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昊村位於河南省單縣觀音寺鎮。石昊村依山傍水,寧靜中有繁華,喧囂中有天籟之音。國道310從村南穿過。受地理條件的限制,石昊村夾在南北兩座大山之間,東西壹條溝是穿越松寒古道的必經之路。人們沿著道路建造房屋,小村莊就像壹條小街和壹個郵局。
相傳在古代,去北京出差或考試的學生都會留宿。石昊村位於古宋漢路上,是從洛陽到Xi、鹹陽的必經之路。歷史上,宋新古道戰亂不斷,沿途人民苦不堪言。石昊村是古道上最麻煩的村莊之壹,也是封建社會戰亂的壹個縮影。
很多人聽說石昊村起源於唐代杜甫的《李世豪》。“黃昏投石入村,晚上抓人。”這是流傳千古的杜甫名句《石渠官》中的壹句話。為紀念杜甫,村裏重修了“石槽”石碑。
當時杜甫趁戰亂從洛陽西行,黃昏時分來到村,投宿在附近村東頭的壹個老人家中,正好遇到壹個村官來抓丁,於是寫了官。
杜甫的《石昊村》現在就是這樣。
今天的石昊村充滿了古村落的氣息。村民的房子建在山上。顯然,這個地方並不富裕。這個村莊就像壹條小街和壹個郵局。從這裏往東,洛陽附近,是新安縣,往西進入陜西,就是潼關,中間是石昊村。
這個村子的名字叫石昊,名副其實。除了村西南山坡上的壹座石昊,村裏到處都是石頭、石屋、石窯、石墻、石橋。坐在朝南的小院裏,門開著,敲了敲門環,壹個嫂子隨著聲音走了出來。說明來意後,她大方地領我們進屋參觀。
只見小院的正屋是個三孔窯洞,西邊是杜甫待過的房子。小院兩邊是主人30年前建的平房。爬上屋頂,似乎很難感受到眼前那壹年的悲傷,眼前紛繁復雜的人群攪亂了我悼念過去和現在的思緒。走出院子,面對這座豫西的普通民居,我感到有點失望,也有點苦澀。
幸運的是,離村子不遠的古絲綢之路遺址重拾信心。宋漢古道,西端連接潼關,東端連接洛陽。它在古代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潼關是關中平原,離長安不遠。如果絲綢之路東起洛陽,經過三門峽,到達Xi安,然後繼續向西,那就是壹條古道。
可以說是絲綢之路的第壹段。洛陽離長安300多公裏,宋漢古道占了200公裏。如今,宋漢黃土古道上的繁華繁華已不在。這條古道已經被改造成了世界遺產公園。站在觀景臺上,可以看到古道蜿蜒,在半山腰中間,從西北向東南。
現場最震撼的是可以看到三種車轍痕跡:作為壹條車道的主路痕跡,作為輔助車道的二、三車道痕跡。我不知道這些車轍產生了多久,也不知道還能存在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