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餃子
青團是壹種用草頭汁制成的綠色面餅。它的做法是將嫩艾草、麻草放入大鍋中,加石灰蒸熟,去石灰水,揉成糯米粉,做成鮮綠色的餃子。吃團子主要是清明節的節日食品,流行於江浙壹帶。
有句話說:民以食為天。然而,對於今天的人們來說,吃的意義早已不僅僅是“活著”,當然也不僅僅局限於享受“美味”。現在之所以把“吃”升級為“文化”,是因為它包含了豐富的民族、歷史、地域內涵。
寒食節
寒食節,又稱“禁煙節”、“熟食節”、“寒食節”(105冬至日後,即清明節前壹兩天),據說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晉國。這壹天,人們禁止生火,只能吃準備好的熟食和冷食,因此得名。
這壹習俗的起源有兩種說法:
壹種說法是為了紀念晉公的臣子介休。春秋時期,晉國的兒子重耳被流放到其他國家,介之推為護送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據說他曾經切下自己大腿上的肉來滿足重耳的饑餓。重耳重新登上王位,成為君主,也就是晉文公。這時,介之推隨母親隱居在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晉文公派人邀請他,但他躲在山裏不肯出來。於是晉文公下令燒了這座山,試圖把介之推出去。沒想到,傑誌不願出山,和母親壹起被燒死。晉文公很傷心,就把介之推葬在綿山,建了壹座廟,把綿山改名為介山。為了紀念介休,晉文公下令把介休燒死定為寒食節,此後每年的寒食節都禁止生火和吃冷飯,以示紀念。
另壹種觀點認為,寒食節起源於周朝禁火的舊制度。那時候有個習慣,每個季節都要換火。在晚春火災發生之前,人們被警告不要生火和吃冷的食物。
在舊的寒食節,粥是主要食物。據《荊楚歲時年譜》記載:“去年冬節壹百五十日,狂風連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做薏米粥。”此外還有“桃花粥”,是唐代漢族寒食節的食品,流行於河南洛陽。《廣方群譜》說:寒食節時,當地人采摘新鮮桃花,用上好的大米煮粥,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這種習俗壹直流行到明朝末年。清代孔《桃花扇送扇》壹出,就有這樣壹句歌詞:“三月三日,六郎至,攜手補樓,桃花粥滿。”
此外,還有“綠色大米”。素飯又稱“黑米”,主要是為了滋補身體和祭祀祖先,據說是道教所創。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有這樣的記載:“此飯為神仙取食之法,今佛家已作四月八日以上以供佛。”嘉靖十四年,皇帝嫌其名不雅,改在午門設宴款待關白。
漢代還有壹道名菜,叫“武侯鯖魚”。唐代韓有詩《寒食記》:“春城遍地花,東風冷柳斜。黃昏時分,漢宮內傳燭,輕煙散入五帝殿中。”這五位侯是漢成帝的叔伯王坦、王根、王力、王上和王峰。《西京雜記》說這五個人互不和睦,他們的客人之間也不允許交流。只有壹個人叫樓胡,很健談。五侯人很喜歡他,紛紛給他新奇的食物。婁虎把武侯給他的食物混合起來,結果是壹種罕見的美味。人們稱之為“武侯鯖魚”。其實這種所謂的“鯖魚”不過是魚和肉的大雜燴,因為是用美味做成的,自然特別好吃。
如今,與寒食節相關的食物大多已經失傳。但是,如果有人認真研究,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清明節的飲食習俗
陽歷4月5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壹,清明節,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除了掃墓祭祖,清明節的飲食習俗也是豐富多彩的。
吃綠色餃子
在清明節期間,江南有吃綠色餃子的習俗。綠色餃子是將壹種叫“漿麥稭”的野生植物搗碎擠出汁液,然後將這種汁液與幹純糯米粉混合,然後包餃子。餃子的餡料是精致的糖豆沙,餡的時候加壹小塊糖豬油。餃子做好之後,放進籠子裏蒸。當它們出籠後,用刷子將煮好的植物油均勻地刷在餃子的表面,就大功告成了。綠油油的湯圓,碧綠如玉,黏而軟,清香撲鼻,甜而不膩,肥而不飽。綠餃子也是江南地區人們祭祀祖先的必備食品。正因為如此,綠色餃子在江南地區的民間飲食習俗中顯得尤為重要。
吃痱子
中國北方和南方都有清明節吃痱子的習俗。“饊子”是壹種油炸食品,酥脆精致,在古代被稱為“冷器皿”。寒食節禁火禁寒的習俗在中國大部分地區並不流行,但與此節日相關的痱子卻深受世人喜愛。在漢族地區流行的痱子,有南北方的區別:北方的痱子大方自由,以小麥粉為主料;南方痱子制作精致細致,以大米和面粉為主。在少數民族地區,痱子種類繁多,風味各異,尤以維吾爾族、東鄉族、納西族、寧夏回族自治區為多。
吃清明螺
清明節是吃蝸牛的最佳時間。因為此時螺螄尚未繁殖,最為肥美豐滿,所以有“清明螺螄抵壹只鵝”之說。蝸牛的吃法很多,可以用蔥、姜、醬油、料酒、糖炒。也可以煮,挑螺肉,可以拌,可以喝,可以爛,可以煨。如果吃的得當,真的可以稱之為“壹螺不如千物,美酒不如佳肴。”
此外,中國北方和南方都有在清明節吃雞蛋、糕點、夾心餅、清明粽子、蒸餅、清明餅、幹粥等營養食品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