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清明節的習俗中,通常會有祭奠祖先的供品,比如輕餅、豆腐、糕點等,但有壹樣供品是絕對不能少的,那就是福建特制的“博寶記”,所以福建清明節家家戶戶都要做博寶記。現在,即使人們不在家自己做,他們也會從街上買。
福建清明節做菠菜包子的習俗,宋、元、明三代都沒有記載,清乾隆以後才興起。要研究它的起源,應該是從“寒食”和“青飯”演變而來。清明節是壹個傳統的民間節日,祭祀祖先和饋贈親友是福建獨特的習俗之壹。掃墓的時候,帶供品也很簡單,比如清淡的糕點、豆腐、糕點、菠菜等。
福建的清明美食有哪些?
莆田清明龜:清明龜,因外形酷似龜而得名。是莆仙地區最有特色的節日。外殼是用糯米和鼠尾草混合溫水制成的。紅綠豆或幹紅薯加糖煮成面團餡,用龜形木模印刷制成龜形,放入蒸籠蒸熟。成品呈淺黑色,質韌,味香,可口,健胃。
廈門-張泉潤餅:潤餅是用面粉烤成薄皮,又稱“饃餅”、“春餅”。是閩南和臺灣省著名的民間吉祥食品。吃的時候把餅皮鋪開,和胡蘿蔔絲、肉絲、蚵仔煎等混合菜壹起卷起來。它制作簡單,吃起來很美味。有人把它炒成金黃色,更香脆可口。
泉州包子:清明節恰逢小麥、甘蔗豐收。舊時泉州的勞動人民要用小麥粉和蔗糖混合揉面煮飯作為祭品。久而久之,它成了泉州清明節的傳統食品。麥餡有鹹和甜兩種口味。鹹皮是綠色的,甜皮是棕色的。
龍巖艾草:每年春天,田頭的水邊都會長出壹叢叢的艾草,綠葉像寶塔壹樣盤旋而上。這時,婦女們會采摘下來,回家蒸熟糯米,再與艾葉混合搗爛成米糊,中間包些花生或芝麻,放入鍋中蒸熟,便成了著名的客家美食“艾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