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文化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傳統文化中占有壹席之地。說到楚文化,就不得不說到楚文化的搖籃湖北。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壹下楚文化的七大建築,希望對妳的生活有所幫助。
第壹,磨山程春
磨山楚城位於東湖磨山風景區,三面環湖,被稱為楚文化旅遊區的門戶。建於7月1992。其中,楚城門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都城濟南城門的代表。也是東湖磨山楚文化旅遊區的入口,設計簡潔,氣勢恢宏。城門高23.4米,寬11米。由水門、陸門、城墻、瞭望塔、瞭望塔、烽火臺組成,全長117米。內墻為湖北大冶紅砂巖,甲骨文為“楚城”二字,由近代商史學家、甲骨文學家胡厚宣題寫,荊楚熊峰碑為著名書法家李鐸所書。
地址:武漢市武昌區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魯磨路665號
第二,東湖尹航館
尹航館位於東湖的壹個小島上,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建造的。相傳兩千多年前,屈原被流放後,曾在東湖壹帶唱過歌。亭名取自《江南漁歌》、《尹航湖》,“尹航亭”二字為郭沫若先生題寫。作為東湖風景區具有文化內涵的標誌性景點,尹航館壹直吸引著公眾和遊客的目光。
地址:武漢東湖西北岸聽濤軒東島
第三,湖北出版文化城
由湖北省新聞出版局指導,建築源於楚文化中的青銅編鐘,向雙塔兩翼方向蔓延,取楚文化中的鳳凰形象。於1997、118年10月開業,經營單位192家,其中國有書店35家,民營書店38家,股份公司119家,經銷和代理全國500多家出版社的書刊和近100種雜誌。
地址:武漢市武昌雄楚街268號
第四,洪山廣場
紅山廣場建於1991年。廣場內下沈式文化廣場中心區域為天然石材鋪裝,面積為1521平方米。巨大的火鳳凰蓄勢待發,中央區南北兩側鑲嵌著絲綢、書法、繪畫、青銅、漆器制成的兩個巨型浮雕,以天人共舞、射陽的傳說講述著楚文化的悠久歷史。
地址:中國武漢市武昌區鐘紅珊路81號第五,湖北劇院。
湖北省“九五”精神文明建設標誌性工程位於武昌騎兵訓練場——武羅路城市中軸線的起點,其外部構思源於“黃鶴、鼓琴、攜山”,具有黃鶴展翅、鼓琴合奏的象征意義。
地址:武昌區騎兵訓練場西場口1號。
6.馬鞍山森林公園
馬鞍山森林公園創建於1993。傳說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立誌成為諸侯霸主的楚莊王曾在這裏與秦軍率部會戰,留下了壹段捉賊捉王的佳話。姜太公、趙子龍、朱元璋都曾在這裏留下足跡和美麗的傳說,公園因此得名“宇泰山”和“笛子山”。唐朝貞觀年間,雲巖寺建在宇泰山上,與寶通寺、九峰寺齊名。城門采用楚式門樓風格,有復古之感。
地址:武漢市武昌關山黃武公路41號
七。武漢圖書館
武漢圖書館成立於6月,1946,10。它的外部裝飾有現代風格,內部裝飾有楚文化的符號。這是壹個結合了古代和現代元素的圖書館。
地址:武漢市江漢區建設大道861號
歡迎來到武漢生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