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探尋青島解放以來城市規劃的發展變化。詢問更多細節。謝謝妳

探尋青島解放以來城市規劃的發展變化。詢問更多細節。謝謝妳

找到壹篇論文,請參考。

青島城市發展史上的三次飛躍——兼論城市規劃與城市發展的關系

來源:城市規劃雜誌作者:李東泉

摘要:縱觀壹百多年的城市發展史,青島在完成從壹個小漁村向現代化國際城市轉變的過程中,實現了三次質的飛躍。由此可以驗證城市發展潛力轉化為城市發展動力的規律性特征,也可以發現區域分析、選址、資源利用、城市空間布局等城市規劃領域對城市發展的影響。希望通過對這三次飛躍的歷史背景和結果的分析,為今後城市發展的決策提供參考,進而啟迪城市規劃如何更好地為城市發展服務。

自1891建市以來,青島從膠州灣畔壹個默默無聞的小漁村,發展成為聞名全國、享譽世界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城市人口從1897年的14000人左右發展到今天的2310000人。從城市發展的角度來看,在百年歷程中,有三次質的飛躍使青島完成了自身的轉變。分別是:19年底至20世紀初德國殖民統治青島時期,通過城市選址、港口和吉焦鐵路的建設,為青島城市的形成及其未來發展方向奠定了物質基礎;1931-1937在沈鴻烈擔任青島市市長期間,統籌城鄉發展的城市發展政策迎來了青島第壹次全面發展的高潮,使青島走向了現代化城市的自我成長之路。1992實施的東部大開發戰略決策,為青島城市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格局,為青島成為國際化大都市提供了保障。城市的復雜性和特殊性應該讓人們意識到,沒有對過去的認識和理解,就無法有效規劃未來。通過分析青島城市發展史上這三次飛躍的歷史背景和結果,可以為未來的城市發展決策提供參考,而這壹過程中所反映出的城市規劃與城市發展的關系,將對城市規劃如何更好地服務於城市發展有所啟示。

2.從漁村到城市-港口和鐵路是青島城市發展的基礎。

德國選擇青島作為殖民地,是基於膠州灣的地理優勢和建港條件。德國人對膠州灣的興趣最早始於李希霍芬的考察報告③。1868-1872年,德國近代著名地理學家李希霍芬爵士七次遠征中國,包括考察山東的農產品和礦產。回國後出版了《中國、山東及其門戶——膠州灣》等書。他認為膠州灣具有“未來的重要性”。“這裏的港口符合延伸到華北的鐵路網的沿海據點的要求,這將為華北的棉花、鐵和其他產品創造壹個便利的出口,並使進口貨物廉價地前往壹些重要地區。”(4)簡而言之,“欲開發遠東,必先占膠州灣”。德國在決定出兵占領膠州灣之前,花了很長時間進行調查研究,對城市選址做了充分的區域分析和論證。1896年8月,德國政府命令遠東艦隊司令蒂爾皮茨考察膠州灣和山東半島的軍事經濟情況,從而確定膠州灣是最合適的港口。1897年正式入侵前夕,德國政府專門派海軍部建築顧問、港灣工程監理、著名海河工程專家弗朗索瓦在膠州灣進行了重點考察。8月,弗朗索瓦對位置、地形、港口、面積、島嶼、氣候、風向位置、潮差、地質、飲用水、居民、商業、工業、交通、漁業、農業、道路、航線、房屋、建築材料、站址、海水鹽度、動植物分布、水深增減、海岸高度和錨地進行了調查。可見,青島在確定城市的位置和建設之前,是經過了充分的科學論證的。這壹從區域視角出發,經過從宏觀到微觀的深入分析和論證的決策,不僅決定了青島的命運,也對山東省的經濟地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青島雖然有地理優勢,但首先需要壹個現代化的港口,然後需要壹條連接港口和內地的交通線,將這種潛力轉化為城市發展的動力。這顯然是德國人在占領青島之初就計劃好的。在城市發展的基礎上,青島在19年底還只是壹個偏僻的小漁村,完全沒有優勢。鴉片戰爭後,商貿業有所發展,但與近代中國其他沿江沿海城市相比,當時的青島既不是傳統的商業或軍事重鎮,也不是政治中心,與後來青島的現代城市形象也沒有相似之處。青島港和吉焦鐵路是決定青島未來城市性質和區域地位的兩個重要建設內容。由於城市發展的指導思想明確,事先調查研究周密,德軍占領青島後立即開始了大規模的修建港口和道路的活動。德國人最早於1898年在青島建港。到1908,用了10年投資29302000馬克(7),* * *在小港、大港修建了4個碼頭和船舶運河港口,4000米長的防波堤,6條鐵路專用線,壹條現代化的。1900年青島港進出口貨物只有2713000噸,到1911000噸(6)。青島港貿易總值從1900年的3957150關,發展到1913年的5916880關,比2003年增長了15倍。相比之下,煙臺雖然比青島早開埠近40年(1862年煙臺成為山東省第壹商埠),但到了1907年,青島的進口額已經超過了煙臺,到了1909年,青島也超過了煙臺。此後,青島取代煙臺成為山東的經濟和貿易中心(7)。這壹變化,吉焦鐵路的貢獻不容忽視。吉焦鐵路1899開工建設,1904全線通車,包括青濟幹線和博山支線,全長436.39公裏,很快發展成為山東省交通大動脈。吉焦鐵路開通後的第二年(1905),貨運量310000噸,客運量803527人。到1913年,貨運量達到94.7萬噸,客運量達到1.317438人次(8)。在吉焦鐵路修建之前,濟南和魯西地區與天津聯系密切,而濟南東部以煙臺為進出口基地(1)。吉焦鐵路開通後,山東的進出口貨物主要通過青島轉口。1900年,港口和鐵路的位置確定後,德國人對青島進行了第壹次城市規劃。青島城市與港口、鐵路的關系由此可見壹斑。

很多現代化城市的形成都是建立在港口和鐵路建設的基礎上的,青島可以後來居上。優勢在於港口設施先進,港口、鐵路、城市聯系緊密。與德國在非洲和南洋的殖民地不同,青島壹直由德國海軍部直接管轄,而不是德國帝國殖民部。而“德國海軍當局決心把這個地方建成德國永久的模範殖民地,以顯示他們管理殖民地的能力不亞於他們的宿敵大不列顛。青島所有德政設施都是圍繞上述大政方針精心策劃和實施的。”(1)青島港作為最大、最重要的建設項目,其所有設施都是按照當時世界先進水平設計建造的。建成後被譽為東亞最佳港口,令香港、上海、天津、長崎、神戶等東亞大部分主要港口相形見絀。港口位置的確定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地理條件的限制,而鐵路的位置相對靈活。青島的另壹個優勢是鐵路線直接鋪設在港口的碼頭上,貨物運輸非常方便。與此同時,鐵路線沿著城市的邊緣在港口和市區之間穿行,無止境地深入市區。壹方面便於港口滿足貨物運輸和城市客流的需要;另壹方面,由於沿城市邊緣布置,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外部交通對城區的幹擾,使鐵路、港口與城市達到相互依存、相互促進、互不幹擾的理想狀態。總之,近代青島港的建設和吉焦鐵路的開通,壹方面極大地促進了山東貿易的發展,加強了山東與世界市場的聯系,另壹方面也使青島作為壹座近代城市迅速崛起。這兩項建設相輔相成,不僅使青島走上了現代城市發展的道路,而且帶動了山東省城鎮體系格局的變化,並影響至今。

3.從城市到農村——青島全面發展的第壹個高潮。

青島雖然從壹開始就按照現代城市的模式建設,但由於特殊的歷史原因,壹直處於畸形發展狀態。青島作為德國殖民地,又被日本占領了八年(第壹次日本占領時期1914-1922),所以基本上是在德日統治下形成的城市。殖民主義者投資建城的主要目的是獲取利益,而不是真正改變中國的落後面貌,幫助中國實現現代化。所以多年來外商投資建設主要集中在市區,以能產生效益的物質設施建設為主。1922年青島從日本人手中奪回時,市區雖已成為現代化城市,但廣大農村仍是落後愚昧的景象,壹切風俗習慣仍保留著中國傳統農村的形態。甚至女生從小到大還在纏足,男人還留著辮子。這是“教育無法普及,思想過於封閉”的原因造成的(9)。北洋政府統治時期(1922-1929),頒布了禁止纏足蓄發、普及教育等法令,推動青島近代化,但政局極不穩定,收效不大。(青島北洋政府統治時期,更換了11個地方長官;1929年南京國民政府接管青島後,在1931年沈鴻烈成為市長之前,已經更換了五任市長。直到沈鴻烈出任青島市長,這種狀態才有了根本性的突破,迎來了青島歷史上第壹次全面發展的高潮。

沈鴻烈,湖北天門人,秀才。後來,他被清廷選中,在日本的壹所海軍學校就讀。回國後協助張學良組織東北海軍,任副總司令。193165438年2月,渤海艦隊司令員任青島市市長。他雖然是軍人出身,與壹般軍閥不同,但他有著現代的、進步的、民主的思想。此外,由於沈鴻烈自1927以來壹直在青島指揮渤海艦隊,因此他對青島有著透徹和全面的了解,因此他對青島的建設和發展有著長遠的全局觀、總體規劃和具體的實施步驟。沈鴻烈知道,青島“不僅是中國重要的商埠,也是壹座國際城市。沒有硬材料建設,不足以滿足國內外需求。同時,青島這個面對日本的漁村,多年被外人管理,沒有民族文化,所以文化建設也很重要。再者,城市裏的大多數普通人往往處於困苦和愚昧之中,所以物質文化的初步建設對這壹代人尤為重要,其中之壹就是。青島雖然叫城市,但實際上農村面積甚至比市區大幾倍。家鄉的物質文化建設和城市壹樣重要。兩者都是下級的重要任務,不可偏廢。”(10)沈鴻烈出任青島市長後,根據青島實際頒布了10政策大綱,包括“鼓勵自治,富民強;禁止陋習,改良習俗;建設村莊,造福平民;普及教育是為了實用;努力建設和導入文明”(11)等重要任務,並開始逐步實施物質文化、城區和鄉鎮的政策思路。在最初幾年,我們更加重視農村地區。因為城市建設有相當的基礎,屬於“雖然有新材料,但沒有新精神”(12),而農村幾乎是空白,既沒有新材料,也沒有新精神。當時的城鄉差距,以農民收入為例:據1932統計,青島的農漁民有21.1000人,39386戶,約占當時青島總人口的壹半。每戶年均收入67.64元,年均支出47.7元。如果每戶5口人,每人年均收入13元,花費9元(13),而當時市區壹個學徒的月薪是8-15元。

為了有效地實施農村的物質文化建設,把原來的農村分成幾個區(相當於現在的鎮規模),每個區都有壹個鄉村建設辦公室,由市政府和各局、站各派壹名工作人員組織起來,直接為農村服務。所有的步驟都有詳細的說明。農村的建設是從道路的建設開始的,道路分為三個層次:幹線公路、支線公路和村道。在3月1932到6月1933的極短時間內,幹路160000m。至1935,全境內幹線公路達到28.87萬米,可全境內出行,其他支路、村道與幹線公路相連;沈鴻烈在青島的六年時間裏,青島農村的公路裏程增加了65,438+00倍。其次,修建了公共設施,其中大部分是小學。在1932-1935期間,* *耗資13萬元修建了42座校舍,做到了村村通小學,小村設分校,基本可以容納全區的孩子。與此同時,頒布了法律使學校成為義務教育。否則將處以1-10元罰款,但被處罰後按順序上學的,罰款退還。其他設施包括公立學校、郊野公園、新醫院、合作社、公安分局等。此外,通過向農民提供貸款,建立農場苗圃,通過試驗推廣優良種子種苗,免費發放水果種苗、蔬菜種苗、蔬菜種子、小麥種子、牛、羊、豬、雞等優良種苗,發展生產,增加農民收入。由此可見,青島的鄉村建設的確是“整體而深遠的願景,絕非粉飾太平,只為美觀。”(14)從根本上改變了農村的面貌。農村物質建設的成就,當時的外國遊客是這樣記錄的:“汽車經過李村,也是綠樹紅瓦,房屋整齊。許多新建築,如李村鄉建設辦公室、李村中學、小學、醫院、農場、娛樂中心、鴿舍、公安局、合作社、農業銀行辦公室、市場、郵局……"(15)當時農村的財政收入每年只有5萬元,但支出40萬,農村完全靠城市的收入補貼。但長期來看,這其實是壹種投資。這些不以獲取短期利益為目的的建設,實際上是現代文明的壹種投入,為青島未來的現代化奠定基礎,比如教育的普及,新知識的推廣,落後觀念的改變,勞動力素質的提高。

這壹時期,青島全面發展,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並在1935、36年間達到高潮。最明顯的表現就是人口的快速增長。1929年全市人口362151,1931年402752,1936年9月575110。同時,人口統計數據顯示,這壹時期青島人口自然增長率大部分時間為負,人口增量主要來自外來人口。其次,這壹時期,民族工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德日統治青島期間,民族工業發展受到壓制。青島1914年有5家民族企業,1927+03年只有43家。1929之後,青島的民族工業發展迅速,1932年達到120,1934年達到150。雖然外資在資本總量上仍占有相當大的優勢,但青島的民族產業在這壹時期在數量和類別上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1)。隨著城市空間的相應擴大,為適應城市發展的需要,青島市市政工程局於1935年制定了青島市城市規劃初稿,這是繼1910年青島市第二次規劃後,時隔25年,中國人為青島市制定的第壹份城市規劃。該規劃立足於青島的美麗現實,對青島未來的發展前景充滿樂觀。計劃青島市區人口由當時的20萬增加到1萬,這被認為是“最低的猜測”(17)。在規劃中,現代青島城市格局的雛形已經形成,如市區向北延伸至滄口、李村,向東延伸至辛家莊、麥島,提出了陸、水、空同時立體交通體系,以市政府為核心的市中心外移,以適應青島發展的需要。這是前人無法想象的,這些想法後來都實現了。

沈鴻烈是青島發展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為青島實施了壹套長遠的、整體的發展思路,實現了“城市的繁榮是以農村為基礎的。四邊不治理,城區永遠不會永遠繁榮”(18)。在他任職期間(1931年65438+2月-1937 65438+2月),青島逐漸發展成為中國北方重要的工業、外貿和港口城市,奠定了其在中國近代城市中的地位,成為青島城市發展史上的重要時期。後人往往記得這壹時期城市建設的成就,尤其是壹些大城市至今仍在運轉的公共設施,卻很少有人提及沈鴻烈為實現青島的長遠和全面發展而進行的鄉村建設工作。雖然沒有直接的數據證明鄉村建設的成就直接推動了當時城市的發展,但實際上他的壹系列鄉村建設措施將現代文明從城市推向了鄉村,是推動青島現代化進程的真實而根本的途徑,也是城市長遠發展的必要條件之壹。如果說青島在德、日占領時代進行了壹個現代城市所必需的硬件基礎設施,那麽在沈鴻烈時代就啟動了壹個現代城市所必需的軟件基礎設施。這種旨在縮小城鄉差距、提高群眾文化素質的基礎設施,為青島健康、正常的全面發展奠定了基礎,不僅在當時功不可沒,而且影響深遠,為青島未來的發展提供了基礎保障。1937之後,青島和中國大部分地方壹樣,處於戰亂動蕩之中,城市發展受到嚴重幹擾。但是因為城市本身的基礎已經完善,發展勢頭並沒有停止。解放前,擁有80萬人口的青島是當時中國八大城市之壹。

4.從西到東--大青島城市空間格局的形成。

改革開放後,青島面臨著大發展的良好機遇。早在1981,青島就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經濟中心城市之壹,1984被確定為14沿海開放城市之壹,1986被確定為計劃單列市。但與其他城市相比,從中央到地方的壹系列政策措施並沒有給青島帶來突出的發展變化。青島的城市面貌並沒有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城市的發展似乎已經到了極限。1914年德軍離開青島時,青島市區人口為57578人(1913統計)。到1949年6月青島解放時,城市人口已達58.3萬。1960年城市人口增至88.8萬人後,青島度過了建市以來人口快速增長的階段。1985年青島市非農業人口為116.2萬人。拋開城市人口與非農業人口的統計差異和區劃調整,可以認為1960之後的人口增長基本上是人口自然增長的反映,與之前的人口增長特征完全不同。20世紀80年代壹系列促進城市發展的政策的可預見結果之壹是城市規模的擴大。雖然有戶籍制度等人為限制,但青島多年形成的城市空間結構也是這種可能擴張的障礙,使得青島無法充分發揮潛力,猶如困龍。在1985之前,青島的經濟增速甚至低於山東省的平均增速。直到1992年青島實施東部發展戰略,這種發展遲滯的局面才得到根本扭轉。

自1910年德國人對青島進行城市擴張規劃以來,青島自南向北沿膠州灣東岸鋪設了壹條帶狀的城市空間格局。直到20世紀80年代末,青島也沒有脫離這種城市形態。沿軸線方向的城市帶狀發展是工業革命後城市形態空間發展的重要趨勢,被認為是壹種高效、動態、開放的城市體系,符合現代城市發展的空間規劃(19)。根據周壹星教授提出的主要經濟關系分析理論(20),城市和區域城鎮體系的空間結構在異質空間和近理性的人類活動條件下會表現出壹定的規律性,而規律性的壹個特征是城市選址的變化往往向其主要經濟關系方向移動。青島是壹個樞紐城市,其主要的經濟聯系方向顯然是吉焦鐵路。青島的帶狀城市布局符合城市發展的自然規律,能夠滿足城市長期發展的要求。但帶狀城市的壹個問題是,當城市規模達到壹定程度後,會帶來城市內部關系的不經濟,所以壹個城市不可能無限地帶狀發展。改革開放後,這壹矛盾越來越明顯。城市用地緊張,南留北工問題突出,嚴重制約了青島的發展。

為解決這壹矛盾,1984首先開發建設了黃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現在看來,這個決定還不夠明智。地理上,黃島和青島是不對等的,分別位於膠州灣的東西兩端。當時德國人在確定市區位置的時候,有壹個青島和黃島的比較。後來因為青島有壹定的城市建設基礎,他們決定選擇青島作為市區所在地。八十六年後,為了拓展城市發展空間,青島將目光投向了膠州灣西岸的黃島。雖然黃島距離青島市區只有2.6海裏(4.5公裏),而且大部分都在老市區中心10公裏的半徑範圍內(這也是選擇黃島作為新發展區的原因之壹(21)),但是直線距離。事實上,由於膠州灣的阻隔,青島老城區與黃島新區之間的陸地距離約為120公裏,對於壹個城市的兩個組成部分來說,顯然太長了。雖然開通了內河輪渡,但畢竟運量有限,輪渡運營受天氣影響較大。在交通條件的嚴重阻礙下,開發黃島的決策實際上阻礙了青島的發展。從長遠發展來看,青島應該向膠州灣西岸擴展,這是青島的地理位置決定的。因為青島南臨黃海,東臨嶗山,城市用地只有向北和向西的空間,向北走只是讓青島原有的條形城市布局更加突出。但是,當跨海大橋、過海隧道等便捷的交通聯系都不具備的時候,當空間距離仍然是制約城市發展的“門檻”的時候,黃島實際上不可能作為青島的有機組成部分而存在,因為青島作為壹個城市,經濟集聚程度明顯大於經濟集中程度,還沒有達到從舊城區開辟新城的發展要求。其次,我國設立經濟技術開發區最早的目的是“引進急需的先進技術和設備,利用外資,興辦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外商獨資等外資企業,發揮技術窗口、管理窗口、知識窗口、外交政策窗口四個窗口的作用,加速原有城市的技術改造,出口創匯。”(22)在黃島與青島的空間關系上,確實難以有效實現上述目標。

在鄧小平南巡之後,5月3日,1992,青島市政府做出了關於加快城市東部開發建設的決定,“力爭用兩到三年時間,在城市東部建成壹個新的市級政治、經濟、貿易、文化中心,帶動整個城市的建設和發展。這是青島采取的重大戰略決策。”(23)所謂東,是指青島老城區以東、嶗山風景區中部以西的100多平方公裏的土地,這裏自然環境優越,又靠近市區。雖然距離老城區中心10公裏,但中間沒有阻隔,可以有效實現老城區人流、信息流向新城區的過渡(24)。青島城市規劃初稿65438至0935中提到的向辛家莊、麥島的城市擴展,就屬於這個區域。在青島市城市總體規劃65438-0989的調整補充規劃中,該區域與黃島已分別確定為青島市老城區空間拓展的兩組。事實上,青島市區雖然發展緩慢,但壹直在逐步向東擴張,但直到1992,以青島市政府東遷為代表的城市行政中心轉移,才真正為這片土地的發展提供了動力。此舉“將行政中心獨特的政治集中能力轉化為經濟整合能力”,從而“成為青島快速開放之路的顯著標誌”(24)。之後青島的發展速度明顯加快:青島提前7年實現了1993年GDP第二次翻番,1994年GDP達到520億元,連續3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在全國大中城市中除北京、天津、上海外排名第八,達到1995。

兩者都是城市空間的拓展,但對城市發展的作用卻大相徑庭,從投資項目就能看出。據統計,改革開放至1992年底,全市共批準外資項目1940個,合同總金額34.3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22億美元,其中1069家外資企業中已有275家獲準經營(27家)。1992東部大開發戰略實施後,截至1995年末,全市累計批準利用外資項目5750個,合同利用外資73.8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32.65438億元。其中,位於東部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於8月1,1992正式開園,但截至1995年底,已批準各類企業入園2557家,項目總投資6543.8+08.47億元,合同外資6543.8+0.09億元;經過10多年的發展,黃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已投資近100億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截至1995年末,累計批準引進和內聯項目2400個,合同投資總額14億元,合同利用外資10億美元(28)。可以說,東部開發為青島的城市發展找到了新的突破口。從那以後,青島的發展突飛猛進。到1998,全市累計批準外資項目8350個,合同利用外資112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62億美元(27)。城市建設最明顯的表現就是“青島人突然覺得沈寂了很久的青島好像壹夜之間從地球上拱了起來,小青島壹下子長大了”(29)。這兩個決策的結果表明,由於城市發展本身的集聚效應,城市規模的擴張是必然的。但在壹定的經濟發展條件下,選擇合適的發展規劃方案,對城市的發展是有利的。反之,過於超前,忽視現實,既不能促進城市發展,又會分散有限的城建資金,事倍功半。

5.結論

縱觀青島城市發展史,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壹個城市的形成和發展離不開時代背景。在中國近代史上,青島和其他沿海城市壹樣,經歷了被外國列強侵略後的被迫開放,經歷了中國社會的大起大落,在改革開放後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但這100年發展史上的三次飛躍,對青島成為今天有著特殊的意義。從城市建設初期的港口、鐵路與城市的有機結合,到20世紀30年代初鄉村建設的全面發展,再到90年代突破城市發展瓶頸的東部開發,不僅促成了壹個漁村向國際大都市的轉變,也為如何認識城市規劃與城市發展的關系提供了壹些啟示:①從區域角度認識城市,對城市發展具有決定性作用。城市的存在和發展離不開區域的支撐。鑒於城市與區域的關系,合理的城市規劃往往需要有區域視角,從區域分析的角度尋求城市發展問題的答案。②城市本身就是文明的象征,城市的健康發展既需要物質建設領域的硬件基礎,也需要非物質建設領域的軟件基礎。③壹個城市的發展潛力並不等同於發展的動力,需要通過合適的媒介來轉化。這種媒介在城市發展的不同階段是不壹樣的,所以做出相關的決策是非常重要的。(4)城市規劃是人類在城市發展中能動作用的體現。城市規劃雖然表明了城市發展的方向和目標,但它本身並不能決定城市發展的方向,即城市規劃並不是城市發展的直接動力。城市規劃的作用是根據城市發展的壹般規律和城市自身的獨特條件,發現城市的發展趨勢,確定適當的幹預時機和手段。城市發展本身往往就指明了城市規劃的方向。當代中國的城市規劃在很多方面都不盡如人意,規劃前缺乏深入廣泛的調查研究;過於關註工程技術問題,而不太關心當地的自然社會條件和經濟發展水平;更多關註的是作為控制手段的規劃,規劃內容太多太死,而不是決定解決什麽問題。城市規劃的真正性質和基本作用似乎被忽視了。面對影響城市發展因素的多樣性和復雜性,青島城市發展史上三次決定青島命運的規劃決策,或許能讓我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城市規劃與城市發展的關系,明確未來城市規劃應該努力的方向。

  • 上一篇:求全國高校經濟類專業排名
  • 下一篇:楚丘村廟叫什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