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麗神奇的滇東南,世代生活著勤勞樸實的堅強家庭。古往今來,由於與漢族人民在經濟文化上的頻繁接觸,不斷吸收漢族人民在農業生產上的先進經驗,壯族人民廣泛使用牛耕鐵犁精耕細作,從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農耕稻作文化,並融入到宗教、飲食、建築、文學藝術等各個方面,成為壯族文化的精髓和主流。
壯族種植水稻的歷史悠久,明清方誌中有大量記載。因為壯族人擅長種水稻,有的地方幹脆叫他們“水滸”。在耕作技術上,壯族的水田比附近的漢族地區先進精細,壹般實行壹犁壹耙,有的地區甚至兩犁三耙。
大部分地區都用了畜禽糞和綠肥,糧食產量比較高。雲南省以“那(Na)”為題的地名有近千個。細究“那”的含義,在壯語中其實是指稻田或水田,說明壯族先民是稻作文化的創造者。文山八寶生產的“八寶貢米”品質優良,享譽全國。由此可見,農耕稻作文化與壯族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
在壯族的宗教信仰中,“龍”的圖騰崇拜根植於壯族的農耕稻作文化。因為“稗子”裏流出的清泉是水稻種植的首要條件。“撮樹”的發芽、輝煌、枯萎,傳遞著春夏秋冬節氣變化的物候信息,是安排水稻栽培種植的時間表。
“龍”不僅能治病避災,還能保人健康長壽,也是豪門子弟的快樂之源。所以每年農歷二月初二或三月初三都要祭祀。龍崇拜反映了壯族人民樸素的生態文化觀。壯族人擅長種植糯米。
在他們的飲食文化中,糯米飯是最有特色的。他們用紅、黃、藍、紫、綠、黑等天然植物色素加工而成的彩色糯米,不僅色彩鮮艷奪目,而且味道鮮美。是壯族家庭節日的必備物品,主要用於祭祀神靈。
壯族人多居住在河谷、平壩、水域,依山傍水建造村舍。住宅建築為幹柱式建築,既適應了炎熱夏季潮濕的氣候,又為耕種水稻創造了條件。壹般有三層,頂層儲糧,中層住人,底層置農具,養牲畜,三五開間為壹幢,有的還設有廂房和寶廈組為壹套。
在壯族的文學藝術中,有許多生動具體的反映農耕稻作生活的內容。在他的神話詩《古歌》和故事詩《谷子的起源》中,不僅描寫了谷子種子的來源、砍山造田的艱辛、水旱災害對農作物的危害,而且表達了他們戰勝困難獲得豐收的堅定信念和勝利後的喜悅之情。這首詩充滿激情,令人感動。
壯族悠久的農耕稻作文化已經成為壯族人根深蒂固的生存觀念。它所產生的巨大凝聚力,促使壯族人民團結奮鬥不息,在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