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清道光年間廈門誌》記載:“五月五日端午,門上掛蒲、艾、榮之枝,以符制勝,並贈粽子為遺。奔向於海濱...或者十幾天。”此外,端午節期間,廈門還有壹項傳統的民間競技活動“趕鴨子”。競技場位於水上。參與者要走過壹段沾滿潤滑油的圓木,然後打開壹個裝著鴨子的木箱,再跳入水中接住掉下來的鴨子。場面火爆,有濃郁的閩南風情。端午節是廈門最大的傳統民間節日,僅次於春節。最熱鬧的場面是賽龍舟,俗稱“劃龍舟”。
清朝道光年間出版的《廈門誌》記載:“於海濱賽龍舟,龍舟五光十色,黑龍不出。有錢人用銀錢和扇子掛紅旗招兵買馬,叫插標,即古錦標意。其實每個渡口都收錢擺戲,船為主,不然十天就停了。”
廈門鷺江兩岸壹直有劃龍舟的習俗。集美有聞名中外的龍舟池。位於通往奧園的道路上,南橋集團大樓前,池寬300米,長800米,池旁建有七座亭子,名為七星亭。國內和國際陳嘉庚杯龍舟賽經常在這裏舉行。賽龍舟,每艘船有30到50名劃手。船尾有老舵,有1旗手、鼓手、鑼。壹聲令下,比賽開始了,龍舟齊發,波濤洶湧而下。旗手在船頭鞠躬,搖旗,喊號手。鑼鼓擊打出快速有力的聲音,槳手隨著鼓手劃槳,身體前傾後仰,動作整齊。舵手壹邊掌舵,壹邊和旗手壹起吶喊助威。飛舟如箭,妳追我趕,聲如雷鳴。
近年來,大多數龍舟比賽都在廈門的集美龍池舉行。賽龍舟的時候,桅桿上還有壹個籠子,裏面藏著鴨子,還有小豬。桅桿水平放置,從岸邊壹直延伸到海面,桿上塗有油脂。那些自願去抓鴨子的人要沿著桅桿迅速到海面,到達桅桿的尾部去抓籠子。這時,鴨子飛進海裏,然後遊過去抓住它們。有人滑到桅桿壹半的海裏,引起岸上觀眾的笑聲。據說這是民族英雄鄭成功訓練水手的方法。
在廈門,不僅有和全國大部分地區壹樣包粽子的習俗,端午節前夕,還會在堂屋門、門、窗、畜欄上懸掛用紅繩綁著的菖蒲、艾草、榕樹枝、桃枝。掛艾,插蒲掛榕樹枝,取艾形似虎,蒲形似箭,榕樹陰避邪。艾葉是草本植物,有驅蟲殺菌的功效。菖蒲也是中藥,具有祛風健胃、提神醒腦、開竅殺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