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幼兒園小朋友用的民族團結小故事。

幼兒園小朋友用的民族團結小故事。

這是中國西北部的壹個小縣城。連日的降雪給這片遼闊的草原披上了銀裝,氣溫驟降至零下30度。2009年6月5438+2月10日上午,回族青年王從100多公裏外的壹個村子匆匆趕回清河縣,看望病重的維吾爾族母親阿尼帕。

這個普通的院子,是王和他的18個不同民族、不同血統的兄弟姐妹們壹起成長的地方。現在,他們都有了自己的家庭,但這個安靜的小院和70歲的老母親阿尼帕壹直是他們最大的牽掛。

和所有的家庭壹樣,家庭照片記錄了壹個家庭最幸福的時光。

1963年,阿尼帕已經是6個孩子的媽媽,丈夫阿比寶在縣公安局工作。和她的兄弟姐妹壹起,壹個10的家庭的生活依賴於她丈夫每月45元的工資。生活很緊張,但生活很快樂。然而就在這壹年的冬天,與阿尼帕壹墻之隔的哈薩克族鄰居亞合夫夫婦相繼去世,留下了三個不滿十歲的孩子。

阿尼帕看到失去父母的三個孩子很可憐,就把他們接回了自己的家。阿尼帕知道,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多壹張嘴就意味著多壹份艱辛的生活。

現年53歲的土赫提是阿尼帕老母親最初收養的三兄弟之壹。那時候他才8歲。他還記得阿尼帕的母親收養他們時的情景。

此後的十年間,阿尼帕先後收養了、王和金海、金花、金雪蓮四個漢族孤兒。此時,她和丈夫撫養的孩子數量增加到19。

在街上遊蕩的蕭淑珍渾身長滿了頭癬和癤子,頭上沒有壹根頭發,滿是膿血。

阿尼帕帶著她到處求醫問藥。經過兩個多月的清洗和治療,小舒針的頭上終於長出了黑發。

直到現在,王淑貞壹直保留著她長長的黑發,她說這是母親給她的最珍貴的禮物。

為了保證壹家20多人的壹日三餐,阿尼帕買了壹口直徑1 m2的大鐵鍋。她把幾乎所有的收入都換成了食物。春天糧食不夠,她就去地裏挖野菜,秋天出去撿麥子收土豆。盡管如此,生活還是捉襟見肘。為了多賺點錢支付孩子的學費和做衣服,丈夫阿比寶下班後去工地挖土塊,阿尼帕也在縣城食品廠找了壹份洗羊肚洗腸的工作。

阿尼帕夫婦的目標不僅是養活他們的孩子,還要讓他們上學。家裏用不上電燈,阿尼帕就用碎棉絮搓成條做成小油燈,19個孩子就在這跳動的燈光下學習學習,讀完了小學和中學。沒有壹個孩子因為家裏窮而輟學。

正是因為阿尼帕為這個特殊的家庭付出的努力,兄弟姐妹們早早學會了彼此珍惜和關愛。今年33歲的熱阿黑是阿尼帕最小的女兒。回憶起當時的生活,她心中充滿了辛酸和感慨。

阿尼帕的19孩子都是在她的苦心經營下成長起來的。40年來,這份大愛逐漸感動了周圍的鄰居。

每個假期都是阿尼帕老母親最開心的時候。因為這個時候,壹家人可以聚在壹起。這是2005年春節期間拍的壹段視頻。阿尼帕的老母親和阿比寶的父親非常高興。

  • 上一篇:社會救助的八項內容
  • 下一篇:婚後如何相處?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