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歲是舊年最後壹夜熬夜迎新年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忍年”。探究這壹習俗的起源,民間流傳著壹個有趣的故事:
在太古時代,有壹種兇猛的怪物散布在山林中。人們稱他們為年。它的外表猙獰,本性兇殘,專吃鳥獸和昆蟲。它每天都在變口味,從磕頭蟲到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後來人們逐漸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那就是每365天去人們集中聚居的地方品嘗新鮮的食物,出沒的時間是天黑以後,黎明時公雞壹叫,就回到山裏。
確定了年肆虐的日期後,人們就把這個可怕的夜晚當成了壹個關口,稱為年,想出了壹整套關閉大年初壹的辦法:家家戶戶在這壹天晚上提前做好晚飯,關好火,把爐子打掃幹凈,然後把所有的豇豆捆起來,把房子的前後門封好,躲在屋裏吃“年夜飯”,因為這個晚飯是不確定的。除了要請全家人壹起用餐,以示和諧團聚,還要在用餐前祭祖,祈求祖先的保佑,平安度過壹夜。吃完飯,誰也不敢睡,坐在壹起聊天壯膽。漸漸養成了除夕不睡覺的習慣。
守歲之風興起於南北朝,梁代不少文人都有守歲詩。“壹夜連兩年,五小時分兩年。”人們點燃蠟燭或油燈,徹夜守夜,象征著趕走所有邪惡的疾病,期待新的壹年好運。這種習俗代代相傳。
春節傳說2:萬年造歷論
相傳古代有壹個叫萬年的年輕人,看到當時的節日比較混亂,就有了壹個精確設置的計劃。但是他找不到計算時間的方法。壹天,他在山上砍柴砍累了,就坐在樹蔭下。影子的移動啟發了他。他設計了壹個日晷來測量壹天的時間。後來懸崖上滴滴答答的泉水啟發了他,他開始做壹個五層漏壺來計算時間。久而久之,他發現每三百六十天,四季會循環壹次,天氣的長短也會重復。
當時的國君叫祖逖,經常被變幻莫測的天氣所困擾。知道了壹萬年後,他帶著日晷和漏壺去見皇帝,向祖逖解釋了日月運行的真相。祖逖聽後很高興,覺得有道理。於是我離開萬年,在天壇前建了日月亭,又建了日晷臺和漏壺亭。我希望我能精確地測量太陽和月亮的規律,計算出早晚的準確時間,並創造出壹種歷法來造福世界人民。
有壹次,祖逖去了解萬年歷的進展。當他登上日月神壇時,他看到天壇旁的石壁上刻著壹首詩:
日出日落360,從頭再來。
草木分四季,壹年有十二圈。
得知萬年歷被創造出來,我親自登上日月閣探訪萬年歷。萬年指著天象對祖逖說:“現在十二個月了,舊的壹年過去了,新的壹年又開始了。請為君造節。”祖逖說:“春天是壹年的第壹年,就叫春節吧”。據說這就是春節的由來。
冬去春來,年復壹年,經過多年的長期觀察和精心計算,他算出了準確的陽歷。當他向他的繼任者展示陽歷時,他被銀須覆蓋。君主深受感動。為了紀念壹萬年的功績,他把陽歷命名為“萬年歷”,並把它命名為日月壽星。以後過年的時候人們會掛上壽星圖,據說是為了紀念德高望重的萬年。
春節的第三個傳說:貼春聯和門神
據說貼春聯的習俗始於約1000年前的後蜀時期,這是有歷史為證的。此外,根據《玉燭集》、《燕京歲時年譜》等著作,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符濤”。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傳說有壹個鬼世界,裏面有壹座山,壹棵覆蓋三千裏的大桃樹,樹頂有壹只金雞。每當清晨金雞壹鳴,夜遊的鬼魂就會趕回鬼域。鬼域之門位於桃樹區的東北方向。門邊站著兩個神,分別叫申屠和雷宇。如果鬼魂在晚上做了壹些不自然的事情,申屠和雷宇會立即找到它,抓住它,用芒草做成的繩子綁起來,送給老虎。所以世界上所有的鬼魂都害怕申屠和雷宇。於是人們把它們雕刻成桃木,放在家門口,以辟邪防害。後來,人們幹脆把申屠和雷宇的名字刻在紅木板上,認為這樣做也能消災。這種紅木板後來被稱為“符濤”。
到了宋代,人們開始在紅木板上寫對聯,壹則不失殺煞之意,二則表達美好祝願,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他們還在象征幸福和好運的紅紙上寫對聯,並在春節期間貼在門窗兩側,以表達人們對來年好運的良好祝願。
為了祈求家族長壽,壹些地方的人們還保持著貼門的習慣。據說大門上貼了兩個門神,所有的妖怪都會害怕。在民間,門神是正義和力量的象征。古人認為長相奇特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氣質和非凡的技能。他們正直善良,捉鬼捉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任。鐘馗,這個被人們推崇的捉鬼人,就是這樣壹副奇怪的樣子。所以民間的門神總是怒目而視,面目猙獰,手裏拿著各種傳統兵器,隨時準備與膽敢上門的鬼怪作戰。因為中國房子的門通常是兩個相對的,所以門神總是成對的。
唐朝以後,除了和,人們還把唐朝的兩位武將秦和尉遲恭當作守門人。相傳唐太宗生病,聽到外面鬼叫,徹夜不眠。於是他讓兩位將軍手裏拿著武器到袖手旁觀門口,第二天晚上就沒有鬼魂騷擾了。後來,唐太宗讓人把兩位將軍的畫像畫在門上,這壹習俗開始在民間廣泛流傳。
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壹。端午節也叫端午和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時節、崇武節、五月節、玉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拉節、詩人節、龍舟節等。雖然名字不同,但總體來說,各地人民的風俗是相似多於不同的。
慶祝端午節是中國人兩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遼闊,民族眾多,故事傳說眾多,不僅產生了許多不同的節日名稱,而且各地也存在不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鐘馗像,迎鬼船,下午藏,下午粘樹葉,掛菖蒲艾草,百病遊,戴香囊,備祭祀碗,賽龍舟,競賽,擊球,蕩秋千,用雄黃畫孩子,喝雄黃酒,菖蒲酒,吃毒餅,鹹蛋,粽子,時令鮮果。有些活動,如賽龍舟,取得了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和地域的界限,成為國際體育賽事。
關於端午節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如:紀念屈原;紀念伍子胥的理論;紀念曹娥;從三代夏至日節;驅邪月邪日說,吳越民族圖騰祭祀說等等。以上各有出處。根據聞壹多《端午考與端午歷史教育》所列的100多部古籍和專家的考古研究,端午節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人舉行的圖騰祭,早於屈原。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肺腑的詩篇已深入人心,所以人們“惜之而悼之,議其言於世,以傳誦千古”。所以紀念屈原的理論影響最廣最深,占據主流地位。在民間文化領域,中國人把賽龍舟和在端午節吃粽子與紀念屈原聯系在壹起。
今天,端午節仍然是中國人民中壹個非常受歡迎的盛大節日。
端午節的起源和傳說:
端午節是壹個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端午節有許多起源和傳說。這裏僅列舉以下四種:
從紀念屈原說起
根據歷史學家《屈原和賈生列傳》的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壹位大臣。他主張起用人才、賦權,使富裕起來,並主張聯合抗秦,遭到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被迫離崗,被趕出京城,流放到元、湘流域。他在流放期間寫下了《離騷》、《田文》、《天問》等不朽詩篇,這些詩篇風格獨特,影響深遠(因此,端午節也被稱為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征服了楚國的京都。看到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屈原心痛不已,卻始終舍不得放棄自己的祖國。5月5日,他寫完代表作《懷沙》後,投汨羅江而死,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壹曲波瀾壯闊的愛國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人民悲痛萬分,紛紛湧到汨羅江邊祭奠屈原。漁民劃著船,在河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壹個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扔到河裏,說魚龍、蝦蟹都吃飽了,不會咬醫生的身體。人們看到後紛紛效仿。壹個老大夫拿了壹壇雄黃酒倒進河裏,說要用藥把龍水獸打暈,才不會傷到屈大夫。後來,人們怕飯團被龍吃掉,就想出了用印楝葉包裹米飯,再用彩色的絲綢包裹,使之發育成褐色的種子。
之後,每年五月初五,就有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的習俗。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從紀念伍子胥說起。
流傳於江浙壹帶的端午節第二個傳說,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伍子胥。著名的楚國人伍子胥和他的父親、兄弟都被楚王殺死了。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到吳國幫助吳國伐楚,在五戰中進入楚國都城郢城。當時楚平王已經死了,子胥挖了壹個墳墓,鞭打了300具屍體,為殺父仇人報仇。吳王何璐死後,他的兒子夫差繼承了王位。吳軍士氣高漲,被越國打敗。越王勾踐求和,夫差答應了。子胥建議徹底消滅越國,但夫差不聽。吳被越國屠殺,被越國收買。他被讒言陷害,夫差相信了他,給了他壹把劍,子虛死了。子胥,忠臣,視死如歸。臨死前,他對鄰居們說:“我死了以後,要把我的眼睛挖出來,掛在吳京東門上,看著越軍進城,消滅吳。”然後他自殺了。夫差聽後大怒,於五月五日將子胥的屍體用皮子包好,投入江中。因此,據說端午節也是紀念伍子胥的日子。
出自紀念孝女曹娥。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說是為了紀念東漢時期(公元23-220年)孝順的女兒曹娥救了溺水的父親。曹娥,東漢上虞人。她的父親在河裏淹死了,幾天都沒有看到她的屍體。那時,孝順的女兒曹娥只有十四歲,日夜在河邊哭泣。17天後,他也在5月5日投河自盡,5天後撈出父親的屍體。這就被傳為神話,再傳到縣衙總督那裏,縣衙總督把它立為碑,讓弟子韓丹春作悼詞。
孝女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有金所作碑。後來,為了紀念曹娥的孝心,在曹娥投江的地方修建了曹娥廟。她居住的村莊被重新命名為曹娥鎮,曹娥去世的地方被命名為曹娥河。
圖騰祭祀起源於古代越族
現代出土的大量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在新石器時代,長江中下遊地區存在著壹種具有幾何版畫和陶圩特征的文物。據專家推斷,殘存的氏族是歷史上崇拜龍圖騰的氏族——百越氏族。出土陶器上的裝飾圖案和歷史傳說表明,他們有不斷紋身的習俗,生活在壹個水鄉,並把自己比作龍的後代。其生產工具中,有大量的石器,也有鏟、鑿等小型青銅器。作為日常用品,用於烹飪食物的印花陶鼎是他們特有的,是他們族群的標誌之壹。直到秦漢時期,越人仍有100多人,端午節是他們創立的祭祀祖先的節日。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融入了漢族,其余的則演變成了南方的許多少數民族。因此,端午節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
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是傳統的中秋節。這是秋天的中間,所以它被稱為中秋節。在中國的農歷中,壹年分為四季,每個季節又分為孟、中、吉三個部分,所以中秋節也叫中秋節。8月15日的月亮比其他月份的滿月更圓更亮,因此也被稱為“月夜”和“八月節”。在這壹夜,人們仰望天上如玉的明月,自然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借此機會寄托對家鄉親人的思念。因此,中秋節也被稱為“團圓節”。
我國古代就有“秋暮暮月”的習俗。晚上的月亮是為了祭拜月神。在周代,每逢中秋之夜,都要舉行迎寒祭月的活動。擺壹個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必須切成蓮花形狀。月下,把月亮雕像對著月亮的方向,紅燭高燃。全家輪流拜月,然後主婦切團圓月餅。提前把人裁掉算算全家的人數,家裏的和外地的,都算在壹起,不能多裁或少裁,大小要壹樣。
相傳古代齊國的醜女無鹽。她年輕時,對拜月教非常虔誠。長大後,她以優越的品德入宮,卻得不到寵愛。八月十五見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來,他立她為皇後,中秋節拜月由此而來。在月亮中間,嫦娥因其美麗而聞名,所以少女拜月希望自己“像嫦娥壹樣,容顏如明月”。
在唐朝,中秋節賞月和玩月是相當流行的。在北宋時期。8月15日晚上,全城的人,無論貧富老少,都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向拜月表達他們的願望,祈求月神的保佑。在南宋,人們互贈月餅,這意味著團圓。在壹些地方有活動,如舞草龍和建造寶塔。自明清以來,中秋節的習俗變得更加流行。很多地方形成了燒香、栽中秋樹、點塔燈、放天燈、走月、舞龍等特殊習俗。
如今,在月亮下玩耍的習俗遠沒有舊時代盛行。不過,宴飲賞月還是很受歡迎的。人們在求月中飲酒,以慶祝更好的生活,或祝願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與家人共度美好時光。
中秋節的習俗和形式很多,但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秋節的起源和傳說;
中秋節有著悠久的歷史。像其他傳統節日壹樣,它發展緩慢。古代皇帝有壹套祭祀制度,春天祭祀太陽,秋天祭祀月亮。早在李周,“中秋節”壹詞就有了記錄。後來貴族學者紛紛效仿。在中秋節期間,他們觀看並崇拜天上又亮又圓的月亮,表達他們的感情。這種習俗流傳到民間,形成了壹種傳統活動。直到唐代,人們更加重視這種祭月習俗,中秋節成為固定的節日。《唐太宗》記錄了8月15日的中秋節,這在宋代很流行。
中秋節的傳說非常豐富,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砸藥等神話故事廣為流傳。
中秋節的傳說之壹——嫦娥奔月
相傳古時候天上同時有十天,莊稼曬死,百姓窮困。壹個名叫後羿的英雄有著無窮的力量。他同情受苦受難的人民,登上昆侖山之巔,充分利用自己的神力,拉開弓,壹口氣射下九個以上的太陽,命令最後壹個太陽按時升降,造福人民。
後羿受到人民的尊敬和愛戴,他娶了壹位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除了打獵,後羿所有的時間都和妻子在壹起,人們羨慕這對美麗恩愛的夫婦。
許多仁人誌士來此求學從師,別有用心的孟鵬也混了進來。
壹天,後羿去昆侖山訪友,求道。他碰巧遇到路過的王太後,向她要了壹包仙丹。據說吃了這種藥可以立馬升天成仙。但後羿舍不得離開妻子,只好暫時把長生不老藥交給嫦娥。嫦娥把藥藏在梳妝臺的百寶箱裏,卻被反派孟鵬看到了。他想偷長生不老藥,讓自己長生不老。
三天後,後羿帶領隨從外出打獵,別有用心的孟鵬裝病留下。後羿帶領眾人離開後不久,孟鵬手持寶劍闖入裏屋後院,威脅嫦娥交出仙丹。嫦娥知道她不是孟鵬的對手。危機時刻,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箱,取出仙丹,壹口吞下。嫦娥吞下藥,立即飄離地面,沖出窗外,飛向天空。因為嫦娥牽掛著丈夫,她飛到了最近的月亮上,變成了仙女。
晚上,後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著訴說白天發生的事情。後羿又驚又怒,拔劍要殺小人。孟鵬很早就逃走了。後羿又氣又心碎,他仰望夜空,大聲呼喚著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有壹個搖曳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地追著月亮跑,可是他追了三步,月亮退了三步,他退了三步,月亮前進了三步,他無論如何也追不上。
後羿無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來到嫦娥最喜歡的後花園,擺上香案,擺上她最喜歡的蜂蜜和鮮果,在月宮向依附他的嫦娥遙祭。聽到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人們在月亮下擺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好運和平安。
從此,拜月中秋節的習俗就在民間流傳開來。
中秋節第二個傳說——吳剛摘得桂冠。
還有壹個關於中秋節的傳說:據說月亮上廣寒宮前的桂花樹生長茂盛,高達500多尺。下面有壹個人經常砍,但是每砍完壹次,砍的地方馬上就合上了。千百年來,這棵月桂樹永遠不能被砍倒。據說這個砍樹人叫吳剛,漢朝西河人,曾經跟著仙人上了天,但是他犯了錯,仙人就把他貶到了月宮,每天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工,以示懲罰。在李白的詩中,有“欲在月中,自付寒”的記載。
中秋傳奇之三——朱元璋與月餅起義
據說中秋節吃月餅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群眾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奮起反抗元朝。朱元璋聯合各種抵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廷官兵搜查得非常嚴密,消息傳遞起來非常困難。軍事家劉伯溫想出壹個計策,命令部下把寫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進餅裏,然後派人分別送給各地起義部隊,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夜響應起義。起義那天,所有的反抗者壹起響應,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不久,徐達攻占元朝,起義成功。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極了,趕緊傳話,說在即將到來的中秋節,全體將士都要與民同樂,並且要把當年開戰時秘密送來的“月餅”作為時令糕點送給大臣們。此後,“月餅”的制作越來越精細,品種越來越多,如碟狀,也成為很好的禮品。中秋節過後,吃月餅的習俗在民間流傳開來。
重陽節也叫升天節。這壹天,人們登高望遠,思念親人。正如詩中所說,“每逢佳節倍思親。”那麽重陽節是怎麽來的呢?
原來,在中國古代,九被稱為“陽數”,農歷九月初九,兩者都是陽數,所以稱為“重陽”。重陽節起源於道教中的壹個神話故事:
東漢時,汝南縣有壹個叫桓景的年輕人,父母雙全,有壹妻壹子。雖然日子不好過,但半食半餐也能過得去。誰知道,不幸的事情來了。汝河兩岸有瘟疫,家家戶戶生病,到處都沒人埋屍體。這壹年,桓景的父母也因病去世。
桓景小時候聽大人說:“汝河裏住著壹個瘟神,每年都出來走壹圈。它把瘟疫帶到任何地方。桓景決心拜師學藝,為民除害滅魔。聽說東南山上住著壹個叫費長芳的大仙,於是他收拾行囊,動身上山拜師學藝。
費長芳送給桓景壹把降妖龍劍。桓京早起晚睡,穿著戴嶽,沒日沒夜的練。轉眼間又是壹年。那天桓景正在練劍,費長房走上前來說:“今年九月九日,汝河的瘟神又要出來了。妳趕快回到妳的家鄉去殺人。我送妳壹袋山茱萸葉,壹瓶菊花酒,讓妳家鄉的長輩登高避禍。”仙翁道:“手指壹點,壹只鶴展開翅膀,落在桓景面前。桓景登上鶴飛去汝南。
桓景回到老家,給鄉親們打電話。告訴大家大仙說的。9月9日,他帶領妻子、孩子和老鄉來到附近的壹座山上。山茱萸葉子各分成壹塊,說是可以隨身帶著,所以瘟疫惡魔無法靠近。再把菊花酒倒出來,大家都啄了壹下,說喝菊花酒不會染上瘟疫。安排好村民後,他帶著自己的降妖龍劍回到家中,獨自壹人坐在屋內,等待瘟疫惡魔的到來,奮力降妖。
過了壹會兒,我聽到汝河咆哮,奇怪的風旋轉。瘟神從水裏出來,穿過村子走上岸。千戶人家壹個人都沒有。突然,他擡頭看見人們聚集在高山上。它跳到山腳,只感覺到刺鼻的酒精味。考努斯急得肺都不敢爬近了,就掉頭往村裏走。我看見壹個男人坐在房間裏。吼壹聲就往前跳。桓景見瘟神來了,連忙拔劍迎戰。幾個回合後,莫問和他打了起來,但他逃跑了。桓景嗖的壹聲把妖龍劍扔了出去,只見劍閃著寒光追著瘟疫妖,穿心穿肺把瘟疫妖撲倒在地。
從此,汝河兩岸的百姓再也沒有受到瘟疫惡魔的傷害。人們把九月九日爬山避災,用桓京、世代相傳之劍刺死妖魔的故事,從兒子傳到孫子,壹直傳到現在。此後,人們慶祝重陽節,並有重陽節爬山的習俗。
重陽節臨近深秋,大氣涼爽,空氣清新,能見度高,這大概就是人們選擇登高遠眺的原因吧!
重陽節有許多習俗,如爬山、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山茱萸等等,充滿了趣味。攀登高峰
古代重陽有登高的民俗,所以重陽節也叫“登高節”。相傳這壹習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七律《登高》是壹篇關於崇陽爬山的名篇。爬山沒有統壹的規則,壹般都是爬山,爬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花糕、五色糕,是隨機制作的。九月九日拂曉,九月做蛋糕是古人的本意,孩子頭上頂壹塊蛋糕,嘴裏說壹句話,祝孩子萬事如意。精致的重陽糕要做成九層,像寶塔壹樣,上面放兩只小羊,符合重陽(羊)的意思。有些人甚至在重陽糕上貼上紅色的紙旗,點上蠟燭。這大概就是把“爬”換成“點燈”“吃餅”,把山茱萸換成小紅紙旗。現在重陽糕仍然沒有固定的品種,重陽節各地吃的軟糕叫重陽糕。
賞菊花喝菊花酒
重陽節是壹年中的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說賞菊、飲菊花酒源於晉代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他的隱居、他的詩歌、他的酒和他對菊花的愛而聞名。後人紛紛效仿,所以重陽有賞菊的習俗。舊時代,文人士大夫也是為了親近陶淵明,把賞菊和宴飲結合在壹起。北宋時,開封為都城,重陽賞菊盛行。當時菊花品種繁多,形態各異。人們也稱農歷九月為“菊花月”。在重陽節,菊花在傲霜盛開,觀賞菊花已成為節日的重要組成部分。清朝以後賞菊的習慣特別盛,而且不限於九月九日,重陽節前後還是最盛的。
吳茱萸和菊花
重陽節插吳茱萸的習俗在唐代非常普遍。古人認為重陽節插吳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者戴在手臂上,或者做個香囊把山茱萸放在裏面,或者戴在頭上。大部分是婦孺穿的,有些地方,男人也穿。金代葛洪的《西經雜記》中有考努斯參加重陽節的記載。除了佩戴山茱萸,人們還佩戴菊花。唐朝就有這種情況,古往今來壹直流行。在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在門窗上貼菊花枝葉,以“祛邪除穢,招財進寶”。這就是頭上的菊花的庸俗化。在宋代,還有人把彩帶剪成山茱萸和菊花送給對方。
除了以上常見的習俗,有些地方還有壹些獨特的節日。陜北重陽節正式收獲的季節,有壹首歌是這樣說的,“九月,將重陽,故秋忙。”小米,小米,上去,上去。陜北的重陽節在晚上,壹天就是壹整天的收割脫粒。晚上,在樹梢上,人們喜歡吃蕎麥面和涮羊肉。晚飯後,人們三三兩兩地走出家門,爬上附近的小山,點上火,無話不談,直到雞叫才回家。晚上爬山的時候,很多人會摘壹些野菊花,放在家裏女兒頭上辟邪。
在福建莆仙,人們沿襲著蒸九層重陽米果的古老習俗。中國古代有重陽“吃餌”的習俗,就是今天的餅和米果。宋代《玉燭集》說:“九日蝕後飲菊花酒者,屆時將收獲小米、糯米,因其味黏而嘗新物,因而成為習慣。”清初莆仙詩人宋祖謙在《閩酒曲》中說:“聞節近重陽,驚聞野香,手提籮拾野香。”玉杵搗成青粉,珍珠叫郎味。近代以來,人們將米果改造成了獨具特色的九重米果。將優質晚稻用清水洗凈,浸泡2小時,取出瀝幹,與水混合磨成漿,加入明礬(溶於水)攪拌,加入紅糖(加水煮沸制成濃糖液),然後放在蒸籠上,鋪上幹凈的煮布,然後九次舀入米漿,蒸幾分鐘後煮出,米粉上塗花生油。這個米果分九層,可以揭開,切成菱角。四面分明,半透明。它是甜的,軟的,可口的,並且不粘牙齒。敬老是重陽最好的禮物。
在壹些地方,人們還有機會在重陽爬山,掃墓和紀念祖先。蒲縣人重陽祭祖多於清明,所以有三月小清明,九月大清明的說法。由於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媽祖升天紀念日。村民們經常去媽祖廟或梅州的天後宮和宮廟祈福。
新中國成立後,重陽節又被稱為“老人節”。1989年,中國重陽節正式命名為老人節。每年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被定為全國敬老節。中華民族有敬老的傳統美德。重陽節前後,黨和政府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敬老活動,如召開座談會、宴請老人、銀發之旅、體檢、送禮、幫工等。大多數地方還組織老年人進行秋季徒步旅行,以開闊視野、交流感情、鍛煉身體,培養人們回歸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高尚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