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為什麽死人也叫喜事,白喜事?

為什麽死人也叫喜事,白喜事?

白與中國民間的死亡觀

陶俊

摘要:“白婚”是中國民間廣為流傳的壹句俗語,是中國人對自然死亡的稱謂。這句看似有悖於民族傳統的敬禮、孝順、悼念祖先的諺語,很好地反映了中國民間對死亡和生命的理解。它體現了中國人快樂地活著,快樂地死去的生命精神,以及視死如歸的死亡觀。

關鍵詞:白樂觀的死亡觀。

由於“白色婚禮”是壹種常見的說法,只是在民間代代相傳,很難弄清它出自誰的口。在傳世的各類文本中沒有記載,在現行的諺語詞典中也沒有收錄。但仔細分析有關喪葬禮儀的各種史料、風俗習慣,還是可以壹窺其貌,分析中國民間的死亡觀。

首先,簡單研究壹下白色婚禮事件的起源

首先,“白色婚禮”中的“白色”應該與葬禮中普遍使用白色作為主色調有關。在中國人的觀念中,早就形成了“紅綠”等亮色象征幸福,而“黑白”等素色則代表悲傷。這應該來源於中國古代觀察天文、觀察地理、四季勞作的農耕文明特征。長期在自然環境中工作的人自然向大自然學習,他們從大自然的春夏系列中得到壹種理解:春天的紅花綠葉充滿生機,預示著豐收的希望;冬天,大雪封山,黑木枯死,意味著生產的結束。而人們把這種生產活動中得到的啟示帶到人們的社交活動中,如婚禮穿紅綠,以烘托喜慶的氣氛,為後來人們把結婚稱為“紅色喜事”積累了活的基礎;相比之下,在人們的喪葬活動中,人們穿著麻布和喪服來襯托自己的悲傷和哀悼,這也為後來人們將喪葬活動稱為“白婚事件”積累了活的基礎。

而將“白”定義為喪葬專用色,也與儒家禮制文化,尤其是其喪葬的形成有直接關系。雖然史料表明,早在儒家喪葬禮制形成之前的先秦時期,白色就已作為喪葬活動的顏色,“尚暗,大事昏,軍務以李,祭祀玄妙。殷人尚白,大事用日...犧牲是白色的。周人還是紅色的……”○ 1但這只是自發的、偶然的,並沒有得到壹貫的明文定制。正是儒家學派以其禮儀思想為藍本,對前人在喪葬活動中已有的習俗進行提煉和整理,將“喪仍白”正式寫入他們的禮儀思想,並逐步貫徹到人們身上。因為喪葬活動中最能體現其主色調的是人們所穿的喪服,而喪服的出現是壹個較晚的事情,這也是儒家思想的貢獻。“喪服是指在悼念死者時穿的特殊衣服...不是很早,直到夏商時期仍然沒有記載。西周時期,古代文獻雖偶有涉及,但未形成完整的禮制,春秋時期的記載越來越多...最後,儒家參照《周禮》建立了完整的五等喪制,以恢復宗法制度下的親屬關系。”○2更重要的是,儒家提倡的服喪是素白,儒家經典中的“三禮”(李周、李逸、李記)規定,服喪時要穿素白。“失去父母...是短暫的...而且短命...住在床上...素色亞麻。”○3相關專家詳細論證:“...喪服的顏色崇尚原創,所以所有的喪服都不染色,保持麻(白)的本色。這也是喪服和吉祥服的區別。”○4素白喪制的形成是由采用儒家禮儀理論治理國家的政府推動的。穿白色喪服已經在人們心中形成了壹種固定的模式,至今仍為中國人所遵守和追求。這就是白色婚禮事件中“白色”的由來,由此我們可以知道,這個諺語“白色婚禮事件”的出現應該是在春秋之後。

其次,白色婚禮事件的出現也與“挽歌”進入喪葬活動有關,其中“幸福”來源於人們在喪葬活動中以“歌聲和音樂”的形式悼念死者。雖然在人類童年時期,人類對死亡的認識和對人類其他活動和自然的認識壹樣無知。“如果他們接近死亡,他們將被委托給山谷。”然而,在與親人的長期生活中培養起來的互相關心、互相愛護的親情,以及自然界固有的“羊跪在胸前,優雅反哺”的現象,都引起人們對親人“停止壹切有說有笑等生理活動”的驚訝、恐懼和悲傷的情緒。因此,在早期的喪葬活動中,人們很自然地用“喪”來發泄面對親人死亡的情緒。儒家正是在這個基礎上把“喪”寫進了喪禮。“既然屍體已經死了...大廳裏有學者在哭泣...外國婦女帶領外國家庭在大廳裏哭泣...誰在房裏哭,老爺第二手就哭。”○5“住在小屋裏...哭了壹天壹夜...令人擔憂...壹會兒哭壹會兒哭。我練習...我壹直在哭。”○6甚至基於這種可悲的“理性”要求,從飲食到起居到言語,規定了許多完整的喪葬制度。這暫且是後話,但“喪”已經成為壹種被廣泛認可的喪葬要求,喪是用來表達孝心的。

然而,對生命和人生有著獨特理解的民間人士,並沒有完全停止在這種悲傷的哀號中。隨著對“死亡現象”認識的深入,他們逐漸明白,人類生命的雕零就像自然界萬物的生滅壹樣不可避免。人們開始選擇其他方式來發泄對親人去世的情感。唱歌是超越人的喪親之痛等情感的最好方式,長歌都是哭。挽歌很早就出現在民間的喪葬活動中。比如《葬,葬,葬……》這首葬歌,今天在草原上還能聽到。我們埋葬了我們的親人。埋葬,埋葬,埋葬...;我們埋葬的人回到了天堂;埋葬,埋葬,埋葬...壹年後誰會埋葬我...“雖然這首歌很激動人心,但也很悲傷。但其中,已經有了悲傷的力量,這種力量是超越悲傷的力量的。雖然最早的民間挽歌的起源缺乏文獻記載,但有研究者認為《詩經》中的《那》詩是最早見於文字的挽歌:

“易和那和(多麽偉大!多美啊!),

設置我的鼓(設置我們的大鼓和小鼓)。

簡單的打鼓(鼓的聲音很美很響),

向我的英雄祖先致敬(招待我們的英雄祖先)。

………… "○7

後來隨著挽歌在民間喪葬活動中的逐漸普及,挽歌被正式納入喪葬制度。"東漢時期,挽歌被納入喪葬制度. "《後漢禮儀史》:’(登雅)黃門二十人,胡本二十人。選土打洞是常有的事。太師布利...待司馬承為行首,皆持勛章。玉林孤兒六十,巴渝歌手六排。司與司馬共八,司為第壹。"在那個時候,從皇帝到將軍到平民百姓,當他們去世時,挽歌被廣泛使用. "○8

人們穿著白色的喪服,載歌載舞為死去的人而死。這不就跟辦喜慶活動壹樣嗎?這些現象為“白婚”諺語的產生提供了生活經驗的土壤和外在形式。而且,由此我們可以推斷,“白婚”諺語的形成應該是在東漢時期挽歌被正式納入儒家葬禮之後。

第二,白色婚禮的廣泛流傳和中國民間死亡觀念的分析。

我曾經在江西和湖北兩省的幾個縣市看到壹些細節,不同地方的喪葬活動是不壹樣的。比如有的地方是白長孝(壹般是壹塊長長的白布,可以穿在背上。給親戚穿。)和白短孝(壹般是壹小塊白布,可以纏在手臂上。對於與死者疏遠的親屬。)或者白長孝黑短孝。用黑色絲綢或白色絲綢覆蓋親屬的肖像。但人們稱親人的葬禮為“白色婚禮”。

根據壹些數據:

“在許多民族的喪葬習俗中,歌舞被視為葬禮不可或缺的壹部分。土家族有“喪鼓”,苗族、水族有“蘆花舞”,彜族有“跳踢踏舞”,傣族要“自娛自樂死”,佤族要跳“臼舞”,景頗族要跳“布貢戈”,最有意思的是哈尼族的“莫措”葬俗,全村人,男女老少,外村客人都要穿上。彩旗飄飄,青年男女相親相愛,選擇對象。真是又哭又笑,又鬧又跳,讓人懷疑是在辦喪事還是婚禮。”09

這些民間的音樂和喪葬形式,比大哲學家莊子的“鼓盆歌”還要糟糕。

諺語的形成是基於壹定的生活習慣。它的廣泛傳播,跨越地域和方言的障礙,需要壹個長期的、廣泛的生活基礎。“白色婚禮”是中國民間廣泛使用的指代老年人自然死亡的說法,這是基於以這種方式悼念死者的喪葬習俗。不僅有自己民族語言的人把葬禮當做白色婚禮,壹些沒有自己語言的人也通過自己的傳統習慣從祖先那裏繼承了“白色婚禮”的習俗。從以上文字記載中可以看出,有的甚至在喪葬形式上完全突破了儒家喪葬禮儀的要求。

大多數學者認為,喪葬習俗起源於“靈魂不滅”的觀念。但這種“不朽的靈魂”並不能減少人們對死亡的本能恐懼和喪親之痛。我們可以從儒家葬禮的程序中很好地看到這種心理。據《禮記》?根據葬禮儀式,葬禮中有壹些程序:首先舉行“歸屬儀式”,在死者的口鼻前放壹根很細的絲綢或棉絮,以判斷其是否死亡。這是判斷死亡的物理方法,然後在第二步舉行“恢復”儀式。“福”是招魂的意思。死者的親屬或服務員扶著死者的椅子,親屬或服務員扶著死者的外衣(如洋服、官服、睡衣等。)並爬上屋頂,左手抓著衣領,右手抓著腰,面向北方,揮動死者的衣服,用很長的聲音喊死者的名字(男人叫名字,女人叫名字)三遍,然後卷起死者的外套。這是判斷“死”的精神方式。這雖然是天方夜譚,但足以說明生者不忍死者之心,希望死者的“靈魂”回歸肉體,讓死者醒悟,改過自新。○10“復得,愛之道也,有神龕祈福之心,回首幽處,求鬼神之道。”○11經過這次雙判,正式確認死者已經死亡。緊接著,與喪事有關的人、親戚或幫忙辦喪事的人都換上“白布綠衣”,在“服身靈”後,也就是身體被“美化”後,就開始“哭祭”...

人們用眼淚來表達對死者的悲痛,以及對自己未來的擔憂和恐懼。然而,在經歷了成千上萬次的“復蘇”和“瀕死哭泣”之後,人們終於明白,自己無法留住死者,更別說讓他們起死回生,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人死如燈滅”這句諺語很好地說明了人們對死亡的理性認識。如果燈滅了,就沒有佛教的死的思想,也沒有道家的肉身飛升成仙的思想,這和儒家的“不知生,不知死”,“遠離鬼神”,道家的順應自然有幾分相似和重合。這就決定了他們在現實世界中關註“此生”,為自己尋求更多幸福的態度。據晉代崔寶在《古今樂記》中分析,先秦時期的兩首挽歌《秋錄》和《浩立》說“露易毀人命...求之不得。”“易滅”必然會引起人們對生命的珍惜,進而引導人們去追求和探索生命尤其是今生的意義,培養他們積極入世的情懷。“無所求”恰恰反映了人們竭盡全力追隨天道的人生觀。這些都為挽歌在喪葬中的流行和普及奠定了心理基礎。

葬禮中由“哭”到“唱”的變化,看似違背了禮義孝,卻反映了民間“死亡觀”的巨大變化和對人類生命認識的進步。我曾經問過農村的幾個村民,為什麽把老人的自然死亡叫做“白婚”。他們回答:“壹是壽命到了,二是看到自己的子子孫孫沒有遺憾。”“命在旦夕”是他們對人自身生死的認識和對自然規律的遵從。這也是他們在《知命》中快樂生活精神的體現。“見子無悔”源於中華民族長期以來保護子孫的自我犧牲精神。對於活著的人來說,侍奉父母,安享晚年是壹種享受;對於逝者來說,能夠撫養晚輩結婚立業,自己養老,看到接班人,也是壹種享受。這是“白色婚禮”形成的心理基礎,也是壹些學者認為中國文化屬於音樂文化的重要淵源之壹。

逝者已矣,生者的生活還要繼續。長時間的悲傷對生者和死者都沒有好處。雖然我們不能長生不老,但是我們的子子孫孫還是可以繁衍後代的。最讓逝者欣慰的,就是讓先人看到他的後代幸福地活著,歡聲笑語。這是普通人應有的心理背景。這樣,人們就可以接受選擇唱歌來發泄對死者的感情,表達對死亡的超脫。也許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無法像莊子等哲學家那樣理性地“理解”死亡,但他們至少在情感上最大限度地減少了“死亡”對人的負面影響。生也被動,死也被動。只有生命的過程才能掌握主動權。那麽,為什麽我們總是停留在對死者的無限悲痛和對死亡的恐懼上呢?我們的生命可以通過我們的子子孫孫延續下去。這不就是“死人”的“復活”嗎?我們的人生可以由自己的快樂掌控,可以把人生的終點放在快樂的生活中,按照天道盡自己的努力。這難道不是壹件可喜的事情嗎?白族是中國民間特有的。表達了中國民間民眾直面死亡,重視此生,視死如命的死亡觀念。

三個簡單的結論

生死攸關。無論壹個人的社會地位有多卑微,擁有多少財富,學識有多淵博或淺薄,都等於死亡。所以,只要知覺正常的人,都要面對死亡這個生命的時限來反思。作為世界上的普通人,他們不太可能從純宗教或哲學或科學的高度來理解死亡。但他們可以從照顧彼此人際關系的常識和按天命自然生滅的方式來理解死亡,並幽默地稱之為“白色婚禮”。寫到這裏自然會讓人想起,人們把婚禮叫做“紅色婚禮”,甚至有人幹脆把婚禮叫做“紅色婚禮和白色婚禮”。婚姻孕育著新生命的開始,死亡標誌著生命的終結。但在中國人眼裏,生是喜事,自然死亡也是喜事。這和壹些宗教文明中的概念很不壹樣。

在西方宗教中,比如基督教,人是有“原罪”的,人生就是為了贖罪。東方宗教,如發源於印度的佛教,生於“生死之海,苦滅道”。宗教信仰缺失是學術界對中國人尤其是中國民間大眾的普遍評價,這似乎是壹個不爭的事實。即使是起源於中國的道教,也不把人生視為苦路。而從“白色婚禮”的心理分析中,我們已經知道,在中國民間人士的心中,“老有所養,成有家業”的人生旅程是壹條歡樂之路,何苦呢?在壹些農家樂裏,也可以看到這種習俗。檁內的櫃子上(常被稱為“神櫃”),常年點著三柱高香。壹說:尊日月之恩;第二,尊重天地精華;三個字:要尊重父母的恩情。這可以解釋中國民間最樸素的生命觀念,也是他們不願意把生命的精神托付給宗教的原因。歡樂和死亡貫穿了他們生命的整個過程。

誠然,在中國民間將葬禮視為喜事的過程中,存在壹些形式上的誤解。比如過於奢侈甚至不可同日而語的厚葬;“陰宅”越來越豪華,占用大量土地,造成“死人”和活人爭奪土地;新興文明的喪葬形式難以推行,有些人想盡辦法拒絕火葬。這主要與我國殯葬教育相對落後有關。目前湖南省某高校有殯葬系,其他省份高校在這方面還是空白。更不用說向百姓介紹壹些“園葬”“樹葬”等更文明的殯葬方式了。但由於民眾具有將自然死亡視為喜事的心理基礎,如果進行適當的宣傳和引導,民眾死亡這壹“白色喜事”是可以成為民眾文明生活中的喜事的。

參考書籍:○1《禮記·譚公嶽麓書社》298頁1997版。

2《中國喪葬史》張著出版社(臺灣省)46頁1998年版。

3《禮記傳》嶽麓書社522頁1997版。

○4《中國喪制史》丁,上海人民出版社,17,2000年。

○5《禮記·喪憶》嶽麓書社453頁1997版。

6《喪禮》嶽麓書社218頁1997版

7《詩經》,中國戲劇出版社,193,2002年。

○ 8 09 010陳丙中經濟日報出版社編輯的《中國通史》(刪節版)、《喪葬史》119頁、210頁1999版;

11禮記?譚紅霞嶽麓書社315頁1997版

作者:南昌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2004級倫理學專業。

/yts/book/% B0 % D7 % CF % B2 % CA % C2 % D3 % EB % D6 % D0 % B9 % FA % C3 % f 1% BC % E4 % B5 % C4 % CB % C0 % CD % F6 % B9 % DB(% CC % D5 % BF % a 1)。文件

  • 上一篇:總結晚清報刊發展的特點
  • 下一篇:民俗手抄報及內容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