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東北新移民的社會群體
1840年鴉片戰爭的硝煙和1876年江華條約的簽訂,分別結束了中國和朝鮮閉關鎖國的時代,被迫打開國門,開始步入現代社會。前者逐漸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後者成為殖民地社會。近代以來,大量韓國移民移居中國,這壹過程大致可分為三個主要階段:
1階段是從1840的鴉片戰爭到1910的日本吞並朝鮮。這壹時期移居中國東北的朝鮮移民主要是因“地酸人厚”和“災害頻發”而尋求生計的自由移民,並初步形成了朝鮮移民聚居的村落和集鎮。第二階段是從1910年日韓合並到1931年九壹八事變。這壹時期,朝鮮族愛國人士主要向中國遷移,形成了以延吉、丹東等城市為中心的居住在中國東北的朝鮮族群體。第三階段是從1931年的九壹八事變到1945年的八·壹五光復,主要是日本帝國主義的強行遷徙。這時,從南到北,形成了東北朝鮮人聚居區。1945“八·壹五”光復後,部分因朝鮮國內政治原因被迫移民或遷居的人返回朝鮮半島;留在中國的民族,以1階段遷入的自由移民為骨幹,以第二、三階段遷入並永久居住在中國並加入中國國籍的人為主體,形成了中國朝鮮族。
在百年的歷程中,東北地區朝鮮移民的增長大致如下:1845-1880期間,年均增長約500-600人;1881-1909期間,少則數千,多則數萬;1910-1918約為21,000人;1919-1930約為17 000人;1931-1936期間,約為4100()人;1937-1945期間,四川約有94000人。韓國移民移居中國東北,有過幾次高潮。1時間是19年的60年代以後,朝鮮頻繁發生前所未有的洪水、早災和蟲災,饑民為了生存而逃往中國東北。第二次是1910年日韓合並後,韓國移民“扶老攜幼助乞丐,遷居滿洲”的人數與日俱增,而每年數萬愛國人士中的多數逃往海外,每年數以千計的兒童”L2l,形成了歷史上罕見的民族人口遷徙趨勢;第三次是1935到1944。為了分割“大東亞* * *光榮圈”,把中國東北變成其擴大侵略的糧食基地和軍事大後方,日本采取強制移民政策,使大量朝鮮人以團體、集會、分散的形式移居中國東北。據不完全統計,從1937-1944年,有30856戶、147744名韓國人被日本強行移民到東北[3]。10年間,東北地區的朝鮮族移民增長速度最快。總的來說,朝鮮人向東北的流動和遷移從未停止,並且壹直在迅速增長。
朝鮮移民向中國東北遷移的過程有所不同,大致遷移路線如下:壹是跨過鴨綠江遷移;二是通過圖們江轉移人口;三是把沿海各州和西勃利屯地區的人移過烏蘇裏江或黑龍江。朝鮮族在中國的遷移過程也是壹個自然分布過程,逐漸形成了以延邊為中心沿鴨綠江、圖們江、綏芬河流域由南向北的三個移民群體聚居區,並逐漸向北部和西部延伸,再向東北遷移擴散。分布廣泛,幾乎遍布東北各地,以吉林省為最多,以叢林省延邊地區為最多。以1934為例:劍道省421950,綏東省83930,奉天92703,錦州省9291,吉林省36810,三江省1451。北興安省853人,西興安省III人,關東縣2481人[41o 1929],朝鮮東北移民597677人,其中延邊388976人(51)。中國東北的朝鮮移民主要居住在農村和小集鎮。據統計,1936年,冀北、齊齊哈爾、奉天等東北12大城市的朝鮮移民人口僅為33912,而當年朝鮮移民總人口為8759)。
朝鮮人擅長種植水田,所以他們的遷徙和分布多在河流沖積平原或河谷和河套平原。遼寧省朝鮮族移民主要分布在鴨綠江、F河和遼河流域。吉林省朝鮮族移民主要分布在圖們江、鴨綠江中上遊和牡丹江上遊。黑龍江省朝鮮族移民主要居住在綏芬河、牡丹江中遊、松花江、嫩沙_等流域。作為移民,韓國移民大多居住在交通便利的鐵路沿線。1929年,東北地區朝鮮移民總人口為519276,南滿鐵路[710]沿線有39個531人,形成了“大雜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從1910-1926朝鮮族移民的情況來看,總人口為296940人,126974居住在延邊,11324居住在通化、三水、寬甸。
從居住在東北的朝鮮移民的來源來看,近代以來,中國東北的朝鮮移民最初來自貧窮的朝鮮平安南北道和景賢南北道。由於後來實行“老民殖民鮮,鮮民殖民滿”的政策,朝鮮的失地農民越來越多,於是越來越多的南北韓農民移居中國東北。總的來說,在地理位置上靠近朝鮮半島的鴨綠江和圖們江以北地區,朝鮮北部移民多,韓國南部移民少。在距離朝鮮半島更遠的中國東北地區中北部,來自韓國的移民較多,來自朝鮮的移民較少。
就職業結構而言,舊朝鮮合並前,朝鮮移民因生計不佳而移居中國,多為農民。但“老韓合並”後,政治因素成為了很重要的遷人原因。因此,這壹時期的移民不僅限於農民,還包括工人、知識分子、軍人等各行各業的人,但主體仍是農民。比如1937朝鮮移民在中國東北的職業狀況如下:農牧業527435,商業40554,工業30028,礦業5327,水產養殖業5430,交通運輸業5097,政府雇員7586,軍事機關209,陸海軍132,教育365438。文藝593人,宗教15611,其他職業12 181,家務62825,無業兒童和老人55013[9]。
從階級結構的變化來看,東北朝鮮族移民多為勞動人民,多為貧苦農民和工人。以延邊地區朝鮮農民階級結構的變化為例,1927年地主、自耕農、自耕農和佃農的比例分別為8%、36%、32%和24%,1934年分別為0.5%、25%、25.5%和49%[l00]由於這壹移民群體壹直處於弱勢階層,生活水平低下,古代民間自發的社會互助組織“齊”在* * *通過“氣”的相互幫助,共同勞動謀生。最初朝鮮移民向東北遷移,雖然打破了原有的“定居於地”的觀念,但削弱了移民原有的宗族集團力量。大家要齊心協力,開荒拓地,壹般要組織“渡荒地”、“都烈”、“皮納西”等互助“事跡”。20世紀20年代以後,隨著朝鮮農民租佃的增加趨勢,“地契”發生了結構性變化,從單壹到多元,從簡單到復雜。在保留“牛承包”、“農業財產承包”等原有組織形式的基礎上。在業力的形式下,建立了“木匠契”和“石匠契”。以血緣組織了“門契”;地緣關系形成的“穴契”。為了便於管理,建立了婚姻契約、喪葬契約、獎學金契約、夜學契約,用於育人促學、婚喪嫁娶、扶貧濟困。隨著商品貨幣的滲透,“契約”的管理方式和運作方式也相應發生了變化。原來的“契約”有自由的相互勞動,已經被貨幣補償所取代。對於耕牛和非耕牛的區別,多勞少得,往往用現金來補償和抵消。此外,各種形式的互助需要成員繳納“租賃費”,並將“租賃”的“存款”以壹定利率借給組織成員用於公益事業。這有利於資金的流動,緩解生產生活資金的短缺。隨著商品經濟的進壹步發展,“齊”在移民之間建立了政治、經濟、文化的聯系,形成了相對穩定的社會秩序,壯大了朝鮮移民的社會群體。。
二、朝鮮移民在中國東北的經濟文化生活
韓國移民在移民初期,還保留著壹些傳統習俗,如主食以大米和辣白菜為主,衣著以白色或淺色為主,多吃棉麻料,狗肉、涼面、糕點和鹹菜等。,他們的房子基本上保持了傳統的單間、雙人間和三間房的形式,他們喜歡蕩秋千和摔跤等民間體育活動。20世紀初,來自中國東北的朝鮮族移民生活在轉型期中國的社會環境中,朝鮮族的社會生活也發生了變化。比如19年底之前,韓國男人壹般都住在戴笠。20世紀後,開始穿西裝,西方氈帽,學生帽,鴨舌帽。20世紀以前,韓國男女主要穿涼鞋、麻鞋和木屐,20世紀30年代開始穿膠鞋和皮鞋。衣服也從單壹的白色材質變成了多種顏色。發型上,男青年開始留發,女青年開始燙發。總的來說,家庭結構已經從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逐漸轉變為以壹對夫婦為主的核心家庭。韓國移民移民初期,他們的風俗習慣仍然留下了濃厚的封建禮教和迷信的痕跡。比如大家庭制度,宗法制度,妾制,男尊女卑。到20世紀初,朝鮮人民開展了文化啟蒙運動,反對父母的絕對權威,反對早婚、包辦婚姻,廢除納妾,提倡男女平等,逐步廢除了丈夫隨意拋棄妻子、禁止婦女再婚、男女不共座、婦女不隨意外出等陋習。總之,朝鮮人民通過改造舊的和吸收新的,逐漸發展和形成了自己的民俗文化和生活習慣。這些也豐富了東北民俗文化,是東北地域文化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
朝鮮人民有著尊師重教、發展民族文化教育的優良傳統。早在19的八九十年代,居住在延邊和東東路的朝鮮族就開始興辦壹些私塾和學校。延邊的龍井成為海外朝鮮族移民的文化教育中心,包括中國東北的朝鮮族,甚至俄羅斯的西伯利亞。1韓國新學校——瑞訊舒舒於1906年在龍井成立。它革除了封建教育的弊端,是新式教育的開端,也是抗日國民教育的搖籃。此後,中國東北各地建立了許多新的朝鮮族國民教育學校。到1916,東北三省共有私立中小學238所,在校生63000余人[[ii]]。在日本帝國主義統治中國東北的14年間,東北朝鮮族的教育因實行奴化教育而遭到極大的破壞。但他們堅持用現代新文化知識教育學生,反對封建倫理道德,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奴化教育,發展和繼承了朝鮮民族文化教育為[任]。抗戰勝利後,東北朝鮮族的教育有了很大發展。以延邊五縣為例,1946的學校數量已經發展到65所,在校生9.8萬余人。中等教育從抗日占領時期的5所增加到41所,在校生達到1.1.0000人。10多萬人在朝鮮族聚居的培、延邊、吉林、通化、牡丹江等地開辦了高級師範學校和高中班。在發展高中教育的基礎上,1949年4月在延吉成立延邊大學(朝鮮大學)。智邊大學是壹所新型的烏克蘭大學,涵蓋文、理、醫、農等多個學科。它的建立是韓國教育發展史上的壹座豐碑,初步形成了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國民教育網絡[12];
近代朝鮮移民流向中國東北,與中國東北的開發建設基本同步。他們冒著生命危險潛水開墾荒地。然而,朝鮮民族的祖先們冒著艱辛,為這片黑土地的開發建設做出了不朽的貢獻。據琿春農墾總局調查,1881年朝鮮族聚居的邊境地區耕地面積已達27815[13];1907年延邊和玉龍所轄的漢族和滿族人口只有264人,而朝鮮族達到5990人,其耕地面積為25501 [147]。朝鮮魚民不僅披荊斬棘,開辟新的疆域,建設新家園,而且積極嘗試種植水稻,是東北水稻種植的開山鼻祖。而r東北其他民族兄弟傳授和推廣水田耕作技術,很少使稻區遍布東北。就像當時很多人說的:“(東北朝鮮農民)早耕了60%以上,水占了30%以上。就水田而言,民國十年東北三省的耕種面積約為40萬畝,水稻收成達130石。其中,韓國人的勤勞交流約占80%。其對三省的巨大貢獻可想而知',[15]。據統計,到20世紀20年代,吉林延邊1009水田,通化85%水田,黑龍江100%水田,X省開原90%水田,滎經、沈陽85%水田,撫順80%水田,丹東70%水田。《早報》1845年,朝鮮平安北道初山郡的80多名農民進入練江,在渾江流域的下樓河和寬甸郡太平哨種植水稻,這是近代中國東北地區水田開發的最早記錄。187年,朝鮮移民在遼寧省桓仁縣下甸子嘗試種植2種水稻,獲得成功。1883年,通化小灣溝的金華遊等韓魚移民,也在六合三元鋪種稻成功。很快三元鋪地區成為著名的朝鮮移民聚居地和產米區。隨著朝鮮移民向北部和西部的不斷發展,水稻種植實驗區逐漸向北部和西部發展。黑龍江省水田開發較晚,20世紀20年代中期至20世紀末,面積7萬畝(L17J)。在開發水田的過程中,朝鮮很多人修建了壹批水利工程,促進了東北水利灌溉技術的發展。其中,程瀟總幹渠、四合總幹渠、啟智總幹渠、正義總幹渠、水曲柳總幹渠、黑龍江木蘭縣尖山子灌區等多處水利工程仍在使用。朝鮮移民在東北地區積極引進和種植水稻新品種,主要有紅光頭、紅毛子、萬年、大元、天臺、慶生、北海、劄幌赤治、小田四郎等。朝鮮移民不僅把朝鮮式的水稻種植技術帶到了東北,而且根據東北的氣候和土質,因地制宜地改良了原有的水稻種植技術,創造了適應東北自然條件的寒地水稻種植技術。這樣,水稻產量大大提高了。1921年滿洲裏水田面積30 323,水稻產量939 920噸[1g]。到1930,滿洲裏水田面積為98 140,水稻產量為1540 350噸[19]。朝鮮移民來到東北開發水田,種植水稻。東北人才看到並吃到了“西溪鮮膏”(當時人們對大米的稱呼),豐富了人民的飲食結構。最重要的是改寫了近代東北沒有水稻種植和栽培的歷史,改變了以旱地為主的單壹種植結構,使農業種植多樣化,糧食產量大大提高,促進了東北商品糧基地的建設。
受“重農抑商”傳統觀念的影響,朝鮮移民來到中國東北,受到當地與外國資本主義商品經濟關系的沖擊,經歷了工商業從無到有的發展過程。以丹東為例,1927有10多個韓國產業,1939有10多個韓國產業。在商業方面,從1927年開始,丹東有9家韓國貿易公司、18家商店、5家旅館、8家餐館和1家理發店,在1939年建立了近100家企業。這壹時期,由於許多朝鮮城市的工人和商人}1f1遷入,東北地區形成了壹些以朝鮮族為主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小城鎮。這些小城鎮的商品交換越來越頻繁,國民經濟日益發展。延邊有龍井、南陽坪、二道溝、百草溝等農產品和手工藝品交流集散地,在琿春、寬甸、新賓、臨江、吉安等縣形成了朝鮮街。為以後東北少數民族特色城市的發展和民族區域自治地方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此時東北朝鮮族移民聚居地區的貿易主要是與俄羅斯和日本,貿易額也在不斷增加。以延邊為例,1925的出口總額不到400萬元,1927的出口總額為9287052元[2110]。這壹時期韓國移民的經濟發展雖然帶有濃厚的殖民色彩,但客觀上加強了地區間的聯系,促進了東北薩斯喀徹溫省的經濟發展。
三,東北新移民的社會經濟文化特征
近代東北朝鮮族移民在長期的社會生產和社會活動中,由於特定的歷史環境和其他民族、國家的影響,繼承和發展了自己的文化傳統,形成了自己的經濟文化特色。
1.朝鮮族移民人口大多集中在大小河流流域和平原地區。這主要是因為移民來自農民,從事農業,擅長種水稻。同時,他們大多居住在鐵路沿線及周邊,便於遷移和流動。居住相對集中,有很強的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
2.中國東北的朝鮮移民具有強烈的民族自強意識。少數朝鮮移民是17世紀中葉至19世紀60年代李王朝統治下破產的農民和災民,即難民。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在65438年至90年代被迫流亡在中國的被征服民族中。1876年日本帝國主義逼迫李朝簽訂《江華島條約》後,特別是1910年韓國被日本吞並後,大量移民作為近代東北的拓荒者,在不屈不撓的抗日鬥爭中表現出了朝鮮民族的堅忍不拔。
3.具有雙重愛國情懷,自覺肩負起雙重使命。近代以來,朝鮮移民與中國人民壹起承擔了反帝反封建的鬥爭。這些鬥爭之壹是作為朝鮮民族爭取朝鮮的民族獨立;首先,作為生活在中國的少數民族,他們為保衛中國的領土而戰。簡而言之,朝鮮人民肩負著爭取朝鮮獨立和中國解放的第二任期。朝鮮人民在中國反帝反封建的鬥爭中,逐漸把自己的命運與中國革命的前途緊密地聯系在壹起,在與共產黨的鬥爭中,與漢族等其他民族建立並加強了血肉聯系。朝鮮人民在歷次革命運動中都表現出極大的革命熱情。他們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為中華民族的解放和新中國的建立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4.朝鮮移民流入中國東北,與東北發展基本同步。清末以來,東北地區的開禁為朝鮮移民和入關移民的流動提供了有利的客觀條件。由於東北移民社會特殊的人文環境和歷史條件,為朝鮮移民的生活和定居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朝鮮的牛和蘋果梨的種植遠近聞名,尤其是他們在東北水稻農業開發方面的開創性工作,為東北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南近代東北朝鮮族移民史是壹部充滿血淚的歷史,它與近代特定的歷史政治環境密切相關。朝鮮人自遷居朝鮮半島以來,在不同歷史時期受到日本殖民主義者和中國封建統治者的民族壓迫和封建剝削,處於“無民族”、“無國籍”的悲慘境地。這就註定了他們的經濟水平和社會地位基本處於中下階層。同時,這也鍛造了他們百折不撓、不屈不撓的意誌品質。
6.東北是壹個移民社會,包容性強,對外來事物接受能力強,容易與外來文化交流融合。因此,近代朝鮮移民到中國東北被迅速容納,朝鮮移民也活躍在中國東北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經濟文化舞臺上,形成了壹些具有民族特色的經濟文化區域。朝鮮族人民在開發東北邊疆的歷史進程中,與其他民族人民建立了密切的政治、經濟、文化聯系,相互吸收包容,融合同化,生產方式、生活習慣發生了壹些變化。
朝鮮移民遷居東北後,大部分逐漸形成了中國的朝鮮民族,得到中國政府的承認,具有中國公民身份,中華民族得到進壹步的豐富和發展。同時,朝鮮移民聚居的地區大多位於中俄朝邊境,如延邊、長白、丹東、牡丹江等地。這些地區的朝鮮移民人口占東北朝鮮族人口的壹半以上。這種特殊的人際關系有利於區域經貿合作與發展。人口的遷移和流動以及朝鮮、日本、中國東北和俄羅斯遠東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和政治聯系,使東北亞人民的聯系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緊密、更加頻繁、更加廣泛,從而為東北亞的友好發展開辟了更加廣闊的前景。
考試文獻:
【1】金元石。中國朝鮮族移民史研究[1]。延邊大學學報,1996,(3)。
[2]姜瑜。生活在滿洲的華僑狀況報告。滿洲省委的張健[Z]。第12卷第2期,1929。
[3]車哲久。韓國語在中國的形成與變化[J]。延邊大學學報,1996,(3)。
[4]日本外務省。滿洲朝鮮人概述[M]。
[5]明。朝鮮外僑與東北三省的關系[J]。中東半月刊,第2卷(8),1931。
[6]滿洲國民政部內務局。滿洲年鑒C .). 1936。
[7]趙景元。東北三省的朝鮮族問題[J].時事月報,1930(6)。
[8](朝鮮)玄桂煥。韓國移民史(壹)[M]。三和印刷有限公司,1976.116-168。
[9]滿洲國內務警察署:滿洲年鑒[米。1938.
[10](日本)牛丸潤良。最近的島嶼事件M】。韓國和韓國社會,1927.308。
[11]延邊大學民族研究所編輯。朝鮮研究系列(3) [C]。延吉:延邊人民出版社,1991.10。
[12]韓語簡史。韓國語簡史[M]。延吉:延邊人民楚昌社,1968+0。
[13]吉林通誌[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杜,1986。
[14]長白系列,光緒丁偉延吉邊務報告Z]。長春:吉林文史楚昌學會,1986。
於蕾。朝鮮人遷居東北三省簡史[J]。中東雙周刊,2卷(5),1931。
[16]樸金海。鄭新哲。論中國朝鮮族的愛國情結1[1]。中堂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0,(4)。
[17]東北新建[1] .54438+0 (3)。
[18]朝鮮總督府。滿洲和西伯利亞的朝鮮事務[M]. 1923.146-147。
森田仁。滿族朝鮮族教育中的問題[M]。大連中日文化協會1929。
[20]丹東朝鮮通誌[M]。沈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1.100-102。
【21】沈如秋。延邊調查記錄[M]。延邊歷史研究(下)[C].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