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重建;情感;審美
葉偉信導演的電影《葉問》和《葉問ⅱ》(以下簡稱“葉問”系列)以現實主義的手法還原了壹代葉問大師的奮鬥歷程。在推廣中國武術的過程中,葉問是壹個不可或缺的人物,他有很多可以寫得非常詳細的話題和亮點。但葉偉信並沒有陷入英雄片的刻板印象,而是專註於葉問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挖掘與武俠無關但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素材。功夫片段反而成了嵌入生活主體的插曲,大大拉近了角色與觀眾的距離。影片中的葉問少了壹些功夫電影中笑傲江湖的英氣和不屈不撓的精神,變得世俗了許多,但也以其溫暖和真實深深打動了觀眾的心。
《葉問》系列不僅取得了票房成功,也得到了觀眾的普遍認可。從審美的角度來看,葉問系列的成功主要在於他們對大眾審美體驗的重構。長期以來,功夫電影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功夫暴力和科幻場景。那些刻意營造的眼花繚亂的視覺奇觀,壹方面充分滿足了觀眾的好奇心,另壹方面不斷導致觀眾的審美疲勞。此外,過度追求視覺刺激容易使影片脫離大眾的日常審美體驗,使視覺奇觀取代故事的深層含義,造成觀眾在眼睛疲勞的同時頭腦壹片空白。審美體驗是公眾對外界的感知、情感、想象和理解等多重活動的結果,影響著公眾對電影的美感。如果脫離了審美經驗的引導,就會導致大眾對電影的內容和表達方式產生誤解,片面追求暴力殺人等感官刺激,而忽略了在精神上留下深刻的回味。《葉問》系列的成功在於重建了大眾被扭曲的審美體驗。具體可以從認知圖式、情感唱法、虛實界限三個方面來看。
首先,葉問系列重構了功夫片的認知圖式。葉問系列並沒有走功夫片堆砌大量視覺奇觀的老路,而是轉向註重情感牌,重構功夫片的認知圖式。在信息社會中,公眾的社會屬性和自然屬性使他們有機會獲得多元信息,進而在頭腦中形成多維度、多層次、多維度的圖式模板。社會屬性讓人們經歷各種社會環境,獲得社會階級、組織管理、政治實踐等各種信息,而自然屬性讓人們直接感知外界,獲得視覺、觸覺、味覺、嗅覺、聽覺等信息。兩種信息原本是不同維度的異構信息,經過智能處理後,在人們的頭腦中形成了“有用”的圖式。它們體現在電影中的各種象征標準中,如間諜片中的勾心鬥角,情感片中的愛恨分離,喜劇片中的幽默,戰爭片中的血淋淋的片段,悲劇片中的感人故事,驚悚片和科幻片中的戰戰兢兢。從某種角度來說,這些圖式已經內化到了觀眾的頭腦中,電影內容與圖式的模式匹配不僅是他們觀看電影的必要功課,也是觀眾對電影產生認同的手段之壹。但是,圖式本身並不是不可改變的,尤其是當圖式不是來自於觀眾的審美本能,而是由影視媒體等宣傳機構精心創造並強行植入觀眾意識的時候。與源自審美經驗的圖式相比,這些被動“植入”的圖式具有簡單化、規律性和類型化的特點。以功夫電影為例,英雄通常會表現出壹系列的符號組合,如不茍言笑、離群索居、不解風情、深不可測等。至於日常的社交行為,比如柴米油鹽,生兒育女,努力賺錢,英雄鄙視,不敢做。至於為什麽會這樣,其根源在於,如果主人公和很多普通人壹樣有著世俗的喜怒哀樂,那麽他就太真實了,不是雲中神秘的英雄而是善良的鄰家大叔。但是,總是在雲裏徘徊,會給人壹種過於虛幻的感覺,讓觀眾產生距離感。大眾文化時代,觀眾需要的是壹個貼近自己的世俗英雄。“這不是因為接近神仙而與眾不同的神。”兒子的英雄崇拜。這只是那些非常擅長做不同事情的傑出男女的羨慕而已。這樣的人不是懂得壹個奧秘,達到了真理的人,而是善於成為人的人。“葉問系列的火爆證明了觀眾對世俗化英雄的認可。在觀眾眼中,葉問不僅是壹代功夫大師,更是壹個標準的丈夫,壹個好父親,壹個有說服力的好老師。因為他不是簡單的圖式符號背書,他太熟悉了。他曾在抵禦外侮時退縮,在考慮家庭生計時畏首畏尾,但堅持民族大義,弘揚中華武術,扶弱濟困。英雄和非英雄的雙重特征出現在同壹個對象中,而舊的圖式已經無法解釋,觀眾找到了真正人性化的英雄。畢竟葉問曾經真的存在過,也會遇到家居生活、人際關系等現實問題。觀眾壹方面品味著葉文在影片中的生活細節,另壹方面也在心中悄悄構建了壹個新的圖式。壹種生活化、現實化甚至世俗化的英雄圖式逐漸取代了媒介意識形態強加的舊圖式。
其次,《葉問》系列聚焦情感,成功喚起觀眾的情感。真正的葉問生活在風雲變幻的時代,和那個時代的所有人壹樣,也面臨著很多現實的困難。葉問系列讓觀眾感受到了葉問心靈的痛苦和生活的尷尬。影片通過真實的敘事手法還原了主人公的真實面目,並通過劇情的推進成功讓觀眾實現了感同身受。通常情況下,影片不需要過多的描述。觀眾根據以往的經驗或圖式,推斷或聯想出自己需要知道的各種細節,比如英雄出現的年代,當時的社會環境,各流派的武學風格,優缺點等。但這種知識的建構形式是壹種被動的感知,受眾只是被心理定勢拖著前進,情感方面處於被動的接受地位。為了吸引觀眾,很多電影選擇在奇幻和暴力的層面上增加刺激,制造壹種虛幻的視覺奇觀,給觀眾感官上的滿足。於是,功夫片常常在創造各種“奇觀”的競爭中陷入困境。上天入地、隔山打牛、破浪加盟武俠片等超自然動作屢見不鮮。至於改變歷史,時空穿梭,甘坤轉世,早已司空見慣。時間久了,觀眾的聯想能力耗盡,感到疲憊,但同時又增加了對角色真實感受的要求。同理心可以產生積極的情緒投射。在電影劇情的過程中,觀眾不經意間將自己的經歷和感受轉移到角色身上,角色的動作就是自己的動作,角色的情感騷動也深深激蕩著他們的愛恨情仇。觀眾不再置身於角色之外,而是主動參與其中,以角色為第壹視角觀察、認同、認知外部世界,從而引發自己與角色的情感,產生同樣的心理體驗和精神震撼。喚起觀眾共情行為的關鍵是提供所需的情感載體。在葉問系列中,主角是壹個真實的歷史人物。葉問原本家境殷實。在國難、外患、殖民統治等各個歷史階段,他壹方面要維護民族大義,弘揚中華武術,另壹方面又要解決如何救家、謀生等現實問題。很多功夫片都完美的解決了前者,但往往把英雄塑造的過於模糊,讓他們陷入了不食人間煙火的虛無縹緲的境地,觀眾對英雄的敬仰幾乎就是對神靈的崇拜。相比之下,影片中的葉問要現實、寫實得多。詠春拳講究防守,葉問孤註壹擲要和日本教主決鬥。剛到香港,如何養活老婆孩子是頭等大事。收徒,找場地,教拳,平息同行的煩惱,與國家大義無關,與現實生活有關。在得知救命恩人周清泉被日軍射殺而發瘋後,葉問感到愧疚和無奈,無法對他施以援手。夫妻之間,父子之間的深厚感情是需要精心培養的。葉問傳統的愛妻反夫的英雄路線是關鍵環節。在擊敗西方拳王後,葉問立即趕回家照顧妻兒的細節,也深情描述了英雄作為普通人的深厚親情。除了影片中的主角葉問,影片中的其他角色也有類似的真實感。金山尋求為妻兒尋找生存空間,而不是欺淩弱者。同樣,洪振南作為香港武術的領軍人物,為了妻兒,為了弟子有飯吃,不得不被英國人利用,不斷打壓同行。這些細節並沒有采取傳統功夫電影的臉譜化操作,把很多角色放在對立面,而是更多的展現了現實問題。觀眾對每壹個角色都感同身受,體會其中的人性,但同時又壹次次被感動,這是壹部單純的奇觀功夫電影所難以給予的。
再次,《葉問》系列在審美體驗上劃分了真實與現實的界限,讓觀眾在真實與現實的共存中獲得審美體驗和情感認同。新圖式的構建和觀眾共情的成功與審美體驗的理解密切相關,這就要求正確區分電影內外的“空”與“實”。生活中的“真實”和影片中的“空虛”既對立又統壹。只有在現實的想象中實現影片中的真實,才能在徜徉於精彩故事的同時獲得最大的審美愉悅。詳細地說,“虛擬”是針對壹個普遍的環境,這是壹般的。《葉問》系列以故事為背景,營造了兩個“虛擬”空間:抗戰時期的佛山和50年代英國殖民統治下的香港。“現實”對應的是現實或生活的壹切細節,突出表現為葉問為家庭奔波的困境和夫妻間的癡情。“虛”與“實”有壹般,也有特殊。與“現實”相比,《空》表現了壹些象征性的主題、環境和情節,比如葉問打日本軍官,踢西方拳王,可以簡化為外界壓力對角色的逼迫。在先抑後揚的語境下,堅持民族大義,弘揚中華武術的主題。至於軍官、拳王、危難中的密友、有困難的同事、陰險的輔佐者、麻煩制造者,也有相應的特點。在“虛擬”空間裏,觀眾可以很容易地進出。畢竟,閱讀簡單的符號比記住電影的細節要容易得多。這樣,觀眾不僅可以輕松地用符號重構圖式,在“虛擬”的空間中輕松地解釋和推理符號背後的嵌入邏輯,還可以冷靜地與角色的細節感同身受,在“真實”的情節中品味酸甜苦辣。把握“空”與“實”的關鍵在於區分符號的承載,因為符號無法與物體直接對應,需要壹個概念中介,從而形成“符號-概念-物體”的間接映射。比如影片中以西方拳王“龍卷風”為具體對象,概念表現為西方侵略勢力對中國的壓制,而符號則可以表現為國人熟知的事件或物體,比如八國聯軍,所以葉文和。物體可以替換,但符號和概念不需要替換。比如西方拳王可以換成歐洲拳王。妳可以很容易地通過閱讀物體背後的概念找到相應的符號表示。“現實”之間也有映射關系,但沒有中介模塊,即“對象-受眾”的直接映射,比如家庭、親情、生計問題。社會學家貝爾在談到現代主義藝術時指出,現代審美反應的特點是:“產生壹種我稱之為‘距離的侵蝕’的現象,其目的是獲得即時反應、碰撞效應、同步和煽動。”②觀眾更容易卷入這種距離感。所以葉問的親情直接對應了觀眾的親情。同樣,葉問的生計掙紮也對應著觀眾的生計掙紮。正是在這種對應映射中,觀眾對角色產生了深深的共鳴,從而達到了很多功夫片無法達到的距離拉近的效果。
可見,功夫片新圖式的構建、觀眾共情的成功以及對影片中虛實關系的正確把握是《葉問》系列獲得認可的關鍵,為功夫片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以上幾點不能硬性理解為公式。在實際應用中,需要堅持相互滲透、相互支持的動態觀點,如何調動觀眾的情緒,如何讓觀眾認同,如何既能讓觀眾賞心悅目,又能為觀眾喝彩。少林寺成功了,葉問系列也成功了。
註意事項:
1【美】理查德?羅蒂:《後哲學文化》,黃永譯,譯文出版社,2004年,第14頁。
2【美】丹尼爾?貝爾:資本主義的文化矛盾,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9版,31頁。
[參考文獻]
[1]滕守堯。審美心理描寫[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作者簡介】丁竹蘭(1970-),女,貴州貴陽人,博士,貴州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副教授。她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