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朱子巖的研究成果

朱子巖的研究成果

主要學術專著:

1,《宗族政治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獲上海市優秀圖書二等獎。

2.《天皇制》(與許合著,廣東教育出版社,1996)獲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作品三等獎。

3.《帝國升天——中國後宮制度的變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4.《皇權異化:聽政制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5.走下神壇的諸葛亮——三國誌新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

6.《多維視角下的皇權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7.朱子巖《三國戰略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8.《多維視角下的明帝國》(黃山書店,2009)。

9.統治世界的夫人(百花文藝出版社,2012)。

10,漢魏之禪與三國政治(東方出版中心,2013版)。

註:社會科學前沿2013第二輯出版“朱子巖作品系列”。

主編:

1,秦漢文化與中國傳統(林雪出版社1993)。

2.《沈思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3.《中國文化讀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發表學術論文:

1,鄱陽湖之戰,航次,2號,1982。

2.淺談鐵券制,學術月刊,第1983期,第1期。

3.千年傳世的錢鐵契,文物世界3號,1983。

4.元代南北航運,上海海事大學學報,第4期,1983。

5.《三國時期的造船》,復旦大學學報,第3期,1984。

6.《明朝對任緒安的治理》,《歷史文集》第3期,1985。

7.《胡蘭獄析》,《學術月刊》第7期,1986,《中國人大報抄》,《明清史》,1986。

8.《明代張婷制度》,《歷史教學中的問題》,第3期,1987。

9.太平經與黃巾起義無關,上海大學學報,第4期,1987。

10,在司馬昭,斯利姆1987 4號

11,曹操用人政策再評價,人文學報,第5期,1987。

12,鐵券制度與中國封建社會,社會科學,第5期,1987。

13,明清吳琴鎮的經濟文化與社會風尚,學術月刊1988第12期,中國人大報復印資料,明清史1989。

14,《論永樂皇帝遷都北京》,《上海大學學報》第1期,1989。

15,論襄樊之戰與關羽失荊州,《軍事史研究》第3期,1989。

16,從《用鐵券煉鐵的清單》看明太祖與英雄的矛盾,《上海大學學報》第5期,1989。

17,《論明代孝宗與弘治中興》,《求是學刊》第5期,1989。

18,論中國封建社會朋黨,學術月刊1991第1期。

19,《漢代選官制度與派系形成》,《上海大學學報》第2期1992,《秦漢史》1992,《中國人大報》復印件。

20.秦漢思想文化與中國民族傳統國際研討會綜述,《中國歷史研究動態》,第6期,1992。

21,論三國時期的荊襄之戰,上海大學學報1993第1期,中國人大報復印資料,魏晉南北朝隋唐史1993第4期。

22.石林1993號寶山地區明清城鎮結構初探。1.

23.《中國封建社會皇後制度初探》,《學術月刊》第1993期,第11期。

24.《中國封建王朝衰亡原因新探》,《社會科學戰線》第5期,1993,《新華文摘》第1993期。

25.《諸子百家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形成》,載《秦漢文化與中國傳統》,林雪出版社,1993年9月。

26.《略論後妃對中國封建社會的幹預》,《上海大學學報》第1994期,第1期。

27.《論朱元璋與明初英雄的關系》,《歷史文集》第2期,1994。

28.《論明代江南的農業與商品經濟》,《文史哲》第5期1994,《經濟史》1995,人大報刊抄。

29.《明代火器的發展應用與軍事領域的革命》,《學術月刊》第5期,1995。

30.《論宦官對中國封建社會的幹預》,《上海大學學報》第6期,1995。

31,《論明代內閣與黨爭》,社科戰線1996第65438期+0,中國人大報復印資料《明清史》1996第3期。

32.漢代外戚集團的形成,《歷史教學中的問題》,第4期,1996。

33.《中國歷代配偶封爵與飲食制度論》,Slim 1996 No.4..

34.司馬昭,三國後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孝感師範學院學報》第4期,1996,《中國人大報》復印資料,《隋唐史》第3期,1997。

35.《論中國的女皇制度》,《上海大學學報》第4期,1997,《高校文科學術文摘》第6期,1997。

36.《論垂簾聽政制度》,《學術月刊》第2期+0998,《新華文摘》第5期+65438。

37.《論觀音墮落與儒釋道文化的融合》,上海大學學報,第1期,2000。

38.《論秦漢時期的後宮制度》,《學術月刊》2000年第6期。

39.《論宋代的垂簾聽政制度》,《學術月刊》第8期,2001。

40.論楊迪的歷史功績,《上海大學學報》第4期,2001。

41,《黃巢起義軍南下探析》,《軍事史研究》第3期,2001。

42.東漢末年汝南縣月旦述評,《學術月刊》2002年第9期。

43.《曹魏政權中兩大政治集團的出現與黨爭》,《上海大學學報》2002年第4期。

44.《論東晉桓氏家族與西軍的關系》,《學術月刊》2003年第8期。

45.《論明代采選制度與欽差大臣的命運》,載《斯利姆》2003年第3期。

46.《論先秦秦漢時期雙重君主的主體性》,《歷史月刊》2004年第2期。

47.《三國時期的航海與造船》,《歷史教學》,2003年第6期。

48.再認識諸葛亮的擇師與拜將,《東嶽論壇報》2004年第5期。

49.“諸葛亮的從政心理與宰相之路”,《歷史文集》2004年第4期,《光明日報》,2004+02.24。

50.《再認識諸葛亮對蜀漢的忠誠》,《文史哲》2004年第5期。

51,《梁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質疑》,《上海大學學報》2004年第6期。

52.《論諸葛亮壹刀殺關羽》,《探索與爭鳴》2005年第4期。

53.《論人在蜀殺關羽》,《探索與爭鳴》2005年第8期。

54.《九錫制與李朝丁格》,2005年《文史哲》第6期,《新華文摘》2006年第3期。

55.蜀漢著名學者魏延正名,《探索與爭鳴》2006年第6期。

56.《論明代的鐵券制度》,《士林》(2006年第5期),中國人大(NPC)印刷資料,《明清史》(2006年第12期)。

57.《論明代的鐵券制度與皇權政治》,《東嶽論壇報》2006年第6期。

58.鐵券制度與帝國政治,學術月刊,2006年第7期。

59.從峽口的戰略地位看曹操赤壁之戰失敗的原因,許昌師範學院學報,第1期,2007。

60.《漢魏時期的九錫制度與禪宗》,《人文雜誌》2007年第1期。

61.《論明代萬歷年間的宴飲制度》,《社會科學戰線》2007年第2期,《中國人大》,2007年第6期。

62.《論呂布》,《歷史教學中的問題》,2007年第3期。

63.諸葛亮的接班人與韓曙政權的生存,探索與爭鳴,第10期,2007。

64.《論漢魏時期的涼州羌軍事集團》,《軍事史研究》2007年第3期。

65.《論魯迅》,《歷史月刊》2007年第7期。

66.《論三國時期膠州的戰略地位及攻防態勢》,《上海大學學報》第1期,2008。

67.《論清代的後宮制度》,《文化》2008年第2期。

68.明代軍事失敗原因新論,探索與爭鳴,2008年第7期。

69.三國戰略之我見,文匯報,2008年2月20日,65438。

70.《論左良玉的“峻青壹面”》,載《社會科學戰線》2009年第7期。

71,《論傅舍與晚明科舉》,《社會科學》2009年第3期,《中國人大》2009年第7期。

72.《夢達覆滅的原因——蜀漢政權內部的集團鬥爭》,《探索與爭鳴》第11期,2009。

73.《論明代的後妃制度和妃嬪命運》,《故宮學報》2009年第5期。

74.曹操不是夏侯的後代,文匯報2065 438+00 . 2 . 5。

75.現存的曹石家譜與曹操後代無關,文匯報,3月10。

76.幸存的曹石家譜與曹操後代無關——與復旦大學“曹操墓人類基因調查的歷史研究”課題組商榷,《上海大學學報》第3期,2010,《高校文科學術文摘》第4期,2010。

77.明代宮廷殉道制度初探,歷史教學中的問題,第3期,2010,中國人大報抄,明清史,第6期,2010。

78.漢魏時期徐州的戰略地位與歸屬,史林,第3期,2010。

79.《三國人口解析》,社科2010第4期,《經濟史》,人大第6期。

80.走下神壇的諸葛亮,《文慧讀書周刊》,2010,10月29日。

81,論明中葉的科舉改革——以嘉靖朝為中心,探索與爭鳴,第12期,2010。

82.曹魏在漢後的正統運作——兼論漢魏禪對蜀漢立國和三分歸晉的影響,《中國歷史研究》,第11期。

83.《論東漢黨迷的起源及黨迷失敗的原因》,《歷史文集》第2期,2012,《中國人大復印資料》,《先秦秦漢史》第4期,2012。

84.《明代松江府的經濟地位——論上海的現代化轉型》,《江南大學學報》第3期,2012。

85.漢代以前曹魏的政治運作,史林,第5期,2012。

86.對蜀漢失荊州的再認識,探索與爭鳴,第12期,2012。

87.《從稻道五門看三章的政治分野》,《少年與遊俠》,社會科學系列,第2期,2013。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7月22日。

88.秦漢時期的社會技術——醫學與藥學分析——兼論司馬遷《為蒼公傳》的歷史意義,財經大學學報,第4期,2013。

89.孫吳地域集團與繼承人之爭,社會科學戰線,第7期,2013。

90.後妃與萬歷,發表於《明史家釋史》(雲南人民出版社,2013)。

91,明代宮廷史研究的壹部力作,《中國書評》第8期,2013。

92.新時期三國史研究若幹問題述評,探索與爭鳴,第11,2013期。

93.曹操壹生有DNA之謎,東方早報,上海書評,2013,12.8。

94.曹操生平與曹實家譜考辨——與復旦歷史人類學聯合課題組再商榷,人文學報,第4期,2014。

95.論陳霸先的成就和歷史地位,《歷史教學中的問題》,第5期,2014。

96.《論明代監察制度,探索與爭鳴》,第4期,2015。

97.禪宗的產生與租界,東方早報,上海書評,2015,中國社會科學網轉載。

98.《女主朝鮮論及女性不幸探析》,譚著,出版社,2015。

99.《晉武帝與西晉的黨爭》,《中國傳統學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100,《論漢晉間的典押現象》,《歷史研究》第6期,2015。

文化中國

2007年在上海電視臺紀錄片頻道《文化中國》做《走下神壇的諸葛亮》講座,2008年在該頻道做《說大話三國戰略》講座。歷史上的智者諸葛亮的歷史,三國的謀略,自始至終不到百年,卻光彩奪目,在中華文明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著名愛國大臣文天祥曾感嘆:“十七史從何說起?”的確如文所言,朝代興亡,帝王相隨千年,壹時無可討論,但三國歷史卻是人們經常掛在嘴邊,永不失效的話題。為什麽三國誌最受國人青睞?這是因為三國時期人才輩出,群星璀璨。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蓋是當時的英雄,勇武睿智,雄壯動人。”在這個龍爭虎鬥的時代,集中了壹大批足智多謀的人才,在歷史舞臺上上演了波瀾壯闊、驚心動魄的歷史劇,三國鼎立,三國鼎立。

  • 上一篇:關於敬老的經典故事
  • 下一篇:這篇課文中梅花的靈魂說了什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