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語言是根植於民族靈魂和血液中的文化符號。長期以來,漢語脫穎而出,顯示了中華民族深厚厚重的文化“底蘊”。但是,目前有壹個很奇怪的景觀:在國外很多人熱情學習漢語的時候,中國人的熱情似乎有了壹些淡淡的味道。中國人和外國人對中國人的態度是矛盾的...
語言不僅是表達的工具,而且與壹個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思維方式密切相關。它記錄著壹個民族的文化痕跡,成為延續歷史和未來的血液。如果說任何壹種文化的特征都是在它自己的語言中表現出來的,那麽保護語言其實就是保護文化,保護它所依賴的文化基因。
國內“弱勢”:在國家版圖內排斥中文?
20世紀70年代,作家余光中寫了《哀悼漢語的衰落》,感嘆現代中國人母語能力的下降。事實上,目前的情況更糟。英語崇拜正席卷中國。學英語真的是“從娃娃抓起”,很多還在牙牙學語的孩子都參與其中。
學術界——悲嘆漢語成為二等語言:武漢大學壹位教授曾在壹次演講中感慨地說,漢語在中國正在成為或已經成為弱勢語言、二等語言。這裏充滿自由辯論精神的同學們壹片嘩然,用“語言沒有階級”的觀點反駁。但是,聽了演講者的“壹個外國人升官、升中學、升大學、考研、讀博需要考我們的中文嗎?”反問之後,全場變得鴉雀無聲。
華人社區-中國物理學家大會禁止說英語:在上海結束的第四屆全球華人物理學家大會聚集了500多名學術精英。雖然都是黃皮膚黑頭發,但是大會網站的所有論文,從發言到提問,甚至會場門口的引導員都是英文的。壹位香港大學的博士疑惑:為什麽論文集中沒有中文?有人中文申請報道失敗。諾獎得主丁肇中教授堅持用中文做報告,成為唯壹“逆勢而為”的人。丁教授的英語能力毋庸置疑,但他用母語發出了堅定的聲音!丁肇中在表達學術思想的同時,也表達了超越物理意義的文化情懷。
文化圈——患上文化失語:作家余華說:“我們這壹代作家開始寫作的時候,受影響最大的應該是小說的翻譯,古典文學影響不大,現代文學更小。我壹直認為,對中國新漢語建設和發展的貢獻,應該歸功於那些找到了中外中間道路的翻譯家們,他們不僅用漢語傳達了海外作品的魅力,也豐富了漢語的表現力……”在中國文化中,幾乎所有當代中國作家都處於歐化的漢語和翻譯的西方語言之間。在創意界確實如此,但批評家和理論家很難超越。壹百多年來,我們的學術話語壹直是“西化”的,很少從概念、範疇、理論主張上使用傳統的經典文論。因此,幾年前,文藝理論家們發起了“文化失語”、“中國古代文論的現代轉型”等學術討論,開始重新思考如何延續和創新傳統文論。
下壹代——學中文有什麽用?在壹次研討會上,有人對中國當代文學的發展前景深表擔憂。因為包括中文專業在內的當代大學生對中文表現出了令人震驚的冷漠。這種冷漠源於現在找壹份“含金量”很高的工作只需要學好兩項技能,那就是英語和計算機。我自己曾經在講授現代文學的課上遇到過壹個女生的問題:“老師,學這些有什麽用?”在這個工具理性極度膨脹的時代,她讓我無言以對。
國外“熱潮”:21世紀漢語會成為新的強勢語言嗎?
縱觀近代史,世界上出現過兩次“漢語熱”。第壹次是在20世紀70年代,由於中美關系的緩和,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席位,美國興起了壹股學習漢語的熱潮,影響並帶動了整個西方世界的“漢語熱”。到了80年代初,日本已經成為經濟強國,“中國熱”被“日本熱”取代。第二次是90年代以後。由於日本經濟蕭條,中國改革開放,經濟騰飛,國力上升,“漢語熱”在世界範圍內再度興起,至今仍方興未艾。
●人物:近日,從在北京舉行的第三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漢語大賽決賽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和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特別是中國入世和北京申奧成功後,漢語越來越受到各國的重視。近年來,世界上學習漢語的人數大大增加了。目前,全世界學習漢語的外國人超過2500萬。
在2003年被中國錄取的外國學生中,有6萬人專門學習漢語。2003年,漢語水平考試在35個國家的87個城市設立,共有33萬名外國人參加了考試。中國政府已向62個國家派出140多名漢語教師,今年還首次派出100多名國際漢語教師誌願者。
據報道,許多國家出現了學習漢語的熱潮。韓國壹般會在中學開設漢語課;日本學習中文的人數超過654.38+0萬,開設中文課程的高中超過400所。法國已有100多所中學開設了漢語課程,8000多名學生學習了漢語。
此外,在世界各國,過去都是學生學習中文,但近年來,商務人士學習中文的人數大幅增加。
美國——漢語已經成為僅次於西班牙語的第二大外語,雙語教師也越來越吃香。高中開設了大學預科語文課程和考試項目。美國也已將漢語學習計劃納入中學高級課程,並於2006年開始實施。
德國——據德國華人協會統計,到目前為止,德國已有50所中學開設了初級漢語課程。1998年,德國文化部長會議達成共識,制定中考漢語測試標準。漂亮的漢字不僅是t恤上的圖案和燈罩上的裝飾,也是德國西部明斯特壹些中學生的物品。
韓國——有近40萬人學習漢語,每年有2萬人參加漢語水平考試。漢語正成為那裏就業的熱門話題。法國100多所大學也有10多個中文專業,100多所中小學開設中文課。
泰國——各類中文學校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公立和私立中小學爭相開設漢語系或班,越來越多的人,無論是華裔還是其他族裔,都在學習漢語。緊隨其後,泰國兩大商業銀行盤古銀行和泰華農民銀行相繼開通中文網站,泰國人蜂擁到中國觀光旅遊,泰中經貿交流合作日益熱烈。
●預測:全國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閆美華認為,目前,全球漢語熱總體升溫。約有100多個國家的2500萬至3000萬外國人學習過漢語,參加漢語水平考試的外國人數量急劇增加,去年達到8萬人。國際社會預測,漢語將成為21世紀新的強大語言,它將超過英語,成為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
為應對方興未艾的“漢語熱”,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漢語在世界範圍內的推廣,以增進與各國人民的了解和友誼,促進經貿往來和科技文化交流。因此,1987年成立了由國務院11個部門組成的全國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
作為壹個中國人的冷靜思考。
語言間的密集交流是現代社會背景下的必然產物。外國人學漢語,中國學外語,這很正常。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首先要明白學習的目的、手段和尺度。
南懷瑾先生曾說,“赤子之心童年記憶下來的東西,就像日常飲食壹樣,會成為營養,成為生活的壹部分,長大後自然會用在學習、工作、待人接物上。”所以,請給孩子更多的時間學習母語。我們應該在他們的母語學習還沒有開始,他們的心靈還沒有被西方觀念占領的時候,創造條件讓他們努力學習“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母語。還要培養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親和力和認同感,加深他們在中國的文化素養,讓他們在以後的學習中更有創造力和文化靈魂。
重視英語無可厚非,因為英語是國際貿易和交流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掌握英語會拓寬與外界接觸的渠道。統計顯示,世界上有45個國家的官方語言是英語,世界上有1/3的人說英語,75%的電視節目是英文,80%以上的科技信息是用英文表達的,幾乎100%的軟件源代碼是用英文編寫的。此外,在當今許多國際秩序由西方人制定的世界,學習英語已經從壹個簡單的語言問題演變為國際秩序的規則問題,這是壹個語言同化和隔離的問題,與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現代化息息相關。如果有分析說,印度近年來在信息產業異軍突起,壹個重要因素是印度的官方語言是英語,國際交流基本沒有障礙。
英語很重要,但母語更重要。因為語言不僅僅是表達的工具,語言和民族的關系是唇齒相依,魚和水共存的。對於所有中國人來說,我們的母語是民族精神的載體和表達,延續了五千年的文化命脈,是中華文化永遠不能丟棄的家園。最近有文章指出“放棄自己的母語,其實就是放棄自己的傳統和歷史,放棄自己賴以生存的文化基因”。
中國正在走向國際化,需要更多無障礙的對話世界。但很多在國外生活過的人都知道,即使他們的英語說得像英美人壹樣流利,仍然很難獲得真正的認可。交流不僅僅是語言上的問候,而是文化背景和國力的對話。向往無限交流的中國人,應該對漢語多壹些自尊和自愛,至少不要讓漢語在國內被排斥。
幾十年前,當丁肇中發表獲獎演講時,他堅持說中文,因為中文是他的母語,盡管他說英語比中文流利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