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談到全球化與中國企業的關系時,中國總理朱镕基明確指出,中國將“在更大範圍內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同時,我們將鼓勵有條件的中國企業到國外投資經營,加強與各國人民的經貿往來。”
這是中國第三代領導人高瞻遠矚,審時度勢,主動推進全面改革開放的重大戰略決策。
中國即將加入世貿組織,這是中國融入“全球化”的決定性壹步。意味著中國的企業,無論願意不願意,無論有利還是不利,都將很快加入全球化的進程。
抓住全球化的機遇,迎接全球化的挑戰,將成為新世紀中國企業生存和發展的主旋律。那麽,這個題材應該怎麽玩呢?
首先,中國的企業家應該及時清醒地認識到,“全球化”已經成為不可阻擋、不可逃避的世界潮流。正如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所說:“全球化的邏輯不可動搖,其勢頭不可阻擋。”“全球化”不是淡淡的雲,不是偶爾吹來的壹陣風,也不是“七八顆星在天邊,兩三分雨在山前”;它壹直在打雷,暴雨傾盆而下,沖刷和攪動著世界的每壹個角落;它的影響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從紐約華爾街的銀行老板到北京胡同的普通百姓,沒有人能瞞得過它。我們都是全球化驚濤駭浪中的航船。因此,我們只有面對現實,認識到時間和形勢的緊迫性,再次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積極投入,敢於鬥爭,才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爭取主動,成為贏家。在關於企業如何面對全球化和新經濟的討論中,李嘉誠先生的觀點尤其具有啟發性。他認為:“對於新經濟對傳統企業的沖擊,企業必須有創造力。要有“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精神。全球化不可能壹蹴而就,新經濟將不僅僅是壹個短暫的現象,而是壹個持久的方向。全球化是國與國之間的資本、技術、信息的結合,會和當地的文化、地域、傳統、民生產生拉力。全球化面臨著不同層面的全球競爭。比如面對發展中國家,要和他們的低成本勞動力競爭;發達國家必須與他們的教育水平、貿易、稅收制度和市場競爭。在快速變化的時代,我們必須高效地與時間競爭,不會允許太多的重復嘗試。”
在這方面,被著名的瑞士國際管理學院列入教學計劃的“海爾經驗”尤其值得註意。張瑞敏先生在談到“海爾經驗”時披露,面對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和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海爾集團積極整合全球資源,在全球主要經濟區構建了具有競爭力的貿易網絡、設計網絡、制造網絡、營銷和服務網絡。
第二,我國企業家應盡快認清全球化的經濟形勢,深刻把握全球化的經濟規律,在全球化的廣闊視野中,自覺從企業的理念、結構、關系、經營等方面重新定位。這樣,我們就能把握全球化帶來的機遇,規避全球化帶來的風險,收獲全球化的豐碩成果。馬來西亞副總理阿蔔杜拉艾哈邁德巴達維(Abdullah Ahmad Badawi)說得好:“如果公司想在新世紀蓬勃發展,就必須放棄工業時代久經考驗的想法,建立壹套全新的指導原則。”在這個問題上,《商業周刊》壹篇文章的論點尤其發人深省:“不久前,領導者認為資產的長期積累可以保證競爭優勢。在這個新世紀,將是那些在夥伴關系中創造新未來的公司,而不是那些將大量資產註入資產負債表的公司。領導者過去認為競爭者之間的激烈競爭可以激勵員工並確保成功。但在未來的日子裏,該公司最激烈的競爭對手可能也是他最重要的合作者。自從貿易開始以來,每個商業領袖都希望建立壹個永恒的企業。但是,在新世紀,人們會故意讓公司曇花壹現地成立,以創造新的技術或產品,壹旦完成使命,就會被贊助的公司吸收。”
第三,中國的企業家應該充分認識到,“全球化”意味著整個世界從上海到悉尼,從巴黎到墨西哥城,都必須遵循同樣的新商業規則,掌握同樣的新市場運作,適應同樣的新時空觀念,而這種新的商業規則、運作方式和時空觀念,都以最新發展的高科技、最常見的形式和最高效的工具——互聯網為特征。可以說,互聯網是全球化的技術支柱。它對經濟發展乃至整個人類生活的革命性影響,不亞於甚至超過蒸汽機或流水線帶來的工業革命。我們才剛剛開始感受到互聯網帶來的革命性變化。正如《商業周刊》所指出的,“互聯網使壹個組織中的每個人,從底層員工到董事長,都能從任何地方獲得大量信息。思想可以瞬間傳遍全世界,而不是幾個月甚至幾年慢慢滲透。這意味著21世紀的公司必須適應網絡管理的方式。它必須在不斷變化而不是穩定的基礎上發展,圍繞網絡而不是嚴格的層級組織,在不斷變化的合作和聯盟的基礎上發展,並利用技術優勢。”
因此,中國企業的網絡革命能否從理念到措施盡快展開並完成,將是中國企業能否成功融入“全球化”的決定性因素。
面臨“全球化”考驗的中國企業家,讀壹讀全球化理論創始人、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院長約瑟夫·奈教授的說法,壹定會受益匪淺:“今天的全球化有其自身的特點。換句話說,它比以前更遠、更快、更深、更便宜。進壹步意味著世界上每壹個大陸、國家和地方都受到全球化的影響;更快不僅僅是在技術上,也像股市壹樣改變了很多機構的運作。現在如果把全球股市看成壹個整體,24小時開放;更深是指為金融市場提供更先進的技術,讓人們更多地參與市場;更便宜是指由於互聯網通信成本的降低,任何壹個小機構甚至個人都可以用電腦和調制解調器輕松地將信息傳輸到世界各地,其成本可能只有幾分錢。”
如何更快、更遠、更深、更便宜,是每壹個面臨全球化的中國企業必須解決的生死問題。
以下隨手可得的信息令人震驚:
在美國,買電腦需要壹個月的收入,而在孟加拉國,需要八年的收入。
十幾家大公司將很快控制世界上整個食品行業。
世界上最富有的三個家庭的財富總和超過最不發達國家6億人的年收入。
面對“全球化”的世界潮流,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絕對不在壹個起跑線上。就國際正義而言,發達國家有責任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各種形式的優惠待遇,但這是道德責任,而不是法律義務。換句話說,發達國家是否願意在“全球化”的趨勢中支持發展中國家,增強它們的競爭實力,完全取決於發達國家的良心。良心在經濟利益面前往往不靠譜。發展中國家要勇於改革不適應“全球化”趨勢的制度弊端,與時俱進。二十年的改革開放,已經使中國企業在面對“全球化”時有了壹個良好的開端和基礎。只要中國的企業家能夠堅定信心,抓住機遇,開拓進取,敢於創新,就壹定能夠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闊步前進。
唐包子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