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音鼓
鼓,又稱“大鼓”,是最大的皮膜打擊樂器,是鑼鼓樂隊中的主要樂器。鼓是用牛皮做的,兩面是壹個木制的圓筒,圓筒周圍有四個等距離的金屬環。木架上掛金屬環,使鼓懸空,便於演奏。
打大鼓是用兩根粗木杵(稱為鼓杵),演奏方法分為點、雙擊、彈、打、打、悶。鼓的音色是可以改變的。鼓的中心音低,從中心彈向邊緣,聲音逐漸變高而堅定,擊鼓邊緣的聲音清脆而清晰。
鼓主要用於鑼鼓隊或民族樂隊,起到渲染氣氛、激發情緒的作用。
傳統戲曲中使用的桶形鼓
塘沽又稱“小塘沽”或“銅鼓”,其形制和制作與大鼓相同,只是體積較小。
塘沽的演奏用兩根細木杵,演奏方法與大鼓基本相同。塘沽的音色堅實而富有彈性,適用於地方戲、民樂合奏、鑼鼓隊和民間舞蹈的伴奏。
腰鼓
腰鼓是壹種中間粗兩頭細的圓柱形打擊樂器。鼓身兩端用牛皮或騾馬皮包裹,鼓身壹側裝有兩個金屬環,用來系紅綾將鼓掛在門環體上(鼓位於腰側)。敲門者每只手拿壹根棍子玩。演奏時,他可以敲打鼓面和鼓身,也可以兩棍互相敲打,往往邊彈邊走,還配合各種動作。
木魚
木魚因長得像魚頭而得名。木魚多由桑木、臭椿或紫檀木雕刻而成。大小不壹,間距不同,小間距,大間距低。大小木魚經常成對使用。木魚發音短促悅耳,常用於活潑跳躍的歌曲(音樂)中,逼真地模仿馬蹄聲。
羅達
鑼是鑼類樂器中的大樂器。銅制,圓形,直徑約90厘米。大鑼的種類很多,如雙燈鑼、燈鑼、虎音鑼、掛鑼、大屏幕鑼、臨摹鑼等。,還有比較常用的雙光鑼。
打大鑼有三種方式:打、靠邊、悶。
鑼不僅常用於民族器樂合奏,也常用於西方交響樂團。在樂隊中,大鑼主要起到增強節奏、烘托氣氛的作用。
小鑼
蕭公又叫“無聊公”或“肖靜公”。銅制,圓形,直徑約22厘米。鑼面是斜的,中央有壹個小平面,叫“心”。
小鑼清脆、典雅、幽默,常用於京劇伴奏中輕松活潑的場景。
敲鐘鑼
雲鑼是壹種固定音高的鑼類樂器,可以演奏曲調。傳統雲鑼壹般由10個小鑼組成。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韻宮不斷改革,有29、36、38音,等等。改革後,鑼的大小和粗細都不壹樣了。音域可達3個八度,演奏方法與揚琴相似,包括點擊、雙擊、滾動、輕敲、重擊,甚至可以演奏雙音、琶音甚至四音和弦(雙手同時持兩根木棒)。
改革後的雲宮音色清澈、明亮、優美、純凈,不僅可以伴奏、合奏,還可以獨奏。比如《水庫勝利之歌》就是雲公著名的獨唱。
圓盤式張力裝置
鈸又稱“鈸”,用銅制成,圓形,中間有半球形凸起(稱為“碗”)。碗的頂部有壹個小孔,用來系絲或布,兩邊的鈸是壹對。
鈸的種類很多,主要有:大鈸、水鈸、小鈸、京鈸。鈸又稱“大鈸”,表面大而薄,音色響亮而悠長。水鈸又稱“輕鈸”,比大鈸更小更細,音色更輕。小鈸又稱“中鈸”,鈸厚,聲音大,音色強;北京鈸表面厚實,音色清脆明亮。
鈸可以用平叩、鏜叩、邊叩、磨叩、十字叩、杵叩等方式演奏。鈸常用於京劇等地方戲,也用於歌舞、器樂合奏、民族管弦樂和鑼鼓隊,是重要的節奏樂器。
壹對握在手中的鐘壹起敲響了
鈴也叫“鈴”,古時候叫“數”,兩個是壹對。鐘由黃銅制成,音色清脆悅耳,似銀鈴。演奏時,用穿過小孔的繩子,壹手拿壹根,互相觸碰發音。
編鐘常用於民族和民間器樂合奏以及歌舞劇的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