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端午節吃粽子:傳統節日習俗起源時間:春秋戰國相關節日:端午節
歷史典故:
最早記載粽子的是西晉1600年前新平太守周部所寫的《風物誌》:“仲夏端午,烹粟。”
南朝梁代文學家吳筠在《續齊故事》中說:“五月五日屈原死於汨羅,楚人哀悼之,遂以竹筒貯米,以水祭之。”於是謠言流傳下來,成了風俗。可見人們對忠誠的人有著深厚的感情。粽子不是為了紀念屈原之死而來的,關於它的起源有多種說法。
早在春秋時期,小米就用茭白(茭白)包裹成角狀,稱為“角粟”。用竹筒包裝的米飯密封烘烤,稱為“筒餃”。東漢末年,小米泡草木灰水。由於水中含有堿,小米被樹葉包裹成四邊形,煮熟,就成了廣東酸水粽子。
到了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餃子的原料除了糯米外,還加入了益智仁,煮出來的餃子稱為“益智餃子”。當時周人寫的《嶽陽風土誌》記載:“風俗以葉裹。
小米,...熟了,煮了,吐了從五月五日到夏天的至日,壹個粽子,壹個小米。“南北朝時期,出現了雜粽子。米飯混合了動物肉、栗子、紅棗、紅豆等。,而且品種越來越多。粽子也被用作十字架。
為禮物幹杯。
唐代粽子用的米“潔白如玉”,形狀出現圓錐形和菱形。日本文獻中有“大唐粽子”的記載。宋代有“蜜餞粽子”,即水果。
放進粽子裏。詩人蘇東坡寫過“粽子裏見楊梅”這首詩。這時也出現了用粽子堆成亭臺樓閣和木制車馬的廣告,說明吃粽子在宋代是非常時尚的。在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裝材料從
茭白的葉子變成了臺灣青棗的葉子,然後出現了用蘆葦葉包裹的粽子。附加材料出現了豆沙、豬肉、松子、棗、核桃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在端午節的早上,每個家庭都吃粽子。
為了紀念屈原,粽子壹般是前壹天包好,晚上煮,早上吃。粽子主要是用嫩蘆葦葉和竹葉做的,統稱粽子葉。粽子的傳統形式是三角形,壹般是有根的。
根據內漿的名稱,糯米叫湯圓,小豆叫小豆湯圓,大棗叫棗湯圓。棗子餃子諧音“初中”,所以吃的最多,打算讀書的孩子可以早點拿冠軍。在過去閱讀
人們參加科舉考試的那天,早上要吃棗餃子。到目前為止,在中學和大學入學考試那天的早上,家長們都要給考生包棗子餃子。
煮粽子的鍋裏壹定要煮雞蛋,有條件的話煮點鴨蛋鵝蛋。吃完蘸糖的甜粽子,要吃蘸鹽的雞蛋。據說五月底吃粽子鍋裏的煮雞蛋,夏天不會生瘡;中午把粽子鍋裏煮好的鴨蛋鵝蛋放在太陽底下曬壹會兒再吃,就不會頭疼壹夏天了。
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的人們都要泡糯米,洗粽子葉,包粽子,花色品種更多。從餡的角度來說,北方有很多小棗的北京棗子餃子;南方有豆沙,鮮肉,火。
腿、蛋黃等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習俗在中國已經流行了幾千年,並傳播到韓國、日本和東南亞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