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作為中國寶貴的文化遺產類型之壹,其動作的多種表現形式是其藝術孕育和不斷豐富的源泉。本文以文獻資料為基礎,以武術動作的基本特征為研究切入點,研究武術動作所呈現的藝術特征。研究認為,武術動作作為習武者的壹項基本功,在日常訓練或表演中追求藝術性,在自衛格鬥中以取勝為目的,呈現出造型藝術、審美性、觀賞性、情節性等藝術特征。
關鍵詞:武術畢業論文
武術中的動作是練習者最基本的技能,它貫穿於武術的各個方面。武術兩個動作的造型、過程和協調,既體現了武術的陽剛之美,又體現了武術自身的藝術性,使武術成為健身、健美和藝術表現的重要載體。武術動作藝術的豐富性,能充分體現武術從業者深厚的精神和文化內涵。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的大背景下,各門派武術運動作為當地人民和第壹民族的文化結晶,以表演藝術的形式科學地聚集了舞蹈藝術、服飾藝術、造型藝術、武術和形體變化藝術,隨著國家對武術文化遺產的特殊保護、教育、競技開放和表演開放,為武術的發展和創新創造了群眾基礎和人才基礎。
1武術動作的基本特征
武術的動作是攻防兼備的基本功之壹。其目的是在攻擊壓制的基礎上,防禦自己,攻擊對手,從而將自身的危險降到最低,達到取勝的效果。
1.1動力技術
武術動作的力量技術有兩個層次:壹是大小的技術層次。武術運動員自身的力量是基本要素,包括爆發力、耐力、握力、臂力、腰力、肩力、腿力,甚至幾個項目對手指力量、頸部力量的要求。在武術對抗中,自身的絕對力量和體能是保證勝利的根本法寶之壹。所以在壹定程度上,行動的力度直接決定了勝算。第二,智慧的技術層面。武術搏擊過程中,如何利用自己的優勢和對方暴露出來的缺陷或失誤,使自己的力量根據時間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包括利用自己的力量,努力,手軟等。,既能解決自己的絕對力量和體力不足,又能讓自己安全,為勝利做準備。另外,動作中的力量技術還體現在主動進攻方的自我保護能力上。比如在對手力量遠超己方的情況下,動作的力量控制直接決定了自殘的程度。他使用的打擊力量越大,可能受到的傷害就越嚴重,反之亦然。
1.2位置技術
因為人體部位在人體中的作用不同,在武術擊打中的作用也不同。結合武術動作的目的,有兩種體位技術:壹是關鍵體位擊打技術。主要指手臂、腿、背、肩、臀部等。,壹些不會直接失去抵抗能力或者被壹定力道擊中後重傷甚至死亡的部位。其技術重點是在短時間內使對方失去抵抗能力,或者降低自己的抵抗和攻擊能力,為自己的成功創造更大的機會和幾率。二、關鍵部位擊球技術。指頭、心、肝、脾、腎、男胯等。,容易在被撞後直接造成重傷甚至危及生命的部位。在適當的控制下,對手會在不造成傷害的情況下失去短時間的抵抗,這是力量技術和位置技術的巧妙結合。結合中國武術的練習,壹些關鍵關節和穴位也是搏擊的重要部位,既能瞬間控制住對手,又能在省時省力的情況下確保勝利。比如在武術對抗的練習中,擊打對手的膝關節,可以使其處於身高和體力重心不平衡的狀態,為自己的勝利創造最佳的連續擊打機會,甚至直接獲勝。
2.武術動作的藝術特征
精湛的技術是武術制勝的基本條件,從武術運動科學的角度來看,武術動作是運動員身體動作配合下的藝術美創造。
2.1造型藝術
造型美是武術藝術性最直觀的表現之壹。無論是各派徒手拳,還是使用十八般兵器的相關武術,每壹類或每壹種拳種都有著鮮明的造型,既顯示了相關拳種的特點,又具有較高的藝術魅力。根據武術的練習,可以分為兩種:壹是獨立技能的造型藝術。即在武術表演或武術格鬥中,可以把預備動作和預備攻擊動作統壹起來,如白蛇吐信、鶴飛九天、白鶴亮翅、金雞獨立等。通過這種完美的表演,運動員不僅可以展示個人在武術方面的基本功和實力,還可以用更優美、更豪邁的氣勢震撼對方或感染觀眾。第二,復合技能的造型藝術。即展示幾個預備技能動作後做出的武術造型,這種造型兼具攻守功能,如張弓藏刀全方位,既能放松身心,又能激活運動員的最佳戰鬥狀態。這種造型藝術呈現出壹種靜態之美,充分挖掘和提煉了武術的觀賞性,使其以更加多樣的魅力服務於運動員的健身、健美和極限挑戰。
2.2動態藝術
武術是壹項富有活力的民族傳統體育運動,而活力藝術是其基本藝術要素和藝術要素的統壹。從體育藝術的角度來看,有兩種形式:壹是單壹造型技巧的動態藝術。即力量、速度、動態造型之美,如掃堂腿、旋風腳、流星拳等。由壹定的技能動作在不斷的運用下形成,以壹定的速度和很大的力度呈現出來,從而創造出武術的藝術美,觀賞性和武術實用性相統壹。二、技能動作變化的動態藝術。武術作為由壹系列技能動作編排而成的常規體育項目,其完整的項目表現是通過特征技能動作之間的聯系和變化來體現的,其技能規律性的變化本身也是壹門藝術。比如太極傳,就是在擠、壓、滑、挑、靠等系列動作的變化中呈現出壹種藝術美,表現出動靜相宜、剛柔並濟。當然,武術動作的動態藝術還體現在節奏感、人與設備的和諧、人與環境的和諧、人與服裝的和諧、人與現場音樂和現場活動主題的和諧上,集中體現為壹種文化氛圍的美與激情。
3武術動作的藝術創新
在當前的法治社會中,武術格鬥的傷害功能逐漸退化,武術動作的藝術性和技術性功能逐漸提高。特別是在武術的藝術性和武術表演的經濟性的驅動下,武術動作的技術性被提升到了欣賞的藝術層面,這是大眾健身、大眾健美、大眾娛樂、大眾綜藝活動的時代需求。
3.1極具挑戰性的藝術創新
極具挑戰性的藝術創新,可以以武術運動員的身體硬度、肢體靈活性、體力、擊打速度為載體,通過壹定的專業訓練後,在壹定的安全條件下,如出拳速度、瞬間拳勁等,挑戰以往的相關記錄。可以為其他武術學習者或愛好者在訓練方法和技術上提供參考價值。
3.2健身藝術的創新
健身藝術的創新可以以目前群眾喜聞樂見的武術運動為主,如武術健美操、武術健美舞等。此類武術活動以簡單易行的方式實現了武術動作向藝術方向的轉化,將原本具有攻擊性的動作轉化為具有健身功能的舞蹈“跳動”動作,也有壹些適合老年人的武術項目,如太極劍、太極舞、太極扇、日常健身等。
3.3表演藝術的創新
表演藝術的創新可以基於各種舞臺表演的需要,以某壹武術項目為核心項目,使武術動作具有舞臺性、藝術性、表演性和觀賞性,使武術動作以更好的造型美、節奏美、隊列隊形美和個人姿態美為觀眾和武術運動員本身提供美的運動享受。比如每年央視春晚上的武術節目,就屬於這種武術動作的典型藝術性。
標簽
在現代音樂、舞蹈、服飾的支持下,武術動作被挖掘出來,被賦予了更多的藝術性,使其以更大的藝術魅力吸引著更多的人去學習和使用。創新是人類社會進步和發展的必要基礎,中國傳統武術文化也需要在不斷發展中追求創新精神,以更好地適應當前多元化體育社會化發展的需要。隨著各種藝術形式的充分發展,武術動作的藝術發展趨勢也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特別是在當前“健康中國”實施措施下,武術動作的藝術創新是引導群眾強身健體、娛樂生活、愉悅身心、鍛煉精神,實現中國“健康中國”發展措施的有益統壹載體,這就需要更多的武術傳承人、愛好者和研究者做出更多的創造性努力。
參考資料:
[1]嶽彩雅。論武術散打的技戰術特征及關系[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1,(16): 246-247。
[2]陶陵容。高校武術教學的創新意義[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4): 195-196。
[3]郝佳。全民健身視角下中國傳統武術多元化發展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7,(1): 115,120。
[4]趙濤。文化傳承背景下高校武術文化建設的價值及問題思考[J].湖北科技大學學報,2016,(10135-1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