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晚年,他娶了幾個不到20歲的老婆,是名副其實的“小”老婆。
徐悲鴻還專門為康有為及其妻兒畫了壹幅作品《康南海音樂圖六十》。
照片中間是他的妻子張雲珠(左)和康有為(右),後面是康有為的五房妃子和孩子們。
第壹個房間:張雲珠康有為的已婚妻子,也是誰的妻子。張雲珠是張漁樵(康有為的叔叔)的女兒,也是康有為的表妹。
在父母的幫助下,19歲的康有為於1876年臘月迎娶了22歲的張雲珠。
張雲珠·康有為三歲,溫柔賢惠。婚後,他對康的母親非常孝順。"他整天勤奮,沒有閑暇。"他能識大體,盡力支持康的事業。
康有為沒有給女兒康同偉纏足,這激起了全民的不滿。只有她堅決同意。
變法失敗後,家人以為康有為被殺,還是她忍住悲痛連夜避難?
她壹生為康有為生了四女壹男,只剩下兩女。1922年張雲珠去世時,康有為在給亡妻的悼詞中寫道:“四十七年同糟粕之苦,哀痛未來之亡。”
第二間:梁穗覺,廣東博羅縣人,是康有為的崇拜者,比康有為小22歲。
她珍藏著康有為書信的每壹個字,收集保存了許多康有為的書信,成為研究康有為晚年生活的重要資料。
1897年,梁漱溟17歲嫁給康有為。婚後不久,康有為變法失敗,梁隨康逃亡海外,到過亞洲、歐洲、美洲等國家和地區。
我壹生為康有為生了三女壹子,只剩下兩女壹子。1969年,梁穗覺在孤獨中死去。
第三間:美國華僑何友禮是與康有為相處時間最短的壹位。也許她在最美好的年華死去,成為康有為最難忘的人。
1907年,49歲的康有為在美國西部認識了16歲的美國華僑何友禮。他不僅熟悉四種語言,而且熟悉中國文化。他能歌善舞,很受康有為的歡迎。
相識不到壹年,年僅16歲的何友禮就嫁給了康有為。康已經娶了他的前妻和他的第二任妻子梁穗玨。婚後,他們育有壹兒壹女。
後來他們壹起環遊歐洲,所到之處,何友禮都是翻譯。
不幸的是,何友利於1914年在上海患猩紅熱去世。他才24歲,那是他壹生中最美好的時光。
他病逝後,康有為每年的紀念日都會在他的靈前燒香哭泣。清明節期間,人們來到墓地祭祀。這麽大年紀的人,是不能含淚在墳前下跪的。
多年以後,康有為還讓徐悲鴻根據何友利的畫像畫了壹幅水彩肖像。
畫中壹位* * *身著清代服飾,頭上高髻,端莊秀麗,婀娜多姿。可見康有為對何友禮的感情之深。
1981年,龐煉(康有為次子康之妻)將這件珍藏了60多年的無價之寶捐贈給上海博物館,現已成為後人研究徐悲鴻早期繪畫技藝的代表作之壹。
第四間:靜岡和子石岡和子,日本人,康有為的第四任妻子,也是康有為情感史上最大的隱痛。
1911年6月,康有為隨梁穗覺、何友禮遷居日本神戶。在1912年6月搬到於芬花園後,他的第三任妻子何友麗懷孕了,需要雇用壹名女傭幫助照顧她。
經朋友介紹,康有為雇了壹位16歲的神戶姑娘岡代子做女仆。
除了幫助照顧第三任妻子,日岡和子還幫助康有為發展筆墨紙硯,購買書籍。在長期的交往中,兩人結緣了。
之後康有為帶著沈甸甸的禮物去她家求婚。不久,年僅16歲的石崗何姿在上海與55歲的康有為結婚,成為第四任妻子。
然而後來,誌岡和子與康有為的長子,也就是與她同齡的繼子有染,並懷了孕。
何姿覺得沒臉見康有為,於是偷偷跑回日本,生下了這個孩子。
從那以後,何姿再也沒有回來,也沒有與康有為及其家人進行任何聯系。直到何姿去世,她才向世人公布了她與康有為及其繼子的愛情故事。
2月1974,19,石崗何姿在於芬花園不遠處的鐵軌上臥軌自殺。他自殺的原因仍然是個謎。
僅從他的遺書推斷“懷念過去,生活的苦難使我身心憔悴”,應該是長期戀愛所致。
後來,鶴兒紫菱根據母親留下的信物找到了康有為的家人,並與家人取得了聯系。
第五間:廖的三舅媽何友莉去世後,康有為極度悲傷,精神恍惚。為了填補內心的空虛,他在1915年,也就是康有為58歲的時候,娶了廖五姨為妻。
廖的具體年齡不得而知,只知道她是壹個年輕的姑娘。
婚後,廖育有壹女,但在12歲時,他因病去世。康有為死後,年輕的廖終生守寡,生活十分淒涼。
6號房:張廣康生命旅程最後幾年最愛的妻子。1919年過六旬的康有為在杭泛湖閑逛,突然看到壹個年輕姑娘在玩薄紗,懷疑是石再世。
經詢問,該女子名叫張廣,年僅18歲,尚未結婚。
康有為趕緊找人求婚。張家人見康年過六旬,婉言謝絕。不過在康的堅持和媒人的極力撮合下,可憐的張家終於點頭了。
1919年,康有為在上海舉行婚禮,所有親朋好友都向他道賀,但他的妻妾兒女沒有壹個人贊成這門親事,他們集體缺席了婚禮。
婚後,康有為對這位第六任妻子十分寵愛,專門請了壹位家庭教師教她讀書,並自學書法。
張廣進步了,大筆壹揮送給她壹副對聯:“懲惡揚善;人們愛樂天懂得生活。"
結婚後不久,康有為生病臥床不起。當他得知自己所剩時間不多時,他把張廣叫到床邊,向她提出了壹個* * *要求。
他說張廣死後不允許再嫁。此時,張廣才剛滿20歲,這樣壹個年輕的女人就這樣毀了。
張廣最終沒有結婚也沒有孩子,後來領養了壹個女兒。康有為於1927年去世後,守寡多年,直至1945年去世。
康有為不僅妻妾眾多,還喜歡嫖娼。
1918春夏之交,康有為帶著妓女遊西湖,壹時興起寫了壹首詩,開頭是“我也飄在西湖,我也飄在範大夫”。
把妓女比作史,把她們比作曾壹度成為笑柄。康有為早年在上海壹度落魄,天天招妓,卻沒錢嫖娼。
妓女去康有為住的客棧拿。康覺得很不好意思,逃到廣東。後來有人寫詩諷刺它:“有船無平臺避債,無價值。”
康有為集進步與保守、新資本主義思潮與舊封建傳統觀念於壹身,表現為主張男女平等、壹夫壹妻制、反其道而行之,妻妾成群。
特別是晚年,他和幾個國內外的年輕姑娘寫下了浪漫的愛情故事。
據統計,康有為55歲以後在上海、江南生活的14年間,康家壹年花費不少於2萬銀元,相當於今天的80萬元。
除了六個妻子,他還有十幾個孩子。每天侍候這些女士和先生需要65,438+00多名女仆、30多名男仆以及廚師和雜工。
據說康家還雇了兩個卷白布、留胡子的印度守門人。另外要給老婆孩子零花錢,壹個月幾百銀元。
康有為的弟子在為他傳道時批評他:“先生,日美戒殺,日本吃肉;也稱為壹夫壹妻制,和無子女的妾;都說男女平等,但家庭成員並不獨立;
都說人類是平等的,但是好的仆人就是仆人...如果這是相反的。"
可以說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