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版
甌繡,又稱畫簾,是浙江溫州的地方傳統藝術,產於甌江壹帶。它也是浙江“三雕壹繡”特色工藝品之壹,由中國傳統刺繡發展而來。它和湘繡、蘇繡、蜀繡壹起被稱為中國四大名繡。甌繡是中國著名的出口刺繡之壹,不僅為國家所珍視,而且被作為國禮贈送。它被稱為“刺繡外交”。甌繡種類繁多,除了各種圖畫、掛屏等裝飾外,還有臺布、服飾、枕套、被子等實用品。圖中有人物、山水、花卉、動物,1,000多人,各種顏色。
溫州位於甌江畔,故名,又稱“溫繡”。歐秀產品
制作者把竹子上的青皮刮下來,層層切片,煮熟後紡成竹簾,再用顏料或彩色線條在上面做出花鳥、山水、人物等作品。甌繡最大的特點就是針法多樣,做工精細。例如,在松鷹圖,壹只鷹使用十多種針腳,如扇形針腳,切割針腳和平針針腳,還使用許多不同質地,粗細和顏色的彩色線。構圖簡潔,紋理清晰,針法工整,針法多變,繡面鮮艷適眼,色彩清新和諧,動物羽毛輕松活潑,人物、蘭花等都能繡得精致傳神。其風格的特點是“主題突出,色彩鮮明,簡潔的組成和明確的刺繡。”具有很強的裝飾性和地方風格。它的制作方法是:將竹子的青皮刮下,壹層層切片,煮熟後旋轉,編織成竹簾,再用顏料和彩線在上面制作作品。有斷針、滾針、亂針等20多種針法。在古代,溫州女孩有刺繡的優良傳統,即“11個女孩梳頭,12個女孩教刺繡”。
竹子由絲綢編織而成,用彩色線條在上面繪制花鳥、山水或人物,故又稱“畫簾”。甌繡品針法多樣,做工精細,以繡人物為絕技,具有色彩鮮艷,繡面鮮艷生動,繡畫結合巧妙,針法對稱靈活,針法平齊,構圖簡練,主題突出等特點。
甌繡始於1000多年前的唐朝,興盛於明清。清鹹豐三年(1853),溫州出現了專業的刺繡店。其中大部分是刺繡官服,龍袍,壽平和寺廟刺繡,包括人物,花鳥,風景等。以後品種增加了,包括枕套,被子,材料。光緒年間,轉繡遠銷歐美和東南亞。1917年大量出口刺繡產品,最高峰時有500多名藝人。民國5年(1916),溫州成立刺繡局,在溫州市區傅僉街、五馬街、大龍橋等地設立刺繡社。早期工藝美術家蔡和金敬之的刺繡作品曾在巴拿馬、加拿大和美國展出。1922年,溫州刺繡藝術家林賢友改進了甌繡的制作,從此甌繡成為壹種可供欣賞的藝術品。建國後,在市區成立溫州刺繡社,廣納賢才,擴大生產,具有壹定規模。甌繡構圖精美,針法嚴謹,富有地方特色。從65438年到0957年,著名畫家蘇美碩先生開始為甌繡設計繡像。從65438年到0960年,溫州承擔了國家級的饋贈任務,專制精品,甌繡成為高級藝術品,在中國文革期間,甌繡開始日漸衰落。
甌繡始於唐宋。800多年前,溫州人就用刺繡來美化衣服,刺繡技藝達到了相當的水平。甌繡是浙南的傳統手工藝,可與湘繡、蘇繡、粵繡、蜀繡相媲美。它被稱為中國最著名的刺繡之壹。清鹹豐三年(1853),溫州出現了專業的刺繡店。刺繡工人人數壹度達到600至800人。據說甌繡起源於擅長刺繡的民間婦女之手。溫州姑娘在古代就有“十壹女梳頭,十二女教繡”的刺繡傳統,可見當時甌繡的流行和繁榮。甌繡是歷代溫州民間婦女的傳統副業。當時的刺繡品種有衣服、童帽圈、圍兜、錦腹、女式鞋幫、枕頭、皮包等。主題只有花、鳥、魚和昆蟲。作為曾經輝煌的傳統工藝,政府有義務對其進行扶持和引導,為其創造良好的環境。制約甌繡發展的是手工刺繡耗時長,工資利潤低。繡工每天要繡十幾個小時,壹個月也就五六百塊錢。而且,女性刺繡工人完全依賴於她們對傳統工藝的熱愛和作為家庭工藝的傳承。早在宋朝和元年,鞋帽和衣服上就流行刺繡,這就是甌繡。經過數百年的流傳,其色彩越來越絢麗,花色品種也越來越多,逐漸形成了技術上獨特的刺繡品種。甌繡的特點是題材明確,構圖簡練,針法多變,色彩艷麗,繡面光亮,針法均勻,氣韻生動。甌繡產品分為兩大類:鑒賞品和日用品,以鑒賞品為主。內容包括人物、動物、山川、山水等。,尤其是人。壹般選擇人們喜聞樂見的吉祥圖案作為主題,如“八仙過海”、“麻姑獻壽”等。體現俗中典雅的甌繡,因其人物形象生動,針法靈活,深受普通百姓喜愛,極具觀賞、裝飾和收藏價值。特別受臺灣省、香港和海外華人的歡迎。光緒年間,轉繡遠銷歐美和東南亞。民國5年(1916),溫州成立刺繡局,在溫州市區傅僉街、五馬街、大龍橋等地設立刺繡社。早期工藝美術家蔡和金敬之的刺繡作品曾在巴拿馬、加拿大和美國展出。20世紀60年代,甌繡遠銷海外50多個國家和地區,主要市場是海外華人聚集地、東南亞國家、臺灣省和香港。新中國成立以來,出現了許多引起巨大轟動的甌繡作品。1979年,溫州翻身繡品廠員工用100多種彩色絲線,20多種針法,繡成了壹幅高1米,寬4米的巨幅繡品。十二金鏈在香港舉行的中國絲綢服裝刺繡交易會上展出,引起了香港人的關註。在這幅長2米、寬1米的巨幅作品中,四季的花朵同時綻放,“十二金釵”匯聚壹幅。圖上十六個人物的臉型、發髻、首飾、神態都不壹樣。繡面五彩繽紛,光彩奪目。魏景賢的《白石老人》素描刺繡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和優秀創作獎。畫像繡孫中山、張大千、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並參加在臺灣省舉辦的千年中華文物展。1998年,壹幅長3.5米、寬1.4米的巨型甌繡代表作《何璐同春》再次引起海內外轟動。該作品匯集了甌繡的所有傳統技法,采用了100多種繡線顏色。是歷史上第壹件集人物、花鳥、山水、動物為壹體的甌繡作品。所有這些甌繡精品,都是古為今用,結合傳統工藝成果進行創新,充分顯示了甌繡的包容性和創新性,表明甌繡是壹種極具生命力的工藝品種。
1979年,溫州轉繡廠的職工們用了100多種彩色絲線,20多種針法,繡成了壹幅高1米,寬4米的巨幅繡品,栩栩如生,堪稱甌繡之傑作。在香港展出時,觀眾熱情高漲。魏景賢的《白石老人》素描刺繡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和優秀創作獎。畫像繡孫中山、張大千、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並參加在臺灣省舉辦的千年中華文物展。甌繡以其精致的構圖,嚴謹的刺繡方法,細膩的針法和鮮艷的色彩而聞名。許多優秀作品被選為國禮,多次參加國際藝術博覽會。2001,甌繡被列為浙江省重點保護藝術。由溫州甌繡藝術研究院四位工藝大師集體創作的甌繡作品《群項英記》,選針獨特,將甌繡的高超技藝展現得淋漓盡致,繼承和發展了甌繡的傳統精湛技藝。《於今迎春》獲2001西博會第二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及精品展金獎。作者林女是(女),1959出生,溫州人。民間藝術大師,主要作品有《春風舞彩》、《皇家時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