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橋是最早的橋梁形式,中國秦漢以前的橋幾乎都是木橋。如最早的木橋、木柱梁橋。商周左右出現了舟橋,戰國左右出現了排柱式木梁橋和舷外木梁橋。但由於木材本身的特性,如松散、易腐,以及受材料強度和長度的支配,不僅難以在河面寬闊的河流上建橋,也難以建造堅固耐用的橋梁。所以到了南北朝時期,取而代之的是木石混合的橋梁。
石橋和磚橋。壹般來說,橋面結構也是用石頭或磚做的橋,但純磚做的橋不多見,壹般是用磚、木或磚石做的,石橋更為常見。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石墩木梁跨橋,西漢進壹步發展為石柱式石梁橋,東漢出現了單跨石拱橋。在隋朝,世界上第壹座開肩單孔弧形石拱橋誕生了,而在唐朝,李昭德創造了壹座多孔的石梁橋。宋代見證了大型石橋的蓬勃發展,創造了橫跨江海交匯處數英裏的石梁橋,如泉州的洛陽橋和平安橋,以及大型石拱橋,如北京的盧溝橋和蘇州的寶帶橋。
竹橋和藤橋。主要分布在南方,尤其是西南部。壹般只在江面較窄的河流上使用,或者作為臨時渡。早期主要是索橋。南北朝時,竹斜拉橋被稱為“蕓香橋”。後來出現了竹索橋、竹浮橋、竹板橋。在古代,鐵橋包括鐵索橋和鐵柱橋兩種。前者屬於索橋範疇,較為常見,出現於唐代。後者是梁式橋的壹種,實際上是木鐵混合橋,比較少見,江西就看到壹個例子。
鹽橋和冰橋。主要存在於特殊的自然環境中。前者主要見於青海鹽湖地區,後者主要見於北方寒冷地區。
根據橋梁的結構和外觀,有四種基本類型:梁橋、浮橋、索橋和拱橋。
梁橋又稱平橋和跨梁橋,它是由橋墩在水平距離上支撐,然後架設橫梁,平鋪橋面的橋梁。這是應用最廣泛的橋梁,它比歷史上其他橋梁出現的都早。它有木頭、石頭或木頭和石頭的混合物的形式。在先秦時期,所有的梁式橋都采用木柱作為橋墩,但這種木柱梁結構很早就顯示出其弱點,不能適應形勢的發展。所以取而代之的是石柱木梁橋,如秦漢時期修建的多跨長橋:魏橋、巴橋等。大約到了漢代,發明了樁基技術,於是出現了石墩,這表明由木頭和石頭組成的橋梁可以跨越更寬的河流,承受洶湧海浪的沖擊。但由於石墩上的木梁不耐風雨侵蝕,所以在橋上修建了橋屋,以保護橋身。這種橋型(廊橋)多見於南方,但最早見於黃河流域。中小型石梁或石板橋,結構方便,材料耐用,維修省力,是最受百姓歡迎的橋型。特別是南宋以後,在福建泉州非常流行,並創造了許多石梁橋。如果梁式橋中間沒有橋墩,則稱為單跨梁式橋;如果水中有橋墩,使橋體形成兩個洞,則稱為雙跨梁橋;如果有兩個以上的橋墩,則稱為多跨梁橋。
浮橋又叫浮橋、浮船、浮桁,因其易於架設,常被用於軍事,故又叫“戰橋”——壹座將數百艘木船(也有木筏或竹筏在水面上連橫)用鐵鏈並置在水面上,船上鋪木板供人通行的橋。如果嚴格意義上的橋以跨越空中、有柱式橋墩為標誌,那就不是完全意義上的橋。浮橋主要建在河面太寬,河面太深或者有波動的地方,壹般的木柱、木橋是達不到的。浮橋兩側設置木樁、鐵牛、鐵山、石磚、石獅,系索。隋大業元年在洛水上修建的天津橋,是第壹座用鐵鏈連接船只的浮橋。目前我國南方地區,如江西、浙江、廣西等地,仍普遍使用舟橋。
浮橋的優點:壹是施工快。清朝鹹豐二年(公元1852年),太平軍圍攻武昌,僅壹夜之間就修建了兩座橫跨長江的浮橋。第二,成本低。明代鄒首義在《秀峰林》中對石橋和浮橋做了壹個比較:“如果用石梁橋,要壹千塊錢,如果用浮橋,要五百金,看妳的需要。”第三,可以隨意開合,拆裝非常方便。缺點是載重量小,隨波起伏,抗洪能力弱,經常需要及時拆除並有人看管,管理復雜,船只、橋面、系泊纜的維修更換頻繁,維護費用昂貴。因此,許多浮橋的最終歸宿是發展成木梁橋、石梁橋或石拱橋。
索橋又稱吊橋、索橋、吊橋等。,是以竹纜或藤纜、鐵索為骨幹懸掛的橋梁。它們大多建在陡峭的河岸和危險的山谷中,水流太快,不能用作碼頭,主要在中國西南部。它的做法是在河的兩岸建造房屋,分別設置系繩的柱子和絞繩的旋轉柱,然後將幾根粗繩平鋪系牢,再在繩子上橫放木板,有的甚至在兩邊加壹兩根繩子作為扶手。最早見於秦漢時期。例如,秦在四川宜州(今成都)西南修建了壹座竹索橋,也叫伊犁橋。現存的比較著名的有明清時期修建的瀘定鐵索橋和冠縣竹索橋。過索橋感覺很驚險,就像古人形容索橋:“人懸在空中,若不在瞬間退出,便會墜入無底的山谷。”唐代智蒙和尚說:“看不到底,影在鬥。”其實真正跨過去還是安全的,就像《徐霞客遊記》對貴州盤江大橋的評價:“看壹眼,就站住了。”
拱橋它在中國橋梁史上出現較晚,但拱橋結構壹經采用,便迅速發展,成為古代橋梁中最具生命力的橋型。即使在今天,它仍有進壹步發展的廣闊前景。拱橋分為石拱橋、磚拱橋和木拱橋,其中磚拱橋較為少見,僅偶爾用於寺廟或園林中。石拱橋是常用的,分為單拱、雙拱和多拱。拱門的數量取決於河的寬度。壹般中間的拱門特別高,兩邊的拱門略小。根據拱門的形狀,有五邊形、半圓形、尖拱形和平拱形。橋面壹般用石板鋪砌,橋側用石欄桿。拱橋的形象最早見於東漢時期的畫像磚上,它是由帶有伸臂的木、石梁橋的形制產生的,並受到墓拱和水管形制的影響。文獻記載見於南北朝時期的朱。現存最早的實物,最具代表性的是隋代李春設計建造的趙州橋。明代以後,尤其是清代,石拱橋都發整券,即“桶券”。
此外,其他特殊造型還有飛亭棧道、通道橋、纖維橋,以及曲橋、魚塘飛梁、風水橋等。
“飛亭”,又名亭路、大院路,就是立交橋。古代宮殿和亭臺樓閣之間的交叉通道。《三輔黃圖》:“是在宮中(指漢末中央宮)穿城而立飛亭與張健宮相連,上下築道。”秦漢時期,皇宮各大殿之間由亭道相連,因有上下之路,故稱復道。秦始皇修建了壹條從阿房宮到驪山的亭路,在人行橋上,在車輛橋下,這是中國最早的立交橋。“棧道”,又名棧亭、橋亭、單臂木梁橋。在山區陡峭的地方,用木架鋪成的道路。
“運河橋”不僅是引水渠道,也是行人的橋梁。也就是在橋上修壹條運河引水。如山西洪洞縣的匯源橋,建於晉代。所以今天山西民間還有“水橋,橋上有水”的俚語。“光纖通道橋”是壹座平行於河流的長帶狀橋梁,為方便光纖拉絲而建。多見於浙江運河地區。有的長達壹兩公裏,甚至五六公裏。比如紹興阮舍有壹座“百孔官塘”光纖橋,建於清朝同治年間。大橋長380多米,跨度165,438+05。橋面由三塊石頭組成,底部與水面持平。
“彎橋”是園林中特有的橋型,所以又叫園橋。橋、徑、廊都是遊人欣賞園中風景的通道。“風景比曲線更美”,所以園林中的橋梁常被做成曲線拐角,如九曲橋,形成壹條來回擺動、東張西望的折線,以此來延伸景觀,擴大景觀畫面。彎橋壹般由石板和欄桿組成。石板略高於水面,欄桿較低,使它們看起來與水面密不可分,空間看起來彼此分離,特別有無窮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