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如何寫校園流行音樂的調研報告?

如何寫校園流行音樂的調研報告?

壹、實驗的目的:

流行音樂是指在壹段時間內,在相當大的範圍內受到大眾歡迎的音樂和流行歌曲。流行音樂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它曲調流暢,歌詞通俗易懂,貼近生活。在某個時期,總有幾首歌在人們口中傳唱(比如1999的《進入新時代》,2000年的《七子之歌》等。,都充滿了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在全國廣為流傳)。受社會和家庭的影響,小學生對流行音樂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同時,受其生活、心理、思維發展規律的影響,對流行音樂缺乏辨別力,什麽都接受,往往導致校園裏流行與學生年齡極不相稱的歌曲的現象。

教育者對上學現象采取放任的態度是不負責任的,壹棍子打死也是不合適的,可能會影響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積極性。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對學習最好的刺激是對學習材料產生興趣。”是無處不在的流行歌曲“刺激”了學生的感官,引起了他們的興趣。因此,教師更應該因勢利導,讓學生在興趣中接觸和認識音樂,讓學生在學習中識別流行歌曲的好與壞,讓流行歌曲有目的、有效果地為音樂教育服務。

考慮到小學生接觸流行音樂的現狀,本課題僅在其聲樂作品中界定了“流行音樂”的範圍,即流行歌曲。流行歌曲是指那些具有大眾性、群眾性、愉悅性等特征,但還沒來得及經受歷史考驗的歌曲,因此必然是善惡並存的。

通過實驗,希望達到“提高學生欣賞美、領悟美、創造美的能力”的目標,促進學生音樂素質的提高。

二、實驗方法和手段

1?問卷調查法

調查該年級學生對流行歌曲的理解程度。

2?觀察方法

觀察學生的音樂素質和課內外音樂(非智力)表現,及時記錄他們的變化。

3?實驗法

采用正常班級安排下的非平等實驗班前後測對比的方法

三、實驗過程:

(1)準實驗階段

1?學會思考,提高意識。

學習內容主要是音樂教育心理學中關於學生認知心理和學習過程的章節。國內外該類課題的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流行歌曲集之類的書。在分析總結的基礎上,找到本課題的研究方向和插入點;探索流行歌曲如何為音樂教學服務;確定“回避勝於引導”的思想。

2?調查研究,深入了解

壹切都要從實際出發,否則什麽都做不好。同樣,如果不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不從學生實際出發,不僅“學”不好,也“教”不好。學生的實際情況是教師正確“教”的基礎。

鑒於以上認識,我們針對實驗內容設計了調查問卷,隨機抽取了四年級四個班的10名學生。

從調查結果的統計分析中,我們驗證了本課題實驗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例如72?5%的學生喜歡唱歌,70%的學生經常在課後唱課本歌曲,65%的學生經常在生活中唱流行歌曲,58%的學生理解他們唱的流行歌曲,學生寫了92首老師想在課堂上教的歌曲,其中70首是流行歌曲,50%不適合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給予正確的引導和指引,為進壹步的研究做好準備。

(2)實驗階段

1?綜合測試了解學生。

為了全面了解我們所教學生的基本音樂素質,在實驗前期,我們對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的基本音樂素質進行了統壹測試。(測試的目的、內容、評價標準和操作方式見附表)。

2?更新教學,有機滲透“普及”

課堂是研究的主陣地。為了幫助學生全面、快速、有效地提高音樂基礎素質,我們更新教學方法,增加教學內容,有機地滲透壹些“流行歌曲”,幫助學生學習新知識,增強音樂能力。

(1)推陳出新,引起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用學生熟悉的流行歌曲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學習新知識的信心,同時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比如視唱練耳教學就是困擾很多音樂老師的壹個環節。針對學生對枯燥的音樂知識缺乏興趣,甚至出現“厭學”現象。開學後,我收集了大量學生也很熟悉的流行音樂作品的歌詞和歌曲,並進行整理。在教學中,讓學生用“拉”來模擬熟悉的樂譜片段。在老師講解了樂譜中的知識點後,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將課本上的樂譜再進行壹遍視唱,很快學生就能準確的唱出來。所以信心百倍,畏難情緒迎刃而解。

我在歌唱教學中也使用了這種教學方法。比如在學習《誰也離不開誰》這首歌之前,用《永遠的朋友》來導入,讓學生從《永遠的朋友》這首歌中感受到友誼的真諦,產生學習新歌的興趣。

在欣賞課上,學生還可以用內容熟悉的流行歌曲引入話題,進壹步欣賞。總之,因材施教,以熟帶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活躍課堂氣氛。

(2)以愛促愛,尋找* * *

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小學音樂教育只有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產生情感振動,用“情感”二字搭建起心靈與音樂之間理解與溝通的橋梁,才能更好地落實音樂教育的總體目標——美育。

我巧妙地利用學生感興趣或已感知其美感的流行歌曲進行滲透,讓他們與課本歌曲、欣賞歌曲產生壹種“美感”,從而達到課堂教學的最大效率。在教授歌曲《五月的夜》時,為了幫助學生用柔和連貫的聲音表達歐洲春天的寧靜和溫暖,我讓學生欣賞了壹系列關於夜的流行歌曲,如《莫斯科郊外的夜》、《彎彎的月亮》等。通過生動、形象的視聽效果,讓學生自然地理解和概括夜曲的旋律特點,快速體會歌曲所蘊含的情感。

(3)對比中國美學,提高理解。

通過教科書歌曲和流行歌曲在風格、內容、意境、速度等方面的比較。,可以刺激學生去體驗音樂形象。比如,在唱《二時放牛娃》的課上,當學生學習這首歌作為敘事曲的特點,並讓他們回憶在生活中聽到的敘事曲時,孩子們想了很多,比如:丹頂鶴的故事,女人是老虎,春天的故事,東方之珠等。在欣賞《我們工人有力量》和《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時,為了幫助學生理解進行曲風格的特點,我給學生播放了《我們的戰士》、《運動員進行曲》等歌曲,學生在節奏音樂中感受歌曲的進行曲風格;在欣賞茉莉花時,我們選擇了周彥宏的流行歌曲《看茉莉花》和新民歌《吻茉莉花》進行比較。兩者都是以茉莉花的曲調為基礎,使歌曲清新淡雅,同時又增加了古風特色,值得推薦給同學們。

(4)介紹新歌,開闊眼界。

將部分符合時代、思想進步、通俗易唱、旋律優美的流行歌曲,由教師有計劃、有目的地滲透到課堂教學中,以拓展學生的視野,滿足時代的需要,同時提升學生的審美體驗和音樂素養。比如在剛剛結束的第九屆“步步高”杯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中,就有壹些通俗易懂、積極向上、朗朗上口的新歌,根據教材的需要,有機地滲透進了課堂,推薦給大家欣賞。學生對這類時代感強的歌曲很感興趣,也活躍了課堂氣氛。

3?豐富課余,適應時代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教育的壹切影響都必須通過學生的積極參與來實現。美育要求學生具有感受美、欣賞美、辨別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因此,我們要求學生開展壹些有意義的音樂活動來鞏固所學知識。

(1)收集音樂信息,辦壹份音樂小報。

(2)每月壹期的《歌手的小挑戰》。

(3)上課前壹分鐘講《音樂新聞》。

(4)流行歌曲專題講座——《金色童年》。

四、實驗結果:

(壹)教學效果

2000-2001學年第壹學期學生音樂基本素質測試統計(見表1)。

從測試的具體分析來看,實驗班學生的基本音樂素質得到了明顯的體現。實驗處理後,成績明顯高於控制班的平均水平。特別是在聽力和欣賞方面,與同年級對照班學生相比,音樂辨別和表達能力有顯著提高(排除無關變量,學生成熟度和知識同步增長的影響)。

實驗班學生基本音樂素質兩學期測試統計(見表2)

從實驗班學生兩個學期前後測得的基本音樂素質的分數來看,實驗班學生在實驗後的聽力、視唱練耳、歌唱和欣賞能力都有了顯著的提高。

實驗班學生的課堂參與水平顯著高於控制班。

實驗班的學生比普通學生更好地參與課堂,參與程度高,天性更積極。從項目負責人在實驗過程中的觀察日記,也可以看出學生課堂表現的變化。在動態變化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壹些平時不愛說話的同學在實驗課結束後逐漸放開膽子,主動參與進來,想象力和創造力也非常突出。

(3)成功教育

點評《歌手小挑戰》各班學生的出色表現贏得了老師們的壹致好評。學生們在學習和競爭中獲得了成功感和樂趣。他們積極參加學校的各種有益活動,對自己的終身學習充滿信心——自力更生。

社會影響

我在實驗班讓流行歌曲融入音樂教學。課後聽到同年級其他班的同學,讓實驗老師在他們班實施。同時,家長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音樂課堂上更多地了解音樂之美。

動詞 (verb的縮寫)有待進壹步討論的問題

1?如何合理安排流行音樂與教材的比例?

2?經常學習流行音樂對音樂教育教學心理特征、審美等方面的影響。

  • 上一篇:公司名稱的詩意百科全書
  • 下一篇:比特斯拉“高壹級”。長安的「L3自動駕駛」是什麽來歷?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