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個新的太古代褶皺運動。五臺群與下伏的阜平群上亞群(龍泉關群)呈角度不整合接觸。它的時限是26億年。阜平運動在華北太古宙變質巖區影響廣泛,使阜平群及更老地層普遍變形,產生以角閃巖相為主的區域變質作用,並伴有大量花崗質巖漿侵位。除五臺-太行山區外,其造成的角度不整合還包括呂梁山區呂梁群與下伏河口群之間的角度不整合,以及中條山區絳縣群與下伏涑水雜巖之間的角度不整合。陰山,燕山,遼東,濟南,山東,豫西,小秦嶺也壹樣。鞍山運動和松陽運動處於同壹時期。
呂梁運動(革命)。
元古界滹沱群與中元古界長城群之間強烈的構造運動,使李四光在1933年聲名鵲起。也稱為呂梁變換。在中條山、遼東、山東和鄂爾多斯,有代表呂梁運動的不整合。其時限約為18億年前和17億年前,可分別視為第壹幕(主幕)和第二幕(終幕)。中嶽運動與之相當。
晉寧運動
新元古代中期的壹次構造運動。P. Misch成立於1942。它是根據華南澄江砂巖與雲南中東部中元古界—新元古界下昆陽群之間存在明顯的角度不整合而確定的。這場運動發生在大約8億年前。昆陽群褶皺嚴重,澄江組為造山後磨拉石建造。這種不整合在華南廣泛存在。千城江運動、皖南運動、休寧運動、雪峰運動都相當於它。
古生代以來的構造運動傾向於使用世界公認的術語,即:
加裏東造山運動
壹般指早古生代誌留紀至泥盆紀之間的地殼運動,屬於早古生代主造山幕。壹個在歐洲通常用於描述早古生代變形的術語。以英格蘭蘇格蘭的加裏東山命名。誌留系及更早的地層強烈褶皺,與上覆泥盆系呈明顯的不整合接觸。加裏東運動從愛爾蘭和蘇格蘭向東北、東南和西方方向延伸到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形成。傳統的加裏東運動僅指早古生代造山運動,典型造山時代應接近誌留紀末期;有人認為加裏東運動包括造山運動和造陸運動。Stiller (1924)和很多人在壹個造山期使用這個詞,包括奧陶紀到誌留紀甚至更晚的壹系列脈動,並將其劃分為三個構造幕,即塔科階(奧陶紀和誌留紀之間)、阿登階(誌留紀之內)和埃利安階(誌留紀之內)。早古生代造山運動是由勞倫古陸、岡瓦納古陸和波羅的海古陸之間的佩塔斯洋(原始大西洋)閉合引起的。這種地殼遺跡可以在格陵蘭、愛爾蘭、蘇格蘭和斯堪的納維亞看到。
海西造山運動
也被稱為華力西造山運動。壹般指晚古生代發生在歐洲的造山運動,其時限為早泥盆世至二疊紀末。有人認為這壹運動始於泥盆紀晚期,並持續到整個石炭紀。也有人認為古生代造山期包括整個石炭紀和二疊紀。德國地質學家威廉·漢斯·斯蒂爾(Wilhelm Hans stille)在1924年將這壹造山期劃分為五個構造幕:布雷頓期,從晚泥盆世至泥盆世末;早石炭世和晚石炭世之間;阿斯圖裏(晚石炭世),在威斯特伐利亞和斯蒂芬尼之間;在早二疊世和晚二疊世之間,在二疊世末期。關於“海西期”和“華力西期”這兩個術語在歐洲的用法,有兩種思想流派:德國地質學家用“海西期”來描述歐洲的NW向褶皺帶,而沒有給“海西期”時間的概念,在談論時間時用“華力西期”;法國和瑞士的地質學家用“海西期”來表示時間,所以在談論阿爾卑斯山北部結晶巖石的年齡時,他們用“海西期”而不是“華力西期”。
印度支那運動
印支運動又稱印支構造期,是晚二疊世至三疊紀(257-205Ma)的壹個構造期,在此期間,印支運動發生在現今中國及周邊地區。法國地質學家格羅麥傑(1934)在研究越南地層時,首先提出了印支運動的概念。經過黃的倡導,這壹概念在中國也得到廣泛應用。印支運動最初僅指中南半島和中國華南地區中三疊統與上三疊統地層之間的角度不整合所表現出來的構造運動,但現在晚二疊世至三疊紀的構造運動已統稱為印支運動,因印度支那半島而得名。這壹時期形成的褶皺帶稱為印支褶皺帶。20世紀上半葉,我國許多地質學家對這壹時期的地殼運動進行了大量研究,並分別命名為象山運動、艮口運動和淮陽運動。對於這次運動,有人認為屬於海西晚期運動,也有人認為屬於燕山早期運動。1945年,黃將阿爾卑斯運動劃分為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馬拉雅期三個旋回。印支運動對中國古地理環境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改變了中三疊世以前“南海北陸”的局面。包括川西、甘肅、青海南部在內的“雪山槽”褶皺全部擡升;海水退至南疆、西藏、雲南西部,仍屬特提斯海域;長江中下遊和華南大部分地區由淺海變為陸地。從此,中國的南北方土地融為壹體,全國大部分地區處於陸地環境。
燕山運動(燕山運動)
燕山運動是侏羅紀和白堊紀廣泛發生在中國各地的重要構造運動,主要表現為褶皺和斷層的變化、巖漿噴發侵入和局部地區的變質作用。不同構造部位燕山運動的強度和表現形式明顯不同。如中國東部和靠近太平洋的東亞,其構造變形和巖漿活動具有自西向東越來越強的演化規律。地殼運動和構造變化具有長期多幕統壹、漸進強烈交替的特點,巖漿噴發和侵入活動具有多期性。翁文浩(1927)因燕山山脈而得名,燕山山脈最初代表晚侏羅世和早白堊世的不整合、火成活動和成礦作用。1929年,翁將燕山運動劃分為A、B兩個場景,分別代表前七級山組和前王石組的不整合。謝(1936,1937)劃分為五個時期,分別以前門頭組、前九龍山組、前東靈臺組、前托裏組和前長辛店組的不整合或假整合為代表。黃(1945)認為謝第壹幕屬於印支旋回,並將北京西山地區劃分為前九龍山組和髫髻山組、前托裏組和前長辛店組三幕。後來(1960),黃把中國東部的燕山運動劃分為五期,認為是中國東部、俄羅斯遠東和西伯利亞的主要造山運動。《中國地質》(1999)將侏羅紀-白堊紀的燕山運動劃分為早、晚期兩個階段:在中國東部,兩個階段的劃分以遼西義縣組、北京西山東靈臺組和同時期的巖層為底界(是壹個清晰而廣泛的構造運動界面),在其中、晚期分別劃分了兩個區域構造幕;中國西部分為早、晚兩個階段對應侏羅紀階段和白堊紀階段,並進壹步劃分為四個構造幕,與東部的兩階段四幕劃分頗為相似。燕山期是中國重要的變形期、成巖成礦期,也是中國基本構造格局的形成期和轉換期。它不僅是中國重要的地殼運動,而且對整個環太平洋乃至部分特提斯帶都有重要影響,所以燕山運動應該是壹次重要的洲際構造運動。
喜馬拉雅運動(喜馬拉雅運動)
1945由黃創建和使用。這場運動對亞洲的地理環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西亞、中東、喜馬拉雅山脈、緬甸西部、馬來西亞和西太平洋的島弧,包括中國臺灣省島都已經形成,中印之間的古地中海已經消失。在這場運動中,中國東西部高差增大,季風環流加強,自然地理環境呈現明顯的區域分異: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第三紀的熱帶亞熱帶環境被高山沙漠取代;中國西北地區由於日益內陸化,處於幹旱環境;東部成為潮濕的季風區。總的來說,喜馬拉雅運動分為三幕:第壹幕發生在始新世末漸新世初,青藏地區成為陸地,轉為剝蝕區;第二幕發生在中新世,地殼大規模隆升,並伴有大規模斷裂和巖漿活動;第三幕發生在上新世末更新世初,青藏高原整體強烈隆升,形成現代地貌格局。今天中國所有高山和高原的海拔主要是喜馬拉雅運動第三幕以來上升的結果。
新構造運動(新構造運動)
所謂新構造運動是相對於地質歷史時期的構造運動而言的,其下限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說是上新世以來叫新構造運動,有人說是第四紀以來叫新構造運動(第四紀下限也不壹樣,國外定為1.64Ma,中國現在定為2.48Ma),也有人認為只有幾千年或幾萬年,與人類生存和活動直接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