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在每年中國農歷的五月五日舉行。壹般除了吃粽子,還有壹個重要的活動,就是賽龍舟,已經成為傳統。那麽為什麽要賽龍舟呢?讓我們來看看吧。
01
紀念屈原: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據說,屈原死後,楚國人民非常悲痛,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向屈原表示敬意。漁民劃著船,在河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他們爭著追到洞庭湖,卻沒有了蹤跡。然後他們在每年的五月五日劃龍舟來紀念它,以防止魚吃掉屈原的屍體。
02
傳說很久以前,鄒偉沒有河,只有壹條又小又臟的溝。壹天,壹個漁夫在壹條溝裏抓到了壹條小蛇。漁夫覺得很可憐,摸了摸它的鱗片,把它放回了溝裏。誰知九鱗忽落,小蛇起舞,化為小龍。漁夫無意中打開了小龍身上的千年枷鎖。為了感謝漁夫,小龍不停地在溝裏翻來翻去,從嘴裏噴出水,倒進小水溝裏。慢慢地,小溝變成了壹條大河(現在的鄒偉清水河),這條河給鄒偉帶來了大豐收。為了紀念這條龍,人們把沿河的村莊稱為龍頭寨、上龍首等村。在龍升天的那壹天,也就是端午節,舉行賽龍舟來慶祝。
03
沅陵盤瓠招魂說:遠在屈原之前,沅陵就有龍船。沅陵龍舟起源於古代,祭祀的對象是五河各族的祖先——盤瓠。盤瓠曾在沅陵半溪石洞定居,生了六兒六女,子女間通婚,繁衍成苗、瑤、侗、土、畬、黎六個民族。盤瓠死後,六個部落盛宴款待巫師,並邀請上帝讓他復活。由於沅陵山水密,巫師不知道自己的靈魂落在了哪裏,於是要求各族建造龍舟,逐溪逐河尋找喊聲,最終演變成劃船招魂的崇巫活動。沅陵龍舟起源於5000年前,比紀念屈原的說法早了3000多年。
04
整個龍舟比賽有壹套嚴格的程序和儀式。每年端午節前壹個月,參賽選手都要經過嚴格的訓練。下水訓練前,他們要在村裏定好日子,然後選壹個威望高的老人做代表,做龍舟的點睛之筆。設定好的時間壹到,村裏的龍舟賽教練(也就是教練)就把往年埋在沙田的龍尾拿出來。這叫“啟動龍神”。
05
然後將龍尾洗凈晾幹,擡回祠堂,修補破損殘缺的部分,用鮮艷的顏料給龍尾上色,畫出新的龍林,稱為“穿新衣”。最後把龍尾連起來,合並成壹艘能載五六十人的大龍舟。下水訓練當天選擇吉日為“采青”,即將事先準備好的采青用的材料如香茅、柚子葉或黃皮葉、生菜等綁在壹起,然後將香茅圍在龍舟口,再用準備好的食物祭拜龍神,寓意龍神可以吃飽,精力充沛地沖刺,同時也保護了劃手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