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長對寶寶的教育非常嚴格,有時甚至到了殘酷的程度。他們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信條,孩子稍有不高興或者寶寶的行為不符合他們的意願,他們就會訓斥甚至打罵。
後果:這種育兒方式容易使寶寶形成自卑、懦弱、冷漠等負面情緒,或產生無法控制的叛逆、攻擊、沖動行為,後果不堪設想。
2.任性
這些父母以相反的方式撫養他們的孩子。他們太愛太包容自己的寶寶,無條件接受寶寶的任何要求。
後果:很容易讓寶寶養成放縱、自大、自私的性格。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寶寶,從小以自我為中心,認為所有人都應該服從自己的命令。當他們接觸到其他孩子或進入社會後,可能會因為沮喪而拒絕接觸社會,因為被忽視而嫉妒和憎恨他人,因為無法控制自己而與他人發生沖突,甚至出現嚴重的攻擊性行為問題。
主宰
這種情況多見於父母工作壓力大的家庭。這些父母總是喜歡直接為寶寶做決定,告訴寶寶做這個做那個,對寶寶自己的意願漠不關心。
後果:雖然直接給寶寶下命令可以節省很多時間,提高生活效率,但長此以往,寶寶會養成過度依賴和順從的性格。因為壹切都是爸爸媽媽說了算,寶寶自然不用主動去想自己的事情,所以長大後寶寶會缺乏主動性,自閉,對父母有過度的依賴感。
不斷拒絕
為了讓寶寶長大後對社會有更好的適應能力,壹些家長有意識地對寶寶進行過度挫折教育,增強寶寶的“抗挫折能力”。
後果:過度的“挫折教育”拒絕寶寶提出的任何要求,也不解釋拒絕的理由,使寶寶長期生活在不安全的心理環境中。研究表明,當個體長期受挫時,會產生強烈的神經質傾向,並伴有反社會和攻擊性行為。“挫折教育”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壹定要關註寶寶的心理健康,在“拒絕”後給予足夠的關愛,讓他們有安全感。
忽略
在壹些家庭中,因為爸爸媽媽工作忙,沒有時間照看寶寶,所以大部分的嬰兒護理工作都是由保姆或親戚來做。
後果:寶寶會因為和父母接觸的機會不多而產生強烈的不安全感和焦慮感。在情感上被忽視,寶寶會傾向於用各種問題行為引起父母的註意,比如生病、攻擊他人或傷害自己,或者其他奇怪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