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50年來中國對美政策和中美關系發展的歷史,可以看到雙方既有尖銳的對立,也有真誠的合作。冷戰後的中美關系有過多次起伏和危機,但中美關系並沒有破裂,而是加深了。深層原因是中美之間有很多相似的戰略利益。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兩國對亞洲和世界局勢的發展都有重要影響。在新的國際形勢下,中美在許多重大全球和地區問題上有著共同利益,有著廣泛的合作基礎。中美經濟合作的前景更加無限。因此,展望21世紀的中美關系,我們有理由持謹慎樂觀的態度。當然,影響兩國關系的消極因素也不容忽視,如人權問題、貿易問題、軍售問題和臺灣省問題。其中,臺灣省問題事關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是中美關系改善和發展的最大障礙,也是最容易導致中美直接沖突的敏感問題。但是,只要中美雙方能夠從歷史的角度處理中美關系,在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基礎上審視和處理臺灣省問題,中美關系就會沿著健康的軌道順利前進。
中美關系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之壹。從歷史上看,影響中美關系的因素有很多,如國際格局、經濟和意識形態、地緣政治和國家利益以及處理雙邊關系的政策。其中,相互處理雙邊關系的政策在中美關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影響。在整個70年代,歷史和國際關系的應用
本文運用學科滲透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時期中國對美政策的起源、變化和發展及其對中美關系的影響。
穩定對美關系是中國外交的關鍵。近年來,中美之間的合作關系越來越多,越來越廣泛。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中美關系的發展越來越和諧。美國是當今最大的發達國家,占據著世界舞臺的權力中心。建國以來,美國壹直試圖通過多種方式遏制中國,試圖通過經濟、軍事和外交手段阻礙中國的經濟發展。原因不難理解。尤其是近年來,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令其他國家震驚,中國巨大的市場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有利平臺。在這樣壹個讓很多國家羨慕的平臺上,中國經濟將繼續高速增長是不爭的事實。隨著經濟的增長,中國的軍事和科技水平也在突飛猛進。這壹切迫使美國將中國視為阻礙其實現全球霸權統治的強勁對手。而且,在臺灣省問題上,雖然美國沒有明確表示將臺灣省納入美日共同防衛,但從其模糊的描述中不難看出,中國、臺灣省乃至中國大陸早就是美國壹直在窺探的土地。對於中美關系,我們應該堅持三個聯合公報的框架,在當前的國際形勢下,為中國經濟尋求穩定、高速的發展空間。中美兩國經貿關系密切,在許多方面有共同利益。中美關系很復雜,必須處理好。中國的大部分外交工作都圍繞著這個問題。
我們首先應該看到並理解以下幾點:
1的機會來自全球化的國際背景,美國希望中國崛起。
雙方在安全關切上既有交集,也有分歧。
並不是說美國不再把中國視為潛在對手。
美國必須在臺灣省的“統獨”問題上做出選擇。
回顧歷史,分析當前中國對美政策。
“變”與“不變”是50多年來中國外交發展中對立統壹的兩個方面。壹方面,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中國外交經歷了幾次重大的戰略調整;另壹方面,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貫穿始終。中國外交的基本內容在這種變化和不變中不斷豐富、發展和完善。在不同時期,以不同方式展現了中國外交獨特而豐富的內涵和風格。
“變”是與時俱進的要求和表現,也是在不同的國內外環境下更好謀求國家利益的需要。而“不變”包括兩個方面:壹是有意識傳承的部分,表現為連續性;另壹部分是我們不想繼承,想改變的內容。但由於不同的原因,歷史政策對決策者或公眾心理的影響很大,使得現有政策有意或無意地保持原有政策的某些內容、某些宣言、某些趨勢或傾向,表現為外交政策的“慣性”。“變”凸顯中國外交的特色,“不變”則成為制約和影響中國外交多方面的消極因素。
情況變了,政策不是原來的政策,援助也和過去大不壹樣。但是,中國的外交政策宣言仍然把八項原則作為中國對外援助的指導思想,這實際上是壹種慣性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