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會,人類以采集漿果和狩獵為生,這就決定了吃的方式簡單粗暴,就是用手抓。隨著生產工具的發展,我們的祖先學會了用陶器烹飪食物。這使得用手簡單地吃東西是不可能的。因此,他們學會了用兩根木棍來夾起用陶器烹制的熱食。
2.筷子的發展
筷子在古代被稱為“子”和“柱”。可見早期的筷子是用竹子或其他木材制成的。目前國內出土最早的筷子是殷墟出土的商代青銅筷子。埋藏的木筷子早已碳化,只能在史書中找到。然而,銅筷子歷經千年,依然散發著解開歷史謎團的光芒。商朝時期,青銅冶煉技術成熟,統治階級開始鑄造和使用各種青銅鼎吃飯,原有的用餐器皿陶器開始被統治階級淘汰。
《韓非子·玉子老》中有壹句話:“從前人如筷子,姬子可怕”。由此可見,象牙筷子在商紂王已經開始使用了。
筷子作為壹種基本的用餐工具,普通人都可以使用。無論它是用竹子還是其他木材制成的,它都在中國人民勤勞的雙手下搖曳了幾千年。而富裕階層手中的象牙筷、玉筷、金筷,精美絕倫,只是歷史的見證。
3.從筷子到筷子的變化
筷子在先秦時期稱為“子”,漢代以後開始稱為“子”,明代開始出現“筷”的名稱。《禮記·曲禮》提到“湯內有菜者,必用之”,《急救篇》說:“筷為壹,故菜也夾”。從筷子到筷子的變化始於明代的吳中地區,也就是今天的蘇州、上海壹帶。因為這些地方特別忌諱,而且這些地方航運比較多,“筷子”的聲音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劃船。為了避諱,我反其道而行之,以筷子為快子,寄托船夫自由航行的美好願望。到了清代,南北交流使得“筷子”這個名字傳遍了大江南北,很快被北方接受。所以早期的“筷子”其實是“筷兒”,沒有竹字頭。後來才有人加的。
4.筷子中的傳統文化
筷子不僅僅是中國人日常生活中的吃飯工具。它也融入了中國人的信仰和行為準則。比如中國視“三長兩短”為死,所以餐桌上忌諱放長短不壹的筷子;比如用筷子敲菜是乞丐的行為,極不恰當;比如把筷子插在端得很好的飯菜裏,被認為是給死人上香等等。
中國人通過壹雙筷子品嘗世界上所有的喜怒哀樂。無論何時,無論離家多遠,中國人都會懷念那雙帶給他們美味的筷子。只有當我拿起那些筷子時,我才知道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