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歷史考證法,也叫歷史考證法。民俗學不僅是對當下的研究,也是對歷史的研究。對任何壹種民俗的民俗學研究,都離不開對其歷史過程的考察。所謂歷史研究方法,就是追溯民俗的縱向歷史關系。歷史研究方法長期以來被許多學者所采用。在民族學研究中,學者們經常采用歷史文化殘留分析的方法。所謂歷史文化遺存,是指現代民族中仍以某種變形形式保存下來的許多文化現象。通過對這些現象的分析和研究,我們可以還原歷史的本來面貌。19世紀的許多學派,如神話學派、儀式學派、進化人類學學派等,都是用比較語言學、比較宗教學、人類學的觀點和方法來解釋民俗的,他們大都把民俗作為文化“遺產”來對待。19世紀後期形成了芬蘭歷史地理學派及其方法,隨後民俗學(主要是民間文學)有了自己的壹套方法。民間文學是民俗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民間文學的歷史研究方法也適用於整個民俗學研究。任何壹種民俗的產生、發展和演變,都是在壹定的歷史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許多民俗不僅現在在民間流傳,而且在歷史文獻中也有記載。借助於古籍和文獻,我們可以追溯壹種民俗的原始形態、未來發展和今天的傳承。
3.比較研究方法。這是各種科學,不管是人文科學還是自然科學,都可以采用的方法。但是,民間傳說似乎更需要它。
比較研究法作為壹種科學的研究方法,是在“五四”以後隨著我國民俗學研究的發展而從國外引進的,並首先應用於我國民間文學研究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果。比如神話、民間故事、民謠的研究。近年來,隨著民間文學和民俗學研究的深入,比較研究越來越受到研究者的關註。所謂民俗學的比較研究方法,是指民俗學研究中對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國家的民俗進行比較的方法,以找出各種民俗之間的縱向和橫向關系,探索某壹民族民俗產生、發展和演變的規律。從這個角度來看,比較研究方法可以分為兩種:歷史比較法和類型比較法。歷史比較法是將歷史上相關的民俗進行比較,找出壹個民俗的歷史聯系以及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變異和原因。它被廣泛用於研究壹個民族民俗的特征、分布和文化歷史。這種比較研究的方法往往局限在壹定的範圍內,比如壹個民族、壹個地區、壹個國家,有時也可能是壹個具體的民俗。類型比較法是對歷史上不相關的民俗進行整理和比較,探討它們之間的交流和影響。這種方法重在橫向比較,所以往往對許多民俗進行分類比較,以探究同類民俗的流傳和變化範圍。在民俗學的研究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壹種現象:孤立地看,某個民俗現象並不壹定有什麽特點,似乎與其他地區的民俗無關。但是,如果我們比較不同地區的同壹種民俗,不僅特征很快就會變得明顯,而且這幾種民俗之間的關系和影響也非常清楚。即使沒有聯系,我們也很容易找到這種民俗產生和流傳的原因。在民俗學和民間文學中,由此得出“中心起源論”和“心理認同論”。
除了歷史比較法和類型比較法,有時學者們還會運用深層區域比較法、對照比較法和交叉比較法。區域比較法是用來使其更深入的壹種方法。它把比較的範圍限定在某壹地區,從中比較該地區的特殊民俗,區分類型,然後與民俗學的壹般分類進行比較。所謂對照比較法,就是研究者首先要分析不同民俗的構成,然後了解這種民俗的整體內容和形成過程(歷史)。這樣,壹個民俗的結構和歷史關系就可以在研究中得到關照。交叉比較法是指在更大的範圍內,從世界各民族的民俗中,對某壹部分進行統計分析,從而解釋世界上某壹種民俗產生、演變、發展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