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組成:
1.導彈通常由彈頭、彈體結構、動力裝置和制導系統組成。彈頭是壹種破壞目標的特殊裝置。彈道導彈的彈頭壹般布置在導彈頭部。
2.彈頭也叫彈頭(見導彈彈頭)。戰鬥部主要由外殼、戰鬥部裝藥、引爆裝置和保險裝置組成。大多數戰略導彈的彈頭都使用核裝藥。可以是單彈頭,也可以是多彈頭。多彈頭分三種:集束型、制導型和機動型。
3.帶普通炸藥的叫常規導彈;核彈被稱為核導彈。洲際彈道導彈也是核三位壹體的支柱。作為壹個整體,有翼導彈直接攻擊目標。彈道導彈飛到預定高度和位置後,彈體與彈頭分離,彈頭執行攻擊目標的任務。
第二,發展的意義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來,這種導彈受到各國的廣泛關註,並得到迅速發展。導彈的使用導致戰爭的突然性和破壞性增加,規模和範圍擴大,進程加快,從而改變了過去常規戰爭的時空觀念,帶來了對現代戰爭產生巨大影響的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戰術。
導彈是壹種飛行武器,可以指定攻擊目標或跟蹤目標的運動。導彈制導通常有兩種制導方式。壹個是信號傳輸介質的不同,比如有線制導、雷達制導、電視制導。另壹種分類是導彈制導方法的不同,如慣性制導、波導、主動雷達制導和指令到線制導。
雖然發射載具是導彈分類的壹個原則,但是同壹枚導彈往往經過簡單改裝就可以從不同的載具上發射,所以很多導彈往往會在不同的類別中重復出現。比如魚叉反艦導彈可以從潛艇、水面艦艇和飛機上發射,所以會分別出現在潛射反艦導彈、艦射反艦導彈和空射反艦導彈中。
導彈技術是現代科學技術的高度集成,它的發展依賴於科學和工業技術的進步,同時又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因此導彈技術水平成為衡量壹個國家軍事實力的重要標誌之壹。
擴展數據:
發展歷史
自70年代中期以來,導彈進入了全面發展和更新的階段。為了提高戰略導彈的生存能力,壹些國家開始研究小型單彈頭陸基機動戰略導彈和大型多彈頭鐵路機動戰略導彈,增加潛射地對地導彈的射程,加強戰略巡航導彈的研制。
發展和應用“先進慣性基準球”制導系統,進壹步提高導彈的命中精度,發展機動多彈頭。以陸基洲際彈道導彈為例,蘇聯於21,1,957年8月發射了世界上第壹枚SS-6。從洲際彈道導彈開始,世界上壹些大國已經研制了20多種陸基洲際彈道導彈。在過去的30年裏,它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
在此期間,戰術導彈的發展出現了廣泛更新的新局面。壹些以攻擊目標為目的的導彈,如反艦導彈、反坦克導彈、防空導彈等發展較快,占70年代以來裝備和發展的各類戰術導彈的80%以上。
面對激烈的國際鬥爭,為了維護國家獨立和領土完整,進行自衛,中國在50年代末開始研制導彈。
經過20多年的努力,1980年5月8日洲際彈道導彈發射成功,1982年5月8日潛艇導彈發射成功。中國發展和裝備了不同類型的中遠程洲際戰略彈道導彈和其他類型的戰術導彈。
近距反坦克和反艦導彈快速發展了40多年。坦克和軍艦是低速運動的目標。為了接近它們,需要在發射導彈後不間斷地指揮導彈的飛行。目前很多型號采用末制導技術,使導彈自動接近目標,以增加導彈發射裝置的安全性。
百度百科-導彈
人民網制導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