾層含義:壹個群體中有團拜;有壹種集體崇拜,聚在壹起互相祝賀。從參與者的範圍來看,有官方團體崇拜、親屬團體崇拜和朋友間團體崇拜。
拜年不僅是壹種強烈的尊老孝道觀念,也是壹種社會交往活動,增進了人們的情感交流,促進了團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