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來說,我覺得可以這樣回答:第壹,文化市場化的雙重影響。隨著文化資本的發展和文化與經濟的融合,我們中國人越來越意識到文化也是生產力。沒有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文化建設,就沒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就難以極大地推動社會生產力的進步。然而,隨著文化資本的擴張和文化產業的發展,文化資本邏輯與社會主義文化制度的矛盾越來越明顯和激烈。1.形成文化生產力目前,世界上最發達國家的GDP 80%以上來自服務業,其中知識型信息服務業發揮著主要作用,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驅動力。在提法上,美國用“信息經濟”、“知識經濟”或“新經濟”,歐盟壹般用“文化產業”的概念。文化產業的興起極大地推動了國民經濟結構的變化,並逐漸在國民經濟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文化也是壹種生產力。文化生產力是指人們生產文化產品和提供文化服務的能力。馬克思認為,社會生產包括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他還經常使用“精神生產”和“藝術生產”的概念,深入探討精神產品的“價值”和“交換”。根據馬克思主義觀點,文化產品生產中的智力投入和物質投入具有社會生產力的基本特征。文化產品的生產,形成物質形態的生產過程,同其他產品的生產壹起,構成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過程。文化產業是國民經濟的壹個重要方面,其創造的價值在GDP構成中占有越來越大的比重。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顯示了中國未來的發展趨勢,其中提出了“文化生產力”的觀點。(2)文化生產力是社會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濟、政治、文化是支撐人類社會的三大支柱,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相互促進。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內生動力,文化在新世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越來越大。因此,我們應該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重新認識文化的深刻內涵和重要作用,進壹步發展先進文化。文化和經濟從來都是聯系在壹起的,現實社會中既沒有純粹的經濟活動,也沒有純粹的文化活動。文化與經濟的日益融合將帶來巨大的創造力產生,從而極大地促進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因此,我們可以說文化生產力是社會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文化生產力不僅成為綜合國力的要素之壹,也是衡量壹個地區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標誌。文化生產力具有明顯的精神特征,但也具有非意識形態的物質特征。在傳統的理解中,文化藝術的生產被簡單地視為文化藝術創作活動的另壹種隱喻表達。事實上,文化生產力具有不容置疑的物質性。文化生產和其他生產壹樣,也具有壹般實踐活動的特征,即壹定的物質通過勞動被實踐主體加工轉化為新的存在物,因此文化生產的過程也是壹個物化過程,它也需要改變物質的現實形態,獲得物質的存在形態。實踐充分表明,文化是壹種生產,是壹種社會化大生產。作為壹種社會化大生產,它自然具有社會化大生產的基本特征,具有流通、交換、消費等基本環節和市場經濟運行的全過程,而不僅僅是壹個藝術家內在的創作精神的心理活動。2.造成文化矛盾壹些西方學者看到了西方文化矛盾和危機的各種具體表現。它們可以概括為:(1)知識分子的危機。他們認為,西方知識分子處於“黑暗時代”,正在經歷壹場沈悶、不明朗、令人窒息的危機;(2)在科技危機中,科學的數學化傾向排斥人的感性和主體性,而文化是人的生命的自我發展。科學和人的文化是矛盾的,文化正在成為科技文化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人的文化。壹個依靠科學技術的社會是壹個沒有文化、藝術、道德和信仰的社會。(3)大學與教育的危機,現代科技取消了大學與社會的功能邊界,大學不再是文化的基地,不再具有思想生活的特性,而是受制於“消費社會”本能的直接滿足,短期效應決定壹切;(4)文明失去了倫理價值,成為理論上的文明而非倫理上的文明。現代人失去了經濟地位、獨立精神和個性發展的自由,使人失去了社會道德感和創造力。(5)失去了詩意和意義感,現代生活帶來的生活節奏和思維慣性,使人們對日復壹日的刺激不再感到新奇。人們脫離了傳統的經驗世界,成為直接感官刺激的接受者。他不會更多的思考意義,也不會對價值做更多的哲學判斷。[1]國內有學者認為,在當代西方社會,反映為理論形態的文化矛盾可以概括為十類:“理性與非理性;相對精神和絕對精神;實際操作和合理規範;科學技術與倫理價值;文化的主體和客體;經驗方法和人文方法;多元信仰和壹元經濟社會制度;理論知識的傳播與私有財產的排他性;文化價值以及經濟和社會目標;名義上的民主理想和實際上的集權與專制。”[2]並進壹步將其概括為兩大分野:壹是龐大且不斷擴張的社會、政治、經濟體系與分散且不斷萎縮的個人生活世界之間的分野;第二,科技文明越來越揭示出成就的現實世界與人類生存的價值世界之間的分野。此外,有人主要將文化矛盾概括為“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導致的文化矛盾、經濟文化發展不平衡導致的文化矛盾、文化商業化導致的文化產業發展和文化精神萎縮、文化開放和文化安全、文化現代化和傳統文化失落、大眾文化和個體文化、地域文化、城鄉文化和文化結構”。眾所周知,市場經濟對社會歷史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它除了具有以往經濟形式不可比擬的優越性外,還在於它特別明顯的文化價值,即市場經濟把人從壹切非經濟的依賴中解放出來,人也以壹種獨立的現實存在。市場經濟不僅刺激了技術和經濟的不斷進步,也為人的全面發展創造了條件。壹段時間內的經濟,包括經濟目的、經濟思維、經濟價值觀等。,不斷跨越自身界限,進入文化領域。在發現新的文化功能的同時,也遮蔽了另壹部分文化功能,這也在壹定程度上制約了文化建設。甚至在壹些地方,經濟的目標和功能被無限制地延伸和泛化,導致文化建設的弱化和扭曲。毫無疑問,改革開放後的經濟大發展,將文化引入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空間,引發了壹系列文化改革創新,成為文化發展最重要的動力源。經濟發展後文化投入的增加,為文化發展提供了可靠的物質保障;經濟發展需要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它不斷按需刺激文化的發展;經濟與文化的結合開辟了文化產業全新的文化建設領域。文化的泛經濟化是指文化發展過程中以經濟結果為終極目標和價值追求,而放棄作為文化本身追求人的自由和諧發展的目標的過程。隨著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以及西方文化產業和文化資本的影響,中國文化的發展逐漸呈現出泛經濟化的趨勢。文化資本作為壹種資本,隨著其經濟屬性逐漸吞噬其文化屬性。在文化建設中,人們熱衷於數字報道的結果,熱衷於與形象、政績相關聯的結果,形成了文化上“GDP第壹”的傾向,文化完全成為了經濟的附庸。近年來,我國文化市場雖然發展迅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其在解放文化生產力、發展文化藝術事業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得到了證明。但文化市場的興起畢竟短暫,對於壹些文化管理部門來說還是壹個新情況。而且我們的管理體制沒有及時調整和適應,文化市場本身的發展也存在很多問題和不足。如以經濟效益代替社會效益,忽視公益性文化事業;用經濟視角代替文化視角,忽視文化藝術規律;用經濟價值代替文化價值,忽視文化的獨立存在等等。今天是中國歷史上真正的經濟軸心,經濟對其他領域產生廣泛而深刻的影響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必要的。而且,目前經濟與文化的影響是相互的,出現了“經濟文化化、文化經濟化”的積極趨勢。然而,這些都不能成為混淆文化和經濟角色的理由。經濟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當這種追求內化為文化的意誌,文化就失去了自我,只能依附於經濟。文化產業只對產業感興趣,但其實文化產業首先應該是文化,其次才是產業。如果顛倒了輕重緩急,各種片面的功利主義、庸俗化甚至反文化傾向泛濫也就不足為奇了。正確的選擇應該是,壹方面大力推進新形勢下文化與經濟的融合重組,另壹方面明確文化與經濟的邊界,承認文化與經濟在本質、定位和建設模式上是不同的。2.對策:重建傳統民族文化話語權當前中國文化還有壹個重要任務,就是在中國文化長期衰落後,重建國人的價值體系和傳統文化話語權。鴉片戰爭以來,以儒家思想為主導的中國文化逐漸被邊緣化,中國文化逐漸衰落,西學逐漸成為社會的主導文化。壹些西方糟粕文化在當下極為流行,拜金主義蔓延,大眾信仰缺失,精神空虛,道德滑坡。在這樣的條件下,有選擇地復興中國的傳統文化,與時俱進,是中國人的天職。全球化作為當今世界發展不可阻擋的趨勢,不僅深刻影響著世界各國的經濟競爭領域,也深刻影響著文化競爭領域。很明顯,很多技術是無階級的,但當它們掌握在統治階級手中時,技術就逐漸社會化,成為維護階級統治和對外擴張的工具。文化霸主利用其技術優勢,通過媒體向世界全方位、全天候地傾倒其價值標準、意識形態和社會文化,迫使相對落後的發展中國家在創新能力上對其形成依賴,進壹步侵蝕和消解壹個國家和民族的創新能力。作為壹個經濟相對落後的發展中國家,我們中國應該更加重視文化在現代化中的戰略作用,並將其轉化為推動經濟現代化的動力,以避免在“文明的沖突”中迷失自我。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個人、國家和社會在根本利益相同的基礎上仍然存在矛盾,必須統壹於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因此,在大力弘揚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的同時,我們應該賦予古老的“和”的思想以現代意義,使之成為現代思想的理論源泉和支柱,使人們在學習傳統文化時受到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的熏陶,潛移默化地接受傳統文化中所宣揚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在國際交流中,文化作為“軟實力”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儒家文化有利於增強中國文化的國際競爭力,提高中國的綜合國力。可以說,國際競爭不僅是經濟競爭,也是文化競爭。西方今天之所以重視文化戰略的運用,正是因為文化產品本身充分體現了其意識形態和自由民主的價值取向。西方文化產品的生產和出口不僅可以獲得巨大的經濟利益,而且具有巨大的政治和思想影響及社會效應。前蘇聯解體的壹個重要原因是在文化競爭中的失敗,即在軟實力的競爭中的失敗。西方列強文化擴張的根本目的是向中國傳播自己的文化,以增強中國對自己國家的認同感,從而為其他利益的擴張奠定心理和思想基礎。西方國家的這壹目的不僅打擊了儒家文化的主導地位,也削弱了中國普通民眾的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維護中國的文化利益,重建儒家文化的話語權。中國維護自己的文化利益既有積極的需要,也有消極的需要。壹方面,中國需要堅持自身文化傳統中的優秀成分,促進中國社會各方面的發展;另壹方面是吸收外來文化的精華,豐富和發展中國文化,增強其生命力。目前,西方文化主導著世界上的許多文化,而中國文化主要受到西方文化的積極和消極兩方面的影響。我們的文化傳統受到威脅,我們的意識形態不斷被滲透。因此,我們必須提高民族文化認同,壹是突出中國文化的特色,二是培養中國意識的普遍性。文化的特征是其存在的基礎。如果壹種文化失去了與其他文化的差異,它就會消失。冷戰結束後,軍事因素在國際關系中的地位相對弱化。在經濟因素地位上升的同時,文化因素的作用進壹步加強。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加緊了文化擴張和滲透的全球攻勢,美國把對外文化擴張和滲透作為實現其霸權戰略目標的重要手段。在此背景下,中國在與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交流的過程中,必須守住文化屏障,大力弘揚儒家文化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思想。看看千百年來形成的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華夏文明圈,再看看陷入利己主義、走上文化霸權之路而沒有自我反省的西方主流文化,儒家文化在全球化中的價值不言而喻。儒家文化可以在全球化時代發揮西方文化無法發揮的作用,在全球化過程中保持自己的話語,可以為全球化提供精神資源和人文智慧。因此,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構建和諧社會的旗幟下,儒家文化的回歸與創新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復興以儒家文化為主體的中國傳統文化,是歷史的潮流,是民族和世界的選擇和要求,是中華民族生命線延續的關鍵。在我們向現代化轉型的過程中,需要找到壹些最適合中國國情的模式和形式,重新審視儒家思想,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和文化建設中吸收有益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精華。
上一篇:春節綜合實踐活動策劃方案下一篇:有機肥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