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中國武術進入奧運會,是中國武林的夙願。2008年北京奧運會是實現這壹夙願的契機。利用東道國的優勢,東道國將其本國技術納入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這在歷史上有很多先例。1964年,日本借東京奧運會之機,將日本柔道列為正式比賽項目。1988,韓國也是抓住了首爾奧運會的有利時機,將本國跆拳道列為正式比賽項目。兩個鄰居的成功,讓中國武術進入奧運會的願望更加迫切,也增加了我們將武術列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正式項目的信心。65438+去年2月20日,國際武術聯合會主席、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李誌堅致信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代表國際武術聯合會和武術運動員申請將武術列入奧運會項目。國際奧委會執委會主席何說,國際奧委會已經成立了壹個專門委員會來研究2008年奧運會,這個委員會將於今年8月向國際奧委會執委會提交壹份框架計劃。165438+10月,國際奧委會將在墨西哥召開代表大會進行投票。據介紹,武術進入奧運會有自己的條件:壹是今年年初,國際奧委會確認武術為奧運項目。截至2001,國際武術聯合會在各大洲擁有86個會員協會。而1991年後,在中國、馬來西亞、美國、意大利、中國香港、亞美尼亞舉辦了六屆世界錦標賽。3.根據《奧林匹克憲章》的相關規定,國際武術聯合會作為國際奧委會的成員,推薦了男女武術套路四個單項列入奧運會競賽日程,在技術上有成熟的競賽方法。第四,武術是個人項目,運動員少,對場地條件要求低。規模控制增加了參賽難度,但武術進入奧運會難度更大。首先,奧運會的規模是近年來備受爭議的熱點問題,引起了國際奧委會的高度重視。羅格就任總統後,多次明確要求嚴格控制奧運會規模,夏季奧運會設28個大項和300個小項,運動員10000人。去年8月,羅格受邀觀摩北京大運會時表示,國際奧委會希望北京奧運會保持理想的規模。悉尼奧運會是歷史上最好的壹屆奧運會,只是規模大了壹點,已經接近壹個城市所能承受的極限。今年5月,國際奧委會執行委員會在吉隆坡召開會議。羅格在會見中國奧委會和北京奧組委領導時表示,希望中國在武術進入奧運會的宣傳中關註人們的情緒。何認為,這是羅格又壹次表示很難給奧運會增加項目。武術進入奧運會的難度在於,到目前為止,除了武術之外,還有高爾夫、滑水、壁球等14個項目要求進入奧運會。去年2月召開的國際奧委會執委會提出了2008年奧運會的大趨勢:奧運會分為三類:壹是重大賽事,或長期賽事;二是傳統項目,歷屆奧運會都有;第三,區域性項目,或者說臨時性項目。何認為,雖然武術進入奧運會的難度很大,但還是要繼續做工作,8月的執委會會議很關鍵。他認為,我們應該支持執委會將奧運項目分為三類的提議,爭取東道主選擇臨時項目的權利。人們希望武術能作為臨時項目被列入奧運會。國際奧委會項目委員會委員、前中國奧委會秘書長魏紀中建議,2008年北京奧運會將棒壘球合並為壹個運動項目,現代五項和鐵人三項也可以合並,這樣運動項目不會超過28個,運動員數量基本不增不減。所以武術進入奧運會是有可能的。魏紀中分析說,男子棒球和女子壘球在場地器材和比賽方式上是相似的,是奧運會的兩個項目,國際奧委會項目委員會對此早有討論。如果棒球和壘球合二為壹,兩個項目就變成壹個項目了。現代五項和鐵人三項也在比賽項目中重復出現。鐵人三項在悉尼奧運會上才被列為正式項目,這兩個項目要麽合並,要麽取消其中壹項。合並項目的建議將提交2008年奧運會項目委員會會議討論。勇於“闖”出壹片天地。在外國人眼中,被稱為中國功夫的武術因其神秘的東方色彩而著迷。在美國好萊塢電影中,經過中國功夫明星的表演和電影的特效,中國功夫已經被描繪成壹個不可戰勝的壯舉,十八般武藝爭魂,甚至赤手空拳。這是引人入勝的,但中國武術的實際戰力如何?壹直被質疑。外國人的質疑在中國是別有用心的。中國武術最初起源於冷兵器時代。利用武術的攻擊性和實用性,對冷兵器時代的各種武器,甚至是肉搏戰,發揮最大的殺傷力,是武術的精髓。無數武館由此而生。戰場上,江湖上,甚至街頭巷尾,既有兩軍對壘,也有華山論劍的武道友,甚至還有天橋街頭賣藝的表演。但隨著熱兵器的出現和使用,冷兵器戰爭時代盛行的武術的“生產力”水平大大下降,用武武裝起來的血肉之軀無法與槍炮抗衡。新中國的建立,和平時代的到來,需要的既不是任俠催人奮進的武林高手,也不是江湖仇殺,而是遵紀守法的國民和穩定的社會秩序,所以武術的進攻和實戰能力都是受到嚴格限制的。尤其是上世紀50年代末,壹場武術比賽出現人員傷亡後,中國散打作為武術攻擊性和戰鬥性的最高表現形式,除了在公安部門和特種部隊教學和練習外,被民間禁止。只允許練習65438-0990的全運會和北京亞運會表演的武術套路。這些套路以前只是壹些習武者的入門功夫。雖然被現代人挖掘整理過,但其戰鬥性、戰鬥性特征不突出是不爭的事實。於是,人們在賽場上看到的是壹場沒有身體接觸、缺乏對抗性和觀賞性的套路表演,成了評委評判的類似藝術體操的評分項目。分數不僅取決於運動員的動作是否準確到位,還取決於運動員的表現力,即手、眼、身步的協調是否具有美感。要求舞蹈老師把每壹個動作,甚至每壹個手勢都做得很精細,已經成為壹些武術運動員拿高分的不二法門。有專家說,武術已經成為壹種“舞蹈”。轉變發生在20世紀80年代。先是部分高校恢復了散打的教學和訓練,然後,制定了散打比賽規則,開展了比賽。90年代,隨著競技水平的不斷提高,競賽規則的完善,各種賽事的日益頻繁,市場的壹路看漲,中國式散打逐漸在中國發展出了自己的壹片天地,由此形成了如今觀眾爆棚的中國式武術散打比賽,並開始走向世界。於是就出現了中國散打和美國自由搏擊的硬仗對話,美國在國內和國內的屢戰屢敗讓中國功夫聲名大噪。而中國功夫和泰拳六招,雙方至今仍不分上下的事實,給了中國功夫壹個可以和所謂天下無敵的泰拳抗衡的證明。至此,世人明白,中國武術既不是壹波成名,也不是西方拳法,而是有自己的壹套遊戲規則。即將舉行的首屆中國散打世界錦標賽是中國功夫走向世界的又壹個裏程碑。中國散打能“打”出這種新氣象,是由其自身特點決定的。中國散打具備了成為競技體育表演的壹切要素:激烈的對抗性、極大的刺激性、高度的觀賞性、龐大的觀眾群。有了這些,妳就有了成為競技體育表演市場寵兒的先天優勢。保持這種良好的發展勢頭,預計中國散打將成為競技體育表演市場中的精品。在這樣的日子裏,不是武術能不能進奧運會的問題,而是願不願意的問題。奧運會發展到今天就不用說了,商業味道日益濃厚。國際奧委會很難拒絕真正具有商業推廣價值和市場賣點的競技體育。相反,他們還在居高臨下地提高奧運會的商業價值。妳註意到國際奧委會花了多少年才邀請美國NBA籃球明星參加奧運會嗎?
上一篇:梅艷芳18年前死在劉德華懷裏。大家撩起裙子後都哭了。為什麽?下一篇:民間傳統遊戲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