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當指出,全球化既侵蝕也刺激了民俗。全球化造成了很多災難,工業噪音、農業流失、環境汙染、技術霸權、人文弱勢、文化權威下降、貧富差距擴大、非典等等。它給人類帶來的精神創傷大於經濟利益。此時民俗學興起,要求建立人與環境的和諧關系,呼喚回歸,欣賞自然,尋找自我,保護世界遺產資源,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社會。這是人類集體意識的體現。此時,民俗已經成為壹種現代武器,它價格低廉,可以用來改變心情,陳述思想,維護人文,控制節奏,縮小差距,有助於建立壹個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因此得到了很好的利用。
現在大家都忙得喘不過氣來,而民俗卻讓人放慢腳步,去欣賞生活,給人壹種更加從容和人性化的感覺。2008年2月8日,我和家人去了壹家近幾年開的餐廳(見附照片)。這是壹個很有特色的地方(這樣的室內場所在當地很少見)。集餐飲、休閑、園林觀光、花草樹木、小橋流水、吃喝玩樂、兒童遊樂場於壹體。享受大廳裝飾有傳統和年度風味。當妳坐下來,無論是吃飯還是品茶,妳都會覺得仿佛置身於壹個鳥語花香的花園。匆匆的腳步停在這壹刻,對於現代人來說,是非常珍貴的。因為這個原因,這裏很熱。我在大廳坐了不到半個小時,看到來的人絡繹不絕,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在此期間,我實際上看到了三個大型外國旅遊團來這裏觀光和用餐。以前過年的時候餐館都關門在家吃飯,現在可以說有了變化。過年的時候,人們不僅僅是在家吃年夜飯,而是外出觀光休閑聚會,對聚會場所的要求也越來越個性化。民俗不是減弱了,而是更加明顯了。在全球化下,民俗有時也變成了壹種心境,讓不斷奔波於世界各地的人們變得內心平和,讓趣味文化變得生態文化。
民俗既有全球化的阻力,也有國內的需求。阻力來自兩個方面:壹是強調民族權利。在傳統社會中,民俗是最廣泛的內在文化傳統。全球化之初,那些發展中國家因為經濟落後,成為文化上的弱勢群體,民俗成為弱勢文化,這是他們最不能接受的地方。因此,發展中國家尋求自我發展和自我保護,積極弘揚民俗,爭取平等權利;二是反思文化傳統。在中國這個有著悠久傳統文化歷史的大國,面對風起雲湧的多元文化競爭與交流,人們需要從傳統文化的角度重新認識民俗的價值。長期以來,民俗被誤解,認為是迷信、落後、貧窮的產物。其實這是不正確的。當我們贊美龍燈、舞獅、筷子、徽劇的時候,不就是在贊美自己的民俗嗎?當然,當這個國家的各民族都在呼籲保護自己的民俗時,我們考慮哪些中國民俗可以被收錄到中國文化傳統的代表作中,以此獻給人類優秀文化的寶庫,讓世界欣賞,也是必然的選擇。最近聽說韓國把端午節成功申遺為“龍舟節”,現在又準備把中國稱為“書法”,把起源於中國的日本“蜀道”稱為韓國的“書法藝術”。據說有證據表明王羲之的《蘭亭序》是寫在朝鮮紙上的。不管媒體對這件事的討論有多熱烈,這件事有多少可取之處,其他國家對民俗文化的重視還是值得借鑒的。也從壹個側面印證了我們在這裏討論的話題的現實性和緊迫性。另外,去過歐洲的人都知道,歐洲發達國家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後工業拆遷、農業破壞、環境汙染、鄉土氣息喪失的諸多教訓,走過中國現在走的路,所以特別註重保護。他們現在最反對的是求同存異的全球化,這對中國人現在的選擇是壹個啟發。在全球交流中,不同文化更需要的是壹種積極的欣賞和學習。
但是,總有壹種回歸生活的感覺。人出生在父母的家庭和某個地方,那是人的生命起源的地方。民俗的生命力、張力、解釋力、再生力都發生在這裏。後來的人不管怎麽出去,和同事、朋友、單位、民族、國家建立身份關系,總要接觸這個地方,這樣才能保持人生的原點感和歸宿感,知道自己從哪裏來,要到哪裏去,才不會失去精神上的平衡點。這個地方最煽情的表達就是“家”。全球化給了“家”很多定義,但最有力的定義是給人生活的場所的定義。當壹個社會是封閉的,這個定義就是牢籠、規範、束縛。當壹個社會是開放的,這個定義就是認同、委托和歸屬。在全球化中,需要民俗這種定義的場合更多,人群更廣,避難色彩更濃,民俗在這裏得到進壹步發展。當今世界,壹個民族、壹個國家、壹個社區,對全球化、民俗都是不敏感的。中國是壹個多民族統壹的國家,全球化和民俗化同時發生。中國人應該學會理解、包容和接受外部世界,同時在國內仍然保持自己的民族主體性和文化特征。
董小平提出了壹些值得思考的問題:如何從五光十色的現代事物中識別民俗?如何收起人們對全球時尚的稀罕,發現中國民俗的獨特?如何提煉出最精彩、最活躍、最感人的民俗,找到其內在的生活元素,加以比較、反思和發揚,同時加以保護、利用和弘揚,從而提高追求者的理性,讓中國人在現代文化中展示個性,增加對外交流的能力?如何讓民俗成為新時代強烈關註和當今世界多元化格局中中國文化的代表,從而激勵中國人民,促進中國生態自然資源的保護?這些都是當今時代需要討論的問題。
民俗本來就是多樣的,但是找不到精品,就沒法競爭;如果不轉化為資源,就無法開發、保護和利用。以前的民俗學強調的是民俗的內在享受和自知功能。董小平在作品和文章中主張,全球化背景下的民間文學藝術保護應采取內部和外部的雙重視角,從內部和外部、自我和世界、歷史和現在、活躍和瀕危兩個基本視角進行雙重比較。也就是說,不僅要把自己的民俗當作國寶,還要把別人的民俗當作珍寶。在人類國寶的共同遺產中,我們應該認識到中國民俗不可替代的地位,並在此基礎上,選擇有代表性的作品參加世界級的展覽和交流,讓中國民俗更多地為世界所了解、欣賞和尊重。雖然這個要求很高,但是聯合國關於保護文化多樣性的文件已經公布20多年了,中國政府和民間也開始了各種行動。
與以往的民俗學不同,董小平還強調了現代社會的公共教育。它想向全社會說明,優秀的民俗對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具有重要價值,也想讓全民知道,只有珍惜民俗,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才能欣賞世界的多元文化。在全球社會的大變革中,增加民間知識,提高民間意識,捍衛民間權利尤為必要。這是壹種文化武器,可以保存祖先留下的自然遺產、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弘揚中國節約型文化的優良傳統,維護國家文化安全和文化主權,輔助中國現代化建設,造福未來社會。
在這樣的背景下,具有前瞻性,民間文學藝術及相關方面具有促進國家安定團結、喚起人們對本土文化的自尊和自豪感、全面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融入世界多元文化記錄、傳播和享受的潮流、增進人類交流與理解、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巨大潛力。引起
[此帖子最後由李璇編輯於2009年4月9日09: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