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已經變得不再清明,誦經講經,翻死人,燒冥幣,祭祀,鞭炮齊鳴,漫天紙屑,封建迷信的祭祀掃墓行為又在危害社會。當街頭燒香、墳前燒錢引發影響市容的火災時,當別墅、奔馳、小米甚至偉哥也成為祭祀對象時,當公車掃墓滋生腐敗時,當交通受到影響時,當煙塵汙染環境時,當崇拜和鼓勵迷信時,如此愚蠢的所謂“孝”無疑是壹場徹頭徹尾的鬧劇,而不是壹場盛大的紀念活動。
祭祖的習俗沒有錯,但需要指出的是,“清明習俗承載了厚重的中華文明,積澱了許多刻板印象。”隨著時代的進步,在崇尚科學、反對迷信的今天,現代文明要求人們革除陋習,改革和摒棄清明祭祀的舊方式、舊習慣,弘揚崇尚新禮儀、新時尚、祭奠習俗的文明。沒有必要拘泥於壹種祭奠儀式,更不用說刻板印象。隨著人們文明祭奠逝者觀念的轉變,很多新的文明祭奠形式,如植樹、種花、在先人墓前獻壹束花、放壹段音樂等,都值得借鑒。自2000年第壹家網上祭祀堂出現以來,全國各地已有數十家網上祭祀堂。逝者的音容笑貌都保存在網絡上。哀悼者可以隨時訪問在線紀念館,獻上壹束鮮花,點燃壹支蠟燭,留下壹段旋律,或在論壇上表達他們的想法。是壹種綠色、安全、環保的新型祭掃方式。
其實,與其大手大腳地祭奠逝者,不如給幸存的親人以金錢和溫暖,這更體現了時代的人文關懷。找我中文網向68萬找我的網友鄭重呼籲:樹立新的扶貧濟困理念,倡導老人在世時多孝順,從節儉辦喪事、祭祀中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鼓勵新的祭奠方式,倡導網上祭奠,點壹根紅燭,獻壹束花,為親人奏壹曲;無墳、無碑、無標誌,提倡撒骨灰、種紀念樹;不要焚燒祭品。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壹個現實是,網民畢竟是少數,絕大多數喪主都生活在農村。沒有上網的便利條件,很難感受到這種積極文明的召喚。如何把工作做到基層,把工作做到細節,讓每個人都能受到啟發,每個細節都能彰顯文明,這需要進壹步的探索和更多的努力。
當然,作為壹種由來已久的習俗,清明節期間的壹些陳規陋習根深蒂固,想要得到徹底的改革需要壹定的過程,很難壹蹴而就。這就要求有關部門抓住清明節這壹契機,廣泛開展殯葬改革宣傳活動,進壹步加大宣傳教育力度,積極引導群眾移風易俗,告別封建不文明行為。談論文明是不夠的。要采取切實措施和行動,營造文明環境,提供相關保障,不斷探索文明祭祀形式,營造推進殯葬改革的良好社會氛圍。為了推動清明節早日走上文明軌道,至少各級領導幹部要在清明節以身作則,以實際行動移風易俗,摒棄鋪張浪費,制止不文明行為。同時,要充分發揮基層紅白事理事會的群眾自治組織作用,引導群眾破除封建迷信喪葬習俗,自覺改革喪葬習俗。此外,還應集中力量取締非法生產和銷售喪葬用品的工廠、商店和攤點,摧毀封建迷信的喪葬用品,切斷助長陳規陋習的工具來源。
倡導文明祭祀,摒棄舊習,讓更多的人了解文明祭祀,讓更多的人擺脫舊風俗習慣,讓更多的人選擇文明祭祀,需要妳* * *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