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第壹列火車是由當時唐旭鐵路總工程師的妻子仿照英國著名的蒸汽機車“火箭”建造的,並將其命名為“中國火箭”。目前,中國是世界上高速列車技術發展水平最高的國家之壹。
列車的發展階段:
第壹,蒸汽機車時期
1814年,由他研制的第壹臺蒸汽機車“開拓者”號成功投入試運行;1825年9月27日,斯蒂芬森親自駕駛他與他人合作設計制造的航海家號蒸汽機車在新鋪設的鐵路上行駛,並取得成功。蒸汽機在交通運輸業的應用,使人類進入了“火車時代”。
二、內燃機車時期
20世紀初,國外開始探索內燃機車的試制。1924年,蘇聯制造出電力內燃機車,交付鐵路使用。同年,德國用柴油機和空氣壓縮機匹配,用柴油機的余熱加熱壓縮空氣代替蒸汽,將蒸汽機車改裝成空氣驅動的內燃機車。
1925年,美國投入220 kW電力內燃機車運行,從事調車作業。9月9日,1958,我國首臺內燃機車在北京長辛店機車車輛廠研制成功,自重60噸,機車牽引力600馬力,最高時速85公裏。機車的3萬多個配件全部是國產的。
第三,電力機車時期
1890年,英國倫敦首次在5.6公裏長的地鐵上使用電力機車牽引車輛,這是世界上第壹臺電力機車。作為第壹次工業革命的主要發生地,英國在蒸汽機車和電力機車的研發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四,高鐵時期
20世紀50年代初,日本首先提出高速鐵路的構想,最早開始試驗工作。東京奧運會前夕,連接東京和新大阪的東海道新幹線正式投入運營,列車最高時速為210km/h,由此開啟了講述鐵路時代。
五、磁懸浮列車時期
這是壹種現代高科技軌道交通車輛,通過電磁力實現列車與軌道之間的非接觸懸浮和導向,然後利用直線電機產生的電磁力牽引列車運行。可分為超導性和常導性。5438年6月+2003年10月,中國第壹列磁懸浮列車開始在上海運行。2015 10我國首條國產磁浮線長沙磁浮線成功投入試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