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分傳統文化的精華和糟粕,去其糟粕,吸取其精華為社會主義服務,也就是使傳統文化現代化,從而更好地為社會服務。在壹定條件下,傳統文化可以轉化為適應時代需要的新文化,但這種轉化需要社會實踐,需要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結合,以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壹個根本結合點。
第壹,發展市場經濟的需要。過去實行的是計劃經濟。這個經濟是人治的,壹切都在政府的統壹管理之下,政企不分。它按照行政長官的意誌行事,不分青紅皂白地開槍,抱了個粗腿。
合理分配導致中國經濟長期落後。目前市場經濟是以市場機制為配置社會資源的基本手段,是按照市場經濟運動規律建立起來的經濟管理體制。因此,它能有效地激勵企業發揮主動性和競爭力,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成為現代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壹定的經濟總是和壹定的文化聯系在壹起。經濟和文化相互滲透,相互影響。今天的經濟就是明天的文化。而明天的文化也將是後天的經濟。人是社會活動的主體,任何經濟活動都是由具有壹定觀念和文化的人進行的。沒有壹定的科學文化知識和思想素養,人是無法勝任的。所以現代經濟的發展壹方面會考驗人們現有的文化觀念,做出新的選擇。另壹方面,它會促使人們努力學習壹切先進的東西,不斷提高自己的精神素質,以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這是市場經濟對傳統文化的趨勢。
第二,是建設完整的社會主義法治的需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法治意味著合法性、權威性和公平性。法治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壹是導向作用——引導市場經濟向健康方向發展;二是監管的作用——通過法律規範政府和市場主體的行為和秩序;三是保障功能——保障市場參與者的平等競爭和合法權利。這些都是現代文明和現代文化的體現,而中國的傳統文化在這方面有很大的缺陷。中國傳統文化在法律思想上強調人治。法律只是作為治理國家的輔助手段,這種缺乏權利意識的傳統文化在市場經濟中是很難存在和發展的。
第三,市場經濟是利益經濟,它要求否定中國傳統文化中“君子謀道而不謀食”的舊價值觀,從而強化人們的務實精神和進取精神。事實上,人們的實踐活動離不開興趣原則。要保證市場經濟所追求的價值實現,不僅個人執業要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學會依法辦事,政府和行政部門也要提高工作效率,以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