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http://zh.wikipedia.org/wiki/%E6% BB % a 1% E6 % 97% 8F # . E8 . aa . 9e . e 6 . 96 . 87
連衣裙
滿族男子穿冬衣。
滿族服飾繼承了女真的傳統,早期還是白色[參考162]。因為狩獵生活的需要,男女都穿長袍。通關時期以皮毛制品為主,清朝入關後分為單、夾、皮、棉四種材質【參考163】。滿族長袍的主要特點是圓領、窄袖、絞翻領、紐扣和衣服連接。窄袖前端連有半月形袖頭,俗稱馬蹄袖,因形似馬蹄,又稱箭袖(滿語:,木林德:瓦哈)。平時穿的時候可以把袖子卷起來,打仗或者打獵的時候放下來,冬天也可以禦寒【參考164】。女袍的款式和男袍基本壹致,但裝飾更多【參考165】。滿族人通常在他們的長袍外面穿壹件肚臍長的雙排扣夾克,因為它最初是在騎馬時穿的,所以被稱為馬褂,無袖夾克被稱為背心或馬甲,主要是八旗的“軍裝”。後來隨著清朝改衣政策的實施,流行起來,成為壹種“禮服”[參考165]。長袍馬褂在近代也演變成旗袍和唐裝,被視為中國元素的代表之壹[參考166]。在東北滿族聚居地的慶典活動或壹些傳統節日中,仍然可以看到身著傳統服飾的滿族人[參考167][參考168]。
和其他北方民族壹樣,滿族男性的傳統發型是編發。不同的是滿族的發型是半剃半留,把周圍的頭發剃掉,只留下頭骨的後半部分,然後編成辮子【參考169】。這種發型曾隨著清廷的剃發政策推廣到中原其他民族。民國成立後,辮發被正式廢除。滿族女性年輕時和男性壹樣剃光頭,樣式大致相同【參考170】。成年後,我開始留很多樣式的頭發,兩個頭是最常見的壹種。梳這種發型,頭發要紮到頭頂,分成兩綹,每綹都紮成發髻,然後後面剩下的頭發變成燕尾形的長扁發髻。通常插壹個長約30厘米、寬約2-3厘米、名為“大方”的木簪。重要場合佩戴旗幟,長約30厘米,寬10厘米,多為青緞[參考171]。鹹豐以後,兩把的樣式逐漸增多,燕尾越來越大,逐漸演變成壹種新的發型“大拉翼”。大拉翼為六倍扇形冠,骨架為銅絲,表面為黑緞【參考172】。
滿族人有戴帽的傳統,與漢族人“二十世紀初始冠”的習俗不同。滿族人從小就戴帽子【參考173】。根據寒暑分為保暖帽和清涼帽兩種,帽頂有紅色流蘇【參考174】。入關後還吸收了明朝的六合帽,俗稱“瓜皮帽”[參考175]。此外,還有氈帽、風帽、皮帽、耳罩等不同風格的帽子【參考176】。鞋子方面,清代滿族男子穿靴子、布鞋或草鞋[參考文獻177],東北人過去穿壹種叫胡某的鞋子,用牛皮或鹿皮縫制胡某草制成,冬天可以禦寒[參考文獻178]。女人沒有纏足的習慣。女旗鞋通常分為平底鞋和高幫鞋兩種。平底鞋多為方口,分為夾口和棉口。高幫鞋根據鞋底的不同主要分為馬蹄形、花盆形和元寶底,而鞋面則大同小異。還有壹種休閑鞋,也叫繡花鞋,鞋跟比旗鞋薄,更好走【參考179】。
滿族女子有“壹耳三鉗”的習俗[註23][參考文獻181],乾隆年間曾發展為“壹耳五鉗”[參考文獻182]。時至今日,在年齡較大的滿族女性[參考183]中仍可見到,其他女性的首飾也與漢族相似。男人也有打耳洞的習慣,有壹種說法是,小小年紀打耳洞有利於餵養。與女性不同,男性通常只戴壹枚銅環,但成年後大多不再戴[參考182]。由於騎射習俗,滿族男子也戴拉指。入關前主要用鹿骨扳指,特別是有眼睛的。入關後逐漸發展為純飾品,並加入了玉石、象牙等新材料。當時滿清特別重視扳指,幾乎人人都有壹個【參考184】。
規定飲食
薩其馬
滿族人的傳統飲面比較講究。除了不吃狗肉,很多習慣和漢族人壹樣。滿族主食以五谷為主,壹般是面食和粘稠的食物,吃起來酸酸甜甜的。面食以bobo(滿語:,木林德:efin)為主,是滿語對塊狀面食的統稱【參考185】。齊靜的滿族人有每天午飯後晚飯前吃壹塊餅的習慣[參考186]。波波口味不同,薩其瑪(滿語:?,木林德:薩西瑪)是最著名的物種之壹【參考文獻187】。滿族人也以大米為主食,有高粱米、小米、稗子米、保米飯【參考188】。其中滿族米飯更具民族特色,可以用包菜葉或紫蘇葉裹在米飯、糯米或小米粥等主食裏,再裹上蛋炒醬與肉或其他蔬菜壹起食用。北京國旗和海關慣例是有區別的。滿族飯壹般在傳統節日“無糧日”吃【參考189】。
菜品方面,豬肉是常見的材料。滿族人稱豬肉為“白肉”、“福肉”,傳統上是祭祀薩滿神的食品。儀式結束後分開吃。東北滿族做了壹道著名的燉菜“大鍋肉”【參考文獻190】。北京旗人的營房裏還有壹種吃法叫“白煮肉”。他們用白水煮豬肉,然後切片,蘸醬油吃。剩下的塊可以切成肉末和煮米飯,稱為“白肉煮米飯”【參考191】。豬血也可以和調味料混合倒入腸道做成“白肉血腸”,可以和另壹道傳統菜肴——燉酸菜壹起食用【參考192】。鹿肉也是滿族傳統菜肴之壹,可以燉、烤。京郊滿族有重陽節吃烤鹿肉的習慣【參考193】。滿族也有火鍋,是滿族先民常用的野餐方式發展起來的【參考192】。
和其他北方民族壹樣,滿族人也喜歡喝酒。起初不僅僅是為了娛樂,也和北方寒冷有關,酒可以起到壹定的禦寒作用【參考193】。滿族人傳統上喝黃酒和燒酒【參考194】。
平民住宅
盛京故宮的索倫桿
滿族傳統房屋壹般都是在陽光下建造,大多是草屋頂,壹面是滿族特色的方形煙囪。壹般來說,圍欄有兩種建造方法:土樓和泥樁。室內三面炕,如"哞"字形[參考文獻195]。滿族風俗西部比南部貴。滿族家庭習慣在西墻供奉神靈、英雄及其族譜,所以西康又被稱為“佛之康”。參觀時,客人不要坐在西康上,也不要隨便在上面放雜物。如果他們違反了,就會被認為是對祖先的不尊重[參考196]。房子分為三個房間:上房、下房和大廳。門位於中間,兩邊各有三個窗戶。院子裏有影壁和索倫桿,有的人家還有花壇和八角亭。庭院前有馬尚石等人【參考196】。
禮儀和習俗
滿族是壹個非常註重禮儀的民族,禮儀有很多。男子行禮時,凡穿箭服者,先穿上馬蹄袖頭袍,將袖頭垂下,左腳微前移,右腿彎曲,微低頭,然後逐漸起身。除了家裏的長輩,其他的親戚朋友都需要半鞠躬還禮,同輩也要同樣還禮【參考197】。除了問候儀式,還有磕頭。滿族很講究禮炮,神祖三跪九叩,父母三跪【參考198】。每年過年,晚輩壹般磕頭四次,老壹輩坐著受罪。打到第三個的時候,長輩會說壹些祝福的話,不然不敢起來【參考199】。婦女用冰雹禮,雙手壓腿,磕頭三次;或者雙手壓腿,磕頭三次,然後跪下,雙手額頭點頭,太陽穴壹劃【參考198】。滿族人非常尊敬長輩。平日裏,他們總想沒日沒夜地問候長輩。不讓他們坐,他們就不敢坐,除非命令他們退,否則他們不敢退。客人來了,家裏的晚輩要親自接待客人,打打雜。魯豫年長的人要給他們讓路,過了才能走[見200]。除了互相問候之外,同輩之間還會采用牽手或抱肩的儀式。這些禮節在滿族聚居區還是很常見的[參考198]。此外,滿族還尊重狗和烏鴉、喜鵲,不殺狗,不吃狗肉,不使用任何狗皮制品。房前有壹根索倫桿子,桿子上方的鐵桶裏放著絞肉,用來餵烏鴉和喜鵲【參考198】。
婚俗
19世紀末的滿族新娘
滿族的傳統婚姻習俗是壹夫壹妻制,而上層社會壹直有壹夫多妻制的習慣[見201]。清朝入關後,壹夫多妻制逐漸成為漢族的宗法制度[見202]。滿族人講究門第,卻不管貧富[見203],結婚也很少提肚子[見204]。早期還有掠奪婚、姊妹婚、繼承婚等北方民族的婚俗[參考文獻205]。自天聰年間開始,逐漸禁止繼承婚姻[參考文獻206],但姊妹婚姻壹直延續到清末[參考文獻207]。此外,滿族和漢族壹樣,也堅持不與同姓通婚[見208]。早期女性也有殉死殉身的習俗,入關後受漢文化的影響逐漸變為祭奠[見209]。入關前女性地位幾乎與男性平等[見210]。入關後,由於漢族禮教的影響,地位有所下降,但仍遠高於漢族女性。滿族女性不覺得依附於男性,在家庭生活中總是擁有更大的話語權[參考211][參考210]。雖然清代有“韓琦不娶”的說法,但駐防八旗與當地漢族的通婚仍然十分頻繁。事實上,從康熙開始,清廷就允許旗手娶民女為妻,主要是禁止滿族旗女與民男通婚;但乾隆朝以後,漢軍旗手與漢人的婚姻壹直采取放任的態度[見212]。不同地區的滿族婚俗略有不同。齊靜滿族結婚的步驟通常分為議婚、對望、貼簽、擱置、嫁妝、婚禮、入門、拜堂、分大小、入洞房、飲酒、回門、住月【參考213】。東北滿族的步驟是問姓名、做小決定、邀約會、收彩票、開剪子、送嫁妝、迎親、裝煙、回門【參考214】。
體育娛樂
馬術和射箭
甘龍地騎射圖
滿族擅長騎射(滿族:?,慕林德:niyamniyan)。皇太極曾說,“吾國之武學,首重騎射。”[參考。215][參考。216]入關前,連十多歲的孩子都能“拿著弓箭追”[Ref。210].在皇太極統治時期,騎射被提升到國策和家法[參考217]的重要位置,與滿語壹起被列為“滿根”,是歷代皇帝的頭等大事。即便是清朝入關之後,依然沒有懈怠【見218】。每年春秋兩季,八旗兵照常舉行校射。不僅是普通孩子,八旗官員也在家中設置射擊場練習。王公貴族更嚴格。他們從小就需要練習騎射,水平差的甚至影響爵位傳承[見219]。清初,旗手的水準很高。弓用八力,箭長三尺,箭頭長五寸,稱為“穿甲錐”。會從中間穿過,還有兩個人連接的空間[見220]。
從清朝中期開始,射箭逐漸從武術變為娛樂,變成了射蠍子、射布靶、射絲等多種玩法的遊戲。最難的是黃昏掛香,對空瞄準,全憑本事【參考221】。清朝法律禁止賭博,但對旗手射箭、賭博沒有限制。有的旗手在家門口寫著“循序漸進,等待教育”的字樣,就是在賭箭[見221]。乾隆朝以後,八旗子弟的騎射水平逐漸下降,但統治者仍然提倡[見220]。清朝直到鹹豐皇帝都精通馬術,連同治皇帝都在南苑打獵[見220]。狩獵是清朝皇帝維持騎射舊俗的壹種手段,最具代表性的是“木蘭求賢”,這既是清朝皇帝參加蒙古各部的活動,也是八旗士兵騎射的壹種考驗和體驗。時至今日,騎射作為壹種傳統,在滿族人中仍有壹定的知名度[參考文獻222][參考文獻223],也有不少其他國家的傳統射箭愛好者[參考文獻224]。
布庫
主要項目:布庫
滿族摔跤手鉆布庫
Buku(滿族:,穆林德:Buku),即滿族摔跤[參考文獻225],是滿族[參考文獻226]最重要的格鬥術。清朝時,朝廷曾設立“善救營”,選拔200名優秀力士,按等級分為壹等、二等、三等。歷史上壹直有康熙皇帝用布庫兵攻取鰲拜的說法[見227]。布庫的滿語原意為“摔跤手”或“大力士”,源於蒙古語“博克”(б?х)[參考228]。據清代文獻記載,還有其他別稱,如“布倉戲”、“布倉戲”、“布倉演”、“踢毽子”、“角抵”、“相撲”、“摔跤”[見228]。雖然布庫赤手空拳作戰,但技術的關鍵在於腳力,所以腳力對比賽的勝負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見225]。
滿族摔跤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女真的“李白速打”,這是契丹文化的傳承。這項運動和蒙古摔跤-博克[見229]沒有太大區別。元明時期,生活在中國東北的女真受到蒙古文化的廣泛影響,博克(布庫)就是其中之壹[見230]。晉代後期,統治者大力提倡以練兵為目的的表演庫[見231]。清朝的皇帝每年都要在承德避暑山莊或圓明園的高樓前與蒙古各部比賽。民國以後,布庫的招數融入中國摔跤,成為其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見232]。其中“京派”完全沿襲了清代的分寶術[見233]。
獵鷹
漁獵民族出身的滿族人,向來擅長鷹戲[見234]。其中使用的鷹種是海東青(滿族:,木林德:?Ongkoro)貴【參考文獻235】。海東青的捕獵能力很強,堪比普通的鷹鷂[見235]。在清朝,壹個海東青獻給朝廷可以兌換30兩白銀,外加10兩白銀和20塊呢子[見235]。當時,寧古塔地區以盛產獵鷹而聞名,當地有專門從事馴鷹和訓練的馴鷹者,成為清朝向朝廷貢獻鷹和鷂的基地之壹[見234]。北京的內政部也成立了壹個鷹鷂隊,負責收集和訓練。每年秋天,皇帝和王公大臣們在南苑、北苑或西苑周圍散步,養鷹鷂的首領帶著鷹手出行[見236]。北京旗滿族人也玩鷹,壹般會玩“獵”“賽”等遊戲,比東北滿族訓練鷹獵更具娛樂性[見236]。貴族的孩子就更講究了,除非是好品種,否則不玩,也不願意從鳥市買成年鷹。他們壹般在郊區抓自己的鷹,從零開始馴養,覺得很有趣[見236]。直到今天,滿族訓鷹的傳統在壹些地區還保存得很好[見237]。
冰溪
滑冰營在太液池表演滑冰和射擊。
冰溪(滿語:?
、木林德:尼蘇爾埃芬)是滿族的傳統體育娛樂活動之壹,在關外時期非常流行,所以乾隆皇帝稱之為“國俗”[見238]。每年冬天,滑冰都是皇室的重要活動之壹。清廷專門在堅瑞營設立“八旗滑冰營”,在冰上表演[見238]。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晉代後期,最初的目的是培養壹直擅長冰上作戰的“特種部隊”[見238]。其編制為65,438+0,600人。嘉慶年間,這支部隊轉隸靖捷營,編制縮減至500人[見238]。民國時期,有壹位名叫吳同選的老人是當時北京著名的滑冰運動員。他出生在滿洲吳亞的家庭,曾經是慈禧太後使用的“滑板場所”的成員[見239]。到了40年代中後期,年過古稀的吳同選依然出現在北京各地的溜冰場上[見239]。當代體育界有很多優秀的滑手,比如趙宏博,花樣滑冰世界冠軍佟健。
其他的
除了獵鷹,滿族人也喜歡飼養其他鳥類,尤其是齊靜的滿族人。清朝時,齊靜的滿族人非常講究養鳥。如果妳看文采,妳會養紅綠鸚鵡、虎皮鸚哥、芙蓉、倒掛、碧玉和珍珠。如果聽叫聲,選擇畫眉、百靈鳥、紅字、黑字、小黃鳥等。還有壹些專門欣賞各種技能的,比如梧桐、十字口等;此外,還有鴿子飼養者[見240]。鬥蟋蟀也是北京旗人廣泛喜愛的娛樂活動之壹。清朝時期,每到夏秋,從王公貴族到普通兒童都很享受[見241]。還有壹種遊戲叫“拐拐”,滿語叫“嘎庫哈”(滿語:,木林德:嘎庫哈)[見242],過去東北滿族人叫它“嘎庫哈”,滿語是“髕骨”的意思。馬骨是北京旗人打出的主要拐杖[參考文獻242],豬骨是東北的主要拐杖[參考文獻243]。清朝入關前,有人用它來賭博,所以又叫“博戲”[見243]。清太宗曾命八旗子弟用角、羽、箭射,幼徒用木弓箭射。那些擅長玩遊戲,在市場上遊蕩的人應該被逮捕並受到懲罰[見244]。之後,Kashha逐漸發展成為女人和孩子之間的遊戲。直到今天,在中國東北的壹些地區,它仍然受到當地各族人民的喜愛[見245]。滿族還有壹些傳統球類運動。比如京郊軍營裏的滿族玩的是壹種石球[參考文獻242],東北的滿族玩的是壹種用熊皮或豬皮做成的,裏面填充有軟物的球,叫做“踢毽子”[參考文獻246]。這種運動通常在陸地上進行,也有冰上選手參加,稱為“冰上蹴鞠”[參考文獻246][參考文獻]此外,滿語中還有壹些兒童娛樂遊戲,如歡樂谷[見248]。
文學
納蘭興德巷
滿族的文學作品以童話為主,如《天宮大戰》、《女真定水》、《長白仙子》、《尼山薩滿傳》[見249]。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尼山薩滿傳》。講述了尼山薩滿幫助救活壹名意外死亡的外教職員的兒子的故事,在除滿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廣泛流傳,如錫伯族、赫哲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等[見250]。尼山薩滿傳包括齊齊哈爾版,兩個不同的愛輝版,以及滿族德可登創作的海參崴版。這四個版本的內容基本相同,其中海參崴版流傳最廣,被翻譯成多種文字出版[250]。
清代,八旗文學曾壹度繁榮。詩人袁枚感嘆“近日滿洲風雅,遠勝漢人。雖在軍中,不可詩也。”【參考文獻251】因此誕生了很多漢語言文學作品。以納蘭性德的詞集、顧太清的《天佑閣》詩集、鐵保的《八旗》詩集和文康的長篇小說《兒女英雄傳》為典型代表。
曲藝
滿族與曲藝關系密切,尤其是清代八旗子弟,當今曲藝界不乏滿族人物。傳統上,滿族人普遍喜愛的民間藝術是京劇、子弟書、八角鼓和相聲。其中,八角鼓和紫蜀書是滿族民間藝術,京劇和相聲在發展過程中與滿族關系密切。
京劇
滿族京劇大師程先生(右)與梅蘭芳大師。
京劇被認為是中國的國粹。它結合了徽劇等其他傳統劇種的特點,在清代逐漸形成了獨立的曲藝形式。當時從皇帝到普通旗手,都對聽京劇情有獨鐘[見252]。早期主要流行於宮廷,根據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劇目,如月亮的許諾[註24]、法公的優雅表演[註25]、99周年慶典[註26]、勸善與金枝[註27]、升平的寶船[註28]、石鼎的春秋[註29]、忠義[註30]等等。自賈島統治以來,北京旗的民間票房逐漸興起[見253]。著名的票房有《浪漫自賞票房》、《翠峰庵愉悅票房》、《愉悅自賞票房》、《流浪聘票房》、《霓裳飄逸票房》[見254]。票友基本都是宗室和京旗子弟,其中不乏日後民國著名演員[註31]。
但為了防止八旗子弟沈迷戲曲,朝廷禁止在內城開設戲曲園,甚至禁止旗手上臺演唱和“與戲子互動”[見255]。但這依然阻擋不了八旗子弟對戲曲的熱愛。嘉慶十壹年(1806),滿清禦史、順察奏稱,京旗子弟中有戲臺表演的。結果事後再追查的時候,發現和順本人也經常違規去看歌劇。不得已,和順編造了壹個“暗訪”的理由,被嘉慶帝發現,罷官[見256]。道光年間,上戲、演戲違規的多了,爵位也越來越高。貝勒奕棋、盛京將軍奕浩、綿凱、燕王、鎮國公綿順、乍浦副使杜通覺羅、副使杜同昌明、、元郎中保舉、副使大沖阿等先後因私到殿聽歌。後來旗手自發組織了壹個“票房”,和其他旗手票友壹起唱戲上癮[見259]。由於票房不是正式演出,所以不禁止[見254]。民國以後,因為沒有更多的法律約束滿族上臺表演,所以梨園裏出現了很多著名的滿族人物【註32】。
京劇中有壹種“旗莊戲”[參考號261](又稱滿族戲[參考號262]),演員身著滿族服飾,扮演遼、金兩個角色。《四郎探母》、《雁門關》、《駕車三關》、《銀空山》中的蕭太後、鐵鏡公主、戴湛公主都身著滿族女性服飾。壹些滿語臺詞,如“巴圖魯”、“二娘”,也用在掛旗京劇中,用來說明角色的番邦角色的身份[見261]。另外,清朝的滿人,尤其是軍營裏的滿人,對嶽飛推崇備至,稱他為“嶽老爺”。他們和漢人壹樣,習慣聽宋金戰爭的戲碼,前面是宋,後面是金[見263]。
八角鼓與弟子書
主要物品:八角鼓和弟子書
八角鼓表演照片
八角鼓是滿族的原始民間藝術。據說是乾隆年間金川凱旋途中軍營自娛自樂的壹種表演藝術形式[見264]。鼓身源於八旗小軍鼓,呈八角形,以木為框,壹面覆以蟒皮,四周有鈴鐺,下端有絲耳,有黃白紅藍四色,象征八旗四色[參考文獻264][參考文獻265]。演奏時,用手指敲擊鼓面並發出聲音,同時搖動鼓身或用手指摩擦鼓面發出鈴聲。壹般八角鼓由三個人演奏,壹個負責擊鼓演奏黑仔,壹個負責逗樂,還有壹個主唱[264]。全館有獨奏表演和八角鼓,廣受清代八旗子弟喜愛。民國以後,八角鼓逐漸衰落,但由此衍生出的彈弦、相聲等民間藝術仍廣受大眾喜愛。彈弦是八角鼓三人主演模式的變體,有自彈自唱和歌手伴奏兩種表演形式[見266]。而相聲則是從整個八角鼓中分裂出來的壹個獨立流派[見267]。很多丹仙和相聲藝人都是八角鼓藝人【註33】。
八角鼓的主要歌本是紫蜀書。它起源於壹種傳統小曲,名為“滿族調”[參考文獻268],經清代八旗子弟再創造發展,故命名為“印青子弟書”[參考文獻269]。雖然子弟書不是漢族人的原創藝術,但它融合了許多中國文化主題[見270]。內容主要根據《三國演義》、《紅樓夢》、《西廂記》、《白蛇傳》、《聊齋誌異》中的典故[見270]。此外,還有壹些表現八旗子弟生活的作品,以筆名為“闔閭”的宗室耿毅為代表[見271],他的作品《老近衛嘆》、《小近衛嘆》、《女近衛嘆》就是這類題材的典範[見271]。子弟書的節目內容豐富,不止七個字壹句話。唱腔可分為東城調和西城調(又稱東調和西調)[見272],它們與鼓相互作用,但節奏總是獨特的[見270]。
相聲
宋董熙,滿族歌唱家,烏勒傳承人。
相聲隔著八角鼓在全廳[ref。267][參考文獻。273],主要講“說、學、逗、唱”四課,有單口相聲、嘴對嘴相聲、小組相聲表演。相聲在滿族群體中特別受歡迎,因為它結合了八角鼓和子弟書等滿族民間藝術。留聲機界的滿族大師很多,有阿、恩旭、於、、郭啟儒、常、、侯、、王鳳山、侯文瑤、王平、於謙[274]和徐德良。
其他的
滿語除了八角鼓和楷書,還有口語藝術“烏勒本”(滿語:?,慕林德:ulabun)流行於東北[見275]。其體裁主要有兩種。壹種是廣泛隱藏在滿族民間的口口相傳的民間文學和傳說,如尼山薩滿傳;二、歌謠諺語和情節獨立、結構體系自成完整、內容曖昧的長篇故事藝術[見275]。舞蹈方面,有滿族秧歌[參考文獻276],至今仍為東北各族人民所喜愛。
宗教信仰
滿族的宗教信仰多樣化。起初滿族及其前身基本都是薩滿教。清朝入關接觸中原文化後,滿族人受中原民間信仰的影響最大,除了壹些薩滿教習俗。佛教和基督教也各有影響。當代滿族人主要是非宗教人士[見4]。
黃教
主要項目:薩滿教
滿族的薩滿教歷史悠久,對滿族影響很大。清朝入關後,滿族雖然普遍接受了中原的民間信仰,但仍保留了許多薩滿教習俗。主要體現在靈魂信仰、靈魂召喚、靈魂追逐、圖騰崇拜、夢魘信仰和對好人的神化[見277]。因為清朝統治者把宗教當作拉攏其他勢力的手段,所以對本民族的宗教薩滿教並不優待[見278]。北京除了清代的坤寧宮和宮內的堂子外,沒有祭祀薩滿的地方[見278]。所以東北壹直流傳著薩滿和喇嘛打架,皇帝幫助喇嘛迫害薩滿的傳說。這些都是薩滿對本民族皇帝不滿的表現[見278]。
佛教
因為金代時女真受渤海、朝鮮、遼朝、宋朝的影響,佛教有所傳播[見279],所以滿族對佛教並不陌生。清朝皇帝壹直有“佛”的稱號,藏傳佛教也視他為文殊菩薩的化身[見280]。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都與藏傳佛教格魯派交往頻繁[見281][見282]。隨後的皇帝都在佛教方面有很高的造詣,尤其是四個在康雍工作的皇帝[見279]。但佛教主要是清朝上層拉攏蒙藏貴族的手段,與普通滿族人的信仰關系不大[見278]。
民間信仰
關羽雕像
他是清朝的“護國公”。
清兵入關後,普通滿族民眾受中原漢族民間信仰的影響最大[見278]。滿族人崇拜的神,除了家裏的以外,基本上和漢族人壹樣[見278],尤其是對關帝的崇拜。清朝時,滿族人視關帝為“護國之神”,壹直稱他為“關”(滿語,譯為關爺爺)或“關老爺”,但不敢直呼其名,敬意難以言表[見278]。就連關帝身邊的關平、周倉,也是尊稱為妳的主人。至於玉帝、三觀、呂祖、天後等道教神靈,滿族人也信奉。滿族人也崇拜財神,但他們崇拜的財神不止壹個。明代服飾有紅袍紗帽,清代服飾有羽袍,還有類似狐仙的財神[見283]。滿族也崇拜竈王爺,竈王爺旁邊通常有他的妻子“竈王爺奶奶”。傳說竈神每年臘月二十三晚上在天庭參加會議,向玉帝匯報壹年來家裏的情況,主要是訴說自己的罪過。所以清代滿族家庭也在這壹天燒香獻關東糖,稱為送竈王爺,並叮囑竈王爺“多說好話,少說壞話”[見284]。此外,滿族還信仰白衣觀音、長白山之神、男妓、毛大媽等漢族神靈和其他壹些蒙藏神靈的習俗[見285]。
基督教
滿族也有基督徒。早在清朝幹勇統治時期,宗室親王、和碩堅的德培就作為天主教徒受洗,聖名“約瑟”和他的福晉壹起受洗,聖名“瑪利亞”[見286]。同時,多羅貝爾·蘇努的幾個兒子都是虔誠的天主教徒[參考文獻286][參考文獻287]。嘉慶年間,也有旗員童恒山、童蘭等人虔誠[見286]。近代著名的滿族基督徒有英斂之、老舍、傅靜波等。
傳統節日
滿族的很多傳統節日都來源於漢族的習俗,比如春節,端午節【參考189】。有的是滿族文化固有的,比如添倉節、無糧節、金榜節(滿語:?
、慕林德:班金英格麗)等。每年農歷的第壹個月的第20天是添倉節。這壹天,東北的滿族講究煮粘粘的高粱米,放在倉庫裏。他們用壹根稻草棒織成壹匹小馬,放在飯盆裏,意思是馬把糧食帶回家,豐衣足食。第壹天連續三次加新米。也有人用高粱稈做兩個鋤頭,插在他們的飯裏。這種習俗在中國東北的農村仍然存在[參考189]。每年農歷八月二十六日是無食日。傳說努爾哈赤在壹次軍事行動中陷入了糧食短缺的危機。附近村莊的人們聽到這個消息後都來支持他。因為戰場上沒有餐具,他們就用紫蘇葉包起來。後來軍隊打了勝仗,為了讓後人銘記創業的艱辛,就把這壹天定為“無糧日”。這壹天滿族人有吃包飯的習俗【參考189】。黃金節是滿族的誕生日,每年農歷十月十三日【參考12】。1635年的這壹天,清太宗頒布詔書,正式將氏族名稱“沈竹”改為“滿洲”。
001
微博網友@希波克拉底弟子發布的壹篇《請回收銷毀浙江省版小學生中醫教材》的頭條文章。
這是趙聰引用的希波克拉底弟子,他在文章中指出四點:
我的朋友趙聰對此感到依戀,發表了《中醫存廢百年大辯論:摒棄中西醫矛盾思想,廢醫保藥是唯壹出路》。我覺得很好,也很理性,也對他的觀點補充了壹些思考。沒有什麽對錯,只是中西醫理論之爭長河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