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龍鎮,地處東江中下遊咽喉,是東江的交通樞紐。從明清到新中國成立初期,石龍鎮控制著東江流域的米、木等主要農林產品的流通,對整個東江流域以及各省、各港口的糧、木價格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鴉片戰爭後,石龍與香港展開頻繁的貿易往來,大量的家造紙、黃麻、大頭菜、竹制品等商品由石龍運往香港和東南亞。洋貨從香港運到石龍,再轉賣到內地省份。由於商業貿易的發展,石龍作為代理商出現的時間更早,如蘇百吉為美孚,東興為亞洲,福祥為德士古。1911廣九鐵路開通後,石龍在商貿運輸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成為東江流域和各省、各港口重要的物資集散地和商業中心。1926年,東莞第壹家銀行在石龍成立,東莞最大的典當行也在石龍經營。1929年5月,石龍開通了到廣州的長途電話,成為最早開通長途電話的城鎮之壹。
商業的繁榮促進了手工業等行業的發展,形成了產品專賣街、作坊和工廠,如竹器街、棉街、花棉街、丹華街、大石街、達索街、皮塘街、豬麩街、陸鋒街、豆腐巷、大蒜街、郭蘭街、鹹祥街等。
“石龍的市場今天開業,車馬陸續湧入。午後酒吧全無,白雲依舊鎖青苔”,這是清末民初石龍商業繁榮的真實寫照。
石龍人民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石龍人民林之勉、李文甫、黃夏毅跟隨孫中山參加革命。1922年4月,孫中山為了討伐占領惠州的陳炯明起義軍,在石龍設立營地和大本營,14次親臨石龍前線指揮戰鬥。蔣介石和周恩來也多次前往石龍指揮討伐陳炯明。1925 10 10月8日,十字軍在石龍公園舉行聯歡會。周恩來在會上發表講話,呼籲社會各界團結起來,奮起討伐。
石龍也是中國著名的舉重之鄉。1956年,石龍人陳鏡開代表中國參加在滬舉行的中蘇舉重比賽,以133kg的成績打破56kg挺舉世界紀錄,成為中國第壹個打破世界紀錄的運動員。從65438到0956,陳鏡開、陳曼琳、陳偉強、曾國強等石龍運動員30次打破世界和亞洲舉重紀錄。65438-0984廣東省人民政府授予石龍鎮“舉重之鄉”榮譽稱號。
隨著1911年廣九鐵路的建成,石龍在商貿交通中的地位更加重要。與廣州、佛山、順德陳村並稱為廣東四大名鎮(原名“省、佛、陳、龍”),成為東江流域及省、港重要的物資集散地和經濟、文化、商業中心。
65438年至0926年,東莞第壹家銀行——央行在石龍成立,東莞最大的典當行也在石龍開業,至今保存完好。作坊眾多,形成了竹器街、棉街、花棉街、民意布廠等私營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