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解文中的關鍵詞:重要概念,有特殊含義或深層含義的詞。
2.篩選整合文章中的主要信息:闡述文章的主要內容、中心意思、反映作者觀點和作品主旨的信息。
3.根據文章內容進行推斷和想象:推斷新知識,推斷觀點,推斷結果。
例題解答:2009年天津卷
居民健康已成為國際社會和世界各國政府關註的重大社會問題。實施以居民健康為基礎的社會發展戰略,已成為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舉措。它既能促進全社會的參與和社會資源的優先配置,又能協調政府和社會部門之間的職責和發展目標,規範居民的個人生活行為,充分體現了與其他社會政策的互補性。
基於個人健康-健康社會-健康城市-健康國家的理念,確立了從“個人健康”向“健康國家”發展的戰略思路,不僅構建了新的社會健康價值觀,而且基於國家層面明確了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新方向,也創新了衛生改革發展的傳統模式。②
基於居民健康的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研究影響居民健康的決定性因素以及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所需的政策和環境。①這壹戰略是與各種社會政策相關的跨部門發展戰略,也是將健康決定因素與相關政策有機結合的發展戰略。它不僅建立了具體明確的指標體系,而且有更加準確可信的實證數據支持,有完整的評價和監督指標體系,使其既能及時了解戰略的實際進程,又能不斷修正戰略實施過程中的偏差。
各國根據本國國情,結合本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特點和居民健康狀況的實際情況制定策略,各有特色。同時,各國的“健康國家”戰略規劃是壹個漸進的發展過程,壹般以10為壹個階段。
“健康國家”戰略是壹項具有堅實科學背景的發展戰略。它是以公共衛生、流行病學、臨床醫學、衛生經濟學和衛生政策為基礎,對居民健康問題進行廣泛研究,關註居民健康發展的發展戰略。不同的政府部門和不同的學科相互合作也是壹種高層次的社會發展戰略,這種戰略具有充分的協調潛力。
5.以下對“健康國家”發展戰略的理解是不正確的。
A.“健康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研究影響居民健康的決定因素,以及改善居民健康所需的政策和環境。
“健康國家”發展戰略構建了新的社會健康價值觀,是對傳統衛生改革和發展模式的突破。
C.“健康國家”的發展戰略是根據各自國家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特點,分階段發展,逐步完善。
D.“健康國家”發展戰略是解決當今國際社會和各國政府關註的居民健康問題的戰略。
分析選擇d .此題考查並理解文中關鍵詞的含義。其中,ABC是基於其對這個詞的理解,對應的是文中劃線部分,而選項D屬於無。
6.以下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是正確的。
A.規範居民個人生活行為,可以構建個人健康-健康社區-健康城市-健康鄉村的理念。
B.通過研究居民健康狀況,可以及時了解“健康國家”發展戰略的實際進程,不斷修正戰略實施中的偏差。
C.實施基於居民健康的“健康鄉村”發展戰略,需要各部門、相關政策、相關學科的協調。
d各國都在實施“健康國家”戰略計劃,以10為壹個發展階段。
分析性選擇c .該題考查考生對文本信息的篩選和整合能力,對文章的主要內容進行歸納和分析。A項規定的居民個人的生活行為與建設個人健康-健康社區-健康城市-健康鄉村的理念無關。選項B中,以居民健康為基礎的“健康鄉村”發展戰略,既能及時了解戰略的實際進程,又能在戰略實施過程中不斷修正偏差,而不是研究居民健康狀況。D項過於絕對化,意思是各國“健康國家”的戰略規劃是壹個分階段、漸進的發展過程,壹般以10為壹個階段。
7.根據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論之壹是不合理的
a、基於居民健康的社會發展戰略要求從個人層面考慮國家醫療衛生體系的發展方向。
B.建設“健康國家”是壹個系統工程,是壹個循序漸進、不斷完善的發展過程,不會壹蹴而就。
C.實施以居民健康為基礎的社會發展戰略,有利於提高全社會的健康意識,合理利用社會資源。
D.我們必須根據國情,從實際出發,實施中國特色的“健康鄉村”發展戰略。
分析選擇a .考查考生對文章的理解,從而進行推斷和想象。文章的意思是,各國的“健康國家”戰略規劃是壹個分階段、循序漸進的發展過程,壹般以10為壹個階段。與b項含義類似,是說實施以居民健康為基礎的社會發展戰略,既能促進全社會的參與,又能優先分配社會資源。還說確立了從“個人健康”向“健康國家”發展的戰略思想,不僅構建了新的社會健康價值理念,而且與選項c含義相同,說每個國家根據自己的國情,結合本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特點和居民健康狀況的實際情況制定戰略,各有特色。和選項d意思壹樣,選項a在文中沒有依據。
方法指南:
社科閱讀是高考中常見的考試項目,主要考察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綜合能力。因為經常以客觀題的形式出現,選對了就能實現答題的目的。高考時間有限。為了快速準確的完成這些題,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快速閱讀,仔細查找,仔細分辨。”
“快速閱讀”就是快速瀏覽文章,宏觀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大意和整體結構。壹般來說,討論類的三個選擇題中有十二個在文中有壹定的依據(或者是對原文進行加工整理出來的),快速閱讀的目的是為了知道文中選項的大致方位。“精查”就是從原文中找出這十二個選項所涉及的知識。也就是為這十二個選項找到對應的信息載體(可能是文中的壹句話,也可能是壹段甚至幾段的幾個分句的組合)。為了提高做題的正確率,可以在尋找的過程中,用鋼筆從課文中標註相關知識。試題中總有壹些選項與原內容不符,有意幹擾考生的思維,達到誤導、迷惑考生的目的。而“仔細辨認”就是分析選項和原文的區別。註意兩者含義的不同,準確剔除。根據出題方式進行分析和區分,如:
關於對重要概念的理解和對文中主要信息的篩選題目,要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區分和分析。乍壹看,選項與題目無關。有些題中給出的四個選項在文中都能找到,所以要看上面的選項是否與題幹有關,也就是有沒有問答。第二,看選項中兩個從句的關系。有些題目中設置的選項是由文中的幾個句子組合而成的,即文中的幾個從句組合成壹個選項。這時候就要註意選項中壹些句子之間的關系了。特別註意是否有因果、遞進、轉折關系。特別註意選項中出現的“so”和“so”這兩個詞。
關於課文內容,要從細節上分析和區分與原文的不同之處。特別註意選項中的關鍵詞和原文的區別。是否出現“添加”、“刪除”、“更改”字樣。分析和識別增加、刪除、改變(或替換)的單詞與原始含義之間的差異。如果改變初衷,就是錯誤的選項。
當然,有時候也會有壹些選項是提問者在科技文章閱讀中隨意增加,故意混淆考生的。即有些選項在文中從未涉及過,所以不管這些選項是否正確,考生都要用排除法排除。
“快速閱讀,仔細搜索,仔細鑒別”,快速閱讀是基礎。只有對文章有了大致的了解,才能準確的找到選項中涉及的內容。仔細搜索是關鍵。如果缺了什麽或者錯了什麽,就很難把題目做對。仔細識別是關鍵,只有識別出與原文的差異,才能達到正確回答的目的。
實訓:2009年山東卷
“斷橋”考
唐代詩人胡璋有壹句“斷橋先斷,荒苔合,空院開滿花”的詩句,被認為是當今西湖十景“斷橋”最早的文獻記載。
斷橋因屬寶都坊,南宋鹹淳年間改名為寶都橋。由於連續的“斷橋”,也有壹種說法,諧音“斷橋”解釋為“段家橋”。比如周覓在《老武林》第五卷“斷橋”下面說的“段家橋”。但由於在“斷橋”這個恒常的問題上未能達成共識,後來人們又圍繞“斷橋”這個名義上的問題聚集起來。
翻翻經典,除了西湖斷橋,詩裏還有幾個說“斷橋不斷”的情況。比如趙晉冰文的《墓歸來》詩裏說:“走過斷橋,路是黑的,忽然到了電影裏的村子。”邵明京邦的詩《斷橋》中說:“我從未聽過斷橋的名字。”看《南樓四詠》詩,青姑曰:“門前斷橋,人十日無錢。”可見,“連續‘斷橋’”在古代是比較常見的,並非杭州西湖獨有。
但是,既然橋還在繼續,為什麽叫“斷橋”呢?據考證,這裏的“斷橋”其實是“簪橋”,“簪橋”是壹種伴有釣蟹“簪”的橋,主要用於輔助釣蟹。每年秋冬之交,螃蟹都會繁殖,遷徙到河海交界處的淺灘,漁民會利用螃蟹的這種生活習性進行捕撈。他們把蔞蒿和竹竿編成的“棍子”放入河流中,堵住螃蟹向下遊行進的道路,然後螃蟹會沿著棍子向上爬,以便穿越下遊,漁民會在棍子邊的橋上捕捉它們(當然也有人劃船抓螃蟹或收集籠子)。這種捕蟹方法在江南尤為常見。陸遊《稷山行紀》中有“每村為蟹,處處有魚梁”(“蟹”字亦可作“肥”)。海鹽才女李仁的《從婺源到梅裏》壹詩,被範《續記兩浙》所記:“畫舫移向太陽,斜倚池畔。我見橋心歡喜,趕忙收了帆腳,往儂家去了。”這裏的“脂肪橋”指的是與魚脂肪和蟹脂肪的放置有關的橋,這種說法在某些地區仍然存在。但由於放置過多的魚或蟹簪,對河湖的水流影響很大,古代政府早已加以限制。近代以來,隨著人工養殖的興起,這種捕撈螃蟹的方法逐漸被淘汰。
杭州西湖是錢塘江的排泄湖。中唐以前,錢塘江和西湖的水是連在壹起的,湖中的水被孤山分流,挾帶的泥沙逐漸形成“白堤”。流經孤山的兩條溪流在寶石山南端匯合,“白堤”成為天然的“魚梁”。漁民在白堤東端搭起木筏捕蟹,並根據木筏架設橋梁,方便捕到魚蟹和通往孤山的交通。這種橋叫筏橋,也是合理的。“簪橋”這個詞寫在胡璋的詩裏,因為當時“簪橋”這個詞可能還沒有產生,也可能很少使用。五代以後,特別是吳越國王錢穆修建海堤以後,錢塘江的魚蟹洄遊通過西湖的現象消失了,漁民們也逐漸停止了用木筏捕捉魚蟹。隨著杭州都城文化的發展和西湖旅遊形象的提升,“斷橋”已經失去了原來的捉魚捉蟹的含義,但由於文人作品的贊美和民間的口口相傳,“斷橋”這個名字壹直沿用至今。
(摘自關長龍《斷橋考》,有改動)
【註】①樂進:飾有金飾嚼環的籠頭,此處指騎手。
1.下列選項中,對“橋”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簪子橋”是伴隨著漁民用蒿、竹竿等編織捕蝦用的“簪子”的壹種橋。
“發夾橋”的主要功能是方便漁民用筷子抓魚和螃蟹。
“白堤”東端的“簪橋”,即今天的西湖斷橋,最初是為了方便漁民捕魚和捕蟹而設計的。
D.之所以在胡璋的詩中把“釵頭橋”寫成“斷橋”,是因為“釵頭橋”這個詞在當時可能還沒有產生,也可能很少使用。
2.下列不屬於逐步淘汰用筷子抓魚抓蟹方法的原因之壹是
A.古代政府對在河流和湖泊上放置魚或蟹簪有所限制。
B.近代以來,人工水產養殖興起。
C.五代之後,錢塘江的魚蟹通過西湖回流的現象消失了。
D.杭州都市文化的發展與西湖旅遊形象的提升。
3.下列說法中不符合原意的是
A.唐代詩人胡璋的《杭州鼓山寺記》是記載西湖斷橋的最早文獻。
B.西湖十景的“斷橋”,南宋時又叫寶都橋,因諧音又叫“段家橋”。
C.第三段列舉了趙等人的詩句,說明古代除了西湖斷橋,其他地方也有“連綿斷橋”。
D.第四段引用海鹽才女李仁的詩句,說明近代以前江南地區用魚簪或蟹簪捉蟹是很普遍的。
1,選擇C進行分析。分析選項與原文不同。原文中說“應依竹竿造橋,以利釣魚蟹,交通孤山”,其作用應主要有二:壹是釣魚蟹,二是交通孤山。
2.分析選擇d。考察過濾信息的能力。要解決這類問題,首先要明確選項和題幹的關系。第四段“但由於放置過多的魚或蟹簪,對河湖水流影響很大,古代政府早已加以限制。到了近代,這種捕蟹方法隨著人工水產養殖的興起而逐漸被淘汰”和第五段“五代以後,特別是吳越王錢镠修築海堤以來,錢塘江西湖洄遊的魚蟹現象消失,漁民也逐漸不再用筷子捕捉魚蟹”。這些內容與備選答案a、b、c有關,而d項描述的內容與題幹無關。
3.選b .分析和區分本義和原義的區別。原文第二段因連續斷橋,諧音“斷橋”被解釋為“段家橋”,所以被稱為段家橋的根本原因是“因連續斷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