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拱橋是中國傳統橋梁的四大基本類型之壹。石拱橋體系多樣。本文所寫的兩座橋是數百萬座石拱橋中的傑出作品。千百年來,石拱橋遍布全國各地,並隨著經濟文化的日益發達而迅速發展。他們是中國古老燦爛文化的組成部分,為祖國在世界上贏得了榮譽。到目前為止,大量的古橋保存完好。它可以成為歷代建橋人精湛技藝的歷史見證,展現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壹座古橋能經受住幾千年自然災害和戰爭的考驗而不被損壞。它不僅作為紀念碑被保存下來,而且還保持了其固有的功能,堪稱奇跡。當然也要歸功於歷代的硬修。這樣的修繕活動往往是來自於民眾對橋梁的熱愛和對橋梁的保護。這種社會趨勢在我國橋梁史上是有的。值得推廣。中國被認為是壹個有許多橋梁的古老國家。這種歷史概念和數量概念,以及有實物可壓的直觀印象,都是了解中國石拱橋所涉及的知識。如果把這些鮮活的史實拿出來,不僅內涵空洞,而且是壹兩個孤立的外殼。我們能說什麽呢?
其次,石拱橋在我國橋梁發展史上出現較晚,但壹旦出現就發展迅速,即1880是壹座現代化的鐵路、公路橋梁。
工程技術傳入中國後,仍然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並通過現代工程理論與新型建築材料的結合,取得了更大的發展。本文介紹的這兩座橋在趙州橋已經延續了1400年,而盧溝橋在洶湧的永定河上屹立了近700年。它們都雄偉而堅實,至今仍保持著原有的風貌,能通過重型車輛,這在中外石橋中是不多見的。趙州橋有壹個開放的肩膀。比西方早七個世紀,它們能持續很長時間,說明設計和建造是科學的。另壹個例子是趙州橋的淺基礎和短橋臺。很多現代工程師都驚嘆於自己躲過了多次地震和洪水,這絕不是偶然的。唐代張所作《石橋銘序》中說:“作之奇,人不知其所以然。”這個評價和20世紀工程學者的評價差不多。這說明在大量的歷史事實中,本文以“節材、巧構、高強”概括了古代石拱橋的技術成就,這是國內外橋梁和任何建築追求的壹致目標。六世紀初,中國能工巧匠發揮聰明才智,大膽創新,取得的輝煌成就值得驕傲。
再次,意境之美,雕刻裝飾之美,風格多樣也是體現中國審美標準的民族傳統。無論建築大小,技術都要提高,就像畫畫壹樣,沒有失敗。自從石窟造像盛行以來,古代的石匠就有了壹套高超的技藝,有了壹定的藝術水平。趙州橋的欄桿和盧溝橋的獅子都是藝術珍品
中國的石拱橋在古代取得了壹些成就,在今天仍然有發展前景。過去有用的東西今天仍在發揮作用。因此,它是壹份珍貴的遺產,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勤勞、勇敢和傑出的才能。我們壹定會在現代橋梁事業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趙州橋,也被稱為吉安橋和大石拱橋,位於河北趙縣以南五英裏的清水河上。它不僅是中國第壹座石拱橋,也是當今世界第壹座石拱橋。唐代文人盛贊此橋“月初升,長虹飲壹江水”。
建於隋朝605年至618年,這座橋是由壹個普通的石匠李春建造的。距今已有1350多年的歷史。在漫長的歲月裏,盡管經歷了無數次洪水、風雨、冰雪的侵蝕和八次地震的考驗,但它安然無恙,巍然屹立在清水江上。
李春設計的趙州橋橋身長50.82米,寬9.60米。大拱凈距37.37米,拱高7.23米。他考慮到為了使橋面坡度小,橋梁高跨比1:5,方便行人和車輛通行。拱頂很高,在橋下航行很容易。他還在大拱的兩肩上做了兩個小拱,使整個橋看起來特別平衡對稱,便於雨季泄洪,節省建築材料。其宏偉的結構,絢麗多彩,布局合理,多為後人所模仿。李春設計的橋面筆直筆直,三股壹股,中間是車馬,兩邊是行人,不僅可以
李春的石材和石砌體技術是不同的。他使用長方形的石頭,每塊重約壹噸。在65,438+0,350多年前的隋朝,如果沒有起重機,李春很難運輸這麽重的石頭。這充分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大智慧。可見李春付出了多少努力和代價!
李春帶領其他工匠在石頭的每壹面都鑿出細密的斜紋,讓石頭相互咬合扣緊。全橋由28個獨立的石拱組成,他認為,這樣可以使每個石拱獨立承受自身的荷載,便於維修。為了加強各拱之間的聯系,他用九根鐵梁貫穿拱背,再在拱石之間嵌入腰鐵,使橋梁得以“巧妙保護,為世人所用”。
最後,李春組織能工巧匠在橋面兩側的石欄桿上雕刻出許多精美的古典雕刻藝術。設計精美,刀法蒼勁有力,雕靈多變,各種飛禽走獸,栩栩如生,堪稱隋唐雕刻藝術的傑作。這種拱上拱和“敞肩拱”的新橋型在這種布局中采用了如此巨大的跨度。法國科特河上的賽雷橋在14世紀才出現,但比中國的趙州橋晚了700多年,早已被洪水沖毀。因此,李春藻建造的趙州橋是世界橋梁建設史上唯壹存活時間最長的,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頗有價值。這是中國人民的驕傲和自豪。
這座歷史悠久、結構獨特、外形美觀、世界第壹的趙州橋,凝聚了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建築史上第壹位橋梁專家李春的汗水和心血。
然而,關於李春的生平事跡沒有更多的記載。即使在隋朝以後的唐代,也只有少數記載,如“李春,隋工匠,造奇趙州橋”。在趙州橋建成後的唐朝開元100年(公元726年),張世珍在安濟橋題詞中曾簡要提及:“趙州水清。
尤其值得壹提的是,趙州橋的基礎非常紮實。自1350以來,兩側橋基下沈量僅為5 cm,說明李春橋的選址是科學合理的。趙州橋的橋基建在清水河河床的白色粗砂層上,沒有打樁和其他石塊。橋臺僅用五層石塊砌成,橋基牢固,結構簡單。在1350之前,李春敢於用這樣的天然地基承擔橋梁的全部重量,說明李春對工程、力學、建築、水文、地質等有著深刻的認識。李春有如此多的科學知識,無疑是從他的勞動實踐中獲得和積累的,顯示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李春的名字將永載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