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福建莆田是海洋女神媽祖的誕生地,也是沿海地區廣為流傳的媽祖信仰的發源地。我記得從很小的時候開始,每年農歷三月二十三,全家人總會坐渡船去湄洲島上香,祈求生活和事業上的成功。小時候沒有電視沒有電影,去寺廟聽老人們講媽祖的傳奇故事,壹直是同齡人極好的興趣。
林默娘的傳說
歷史上,媽祖是壹個真實的人。他和關羽、嶽飛壹樣,不是想象中的偶像,而是從民間走出來,被神化的歷史人物。據《聖人誌》和《封後日記》記載,林,字墨娘,宋元年(公元960年)三月二十三日生於福建莆田湄洲灣漁村,唐太宗四年(公元987年)農歷九月初九去世,時年二十八歲。
媽祖從生到死,留下了許多感人至深的美麗傳說,至今仍在民間廣為流傳。比如:
莫林學習醫學。
古時候的壹個秋天,莆田突然發生了百年壹遇的瘟疫,傳播速度像壹陣風掃落葉壹樣快。壹些巫師和神趁機掠奪人民的財富,但他們並不關心人民的死活。看著大批被瘟疫奪去生命的人,莫林心痛如絞。看到女巫耍花招,勒索人們,莫林很生氣。她決心學醫,為人民治病。但她還沒來得及告訴父母自己的想法,媽媽就臥病在床了。
王不怕死。讓他擔心的是,二十出頭的阿莫爾還沒有結婚。這壹天,從海上巡邏回來,剛到房間,王就流著淚向丈夫訴說了自己的心事。
王正在跟丈夫說,推門進來了。我看到她眼睛紅腫,臉上還掛著淚痕。這個樣子可把我爸媽嚇壞了,因為在他們心目中,阿莫是個只會笑不會哭的女孩,她現在這麽傷心肯定有原因。還沒等父母提問,林默先開口了:“爸爸,我想學醫。請幫我請個師傅!”王聽了,大驚道:"阿摩,妳怎麽又想到這個了?""
“奶奶,不是我突然想起來了,是人們在叫我!妳看這幾天村裏少了多少人,村外多了多少墳。剛才看劉姐的兒子又咽了壹口氣。他才八歲!女巫騙走了他家12塊閃閃發光的銀子,卻救不了這個小生命。他那麽可憐巴巴地看著我,用微弱的聲音對我喊:“阿姨,救救我。如果妳能下海救船,難道救不了阿寶嗎?“阿姨,救救我!”但是我...我無能為力!”說著,莫林忍不住哭了,哭得父母也跟著哭了。在這種情況下,王雖然為女兒的婚事著急,但又覺得沒必要再勸了。所以我不得不再次吞下我嘴唇上的東西。林韋君強烈支持女兒的焦慮行為,現在她承諾即使踩著鐵鞋也要給女兒找壹個名師。
正當林家父女為無處尋師發愁的時候,壹個提著籃子采集中草藥的老人突然來到了賢良港。他蓬頭垢面,骨瘦如柴,發出三聲咕噥和兩聲喘息。許多人看到他都會躲起來,但是莫林邀請老人去他家,請他吃飯喝茶。從小,莫林就樂於行善,慈悲為懷。出於同情,她邀請老人去她家。沒想到,這位老人竟然是壹位隱居深山的名醫、良師。他家有五個兒子,都想借他的名氣發大財,卻不願意努力學習為人民服務的真本事。老人為此非常難過。壹怒之下,他遠離家鄉,隱居山林,以采藥為樂。這幾年,他覺得體力不支,覺得自己壹輩子的醫術都無處傳授,很苦惱。我想收留壹個循規蹈矩、樂於助人的被保護人,卻苦於人雲亦雲,害怕引狼入室。前幾天,他聽停泊在山腳下的船夫說,湄洲島有壹位勤勞慈善的林姑娘。為了拯救人民,她決心學醫,卻苦於無人指導。他對此大為感動,為了查明真相,他裝扮成壹個骯臟古怪的生病老人來到島上尋找他的徒弟。沒想到,他正好遇到了女弟子莫林。
找個地方拿真的很難,也不用費多大力氣就能拿到。林家老少都很驚訝,莫林更興奮,於是他向師父磕頭。
從那以後,這位老中醫就住在林家,跟莫林學醫。滿腹醫經,幸遇知音,大師教如開閘。期待了很久的好老師,弟子上課都像海綿壹樣。不厭其煩地說或聽。師徒之間很有默契。過了三天,老中醫說:“好了,妳可以看病了。但是懂醫不懂藥就是扯淡。現在我要教妳上百種草藥。”說完,他打開隨身攜帶的大籃子,從裏面拿出壹捆捆草藥,並解釋了每種藥的名稱,治療什麽病,生長在哪裏,什麽季節采摘。最後我從筐底拿出壹個五寸多厚的紅布包。他慢慢打開,卻是壹份手寫的千例病歷。老中醫撫著書說:“這是我壹生積累的經驗,也是我五個兒子都想爭搶的傳家寶。我給妳參考壹下吧!讓它陪妳為人民服務,老人死而無憾。”
莫林雙手接過書,緊緊地抱在懷裏。她激動得壹句話也沒說,只是深深地點了點頭。
正所謂師傅領進門,深造在個人。這位老中醫用四天時間向莫林灌輸了他畢生的醫學知識。她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理解這壹切?
上帝幫助曹州破浪前進
媽祖信仰在元代迅速傳播。這既符合我國海運業發展的需要,也與元代水運向海運的轉變有很大關系。元朝定都大都(北京)後,大部分成為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但還不是經濟中心。京都的軍隊、官員和百姓所需的糧食都要靠江南供應,每年有360萬石的糧食從江南運出。由於運河年久失修,河道堵塞,水船無法通行,食物供應短缺。至元十九年(1282)海試成功後,水運由河運改為海運。但海上運糧風險大,海上經常遭受臺風和海浪襲擊,經常發生沈船事故。為了保證南水北調工程的水運安全,只能求助海神。這樣,保家衛國的媽祖就被人們奉為漕運的守護神。在這裏,我要告訴妳壹個關於天妃媽祖幫助運糧的故事。
據說,在元文宗歷三年(1330)的春天,780輛皇家糧船裝載著大米、玉米、小麥等。從江蘇省太倉市太平江路劉家崗開陽運往河北省直沽(天津)。船隊中途突然遭遇臺風,海浪拍打著海天,搖晃著星星,漂動著桅桿;數千名守衛漕運的官兵大驚失色,魂不附體,哭著要土地。糧官不知所措,水兵亂作壹團,害怕葬身大海,無法完成天子的神聖生命。
當時,祭祀媽祖已成為全國性的節日之壹。從莆田、興化到河北直沽,沿海許多港口都設有媽祖廟,海船上也普遍供奉媽祖神像和香火。民眾信媽祖,官員也信媽祖。於是,在這極其危急的時刻,糧官不得不下跪向海神媽祖求情:“國家以運糧為重,海槽以神力為命。以前運糧靠的是天神的幫助,江海沒有風浪的危險。執政黨和反對黨都在慶祝英寧。現在,我奉天子之命,前往北方運糧。今天有大風,我祈禱保佑運糧安全順利。我以後應該心存感激!”
誓約未畢,烏雲遮天,祥光閃耀。恍惚中,我看見壹件綠蓋紅大衣站在船前。眨眼間,桅桿上燃起壹團火光,晶瑩如虹。船上的人面面相覷,又驚又喜。不久,風平浪靜了。
此時,700多艘流浪糧船正準備集結。他們壹邊整理篷纜,壹邊解開纜繩向前推進,聽到空中有人喊:“我們可以暫時停泊在東南島了!”那糧官聽了,半信半疑,不敢不回。"。但水手們以為這是媽祖在天上的命令,都撐船去了東南島。不管願不願意,有必要暫時停在那裏,以便修理和休息。
就在700多艘糧船駛入東南孤島南澳時,全部被拋下船,海上狂潮隨即爆發,暴雨有推山下峽之勢,速度極快。船上的水兵互相安慰說:“要不是媽祖指示,我們都在龜宮餃子洞了。”
第二天,雨過天晴,春光明媚,水路平安。糧船順利抵達知谷,將糧食送到官府倉庫,平安返回。
天助運糧,化險為夷。天妃媽祖有“保吉祥”的功能,被中央書記處授予“靈賜”稱號。他還命令翰林院起草沿海天妃宮的追悼儀式,並派官員傳遞儀式,並專程前往梅州祠堂。
此外,莫林的壹些傳說也記載在《天後誌》和《天妃頓悟記》中。比如:
祈雨濟民:相傳媽祖二十壹歲時,莆田大旱,全縣百姓都說媽祖救不了災。因此,尹琴郡向媽祖求助,媽祖祈求下雨,並說倫齊日會下大雨。那壹天,早上天空沒有壹絲晴空,壹點下雨的跡象都沒有。申請剛壹提出,突然烏雲翻滾,大雨傾盆。久旱之後,大地恢復了往日的生機。
據說媽祖在世的時候,湄洲島西側有壹個門夾(今天的文佳)。有壹次,壹艘商船在附近的海面上被大風刮到,海水湧進船艙,快要沈了。村民們看到瘋狂的海浪都不敢去救援。就在這危急時刻,媽祖信壽在腳下找了些草,扔到了海裏。草變成了壹排大紅杉,被劃著附著在即將沈沒的商船上,救了商船和船上的人。
水災救濟:相傳媽祖二十六歲時,當年上半年連續下雨,福建、浙江兩省大受水災。當時地方官員在朝廷奏請,皇帝下旨就地祈雨,但禱詞不變。當地民眾要求媽祖解除傷害。媽祖說:災難是人積惡所致。既然皇帝有意為民解除傷害,我就應該祈求上帝的寬恕。於是我焚香祈禱,突然狂風大作,只見壹條龍在雲裏飛走,天空壹片晴朗。那壹年,百姓也得到了豐收,百姓對媽祖感恩戴德,於是省官向朝廷請求褒獎,對媽祖進行褒揚。
梅禦飛生:宋太宗雍正四年,媽祖二十八歲。重陽節的前壹天,他對家人說:“我的心好幹凈,不想活在凡間。明天是重陽節,我想去爬山。提前跟妳說再見。”家裏人以為她要登高遠眺,不知道她要成仙了。第二天早上,燒香誦經後,媽祖告別了姐妹們,直奔湄峰最高點。此時湄峰峰頂上有厚厚的雲層,媽祖化作壹道白光直沖雲霄,隨風而去。從此,媽祖經常顯靈,護國利民,救人於危難。當地百姓對她心存感激,在梅峰建了壹座寺廟,虔誠供奉。據說祠堂後面的懸崖“升天碑”就是媽祖飛過的地方。
這些故事大同小異,主要講的是救沈船、降妖除魔、治病救人、除水災、祈雨惠民。有些故事雖然接近魔幻、怪誕,但卻體現了媽祖孝、忠、悲、善,除惡揚善,壹生濟世救人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感動了人們,使他們虔誠地把媽祖視為天上的聖母和海上的女神。
媽祖的傳奇形象
1.星美
與中國神話中的女神相比,民間故事中的媽祖形象更加端莊美麗。她沒有西王母的“豹尾虎牙”,也沒有女媧的嚇人,更沒有麻姑的人形鳥爪的嚇人,讓人望而卻步。身著紅衣,身披雨披,是“雍容華貴季節的少女,完全的婀娜多姿”(天後之語)。她美麗、高貴、可親,是真善美的化身。
2.神聖的美
清代趙翼在《玉琮考》中寫過壹段話:“臺灣省的交往特別神異,土人稱神媽祖。風浪中若有危機,召喚媽祖是上帝派來的,其效果是有效的。當召喚天妃的時候,上帝會帶著王冠降臨,並畏懼那壹刻。”在媽祖傳說中,媽祖是以慈母般溫柔善良的形象出現的。在這種溫柔善良中,是壹種敢於幫助他人,解決他人後顧之憂的氣質。也許正是這種內在美的魅力吸引了很多虔誠的人。
如果要解讀媽祖這個形象,我認為媽祖這個形象表現了人主動征服自然力的欲望、智慧和力量,喚起了人通過自身的奮鬥改變和掌握自己命運的積極情緒。媽祖的“以草治病”、“救業”、“救父尋兄”、“坐地渡海”、“救饑賑災”等傳說,幾乎都貫穿著她自尊自強、自救的堅強信念,從而展現了人們的創造活動和戰鬥精神,肯定了人性的力量,這是人們所追求卻又極難實現的。
中國的神話傳說大多以歷史上的真相為中心。可以說,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內心和願望的直接表達是非常世俗的,可以給人壹種親切感、舒適感和寄托感,甚至可以給人力量。有人說,神話不僅是科學蒙昧時代人類某種思想迷信的反映,也是人們與自然和命運鬥爭所產生的美好願望和美好理想的象征。在這裏,在傳說流傳的過程中,人們不斷賦予媽祖更多的力量,把它從壹個有特殊能力的孩子,變成了幫助世界、拯救人類的天上女神和海上女神。
漸變:從人到神
稍微整理分析壹下媽祖傳說就能發現。在傳說流傳的過程中,媽祖的功能也在不斷變化。媽祖原本是湄洲島的土地神,遷居大陸後成為海神。後來媽祖在沿海和海島居民中的地位越來越高,影響也越來越深遠。媽祖的職責日益擴大,他逐漸成為壹個無所不能的神。
1,保護導航
在這裏,媽祖是海上安全的使者。她用神奇的巫術將失事的船從危險中拯救出來。媽祖壹直是民間神話傳說中盡職盡責的航海守護神。
2、防雨抗旱
在這裏,媽祖是天地使者。遇旱時,村民祭祀媽祖,祈雨,媽祖施法播撒雨水;多雨多澇時,人們也向媽祖祈求風和日麗。
3、求孩子保護嬰兒
媽祖被沿海居民視為主宰壹切的神,包括生育崇拜。不能生育的婦女必須進宮祭天妃,也要“紮娃娃”,祈求早生貴子。信眾常稱媽祖為“天之聖母”,既有忠孝之典範,又有生育女神之意。因此,很多虔誠的信徒壹旦遇到疾病和疫情,就會祈求媽祖的治療,認為媽祖有驅除疫情的本事,可以用魔法救人。
4.主宰戰爭的結果
傳說媽祖神通廣大,多次在戰場上大顯神威,成為戰爭中人們的精神支柱。宋代福建沿海戰事頻繁。為了取勝,我們經常向媽祖求助。但是這個戰神的位置基本上是歷代捏造的,媽祖被用來鎮壓農民起義。
為什麽這個功能要擴展?有壹個前提,人們對媽祖有絕對的虔誠和信仰。另壹方面,通過媽祖功能的擴展,人們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統治者稱贊他們實現了自己的意願。就這樣,千百年後,出現了這樣壹個似乎無所不能的完美媽祖。
結論:
作為壹個普通的民間女子,媽祖在短暫的壹生中,沒有做過驚天動地的壯舉,也沒有留下什麽著作,更談不上什麽思想體系。但是,人們根據自己的願望和理想,為她編造了許多具體的、生動的、甚至是神奇的人生故事,把她塑造成了壹個聰慧、開明、熱愛勞動、慈悲博愛、扶貧濟困、勇敢護國保民、可敬可親的女神。這反映了人們對壹些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傳統價值觀和道德精神的肯定、欣賞和追求。這也是媽祖信仰和崇拜作為壹種文化現象得以如此長久和廣泛流行的重要原因。正因為媽祖文化蘊含著這樣的價值觀和道德精神,歷代都重視並發揮其教育功能。比如宋代狀元黃公渡的詩說:“據傳李澤猶在”,“死後猶節能國功”。再比如,明朝永樂皇帝寫過壹首詩:“扶弱濟貧,召之即來聽。”更有意思的是,幾十年前,臺灣省拍了壹部關於媽祖的電影,故事和主題是宣傳壹個古代的女英雄。其推薦書中有壹段寫道:“媽祖是女孩。她只活了29年。她沒當過大官,也沒發過財。她短暫的事跡,只有‘孝順’和‘助人’,卻贏得了後人這樣的崇敬。歷史上有很多政治人物,後世沒有人尊重她的主廟,因為她的政治表現往往與百姓沒有直接關系。媽祖的表演具有普遍性和群眾性,與民眾,尤其是以海為生的民眾有著直接而密切的關系。就社會教育而言,媽祖的事跡真的是很好很有效的倫理教科書,應該多加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