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特征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先天素質的基礎上,通過後天家庭、學校和社會環境的影響,通過兒童自身的實踐活動和積極主動逐步形成的。
第壹,生理因素的影響
人格的形成和發展有其生物學根源。遺傳素質是人格形成的自然基礎,為人格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可能性。具體體現在四個方面。壹、壹個人的外貌、身高、體重等身體特征會因社會文化的評價和自我意識的作用而影響自信、自尊等人格特征的形成。第二,身體的成熟遲早也會影響人格的形成。壹般來說,早熟的學生善於交際,責任心強,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容易給人留下好印象;晚熟的學生往往憑自己的態度和感覺行事,責任心差。他們遵守校規,很少考慮社會規範。第三,某些神經系統的遺傳特征也會影響特定人格的形成,這種形成要麽加速,要麽延緩。這壹點可以從氣質和性格的交互作用中得到證實:活躍的人比抑制的人更容易形成熱情大方的性格;在不利的客觀環境下,抑制型的人比活躍型的人更容易形成膽小懦弱的性格特征,而在順利的條件下,活躍型的人比抑制型的人更容易變得勇敢。第四,性別差異對人的性格也有明顯的影響。壹般認為,男性在性格上比女性更獨立、自主、進取、主導,競爭意識強,敢於冒險;另壹方面,女性比男性更依賴、更容易被說服、更有分寸、更有耐心。
第二,來自家庭環境的影響
家庭因素對人格的形成和發展有重要影響。家庭是孩子出生後接觸的第壹個教育場所。家庭的經濟政治地位,父母的教育觀念和水平,父母的教育態度和方法,家庭氛圍,孩子在家庭中的角色和地位等。都對孩子性格的形成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說,“家庭是造就性格的工廠”。
1.家庭氛圍和父母文化程度對兒童人格的影響
家庭成員尤其是父母之間的關系處理得如何,會直接影響孩子性格的形成。壹般來說,家庭成員之間和諧、寧靜、快樂的關系所營造的家庭氛圍對孩子的性格有積極的影響;家庭成員之間,尤其是父母離異的家庭,相互猜疑、爭吵、關系極度不和諧而導致的家庭緊張,對孩子的性格有負面影響。大量研究表明,離異家庭的孩子比完整家庭的孩子表現出更多的不合群、冷漠、沖動、說謊、恐懼、焦慮甚至反社會的人格特征。
研究發現,父母的文化程度對孩子的人格發展有很大的影響。父母的文化程度對孩子的自制力和靈活性有顯著影響;母親的受教育程度對孩子的果斷性、思維水平、好奇心和靈活性四個行為特征有顯著影響。父親的文化程度主要影響孩子的意誌特征,母親的文化程度除了情感特征和意誌特征外,對孩子的理性特征也有很大影響。
2.父母教育觀念、態度、方式的影響。
家長的教育思想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家長對家庭教育的角色及其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和作用的教育觀;父母對子女權利和義務、地位及其子女發展規律的看法;父母對孩子成功的價值導向型人才觀;以及父母對自己與子女關系的看法。研究發現,父母的教育觀念是否正確,決定了父母對孩子采取什麽樣的教育態度和方法,而父母的教育態度和方法又直接影響著孩子的發展,尤其是個性的形成和發展。很多心理學家研究過父母的育兒態度和方式對孩子性格的影響。結果表明,不同教養態度和方式長大的孩子,其人格特征存在明顯差異,匯總於表13-1。
表13-1父母教養態度對子女人格的影響
3.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角色的影響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會影響其性格的形成和發展。如果父母對子女不公平,被偏愛的壹方可能會自滿自大,而被忽視的壹方則容易嫉妒自卑。
根據P .艾森伯格的研究,長子或獨子比老二或最小的孩子更有優越感。孩子在家庭中越受重視,其人格發展就越自信、獨立、優越。如果他們的地位發生變化,原有的人格特征往往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化。蘇聯壹位心理學家對同卵雙胞胎的姐妹進行了研究,發現姐姐果斷、主動、勇敢,而妹妹則比較順從、被動。據了解,雙胞胎出生後,他們的祖母指定壹個為姐姐,另壹個為妹妹。從小姐姐就承擔了保護和照顧姐姐的責任,所以我形成了上述性格特征,而姐姐則因為被照顧和保護而形成了依賴和順從的性格特征。
目前,獨生子女是中國兒童總數的主要組成部分。獨生子女在家庭中地位特殊,作用特殊。父母的教育態度和方法稍有放縱或不壹致,很容易導致孩子性格上的不良後果。目前,獨生子女的教育問題已經引起了教育界的關註,成為討論的熱點。
第三,來自學校教育環境的影響
學校教育對孩子性格的形成起著主導作用。因為學校教育是教師根據教育目的對學生施加的有目的、有系統、有計劃的影響,是通過學生集體生活和學習中的各種活動來進行的。
首先是班集體的影響:學校的基本組織是班集體,班集體的特點、要求、輿論、評價對學生是壹種無形的、巨大的教育力量。在教師的引導下,壹個優秀的班集體會以其正確明確的宗旨、對班級成員嚴格合理的要求和強大的吸引力感染其成員,充分調動全體成員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從而促進學生良好品格的形成。同時,學生通過參加集體中的學習、勞動、各種文藝、體育、興趣小組等活動,增強了責任感、義務感和集體主義意識,學會了互相幫助、團結友愛、尊重他人、遵守紀律,也培養了樂觀、堅強、勇敢、上進等優秀品質。優秀的班級群體不僅能促進學生良好人格的形成,還能改變學生的壹些不良人格特征。日本心理學家島正夫曾經挑選8名在班裏地位較低的學生擔任班幹部,在工作中指導他們。壹個學期下來,我發現他們在學生中的地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表現出了自尊和擔當,整個班級的氛圍也發生了變化。
其次,教師的人格和態度對師生關系的影響:教師對學生人格的形成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於小學生,其影響更為顯著。教師的性格往往會在他們的性格上留下很深的烙印。壹個老師的性格是暴躁還是安靜,興趣是廣泛還是狹隘,意誌是堅強還是軟弱,情緒是高漲還是悲觀,是果斷還是優柔寡斷等等。教師的這些心理素質會對學生的人格產生積極和消極的影響。
老師對學生的態度和師生關系也會直接影響學生的性格。有人把教師的態度分為三種,即放任型、專制型和民主型。
放任:表現為不控制學生行為,不引導學生學習。而學生則沒有集體意識,五個小組目標,紀律性差,不合作。
專制型:表現為學生的壹切學習活動都是被安排好的,學生被個人的好惡所褒貶。學生緊張,冷漠,攻擊性強,自制力差。
民主:尊重學生的自尊和個性。學生情緒穩定,積極友善,開朗坦誠,有領導能力。
可見老師在學生中是很權威的。教師是學生學習和效仿的榜樣,其壹言壹行對學生人格特征的發展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不可估量。
另壹方面,如果學校忽視對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或者采取壹些違背教育原則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比如體罰、不尊重學生,或者學校與家長的教育不壹致,學生就會形成不良的性格。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例子,壹定要註意。
總之,學校教育對學生人格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主要通過學校的傳統和校風、教師的人格、態度和行為、師生關系、學生的班級群體、同學關系、團隊活動、體育活動和學校組織的課外活動等。
第四,社會因素的影響
社會因素對學生人格的影響主要是通過社會時尚和大眾傳媒來實現的,如電腦、電視、電影、報刊雜誌、文學作品等。電視對孩子的性格有很大影響。美國心理學家在1971進行的實驗證明,電視節目中的許多攻擊性行為對年幼無知的孩子的行為發展影響很大。實驗如下:讓壹群八九歲的孩子每天花壹些時間看壹些有攻擊性行為的卡通節目;另壹組兒童在同樣長的時間內觀看沒有攻擊行為的卡通片。在實驗中,對這兩組兒童的攻擊行為進行了詳細的觀察和記錄。結果顯示,看有攻擊行為的卡通節目的孩子,攻擊行為更多。然而,那些看卡通節目而沒有攻擊行為的孩子並沒有改變他們的行為。經過十年的跟蹤研究發現,以前看含有攻擊性行為的節目的孩子,即使到了19歲,仍然具有攻擊性,但女性不存在這種現象。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通過互聯網傳播的各種信息會對小學生的性格形成產生積極和消極的影響,其影響是廣泛而深刻的。這就給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壹個新的研究課題,即如何引導和教育學生正確選擇和使用網上信息,提高抵制不健康信息的能力。
此外,報刊雜誌和文學作品中的典型人物或英雄榜樣也會激發學生豐富的情感和想象力,喚起模仿的形象,進而影響人格的形成和發展。
五、自我教育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
自我教育是良好性格形成和發展的內在動力。人與動物的本質區別在於人具有主觀能動性和自我調節能力,所以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自我教育來塑造自己的良好性格。俄羅斯偉大的教育家烏申斯基認為,自我教育是人格形成的基本條件之壹,因為壹切外界影響都要通過自我調節來發揮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說,每個人都在塑造自己的性格。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自我意識明顯影響著人格的形成。孩子把自己和客觀環境區分開來,是性格形成的開始。從此,我開始努力教育自己,塑造自己。當然,這種努力是在大人的指導和幫助下實現的。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的力量越來越強。孩子性格的形成會從被控者變成自控者,也會產生壹種獨特的“自我鍛煉”的動機。因此,教育者要鼓勵和引導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創造各種機會,加強自身品格的鍛煉和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