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提到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國學時,我們基本上要追溯到先秦時期的百家爭鳴。因此,要解讀先秦諸子百家,就必須回到那個時代的歷史語境和背景中去,才能真正理解他們在想什麽,說什麽。因此,我們不妨稱先秦時期的文化為“原生態”文化。
先秦時期,從黃帝、堯舜到夏商周,再到春秋戰國,人們特別推崇道法,不講道德規範之類的空洞教條。《尚書》和《周易》中的“德”字都是法的意思,甚至到了老子和莊子那裏,道和法都解釋得很透徹。所以,當時人們的意識形態裏只有路和法。周文王認為,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路徑和規律,壹個人也必須有自己的路徑,不同的路徑有不同的規律。關鍵看我們怎麽走自己的路。對老莊來說,是壹個反復討論道與法的問題。他們認為,人的道路和規律必須遵循,指的是天地(自然)的道路和規律。不遵循或違背自然的道路和規律,是不會有好結果的。
孔子談到了人的概念。他認為,壹個人必須樹立自己的根本觀念,“道從根基而生”。概念立起來之後,路自然就有了。有了清晰的概念和明確的路徑,人的生活就輕松多了,可以尋求自己的快樂和幸福。
《大學》是孔子的學生曾子寫的。他認為,壹個人站起來走自己的人生道路,最關鍵的問題是培養自己的道德。只有糾正自己,才能管理好家庭,管理好國家,管理好世界。不修好說什麽都是不對的。
《中庸》是孔子的孫子子思寫的。他認為,壹個人站起來走自己的路,就必須保持壹種需求和需要適度的生活方式。
孟子更有意思。孟子認為,人的終極目標是幸福,人生的意義也是追求幸福。尋求快樂和幸福需要各種方法,因為快樂和幸福不會自動到來。所以得出結論,要尋求快樂和幸福,首先要搞好人際關系,遵守社會行為規範。關鍵是要選擇最好的行為,要明智,要實事求是,要誠實,要取得信任。只要妳遵循“仁、義、禮、智、信”的原則,妳也可以得到快樂和幸福。所以《孟子》這本書致力於探討走什麽樣的人生道路,選擇什麽樣的行為來尋求幸福和快樂。
所以,綜上所述,在先秦時期的原生態文化中,人們都在追求人生的道路和規律,探索人生的目的和意義。所以,探索快樂和幸福是原生態文化的主旨。
戰國時期由於連年混戰,七國爭霸,秦國統壹天下後覆滅。經過300多年的戰爭,人們只想生存,卻對生活的目的和意義不再感興趣。這種現象壹直持續到現在。人的首要目的是生存,但人卻因為年齡的增長而忘記了人生的目的和意義。漢武帝確立儒學地位後,人們恢復了對儒學的傳承和研究。然而,由於皇帝的專制統治,歷代人民缺乏自由思想,盡管漢唐宋元明清時期湧現出許多懷疑中國儒學的人。如劉向、劉欣父子、楊雄、桓譚、班固、王充、張衡、馬融、鄭玄、盧德銘、孔、劉知幾、孫臏、常陸、王安石、王白、金履祥、黃宗羲、毛啟齡、戴震、焦循等。,指出了長期以來盲目尊經的弊端,使人們理解了朱成的理學。其中,義利問題、人性善惡問題、理欲關系問題,都是中國思想史上頗具爭議的問題。
從戰國到漢初長達300年的戰爭,也導致了書面語和口語的混淆。道成了神秘的“道”,“德”字不再是規矩而成了“德”。“義”字壹直模糊不清,成了“利”的反義詞。“三十而立”的觀念成了家庭和事業,“無後為大”的觀念成了家業和財產的傳承。原本是記錄周文王歷史的《易經》變成了蔔筮之書,整部《論語》被碎片化為“記錄體”。
由於戰國、漢代的士人忙於繼承儒家的“禮”,編纂了《禮記》、《儀禮》等多部書籍,使“禮”這壹原本是先秦時期原生態文化中普遍存在的社會行為規範,成為禮制儀式的規則,最終在清代被批為“吃人的禮教”。
戰爭、獨裁、樹立權威、官員考試等等造成了先秦時期原生態文化的破壞,形成了文化斷層,這是中國人的悲哀!所以可以說,從戰國末期開始,人們失去了對人生道路的追求,失去了對自然和人生規律的探索,這是非常令人遺憾的。
我的系列《原譯》是基於“原生態”文化的翻譯。我寫下這些文字,只是想吸引更多的人關註先秦時期的原生態文化,希望更多的人和我壹起研究先秦時期的原生態文化,壹起為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