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十年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民族精神教育,把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作為公民道德建設、未成年人道德建設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內容。妳認為在中國全面現代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在青年學生中培養民族精神有什麽特殊意義?
於海:在壹百多年的現代化進程中,我們社會的很多方面都深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同時,中國的傳統文化往往被認為與現代化完全對立,因此采取全面反傳統的態度。在這個過程中,民族文化更加斷裂和被忽視。事實上,中國傳統文化中不乏好的思想,如強調人與人、人與環境和諧的“和諧”精神,毛澤東同誌倡導的“適可而止”精神和“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精神。像中國這樣壹個有十幾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要發展,不應該也不能設想依靠其他任何國家。而是必須也只能集中自己的力量,找到符合中國國情的發展模式,這當然包括從我們自己的文化中尋找靈感和創新資源。因此,弘揚民族精神既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也是對未來民族復興之路的探索和創造。
記者:那麽,民族精神的內涵和層次是什麽?妳主持的研究有哪些創新思路?
於海:“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十六大報告的定義。我們的創新是從民族意識、文化認同和公民人格三個層面來闡釋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本質是“族群歸屬”,即屬於特定的民族、社群、文化、傳統和語言,從而以相同的身份認同分享壹段歷史、感情、思想和生活方式。屬於最大族群是為了民族認同;屬於最古老的民族傳統是為了文化認同;這種所有權內化在個人的知識、感情和意向中,就是國民人格,在現代市民社會中,就是公民人格。中央多次強調,愛國主義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必須堅持對外開放的原則。愛國主義絕不是狹隘的民族主義。我們應該積極借鑒其他國家道德建設的成功經驗和先進文明成果。
記者:最近,關於國家“軟實力”和“中國崛起”的談論非常熱烈。民族精神教育對其有正面作用嗎?
於海:那是肯定的。軟實力的核心是價值觀和道德力量。如果我們的學生強調個人價值實現而不是為國家服務,強調個人競爭而不是團隊合作,他們是否有實力創造引領世界並為其他國家人民所效仿的未來價值觀?如果我們的學生在民族意識、文化創造、人格素質等方面都不能有很好的表現,我們連中國現有的發展趨勢都無法維持,更談不上提高發展質量,引領世界。大學生道德教育不僅在於個人修養,更在於民族精神和國民綜合素質,是在不斷變化的國際形勢下支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礎。
以更冷靜的態度對待世界各民族的文化。
記者:中國正在大步走向世界,世界也在大步走向中國。現在的青年學生視野開闊。我們說的不是在自我封閉的世界裏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於海:是的。如今,青少年生活在壹個真正開放的世界裏,他們的知識、興趣和抱負不再局限於故土和家鄉。他們立誌要了解和施展技能的世界,是他們的父母只能夢想的世界。他們在國家和世界之間沒有兩條清晰的界限。這壹代在開放時代長大的少年,習慣了“高露潔”,而不是“中華牌”。習慣了“漢堡”而不是“陽春面”;習慣了ABC,對充滿外語的環境並不陌生和不適應。在他們身上,我們不僅可以看到時尚文化的影響力,還可以看到中國融入世界的廣度和深度,以及世界走向中國的步伐。民族精神教育是讓他們有更多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尊,以更健康、更冷靜、更大氣的態度對待世界各民族的文化,而不是激發他們虛榮的民族傲慢。
二十多年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事業,極大地激發和提高了青年學生的民族意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2003年教育部全國“兩課”調查中,大學生“壹直相信”和“現在相信”以及“國家利益高於壹切”的比例加起來達到72.6%。在“上海市大學生發展狀況研究”中,超過50%的大學生認為自己具有強烈的“國家意識、民族意識”。在青少年出國意願較高的情況下,也表現出回國服務的意願較高。
記者:在深刻變化的國際國內形勢下,青年學生民族精神教育既面臨新的機遇,也面臨嚴峻挑戰。妳怎麽看待這個問題?
於海:成長在對外開放時代的學生,有更有利的條件去了解各國的文化,學習先進的知識。但與此同時,無論是學校、家庭、輿論還是學生個體,對外來強勢文化都缺乏理性的態度,吸收多而不分析,以我為主的態度較少。在很多問題的處理上,也透露出那種不可辱的民族感情的血性精神,在很長壹段時間裏,我們這個民族都是陌生的。而且在藝術、語言等文化活動中,我們也缺乏文化自信。當我們把別人的文化、別人的語言當成崇拜和模仿的對象時,我們就不自覺地把自己的民族文化推向了弱勢:說英語是精英,說漢語是俗氣;吃西餐是高檔,吃中餐是無味——這樣的情況下怎麽培養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識?從教育環境到生活環境,西方文化的強勢使得民族文化的認同陷入困境;文化是壹個民族的靈魂,民族意識和人格精神都需要文化的支撐,這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美國、法國等發達國家,民族精神教育歷來受到高度重視。美國學校教育強調“美國精神”教育,強化美國青少年的國家觀念、文化認同和(美國)公民的人格意識。比如美國所有的博物館和紀念館都是免費供學生參觀的。這些場館展示了美國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美國對包括學生在內的公民進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基地和生動教材。在法國,各界對加強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和道德教育有著前所未有的共識。而且,法國人對法國文化的熱愛往往達到了犧牲經濟利益的地步,但正是這種可愛的偏執精神,使得法國文化在美國文化泛濫的今天,依然有其獨特的吸引力和魅力。
重視各種課程對民族精神教育的貢獻
記者:民族精神教育和道德教育是什麽關系?民族精神教育會取代道德教育嗎?
於海:民族精神教育包含壹些基本的道德要求,比如愛國、誠實守信,這也是學校德育的基本項。這兩種教育的相互融合是必然的。其次,民族精神包含道德項,但不僅限於道德。它是壹個綜合的精神範疇,包括哲學精神、群體思維、民族性格、民族心理等精神文明要素。因此,民族精神教育比道德教育更廣泛。道德教育包括所有的道德價值觀教育和行為準則教育,比如“還錢”、“改錯”、“不要隨地吐痰”,這些都可以是學校道德教育的內容,但不能簡單地說這些就構成了民族精神教育。從道德要求來看,道德教育比民族精神教育更廣、更高。比如“愛國”可以說是底線要求。道德教育除了底線要求,還有高調要求,比如“自我犧牲”、“無私”。因此,民族精神教育不會也不應該取代道德教育。
記者:在國民教育體系中開展民族精神教育,課堂應該是主渠道。
於海:沒錯。長期以來,我們的德育課程缺乏整體的科學框架,從小學到大學沒有科學的遞進系列。中學德育課程趨於“知識化”、“成人化”,而高校德育課程在培育民族精神方面不足,缺乏德育課程和可供選擇的優秀講座,不能滿足大學生理性思維的要求。在片面追求“升學”和“精英教育”的影響下,學校對德育課程重視不夠。在推動經濟全球化,強調國際視野和世界公民意識的同時,卻忽視了民族意識的強化,民族文化的認同和獨立公民意識的培養。
要註重各門課程對民族精神教育的貢獻,更要註重壹些課程的核心作用。語文、歷史、地理就是這樣的核心課程。世界各國都重視這三門課程的教育功能,在培養青少年正確表達母語,培養他們對民族語言的熱愛和敏感性,對祖國的歷史、文化傳統、資源地理的了解和熱愛等方面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們當前的教育實踐中,語文感人的人文教育被大大弱化,歷史深厚的傳統教育在九年級被長期忽視。恢復三門課民族精神教育的主導地位刻不容緩,怎麽強調都不為過。同時,實踐性、體驗性、參與性越強的活動越好。在豐富青少年歷史文化知識的同時,更註重民族觀念的內化、民族感情的積累、文化的自覺和傳統的豐富。說到底是人格和人性的轉變。
記者:很多教育問題其實是社會問題。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必要號召社會各界齊心協力嗎?
於海:學生生活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中,所有的環境都對他們有影響。環境教育是社會教育,也是系統教育,只有所有環境的協調才能取得壹致的效果;只有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我們才能創造壹個有意義的教育環境,所以環境教育是壹項社會工程。正如偉大的城市社會學家芒福德所說,“價值不是現成的可以達到的東西。只有努力使自己的經驗適應各種歷史模式,這些模式是前人付出壹生去獲得和體驗價值而形成的,我們才能獲得價值。”最後,我們可以提出壹個“意義密集”的概念,使這個城市不僅以高樓大廈和繁華的商業而聞名,而且以其文化和有意義的人文氛圍而自豪;讓這座城市的青少年在它的歷史、文化創造、品味和大氣磅礴中養成自己的性格和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